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届初中毕业班汉语文总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68846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届初中毕业班汉语文总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最新届初中毕业班汉语文总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最新届初中毕业班汉语文总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最新届初中毕业班汉语文总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最新届初中毕业班汉语文总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届初中毕业班汉语文总复习资料.docx

《最新届初中毕业班汉语文总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届初中毕业班汉语文总复习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届初中毕业班汉语文总复习资料.docx

最新届初中毕业班汉语文总复习资料

最新2012届初中毕业班汉语文总复习资料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字形和读音完有错的一项是(C)

A.地扳(bǎn)据(jù)情参于(yù)外婆(pó)

B.靠近(jìn)吞(tūn)下去葡萄(pútáo)阶梯(dī)

C.测(cè)量傻(shǎ)孩子猜(cāi)谜语西红柿(shì)

D.虚(xū)弱光忙(máng)猎(lèi)枪正(zhèng)当

2.下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D)

A.扑克(púkè)考虚(kǎolǜ)拥挤(yōngjǐ)疲劳(píláo)

B.滴水成冰(dīshuǐchéngbīng)闭塞(bìsāi)繁荣(fánróng)疾病(jíbìng)

C.捕捉(bǔzhuō)采虹(cǎihóng)拱桥(gǒngqiáo)武器(wǔqì)

D.抵挡(dǐdǎng)锋利(fēnglì)较量(jiàoliàng)偷懒(tōulǎn)

3.下列词语中字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倘若(tǎng)告诫(xiè)羞愧(kuì)

B.憔醉(cuì)追悼(dào)呻吟(shēn)

C.深奥(ào)踱步(duó)鬼脸(guǐ)

D.稿子(gǎo)交叉(chā)严肃(sù)

4.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C)

A.天府(tiānfù)鞭策(biāncè)致立(zhìlì)

B.拖累(tuōlěi)伟背(wéibèi)抛弃(pāoqì)

C.报愁(bàochóu)奢望(shēwàng)懊恼(àonǎo)

D.迷醉(mízuì)琐事(suǒshì)星辰(xīngchén)

5.下列各组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2分

A.理所当然平淡无奇理所当然

B.坚忍不拔获益匪浅专心致志

C.扣人心弦无动于衷有声有色

D.扪心自问麻木不仁五光十色

6.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A.依依不舍莫名奇妙成群结队

B.你追我赶海阔天空心满意足

C.能歌善舞大才小用翩翩起舞

D.绚丽多彩老马识图坚忍不拔

7.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A.不速之客B.漫不经心C.习以为常

D.触目惊心E.一知半解F.扣人心弦

①我这个的到来,使他们有些不知所措。

A.

②他地说:

“你自己看着办吧!

”B.

③世界上,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让人。

D.

④学习文化知识一定要全面认识,透彻理解,不能。

B.

8.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填在括号里。

①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

()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③太阳他终于爬到了山顶。

()④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地。

()

比喻、夸张、拟人、比喻

9.从所给的量词中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①一(C)伤害两(B)图画五(A)喜鹊

A.只B.幅C.次D.头

②一(B)汉语课三(A)衣服一(D)蛋糕

A.件B.节C.把D.块

③三(B)宿舍一(D)桌子两(A)手机一(C)电脑

A.部B.间C.台D.张E.个

10.按正确的语序写句子。

⒈央珍凑巧家不里在凑巧央珍不在家里

⒉正好上课时间现在是现在正好是上课时间。

⒊他吃饭他家请我去他请我到他家吃饭。

11.修改病句。

①参加这次庆功会的有50多人的市领导、科研人员和专家。

改;参加这次庆功会的有市领导、科研人员和专家50多人。

②凡本校师生员工,一律凭工作证和学生证进出校门。

改;凡本校师生员工,一律凭工作证或学生证进出校门。

1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误并加以修改。

⒈我认为在这件事情上,大家各自责任都有。

改;我认为在这件事情上,大家都有责任。

⒉扎西这几天生病了,我和旺堆每隔两天就他一次看去。

改;扎西这几天生病了,我和旺堆每隔两天去看他一次。

⒊你信吗?

我记号通过能分清那么多的羊。

改;你信吗?

我通过记号能分清那么多的羊。

13.照例子,做扩展练习。

例子;透明透明的水晶我找到一块透明的水晶。

⒈快乐

⒉健壮

⒊温和

二、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9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这段文字选自的。

2、这两段文字描绘的春天的美好景色,可用“两幅图”来概括,分别是、。

3、这两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答]①②③。

4、横线划出运用想象的语句。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5—9题。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5、上文两段文字描绘的两幅春景图分别是、。

6、“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轻柔。

7、“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从觉角度写春风特有的清香,写了、、三种景物。

8、“(鸟儿)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从觉角度写春风悦耳的歌声,写了、、三种景物。

9、文段中第二段中能把树叶儿和小草儿被雨水洗去灰尘的翠绿生光的样子,淋漓尽致地写出来的词语是:

和。

答案;1、朱自清、《春》2、春草图、春花图3、拟人、排比、比喻4、“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5、春风图、春雨图或者春风春雨6、触觉7、味觉;泥土、青草、花香8、听觉;鸟儿歌唱、清风流水、牧童的短笛9、“绿得发亮”、“青得逼眼”

阅读与理解

(二)阅读《安塞腰鼓》回答问题。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捶击!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好一个黄土高原!

好一个安塞腰鼓!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

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

每一个舞姿都是光与影的匆匆变幻。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河山、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

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

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

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

旋转!

凝聚!

奔突!

辐射!

翻飞!

升华!

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1.“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含义?

答;。

2.选文的第二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

答;

3.为什么说“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于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

答;

4.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答;

5.你认为安塞腰鼓能表现出人们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

6.“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样写的作用是()

A.强调安塞腰鼓的有力。

B.是对安塞腰鼓的由衷赞美,同时增强文章的语势,提高了表达效果。

C.是每一段的小节。

7.“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的绝妙之处是()。

2分

A.象征着崭新的一天。

B.以动起,以静有收,动静相宜,刻画了一个如诗如梦的意境,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

C.极富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答案;

1.排比,使人鲜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2.只有黄土高原才有这么深厚的土层,才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才会有这样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

3.这是人对喧闹声音的一种感受,当喧闹声停止的时候,会感到非常的寂静。

其次,以静衬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4.鸡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有这种安塞腰鼓的激励,一定会带动生命的升华。

5.粗犷,豪放,开放。

6.B7.B

阅读理解(三)阅读下边的短文,完成练习。

不为什么而读

你看到本文的题目也许会感到奇怪。

大凡人读书,都是为了求知或感情上的满足,因此谈论读书的文章都教人读好书,提倡有目的地读书。

这“不为什么而读”似乎不近情理。

但这里说的也许不无道理。

有句谚语叫做“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知识和智慧这玩意儿,有时确实常在你并不存心追求它的时候进入你的记忆库,一旦碰上时机时,突然出发,就能比你有心去寻找它们还管用。

大部分时光,读书当然要讲求目的,要潜心于你所学的专业;但是,不等于读任何书都必须怀有功利目的。

与本身业务无关的书也应该读,兴趣越广泛越好,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有些养成了读书习惯的人不读书就感到是苦事,有些人把读书当作疲劳工作中的一种休息,并不是读一本书就预先想定读它要派何种用场,即“不为什么而读”,实在正是在为什么目的而读,为一个广义的人生目的而读。

这大概就是“开卷有益”的话头吧!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1×5)5分

谚潜吊荫栽

2.短文第一段中加点的“这”和“这里”分别指,

和。

(2×3)6分

3.下面哪一句同“‘不为什么而读’,实在正是在为什么目的而读”这句话的原意不一致?

()2分

A.“不为什么而读”实在是为一个广义的人生目的而读。

B.“不为什么而读”其实是为长知识、广见闻、多积累而读。

C.“不为什么而读”往往会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D.“不为什么而读”是说不管读什么书都不必怀有功利目的。

4.下边的说法哪一项不正确?

()2分

A.文章引用谚语“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证明:

只要不存心追求知识和智慧,就一定能因“突然诱发”而得到意外的收获。

B.“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这比喻,形象地告诉人们读书越广泛越好。

C.“开卷有益”指打开书来读就会有好处,就能收益。

答案;1.谚(yàn)潜(qián)吊(diào)荫(yīn)栽(zāi)

2.不为什么而读、作者写的这篇文章3.D4.A

阅读理解(四)阅读《匆匆》片段,回答下面问题。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那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甲)了;我也茫茫然跟着(乙)。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丙),从我脚边(丁)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第三段中“()”中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在横线上填选号)

甲乙丙丁

A、跨过B、飞去C、挪移D、旋转

2.对选文第一段开头排比句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从寻常现象入手,引入不寻常的疑问。

B、表现作者对春天的热爱。

C、四季可以循环,人生只有一次。

D、通过与下文的对比,引入深思。

3.第三段中“我掩面叹息”的意思是()

A、我没有抓住时间,感到很难为情。

B、我没有珍惜时间,感到很痛心。

C、对于一天天过去的日子,我无可奈何。

D、对于浪费时间,我感到一点办法都没有。

4.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5.对本文题目理解正确的是什么“匆匆”而过?

()

A、人生B、青春C、春天D、时间

6.本文作者是,体裁,本问题为《匆匆》,那么它揭示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1.甲C乙D丙A丁B2.B3.C

4.答;拟人修辞手法。

时间是无形的,但作者把它写得像人一样能“挪移”表现出了时间转瞬即逝的特点,凸现了问题“匆匆”的主旨。

5.D6.朱自清散文“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古训。

只有加倍珍惜时间,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阅读理解(五)阅读下边的短文,完成练习。

信守诺言

我的父亲是普通的农家汉子,讲不出什么大道理。

然而他那些朴实的语言,交给我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却让我终身难忘·········

小时候,家境拮据(jiéjū)。

那一年我正读小学二年级,家里离学校有四五里路。

就在这年的冬季下了一场很大很大的雪,我的小手也冻裂了。

望着同学们戴着一双双漂亮的手套,我严重充满着羡慕也吵嚷着要父亲给我买一双。

父亲掏遍了身上的每只口袋,只掏出一张一角的纸币,一枚5分、一枚2分的硬币,对我说:

“孩子,钱不够了,明天给你买,好吗?

”不懂事的我却伤心地哭了起来。

父亲紧紧地抱住我:

“别哭,孩子!

爸爸明天一定给你买·······一定·······”父亲不断重复着那几句话,然而我却不相信,不停地哭,直到晚上,我也没有理会父亲。

第二天,父亲一大早就出门了,到天黑才回来。

一进家门就马上递给我一双漂亮的手套。

父亲回来后就病倒了,一连几天也没能起床。

此时我才知道,父亲是冒着大雪到冰冷的河里摸鱼,然后拿到集市上卖了,才给我买回了手套。

望着病在床上的父亲,我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父亲用手摸着我的头,安慰说:

“孩子,人活在世上,要记住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然后尽力去做好,这样,别人才会相信你·······”

父亲的这些话一直激励着我成长,是我信守自己的每一个诺言,踏踏实实走出人生的每一步。

1.根据上下文,推断下列词语的意思。

(4×2)8分

①拮据:

②安慰:

③信守:

④为人处世:

2.父亲的言行,使我明白了()2分

A.父亲深爱着我,怕我被冻伤了。

B.只要不停地哭闹,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C.要信守自己的诺言,努力实现自己的诺言,踏踏实实走出人生的每一步。

3.简要列举一个现实生活中诚实守信的例子。

5分

答:

答案;

1、①拮据:

经济上困难,缺少钱。

②安慰:

使人心情安适。

③信守:

忠诚地遵守。

④为人处世:

指做人或做事的态度、言行。

2、C3、略

阅读理解(六)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2题。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这段文字选自的。

2、这两段文字描绘的春天的美好景色,可用“**图”来概括,分别是、。

3、这两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答]

4、横线划出运用想象的语句。

5、第二段文字按的顺序描写春花。

6、这段文字描写蜜蜂和蝴蝶的目的是什么?

[答]。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7—12题。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7、上文两段文字描绘的两幅春景图分别是、。

8、“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出自南宋的。

它的前一句是。

“杨柳风”是指。

9、“卖弄”原是炫耀,有贬义,在文段的意思是,这是的用法,作用是。

10、文段第一自然段分别从、、、四个角度对春风展开描写,把无行无影、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11、文段中能把小草和树叶被雨水洗去灰尘的翠绿生光的样子,淋漓尽致地写出来的词语:

和。

这样写,是从角度表现春雨的特征。

12、第2段文字中,除了写雨,还写了其它景物,用意如何?

[答]

答案;

(一)1、朱自清、《春》2、春草图、春花图3、拟人、排比、比喻4、“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5、由上至下6、衬托春花的花朵多、花色艳和花味甜

(二)7、春风图、春雨图8、志南和尚、《绝句》9、夸耀,贬义褒用;运用拟人手法,增添意趣,增强文章的生动性10、视觉、触觉、嗅觉、听觉11、“绿得发亮”、“青得逼眼”;侧面,滋润万物12、烘托出春雨中安静平和的气象,渲染了春雨淋浴的温馨

阅读理解(七)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文中加点的实词。

蕃()

植()

鲜()

宜()

2,下列句子中“而”字与“出淤泥而不染”中的“而”字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B、吾恂恂而起

C、人不知而不愠D、登轼而望之

3,下列句子的读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下列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爱慕富贵的人多。

B、爱牡丹的人多而爱莲者少,说明作者的知己少。

C、爱牡丹的人多,说明牡丹十分珍贵。

D、说明当时社会追求名利、贪图富贵的世俗之盛。

5,点名文章主旨的句子是这句话的意思是

6,下列诗句中咏菊的有,咏莲的有

,咏牡丹的有。

A,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B,秋丛绕舍似陶家,编绕篱边日渐斜。

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D,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答案;

阅读理解(八)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1~5题。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

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

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

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着什么云,就将出现

什么样的天气。

1.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

“招牌”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词语分别是写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中的最后一句引出了节选的全文的说明中心,联系全文,说说全文的说明中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2.打比方;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

3.形态、特征。

4.总-分-总

5.看云可以识天气。

阅读理解(九)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完成1-5题。

聪明的孩子

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最)聪明的孩子。

他的记忆力特别好,别人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的)

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能背了。

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至于)曾经让

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他还是背出来了。

(当然果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伶俐,还依靠自

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

他喜欢种花。

为了种花还专门买了一本讲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

看。

他还专门在各种花旁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玩得有滋有味。

他喜欢描画。

那时候没有美术课,

他自己买了一些宣纸,映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

对他以后在南京矿路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

读书、学习就该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

 不动脑筋;休息、玩耍,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