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474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docx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单元

名称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单元

内容

简介

 

1、口算除法

2、笔算除法

 

 

单元

教学

目标

 

1、学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

教材

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遵循学生学习除法计算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内容。

2、凸显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3、加强估算,注重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4、逻辑地呈现知识要点,精心构建认知结构。

单元

教学

重难点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简单问题。

教学课时

十八课时

课题名称

第9课时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口算除法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探索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方法。

2、能正确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

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

教具、学具准备:

若干根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应用

 

四、全课总结

一、复习

1、口算:

12÷48÷2

14÷724÷6

35÷772÷9

2、口答:

(1)70里有几个十?

500里有几个百?

(2)25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9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教师谈话收入课题。

二. 教学例1

(一)1、出示第13页主题图,教师:

问根据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怎样运算?

2.出示例1。

(1)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观察:

如用小棒来代替木箱,你打算怎样分?

怎样列式?

每份有多少?

3.如果不分小棒,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 6÷3=2

   60÷3=20

4.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    60÷2

(二) 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

(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6÷3=2  

600÷3=200

3.试一试。

 360÷6   640÷8

(三) 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24÷3=8  240÷3=80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2、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17页1.2

 

学生复习回答提题。

 

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

 

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组际交流:

对小组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结果集体交流,促进学生自我思考并达成共识、得出结论。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先独立思考,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独立完成练习,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

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并对自己表现给出评价。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学、尝试、实践、猜想、讨论等活动,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让学生“会学”的目的。

 

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接受性为尺度,分层分类设计具有拓展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练习,使学生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有收获。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认识。

板书

设计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1.60÷3=20

2.600÷3=200

3.240÷3=80

课后

反思

由于本节课教学内容较简单,在后面的练习设计中,我则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连续,如:

记时比赛、夺红旗、……,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达到了巩固练习的训练要求。

教研组意见

教导处意见

课题名称

第10课时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难点:

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应用

 

四、全课总结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课本例2:

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 李思家4个月用电143度,平均每个月用电多少度?

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124÷3≈143÷4≈ 

2、请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3 学习估算方法。

(1)124÷3≈ 

如何估算?

分析比较:

两种方法都正确,虽有微

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

不影响对问题合理解

(2)学生独立估算

143÷4≈

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

十(几千几百)的数,除

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

本方法进行计算。

三、联系实际进行估算。

1、每本笔记本3元,200

元最多能买多少本?

2、185人的旅游团要在

“阳光饭店”住宿,每4

人一间,最少需要多少

间。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185÷4≈

生1:

185≈200 200÷4=50 185÷4≈50 最少需要50间。

生2:

185≈160 160÷4=40 185÷4≈40 最少需要40间。

(2)组织学生讨论:

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

185能估成160元吗?

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

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虑所需房间数时,应将185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

房间。

四、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

中应用除法进行估算的

例子。

五、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学生

说说题意,并说一说为什

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

280?

2、做一做第2题:

算 学生独立完成。

六、全课小结,学生谈体

会。

七、随堂作业

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通过观察、分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取向,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

学生估算?

124≈120

120÷3=40

124÷3≈40,124=120+4  

120÷3=40 

4÷3≈1 

40+1=41

 

143≈160 

160÷4=40

 143÷4≈40

143≈120

 120÷4=30

 143÷4≈30

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

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第1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200÷3≈。

生1:

200≈210 210÷3=70 200÷3≈70 最多能买70本。

生2:

200≈180 180÷3=60 200÷3≈60 最多能买60本

3:

200=180+20  

180÷3=60 

20÷3≈6

 60+6=66最多能买66本。

(2)学生讨论:

组际交流。

 

独立完成练习,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

 

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并对自己表现给出评价。

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体会问题产生的必要性。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学、尝试、实践、猜想、讨论等活动,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让学生“会学”的目的。

 

设计分层分类设计具有拓展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练习,使学都有收获。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认识。

板书

设计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124÷3≈

124≈120 120÷3=40 124÷3≈40,

124=120+4  120÷3=40 4÷3≈1  40+1=41

143÷4≈ 

143≈160 160÷4=40 143÷4≈40

143≈120 120÷4=30 143÷4≈30

课后

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能结合具体的情境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研组意见

教导处意见

课题名称

第11课时口算除法与估算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正确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

2、使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和意识。

3、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灵活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每个小组每人准备30根小棒。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应用

 

四、全课总结

 

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

1、师出示口算卡片: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

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回答,答对的就坐下。

二、基本练习

1、做P17第1、2题

思考第2题上下三道题目之间的联系。

2、做P17第3、4题

让每一个学生说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第5题:

说说口算的方法。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第7、8题。

之后进行全班性讲评。

3、教师分析引导学生了理解第6题的题意,结合画线段图帮助学生解答。

四、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1、游戏:

神算子

游戏的规则:

(1)、要求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牙签放到一起。

(2)、每抓一把牙签先数出根数。

接着快速地算出该平均分给组内每个成员多少根牙签。

(3)、每人一次机会。

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4)、最后评选出组内的神算子。

2、找规律

五、课堂总结

六、随堂作业

学生口算,活动。

 

独立完成练习,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

 

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并对自己表现给出评价。

 

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接受性为尺度,分层分类设计具有拓展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练习,使学生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有收获。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认识。

课后

反思

本节课是经过反复练习和思考,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熟练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熟练地运用

教研组意见

教导处意见

课题名称

第12课时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1.经历分小棒地过程理解合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地计算顺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学难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应用

 

四、全课总结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

600÷627÷3

240÷8160÷4

2.笔算

9÷337÷9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

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42÷252÷2

3.师:

42÷2等于多少(生:

42÷2=21)你是怎么想的?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2:

52÷2

师:

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让学生讲解,若学生有困难师边演示边讲解,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说,充分说。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

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

2、我们再看一看这里是怎样算的?

(课件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

2、教学例42÷2=21

(1)刚才我们口算,那么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

试试看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说说理由。

师:

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边演示边讲解:

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

(4)让学生质疑

3、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

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

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4、指导看书质疑

四、基本练习

1、练习反馈P20做一做

2、引导概括总结:

从哪一位除起?

商怎样写?

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

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五、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下面的除法算式。

P20做一做2

2、请你当小医生,先诊断,再“治病”。

六、全课总结

七、随堂作业

 

独立完成

 

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通过观察、分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取向。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后得出:

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借助小棒来验证

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比较,说出喜欢的一种算法?

说说理由。

独立完成练习,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

 

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并对自己表现给出评价。

 

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体会问题产生的必要性。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学、尝试、实践、猜想、讨论等活动,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让学生“会学”的目的。

 

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接受性为尺度,分层分类设计具有拓展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练习,使学生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有收获。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认识。

板书

设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例1:

42÷2=21

例2:

52÷2=26

课后

反思

在教学时我将动态的分小棒的操作与理解竖式中的每一步的意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较好的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研组意见

教导处意见

课题名称

第13课时“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

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结合习题渗透事物之间是有练习的这有简单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除的顺序和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要培养学生书写正确、整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应用

 

四、全课总结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全体练习,同桌校对

2、出示课本练习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同桌交流。

(3)指名汇报:

思考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二、笔算练习

1、笔算下面各题。

(略)

2、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出示小黑板练习题

3、请你当小医生,先诊断,再“治病”。

(1)同桌交流,说说错在哪里?

(2)各自独立改正。

(3)全班交流。

三、解决问题

1、第21页第3题。

(1)题目提供了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解答。

(4)全班交流。

2、第21页第4题。

学生独立审题后解答再交流。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作业

第21页第4题。

 

全体练习,同桌校对。

学生独立计算。

同桌交流。

指名汇报:

思考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同桌交流,说说错在哪里?

各自独立改正。

全班交流。

 

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并对自己表现给出评价。

 

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接受性为尺度,分层分类设计具有拓展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练习,使学生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有收获。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认识。

 

板书

设计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练习

课后

反思

培养学生敢于大胆提出问题和质疑的学习品质。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学习策略。

教研组意见

教导处意见

课题名称

第14课时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怎么办?

商的最高位定在哪里?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怎么办?

商的最高位定在哪里?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应用

 

四、全课总结

一、 引入

1.口算(略)

2.板演竖式计算

81÷984÷754÷368÷280÷556÷4

二、新授

1、教师谈话引入。

2、出示例3。

3、你能列式计算吗?

算好后请你在小组交流以下问题:

(1)被除数前一位2除以6不够商1,你是怎么处理的?

(2)处理后得到的商你写在被除数的哪一位商?

为什么?

(3)接下来的商你又写在哪一位上?

为什么?

学生说,教师板书:

4、试一试:

152÷3

集体订正

5.计算。

37÷6    424÷5

引导学生把每次除后余下的数余除数进行比较,问:

你发现了什么?

强调:

为什么每求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6.小结。

指着例3与学生的板演提问:

说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三、练习

1.做一做

15÷3 434÷8 

605÷5  863÷7

2.计算。

176÷2 456÷4381÷3   495÷5

这4道题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为什么有的商是两位数,而有的商是三位数?

想想商的为数与被除数、除数有什么关系?

三、全课总结

四、课堂作业。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计算后,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把每次除后余下的数余除数进行比较,问:

你发现了什么?

 

独立完成练习,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

 

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并对自己表现给出评价。

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体会问题产生的必要性。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学、尝试、实践、猜想、讨论等活动,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让学生“会学”的目的。

 

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接受性为尺度,分层分类设计具有拓展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练习,使学生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有收获。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认识。

 

板书

设计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

152÷3=50……2375÷6=62……3    

  424÷5=84……4

课后

反思

本节课之所以增加“试商”的练习,更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判断商是几位数”其实也是检查自己笔算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培养学生检查的习惯。

教研组意见

教导处意见

课题名称

第15课时练习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地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2、逐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

加深对除法从高位算起的方法,及被除数除于除数不够商1的除法算法,并让其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难点:

加深对除法从高位算起的方法,及被除数除于除数不够商1的除法算法,并让其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应用

 

四、全课总结

一、基本练习

1、听算20题乘除法练习题。

2、课本第23页第二题,看好,并用尺子连线。

通过除法运算,锻炼计算能力。

3、先进行估算商是几位,然后再计算

要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估算商是几位数的?

二、解决问题

1、P23第3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全班交流。

2、P23第6题

在学生解答第一个问题后要让学生充分思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两题在整个过程中要同时要求格式及书写的规范,然后认真检查除法竖式的正确与否,是否漏了单位等。

3、P23第7题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要求学生综合应用乘数、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知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7题的解法有多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4、P23第8题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推理能力来解答。

三、课堂总结

四、随堂作业。

 

独立计算,估算,说说是怎样估算的。

学生独立解答。

全班交流,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

独立完成练习,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

 

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并对自己表现给出评价。

 

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