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学习电路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808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94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学习电路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分析学习电路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分析学习电路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分析学习电路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分析学习电路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析学习电路基础知识.docx

《分析学习电路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学习电路基础知识.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析学习电路基础知识.docx

分析学习电路基础知识

如何看懂电路图2--电源电路单元

四、稳压电路

   交流电网电压的波动和负载电流的变化都会使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随之变动,因此要求较高的电子电路必须使用稳压电源。

   

(1)稳压管并联稳压电路

   用一个稳压管和负载并联的电路是最简单的稳压电路,见图4(a)。

图中R是限流电阻。

这个电路的输出电流很小,它的输出电压等于稳压管的稳定电压值VZ。

   

(2)串联型稳压电路

   有放大和负反馈作用的串联型稳压电路是最常用的稳压电路。

它的电路和框图见图4(b)、(c)。

它是从取样电路(R3、R4)中检测出输出电压的变动,与基准电压(VZ)比较并经放大器(VT2)放大后加到调整管(VT1)上,使调整管两端的电压随着变化。

如果输出电压下降,就使调整管管压降也降低,于是输出电压被提升;如果输出电压上升,就使调整管管压降也上升,于是输出电压被压低,结果就使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在这个电路的基础上发展成很多变型电路或增加一些辅助电路,如用复合管作调整管,输出电压可调的电路,用运算放大器作比较放大的电路,以及增加辅助电源和过流保护电路等。

   (3)开关型稳压电路

   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新型稳压电源是开关型稳压电源。

它的调整管工作在开关状态,本身功耗很小,所以有效率高、体积小等优点,但电路比较复杂。

   开关稳压电源从原理上分有很多种。

它的基本原理框图见图4(d)。

图中电感L和电容C是储能和滤波元件,二极管VD是调整管在关断状态时为L、C滤波器提供电流通路的续流二极管。

开关稳压电源的开关频率都很高,一般为几~几十千赫,所以电感器的体积不很大,输出电压中的高次谐波也不多。

   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从取样电路(R3、R4)中检测出取样电压经比较放大后去控制一个矩形波发生器。

矩形波发生器的输出脉冲是控制调整管(VT)的导通和截止时间的。

如果输出电压U0因为电网电压或负载电流的变动而降低,就会使矩形波发生器的输出脉冲变宽,于是调整管导通时间增大,使L、C储能电路得到更多的能量,结果是使输出电压U0被提升,达到了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4)集成化稳压电路

   近年来已有大量集成稳压器产品问世,品种很多,结构也各不相同。

目前用得较多的有三端集成稳压器,有输出正电压的CW7800系列和输出负电压的CW7900系列等产品。

输出电流从0.1A~3A,输出电压有5V、6V、9V、12V、15V、18V、24V等多种。

   这种集成稳压器只有三个端子,稳压电路的所有部分包括大功率调整管以及保护电路等都已集成在芯片内。

使用时只要加上散热片后接到整流滤波电路后面就行了。

外围元件少,稳压精度高,工作可靠,一般不需调试。

   图4(e)是一个三端稳压器电路。

图中C是主滤波电容,C1、C2是消除寄生振荡的电容,VD是为防止输入短路烧坏集成块而使用的保护二极管。

五、电源电路读图要点和举例

   电源电路是电子电路中比较简单然而却是应用最广的电路。

拿到一张电源电路图时,应该:

①先按“整流—滤波—稳压”的次序把整个电源电路分解开来,逐级细细分析。

②逐级分析时要分清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主要元件和次要元件,弄清它们的作用和参数要求等。

例如开关稳压电源中,电感电容和续流二极管就是它的关键元件。

③因为晶体管有NPN和PNP型两类,某些集成电路要求双电源供电,所以一个电源电路往往包括有不同极性不同电压值和好几组输出。

读图时必须分清各组输出电压的数值和极性。

在组装和维修时也要仔细分清晶体管和电解电容的极性,防止出错。

④熟悉某些习惯画法和简化画法。

⑤最后把整个电源电路从前到后全面综合贯通起来。

这张电源电路图也就读懂了。

   例1电热毯控温电路

   图5是一个电热毯电路。

开关在“1”的位置是低温档。

220伏市电经二极管后接到电热毯,因为是半波整流,电热毯两端所加的是约100伏的脉动直流电,发热不高,所以是保温或低温状态。

开关扳到“2”的位置,220伏市电直接接到电热毯上,所以是高温档。

   例2高压电子灭蚊蝇器

   图6是利用倍压整流原理得到小电流直流高压电的灭蚊蝇器。

220伏交流经过四倍压整流后输出电压可达1100伏,把这个直流高压加到平行的金属丝网上。

网下放诱饵,当苍蝇停在网上时造成短路,电容器上的高压通过苍蝇身体放电把蝇击毙。

苍蝇尸体落下后,电容器又被充电,电网又恢复高压。

这个高压电网电流很小,因此对人无害。

   由于昆虫夜间有趋光性,因此如在这电网后面放一个3瓦荧光灯或小型黑光灯,就可以诱杀蚊虫和有害昆虫。

   例3实用稳压电源

   图7是一个实用的稳压电源。

输出电压3~9伏可调,输出电流最大100毫安。

这个电路就是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

要注意的是:

①整流桥的画法和图2(c)不同,实际上它就是桥式整流电路。

②这个电路使用PNP型锗管,所以输出是负电压,正极接地。

③用两个普通二极管代替稳压管。

任何二极管的正向压降都是基本不变的,因此可用二极管代替稳压管。

2AP型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是0.3伏,2CP型约是0.7伏,2CZ型约是1伏。

图中用了两个2CZ二极管作基准电压。

④取样电阻是一个电位器,所以输出电压是可调的。

能够把微弱的信号放大的电路叫做放大电路或放大器。

例如助听器里的关键部件就是一个放大器。

    放大电路的用途和组成

    放大器有交流放大器和直流放大器。

交流放大器又可按频率分为低频、中源和高频;接输出信号强弱分成电压放大、功率放大等。

此外还有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和特殊晶体管作器件的放大器。

它是电子电路中最复杂多变的电路。

但初学者经常遇到的也只是少数几种较为典型的放大电路。

   读放大电路图时也还是按照“逐级分解、抓住关键、细致分析、全面综合”的原则和步骤进行。

首先把整个放大电路按输入、输出逐级分开,然后逐级抓住关键进行分析弄通原理。

放大电路有它本身的特点:

一是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工作状态,所以有时往往要画出它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才能进行分析;二是电路往往加有负反馈,这种反馈有时在本级内,有时是从后级反馈到前级,所以在分析这一级时还要能“瞻前顾后”。

在弄通每一级的原理之后就可以把整个电路串通起来进行全面综合。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见的放大电路。

  低频电压放大器

   低频电压放大器是指工作频率在20赫~20千赫之间、输出要求有一定电压值而不要求很强的电流的放大器。

   

(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图1(a)是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C1是输入电容,C2是输出电容,三极管VT就是起放大作用的器件,RB是基极偏置电阻,RC是集电极负载电阻。

1、3端是输入,2、3端是输出。

3端是公共点,通常是接地的,也称“地”端。

静态时的直流通路见图1(b),动态时交流通路见图1(c)。

电路的特点是电压放大倍数从十几到一百多,输出电压的相位和输入电压是相反的,性能不够稳定,可用于一般场合。

   

(2)分压式偏置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图2比图1多用3个元件。

基极电压是由RB1和RB2分压取得的,所以称为分压偏置。

发射极中增加电阻RE和电容CE,CE称交流旁路电容,对交流是短路的;RE则有直流负反馈作用。

所谓反馈是指把输出的变化通过某种方式送到输入端,作为输入的一部分。

如果送回部分和原来的输入部分是相减的,就是负反馈。

图中基极真正的输入电压是RB2上电压和RE上电压的差值,所以是负反馈。

由于采取了上面两个措施,使电路工作稳定性能提高,是应用最广的放大电路。

(3)射极输出器

   图3(a)是一个射极输出器。

它的输出电压是从射极输出的。

图3(b)是它的交流通路图,可以看到它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这个图中,晶体管真正的输入是Vi和Vo的差值,所以这是一个交流负反馈很深的电路。

由于很深的负反馈,这个电路的特点是:

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而接近1,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同相,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失真小,频带宽,工作稳定。

它经常被用作放大器的输入级、输出级或作阻抗匹配之用。

   (4)低频放大器的耦合

   一个放大器通常有好几级,级与级之间的联系就称为耦合。

放大器的级间耦合方式有三种:

①RC耦合,见图4(a)。

优点是简单、成本低。

但性能不是最佳。

②变压器耦合,见图4(b)。

优点是阻抗匹配好、输出功率和效率高,但变压器制作比较麻烦。

③直接耦合,见图4(c)。

优点是频带宽,可作直流放大器使用,但前后级工作有牵制,稳定性差,设计制作较麻烦。

功率放大器

   能把输入信号放大并向负载提供足够大的功率的放大器叫功率放大器。

例如收音机的末级放大器就是功率放大器。

   

(1)甲类单管功率放大器

   图5是单管功率放大器,C1是输入电容,T是输出变压器。

它的集电极负载电阻Ri′是将负载电阻RL通过变压器匝数比折算过来的:

   RC′=(N1N2)2RL=N2RL

   负载电阻是低阻抗的扬声器,用变压器可以起阻抗变换作用,使负载得到较大的功率。

   这个电路不管有没有输入信号,晶体管始终处于导通状态,静态电流比较大,困此集电极损耗较大,效率不高,大约只有35%。

这种工作状态被称为甲类工作状态。

这种电路一般用在功率不太大的场合,它的输入方式可以是变压器耦合也可以是RC耦合。

(2)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

   图6是常用的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它由两个特性相同的晶体管组成对称电路,在没有输入信号时,每个管子都处于截止状态,静态电流几乎是零,只有在有信号输入时管子才导通,这种状态称为乙类工作状态。

当输入信号是正弦波时,正半周时VT1导通VT2截止,负半周时VT2导通VT1截止。

两个管子交替出现的电流在输出变压器中合成,使负载上得到纯正的正弦波。

这种两管交替工作的形式叫做推挽电路。

   乙类推挽放大器的输出功率较大,失真也小,效率也较高,一般可达60%。

   (3)OTL功率放大器

   目前广泛应用的无变压器乙类推挽放大器,简称OTL电路,是一种性能很好的功率放大器。

为了

易于说明,先介绍一个有输入变压器没有输出变压器的OTL电路,如图7。

   这个电路使用两个特性相同的晶体管,两组偏置电阻和发射极电阻的阻值也相同。

在静态时,VT1、VT2流过的电流很小,电容C上充有对地为12Ec的直流电压。

在有输入信号时,正半周时VT1导通,VT2截止,集电极电流ic1方向如图所示,负载RL上得到放大了的正半周输出信号。

负半周时VT1截止,VT2导通,集电极电流ic2的方向如图所示,RL上得到放大了的负半周输出信号。

这个电路的关键元件是电容器C,它上面的电压就相当于VT2的供电电压。

   以这个电路为基础,还有用三极管倒相的不用输入变压器的真正OTL电路,用PNP管和NPN管组成的互补对称式OTL电路,以及最新的桥接推挽功率放大器,简称BTL电路等等。

直流放大器

   能够放大直流信号或变化很缓慢的信号的电路称为直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