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8187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

《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docx

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

苏教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

时间:

120分钟满分: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到西湖时,微雨。

拣定一间房间,凭窗远tiào(   ),内湖、孤山、长堤、宝塔、游艇、行人,都一一如画。

近窗的树木,雨后特别苍翠,细草茸绿可爱。

雨细蒙蒙的几乎看不见,只听见草叶上及田mò(   )上混成一片点滴声。

村屋五六座,排列山下,屋虽矮陋,而前后簇拥的却是疏朗可爱的高树与错综天然的丛芜、蹊(   )径、草坪……路过苏堤,两面湖光潋(   )滟,绿洲葱翠,宛如由水中浮出,倒影明如照镜。

其时远处尽为烟霞所掩,绿洲之后,一片茫茫,不复知是山是湖,是人间,是仙界。

(选自林语堂《春日游杭记》,有删改)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公共汽车上是否该给有需要的人士让座?

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在武当山机场我与十年未见的老朋友萍水相逢,不由得热泪盈眶。

C.迪士尼门票5月28日零时开始预订,市民们趋之若鹜,以致一票难求。

D.我市争创文明城市首战告捷,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在社会风尚、市民素质等方面还需要狠下功夫。

3.下列关于作品内容及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乡》选自鲁迅的《呐喊》。

本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

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B.《绿》的作者是陆蠡。

本文通过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C.《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本文记叙了陈涉起义的原因和经过,歌颂了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表现了陈涉的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以及在关键时刻所显示的非凡谋略和领导才干。

D.季羡林在《成功》一文中表达了独特的见解。

文中,作者分析成功的三个必要条件,指出无论是治学还是干事业,都不能依赖天资和机遇,只有通过勤奋,才能走向成功。

4.名句默写。

(11分)

(1)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壮士不死即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5)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

(3分)

格列佛逃到不来夫斯古后,该国皇帝承诺如果格列佛愿意替他出力的话,他可以保护格列佛。

但格列佛为什么决心不再和帝王、大臣们推心置腹,而决意离开小人国?

6.综合性学习。

(5分)

为了弘扬中华文明,传承汉字文化,树人学校决定设立“汉字节”,并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根据以下两则材料,写出设立“汉字节”的理由。

(2分)

材料一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每个汉字都是一件艺术品。

它集形象、声音和词义三者于一体,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

材料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2月21日作为“世界母语日”,其宗旨是宣传保护语言的重要性,促进各国母语传播运动,避免地球上大部分的语言消失。

(2)请概括表格的主要信息,并谈谈你对“网络成语”的看法。

(3分)

“网络成语”认同度调查表

调查对象

认同

中立

不认同

中老年人

15%

17%

68%

青少年

72%

12%

16%

  提示: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瑰宝,经过千锤百炼,极富表现力。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一批“网络成语”,如“不明觉厉(虽然不明白,但是感觉很厉害)”“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后拒绝)”,等等。

二、阅读探究(41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7分)

暮春归故山①草堂

(唐)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②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③待我归。

【注释】①故山:

因诗人久居蓝田谷口,心中一直将此地视为故乡,故称“故山”。

②辛夷:

木兰树。

③清阴:

形容苍劲葱茏的样子。

7.“画有在纸中者,有在纸外者”,同样,诗有在言中者,有在言外者,请说说这首诗的言外之意。

(3分)

8.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极具特色,请你选一点作简要赏析。

(4分)

(二)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1分)

【甲】与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实是欲界之仙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山川之美      乃记之而去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相与步于中庭

C.怀民亦未寝寝食难安

D.寻张怀民未果,寻病终

11.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1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____________之美”,【乙】文描写了“____________之美”。

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句中。

(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3分)

庄稼乡村

程玉宇

①乡村是庄稼和乡村植物的产房。

而一年四季的庄稼们,则是乡村粗野的汉子和柔情如水的小媳妇。

②春天,漫山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如一幅油画一般,将小小的乡村人家也装进了画框。

乡村因此而色彩浓烈艳丽,香气四溢,就连乡村人家门前的那条小溪,那一朵朵蹦起跃下的浪花,也奔流着芬芳的气息。

③难怪,我们村前面那条瘦弱的小河,被村人们亲昵地称为“香溪”。

④我想,我家乡的河流是一位野丫头,她虽然粗服乱头,布衣荆钗,但她绝对不会流淌什么脂粉之气。

她春天从油菜花的原野上流过,夏天从农家的瓜果菜园淌过,秋天又沾了一溪的稻香,一溪的荷香。

亦因此,在有月的晚上,在大片大片玉米林叭叭的拔节声中,那条河,那条小溪,便在每一捧流水里,都饱含了乡村原野上五谷杂粮的成熟气味和庄稼的芬芳,不但给整个乡村弥散了一层朦胧的水汽,也给了乡村女孩儿一股灵秀之气。

⑤夏季,麦子成熟了,整个大地原野一片金黄。

在乳汁一般的月色下,微风吹过,原野如一片波涛滚滚的大海,把我的小小村子,如一只小船一般,淹没在一片纯粹的麦香之中。

而那青色的远山里,以及小溪流过的白杨树林里,正有一只鸟,如怨妇一般,声声哽咽:

我儿种错——!

我儿种错——!

⑥就在这种鸟的凄厉呼唤声中,庄稼地边涧畔畔上的南瓜花,便在月色里一大朵一大朵悄然开放了。

乡村土瓦房前的三两树杏子也在一夜之间变得麦子一般黄亮,第二天一早,那些握着霜刃走向麦田的乡亲们,便在老梁叔的吆喝声中,吃上麦黄杏了。

⑦原野上的麦子才收割不久,整个乡村世界和田野上,又被一片片绿得发黑的苞谷林覆盖。

而村前河边的那几顷稻田里也一片葱绿,一枝才出水不久的小荷上,便站着一只红色的蜻蜓,扇动着薄如蝉翼的翅膀,似坠欲坠又勉强站立的模样,让人顿生怜悯之情。

最是月色荡满河川的夜晚,正万籁俱寂,突然一声蛙鸣如冲天炮一般从水田里弹出。

瞬间,那千只万只蛙便像听到了冲锋号似的,全都亮开嗓门鼓噪起来。

满世界一片震天动地的蛙声,宏大如乐团,使整个乡村大地和庄稼的原野,都弥漫在一种民间的土地的田园的音乐之中。

⑧庄稼,庄稼,无边无沿的庄稼,而庄稼地当中的乡村人家,则如浩瀚的银河系中闪烁的一颗亮星,那么耀眼,大美无言。

⑨当一场凉爽的秋风掠过,粮食们便如排着队一般,一垛又一垛地从田野上回到村子里,且一疙瘩金黄,一疙瘩鲜亮地挂在农家的屋檐下,或架在核桃树、柿子树的树枝上。

最是那些大豆们,如调皮的孩子似的,老是趁着大人们不注意,在场院里蹦蹦跳跳的,东藏一颗西躲一颗,逗得三两只花喜鹊总是在庄稼院里一边装模作样地报喜,一边在草丛里,在苞谷秆上,在土墙的角落里,寻寻觅觅。

这时候,乡村大地一片空白,只有涧畔畔上的柿子树们,举起千只万只红灯笼,守望着空荡荡的庄稼大地。

一场大雪刚刚下过,太阳一出来,那满天满地的原野上,仿佛是突然在一夜之间,便蹿出了一片又一片葱绿的麦苗,一直绿到天涯。

⑩乡村,是庄稼的乡村。

而那重复了又重复的春夏秋冬,又总是在一茬又一茬的庄稼和瓜果蔬菜的轮回中,给乡村换上了一层又一层盛装。

亦因此,庄稼便成了乡村的血液和灵魂,总是要让乡村的后代繁衍生息,总是要让乡村茁壮地成长。

13.本文描绘了庄稼乡村的四季图,请你为其他三幅图配上简短的标题。

(3分)

春:

____________ 夏:

____________ 秋:

____________ 冬:

雪野孕绿

14.品味第⑦、⑨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分)

15.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大篇幅来写家乡的那条小河?

(3分)

16.第⑩段写道:

“乡村,是庄稼的乡村。

”请阅读全文,探究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0分)

聪明最懂用笨功

解维鹏

①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捧回了一枚最重的“金牌”。

郎平说:

“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

②没有胜利可以唾手可得,没有成功可以轻而易举。

钱锺书说过: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③笨功夫是艰辛的耕耘。

我国历史典籍所记载的“韦编三绝”,讲的是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竹简上的牛皮带子。

可见,孔子读书下的功夫有多深。

明代大文豪张溥则以抄读著称。

据《明史》记载,他“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

因此,他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七录斋”。

④笨功夫是忘我的专注。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终日沉醉于绘画艺术,每每迷恋于创作而忘记其他,人们赞誉他“才绝、画绝、痴绝”。

陈忠实为写作《白鹿原》,自己立下三条规矩:

不再接受采访,不再关注对以往作品的评论,一般不参加应酬性的集会和活动。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一生就做一件事,成为核武器领域公认的“众帅之帅”。

语言学大家王力一生笔耕不辍,80多岁时依然坚持每天连续伏案8到10小时,任何与研究和写作无关的事他都不闻不问。

⑥国学大师钱穆说:

“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功。

”胡适也说:

“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有少数人。

”诚哉斯言,很多时候,我们羡慕那些成功者,却可能忽视了他们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乃至巨大牺牲。

⑦时代的发展,确实需要我们创新求变、弯道超越,不能只使“笨劲”不用“巧力”。

但必须懂得,走捷径并不等于投机取巧。

捷径的获取,靠的是日积月累的能力,而不是挖空心思的妄想;捷径的完成,靠的是持续不断的拼搏奋斗,而不能指望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⑧庄子曾说: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是只准备三餐,还是“宿舂粮”,抑或是“三月聚粮”,所达到的结果迥然不同。

⑨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为了人生和事业能够攀登到理想的高度,我们不妨多用些笨功夫。

(选文有删改)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18.根据文意,将第⑤段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2分)

19.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3分)

20.第⑦段可否删去?

为什么?

(3分)

三、作文(50分)

21.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

徜徉于流转的四季,与自然对话,心灵会纯净安宁;遨游于书籍的海洋,与经典神交,思想会丰满深邃;驻足于感人的场景,与美好相拥,性情会豁达阳光……亲友团聚,欢乐温馨;书画相伴,闲适舒展;运动竞技,热烈奔放……一帧帧撩拨心弦的画面,让我们沉醉、流连……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眺 陌 xī liàn

2.A 解析:

A.“莫衷一是”指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使用正确。

B.“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不合语境。

C.“趋之若鹜”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用在此处不恰当。

D.“当务之急”指当前急切应办的事。

用在此处不恰当。

3.B 解析:

《绿》的作者是朱自清。

4.

(1)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2)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4)瀚海阑干百丈冰

(5)老骥伏枥

(6)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7)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5.因为他知道不来夫斯古皇帝和利立浦特国的皇帝一样只是想利用他,把他当做发动殖民侵略战争的武器,大臣们则会忌妒他的才能。

而格列佛不想做别人的工具,去使一个自由的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

如果格列佛不答应做他们的工具就会遭到陷害,所以他决意离开小人国。

6.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值得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保护母语的宣传启示我们设立“汉字节”具有保护与促进汉语传播的意义。

(2)示例:

中老年人对“网络成语”的认同度仅15%。

青少年的认同度高达72%。

二者对“网络成语”的认同度差别极大。

示例一:

我认同“网络成语”。

语言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网络成语”的出现是网络时代的必然结果,而且它同样具有表现力。

示例二:

我不认同“网络成语”。

“网络成语”不是规范的成语,只是把话语进行简单缩略,显得生硬。

二、

(一)7.示例:

诗人对不改清阴的竹子情有独钟,赞美的是竹的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为俗屈的品格,由此寄托自己的情趣与节操。

8.示例:

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黄鸟、辛夷花、杏花与竹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竹的喜爱之情。

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竹以人的思想感情,不改清阴,为的是迎接它的主人归来。

(二)9.

(1)确实。

 

(2)清闲的人。

10.C 解析:

C项中两个“寝”都是“睡觉”的意思。

A项两个“之”分别为“助词,的”“代词,代当时的情景”;B项两个“与”分别为“参与。

这里是欣赏的意思”“一起”;D项两个“寻”分别为“找”“不久”。

11.C 解析:

C项中“迫不得已才去找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说法有误。

12.山川 月色 热爱自然、醉情山水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附:

【乙】参考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澄澈,“水中”的藻、荇相互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夜没有月光?

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

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三)13.示例:

花开溪香 麦黄蛙鸣

粮食丰收

14.“弹出”与前文的“突然”呼应,写出了蛙声打破寂静时的速度与力量,表现了作者对蛙声带来的田园音乐的喜爱与赞美。

“一片又一片”与前面的“蹿”字呼应,写出了麦苗一片接一片迅速长出来的动感,表现出作者的赞叹和惊喜。

15.小河是乡村优美自然风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河不但滋润了庄稼,而且养育了庄稼人(也给了乡村女孩儿一股灵秀之气),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小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6.示例:

庄稼是乡村自然景观的主宰,它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庄稼是乡村的后代得以繁衍生息的物质基础。

没有庄稼便没有自然和人类的乡村。

庄稼质朴而大美,作者眼中的庄稼人与它相似,因此作者对庄稼无比感恩,尽情礼赞。

作者对乡村的认同、赞美均源于此,其乡村情结亦源于此。

所以说,乡村,是庄稼的乡村。

(四)17.为了人生和事业能够攀登到理想的高度,我们不妨多用些笨功夫。

18.笨功夫是不懈的坚持

19.示例一:

第④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东晋画家顾恺之终日沉醉于绘画艺术而忘记其他和陈忠实为写作《白鹿原》而立下三条规矩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笨功夫是忘我的专注”的观点。

示例二:

第⑥段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通过引用国学大师钱穆和著名学者胡适的名言,论证了成功者的诀窍是肯下笨功夫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20.不能删去。

本段补充论述了使“笨劲”和用“巧力”的辩证关系,指出“巧力”必须建立在“日积月累的能力”和“持续不断的拼搏奋斗”的基础上,而“日积月累的能力”和“持续不断的拼搏奋斗”的本质恰恰就是成功的必由之路——笨功夫,从而进一步澄清了一些模糊的认识,更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三、21.思路解析:

①本题必须把握住两个关键词:

一是画面,二是流连。

题目中“这样的画面”可以是一幅画面,也可以是一组画面。

而“流连”的意思是“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开”。

在行文中应交代清楚“画面”与“流连”之间的关系,即“这样的画面”为什么值得“流连”。

②选材角度要小且必须是自己熟悉的。

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同样能起到深刻反映主题的作用。

“这样的画面”可以写“我”成长过程中,对“我”产生积极影响的画面,也可以写父母关爱“我”的画面。

还有教师情、同学情、社会上陌生人之间的关爱之情,表达对真善美的理解。

③要注重用细节描写来具体、生动地描绘“这样的画面”。

只有把“这样的画面”用具体、生动的文字表现出来,才能突出让“我”“流连”的理由,并且能够进一步突出“流连”之后的深层意义,比如“流连”之后,对“我”未来的成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引发“我”哪些思考,等等。

 例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