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中分校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69570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2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三中分校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十三中分校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十三中分校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十三中分校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十三中分校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三中分校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

《十三中分校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三中分校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三中分校初三上期中化学.docx

十三中分校初三上期中化学

2016十三中分校初三(上)期中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1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木炭是黑色固体B.糖能溶于水C.粮食能酿酒D.氧气没有气味

2.(1分)在研究我们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有什么不同的实验中,有一操作如图所示,该操作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可能(  )

A.极易溶于水B.不易溶于水C.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3.(1分)欲量取10mL液体,最好选用下列哪种量程的量筒(  )

A.5mLB.10mLC.25mLD.50mL

4.(1分)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  )

A.取液时挤入空气B.将滴管横放在桌面C.将洗净的滴管放入洁净烧杯中D.将残留试液的滴管倒持

5.(1分)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  )

A.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B.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

C.仪器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D.上述均是仪器已经洗净的标志

6.(1分)日本曾向美国借了331公斤武器级钚,至今赖着不还.钚除用于核电外,还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现在日本已是世界第六大钚贮存国.钚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钚原子中有94个中子B.钚原子核外有150个电子

C.钚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4gD.钚是金属元素

7.(1分)下列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A.量筒B.烧杯C.试管D.燃烧匙

8.(1分)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火焰分为三层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蜡烛逐渐变短D.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

9.(1分)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B.交流评价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

10.(1分)一位同学要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他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移,这时,他应该(  )

A.添加药品B.减少药品C.添加砝码D.移动游码

11.(1分)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就是为了防止瓶底炸裂

B.该实验所用红磷的量不足可能造成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

C.实验时,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火焰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

12.(1分)每100g黑木耳中含铁185mg,是常见天然食品中最高的,这里的“铁”应理解为(  )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13.(1分)小茜同学对部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做了如下归纳,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填充食品包装袋防腐

B.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霓虹灯

C.氦气的密度很小且稳定﹣﹣探空气球

D.氮气高温时性质活泼﹣﹣光合作用的原料

14.(1分)“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

A.

B.

C.

D.

15.(1分)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

16.(1分)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人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为:

甲中火焰熄灭,乙中木条继续燃烧如初,丙中木条燃烧得更旺,则可判断出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所盛放的气体依次是(  )

A.氧气、二氧化碳、空气B.二氧化碳、氧气、空气

C.空气、氧气、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空气、氧气

17.(1分)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的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吸入的空气中不含CO2

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CO2

C.CO2在呼出气体中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

D.O2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

18.(1分)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两个氢原子:

H2B.镁的化合价+2价:

Mg2+C.3个氧分子:

3O2D.氯化钡的化学式:

BaCl

19.(1分)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    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    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20.(1分)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B.0C.+1D.+5

21.(1分)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白磷比红磷更易点燃

反应物的种类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组成元素不同

A.AB.BC.CD.D

22.(1分)某同学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来液体体积是(  )

A.一定小于8mLB.一定等于8mLC.一定大于8mL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8mL

23.(1分)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实验装置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硫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

解释

量筒中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的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烧杯中的水:

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A.AB.BC.CD.D

24.(1分)下列装置都可用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a、b两物质的选择正确的是(  )

A.a是铜,b是红磷B.a是铜,b是木炭

C.a是汞,b是红磷D.a是汞,b是木炭

25.(1分)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55分)〖化学用语〗(共7分,每空1分)

26.(7分)

(1)描述下列符号的意义:

2H+  ;3Cl  ;2H2O  ;

(2)请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①碳在氧气中燃烧  

②硫在氧气中燃烧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④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27.(1分)铁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人们发现铁丝在空气中受热发红,但不能燃烧,而铁粉却在空气中燃烧,因此铁粉可用于制造烟花,这一事实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  )

A.铁的表面积B.氧气的浓度C.燃烧区的温度D.铁丝的粗细

 

〖生活现象解释〗(共7分,每空1分)

28.(7分)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1)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请参与讨论下列有关问题:

(Ⅰ)某学校饮水处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步骤如图所示:

①对应的主要作用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③对应的作用是  .

A.杀菌消毒B.吸附杂质C.沉淀过滤D.蒸馏

(Ⅱ)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  .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Ⅲ)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B.水的蒸发C.水的电解D.水的净化

(2)化学兴趣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对一烧杯浑浊的河水进行了简单净化.他们在过滤操作时所必需的仪器(填序号)  ;玻璃棒的作用是  ;

A.烧杯B.酒精灯C.铁架台(带铁圈)D.试管E.玻璃棒F.漏斗G.托盘天平H.蒸发皿

(3)生活中“中水”是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因为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的污水(下水)之间,故名为“中水”.下列关于“中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水”不能作为饮用水

B.利用“中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C.“中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与蒸馏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不同

D.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要用到过滤和吸附等方法.

 

【生产实际分析】(共10分,每空1分)

29.(3分)有四种气体与人民日常生活与生产息息相关:

a.O2b.COc.N2d.CO2,请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用于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②会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③用作保护气、化工原料,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的是  .

30.(4分)请如实地用直线将下列科学家和他们的事迹连接起来.

31.(2分)如表是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大量的氮氧化合物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酸雨的主要成因是:

二氧化硫(SO2),氮的氧化物(如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四氧化二氮(N2O4))等气体的排放,在大气中会辗转转化为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北京

92

TSP

济南

76

TSP

天津

82

TSP

武汉

83

NOx

哈尔滨

96

TSP

重庆

98

SOx

上海

74

NOx

贵阳

69

TSP

注:

TSP﹣﹣空气中飘尘;NOx﹣﹣氮的氧化物;SOx﹣﹣硫的氧化物

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  .为减少城市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序号).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采用燃料脱硫技术③不必采取措施,无所谓④开发新能源.

 

【科普阅读理解】(共6分,每空1分)

32.(6分)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和氡六种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常温常压下,稀有气体都是无色无味,微溶于水,且熔点和沸点都很低.

由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稳定结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氙气(Xe)可与氟气(F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氙(XeF4).

工业上,制取稀有气体是通过将液态空气蒸馏,得到稀有气体,再用活性炭低温吸附法,将稀有气体分离开来.

在焊接精密零件或镁、铝等活泼金属时,常用氩作保护气.氦气是除了氢气外的最轻气体,可以代替氢气应用在飞艇中,不会着火和发生爆炸.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色彩绚丽的光芒,可制成霓虹灯.

依据上述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稀有气体属于  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稀有气体共同的物理性质有  (写一条).

(3)氦能应用于飞艇的理由是  .

(4)依据氩的化学性质的用途是  .

(5)氙气与氟气反应生成四氟化氙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是  .

(6)由液态空气制备稀有气体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共6分,每空1分.以下分A卷和B卷,请任选其一完成.若AB均答则只判A卷)

33.(6分)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放入双氧水中也产生无色气体B.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回答:

(1)写出名称:

A  C  写出化学符号:

B  F  

(2)用符号或文字表达式表示有关的化学反应,并指出反应所属的类型:

①由A加热生成B的化学反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②黑色固体C放入双氧水中也产生无色气体B的化学反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

34.糖类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葡萄糖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或颗粒性粉末,无臭,味甜,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口服后迅速吸收,进入人体后被组织利用,也可转化成糖原或脂肪贮存.正常人体每分钟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为每公斤体重6毫克.是一种能直接吸收利用,补充热能的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其基本工作原理:

是葡萄糖在生物体内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1摩尔的葡萄糖不论在体外燃烧,还是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都是2870kJ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葡萄糖的组成成分,他们向一定量葡萄糖表面持续通入过量的氧气后把葡萄糖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发现烧杯内  ,迅速倒转过来,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  ,说明葡萄糖燃烧产生了  又产生了  ,其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小组人员根据此实验推测葡萄糖的组成元素为  .

 

【基本实验】(共7分,每空1分)

35.(5分)如图是某学生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试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  b  

(2)指出装置中的有多处错误,请至少写出一种:

  

(3)由于通常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  收集;由于氧气  ,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

36.(2分)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

活动1小明为了验证烛火的外焰温度最高,用一个小木条横插入火焰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发现接触火焰的部分全部变黑,实验失败,他进行了以下反思,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木条只插入了外焰部分.

B虽然木条横插贯穿了外焰、内焰、焰心部分,但停留在火焰中的时间过长.

C运气不好,碰巧全烧黑了.

活动2:

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可观察到蜡烛熄灭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C.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分析】(共4分,每空1分,43题分A卷和B卷,请任选其一完成.若AB均答则只判A卷)

37.(1分)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C.p=0.79p0,p′=p0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比木炭低

D.由图3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8.(3分)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l:

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

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

左右.

步骤3:

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2的目的是  .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文字表达式:

  .

39.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小冬同学有两个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1]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1]

(1)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两种(FeO极易被氧化为Fe2O3);

(2)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水溶液中,所有生成物也都溶于水.

(3)铁能溶于酸的水溶液中,且生成无色气体,此气体不溶解.

[实验探究]

Fe3O4

Fe2O3

分解温度/℃

1538

1400

熔点/℃

1535

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  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问题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e2O3呢?

[查阅资料2]

(1)Fe3O4和Fe2O3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

(2)Fe2O3高温时分解成Fe3O4.

[理论探讨]

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  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Fe2O3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生是Fe3O4.

 

【科学探究】(共6分,每空1分)

40.(6分)某课外小组研究“影响H2O2生成O2快慢的因素”的课题.通过查阅资料,他们提出如下猜想.

【提出猜想】催化剂和反应物浓度都会影响H2O2生成O2的快慢

【实验过程】实验装置图如下:

实验操作:

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加入锥形瓶中,立即收集一瓶放出的气体.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反应物

5%H2O2溶液100mL

5%H2O2溶液

3%H2O2溶液100mL

加入固体

0.5g氯化钠固体

0.5g二氧化锰

收集气体的时间

165s

46s

80s

(1)H2O2溶液和氯化钠制取氧气的反应表达式为  .

(2)实验②中加入H2O2的体积为  mL.

(3)实验③中加入的固体和用量为  .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

【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后反应明显加快.小红提出,为了更好的证明二氧化锰和氯化钠是否对H2O2生成O2快慢有影响,还应该增加一组对比实验.该实验选用的药品和用量为  .

【实验拓展】小红用收集的气体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

小红发现用该气体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现象都不明显.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请依据题意,回答出具体原因).

 

【实际应用定量分析】(共2分,每空1分)

41.(2分)为了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的最低含量是多少,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将氧气和空气按不同的体积比收集在集气瓶里.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的气体,则通入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约是  .

A.50mL和50mLB.60mL和40mL

C.40mL和60mLD.20mL和80mL

以下分A卷和B卷,请任选其一完成.若AB均答则只判A卷

为什么a和b导管在集气瓶中的部分只是略微露出胶塞?

为什么与量筒相连的导管在集气瓶中的部分需要尽量伸到集气瓶底部?

为什么量筒中的导管只能伸入很短一部分?

请从三个有关导管的问题中任选一个作答

一名初三学生呼吸时,每天需从空气中得到5升氧气,则他一个月(按30天计算)可呼吸多少升空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解答】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

A、木炭是黑色固体属于物质的颜色和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糖能溶于水属于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粮食能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所以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氧气没有气味属于物质的味道,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C.

 

2.【解答】图示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说明该气体:

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发生反应.

故选B

 

3.【解答】A、5mL的量筒偏小,分次量取会引起较大的误差,故A错误;

B、10mL的量筒,是能一次量取10mL液体最小规格的量筒,应选用10mL的量筒为宜,故B正确;

C、25mL的量筒偏大,量筒越大,管径越粗精确度越小,如量取10mL液体,误差较大,不能选用,故C错误;

D、50mL的量筒过大,量筒过大,管径越粗精确度越小,如量取10mL液体,误差较大,不宜选用,故D错误.

故选B.

 

4.【解答】A、使用胶头滴管时先挤压胶头,再伸入溶液中吸取,图示做法正好相反,故A错误;

B、胶头滴管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防止污染药品,故B错误;

C、将洗净的滴管放入洁净烧杯中是可以的,故C正确;

D、将残留试液的滴管倒持会污染胶头,故D错误.

故选:

C.

 

5.【解答】解:

当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已洗干净.

故选:

C.

 

6.【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94,表示原子序数为9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质子数为94;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钚的中子数=244﹣94=150,故选项说法错误.

B.因为原子中: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钚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4,故其核外电子数为94,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钚,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解答】A、量筒不能加热,而且是玻璃仪器,故符合题意;

B、烧杯能够垫石棉网加热,故不符合题意;

C、试管可直接加热,故不符合题意;

D、燃烧匙能够直接加热,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解答】A、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这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故A选项的说法正确;

B、蜡烛燃烧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故B选项的说法正确;

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它们都散到空气中,我们看到蜡烛在逐渐变小.故C选项的说法正确;

D、蜡烛燃烧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我们观察不到.故D选项的说法不正确;

故选D

 

9.【解答】根据题意,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拿磁铁来吸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