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苏省启东滨海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中生物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6832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苏省启东滨海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中生物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江苏省启东滨海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中生物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江苏省启东滨海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中生物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江苏省启东滨海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中生物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江苏省启东滨海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中生物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苏省启东滨海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中生物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学年江苏省启东滨海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中生物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苏省启东滨海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中生物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苏省启东滨海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中生物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学年江苏省启东滨海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中生物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江苏省启东滨海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中生物卷【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珊瑚_________B.珍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蘑菇____________________D.落叶

2.在“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这个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A.裸地______________B.草坪___________C.灌木丛D.空气

3.生物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是(________)

A.解剖和分析B.探究和实践

C.观察和实验________D.取样和实验

4.小华习惯用右手写字,下图能表示她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正确方法是

5.显微镜上具有调节光线强弱作用的是(_________)

A.反光镜和遮光器_________B.反光镜和目镜

C.遮光器和目镜______________D.目镜和物镜

6.某校生物课外兴趣小组进行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容器大小、孵化时间等均相同),根据下表推断,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p

7.ly:

宋体;font-size:

10.5pt">组别________水源水量(mL)水温(oC)蛙卵数(个)孵出蝌蚪数(个)①池塘水50024250245②池塘水50013250165A.水源______________B.水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水温______________D.蛙卵数

8.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合时,应如何处理:

A.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设相符______________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设相符

C.依据实验结果修改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提出新假设再实验,得出一定结论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

A.空气B.水C.温度________D.湿度

10.俗语说“鱼儿离不开水”.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_________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_________D.生物依赖环境

11.在水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①阳光②杂草③水分④土壤⑤田鼠⑥空气⑦蝗虫⑧稻螟

A.①②⑤⑥B.①⑤⑦⑧C.①③④⑥D.②⑤⑦⑧

12.“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得人类已经能够适应在地球上的许多地方生活.但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也存在着严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造成诸如温室效应、粮食短缺等环境资源问题”对这句话最全面的解释是()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的生存都在破坏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一定的环境

13.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生存依赖环境_________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_________D.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14.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______________B.莲藕的茎和叶柄是中空的

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___________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15.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一片草坪中的青草、蚱蜢和土壤分别属()

A.生产者、消费者、非生物的成分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

D.消费者、消费者、非生物的成分

16.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调查生物可不必太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只须注意较大的生物就行

B.调查时,全组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攀爬高处

C.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

D.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相同之处;对相似的生物要注意不同之处

17.在“观察小麦根尖结构”的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根尖上有很多的“绒毛”,这些“绒毛“集中生长的部位是()

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

1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___________B.草原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________D.生物圈

19.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

A.锌、氮、钾___________B.钙、氮、磷

C.硼、磷、钾______________D.氮、磷、钾

20.假定根毛细胞中细胞液浓度为25%,则细胞能吸收水分的土壤溶液浓度是()

A.15%________B.25%C.30%D.40%

21.下列有关植物根的作用中说法错误的是

A.固着植物体,使茎能够直立______________B.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有些根还具有贮藏、繁殖的功能________D.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22.下列哪个装置能有效的使叶片中的绿色褪去()

A.

B.

C.

D.

23.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中,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B.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是否有氧气产生

C.对一部分叶片遮光,另一部分不遮光是设置对照

D.将植株放到黑暗中数小时,目的是使叶片中的淀粉耗尽

24.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___________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___________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二、填空题

25.如图表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能够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叫做[]_________________,细菌和真菌叫[]_________________.([]内写编号)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没有[]_________________,消费者就没有食物和能量来源。

(3)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要有_________,如_________等.

26.下图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由图中箭头所示向可知:

水和二氧化碳进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中水是通过导管运输来的,二氧化碳是从空气中吸收来的.淀粉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氧气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入空气的.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请据图回答: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图中[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

(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图中[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_.

27.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A萝卜的洞内装上浓盐水,在B萝卜的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观察萝卜洞内的水量变化,并触摸感觉萝卜的软硬.

(1)A萝卜洞里的水变______________,B萝卜洞里的水变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多”或“少”)

(2)A萝卜硬度变化是___________。

(选填“变硬”或“变软”)

(3)以上实验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浓盐水的浓度___________萝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所以萝卜细胞失水.清水的浓度___________萝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所以萝卜细胞吸水.(选填“大于”或“小于”)

28.如图为显微镜的结构图,据图回答:

(1)观察时应先选用_________物镜。

(选填“高倍”或“低倍”)

(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调节焦距,找到物像,此时必须先转动图中标号为_________的部件。

(3)显微镜中成的物像是___________(选填“正”或“倒”)像,要想使视野中位于右下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向___________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4)一台显微镜有5×,10×,二个目镜,有10×,40×,两个物镜,这台显微镜的最高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_倍.

三、探究题

29.有一次小华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华觉得很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

你的问题是:

阳光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1)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

________对叶绿素产生了影响.

(2)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

B.甲放在________地方培养,把乙放在地方培养.

(3)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

甲中的黄豆芽不变绿,乙中的黄豆芽___________绿.(填“变”或“不变”)

(4)该实验证明了:

叶绿素的形成需要________.

四、综合题

30.近年来,世界各地灾害频繁发生,如干旱,洪水,沙尘暴等。

这些灾害的发生与人类的活动有一定联系。

要想保护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题【答案】

第2题【答案】

第3题【答案】

第4题【答案】

第5题【答案】

第6题【答案】

第7题【答案】

第8题【答案】

第9题【答案】

第10题【答案】

第11题【答案】

第12题【答案】

第13题【答案】

第14题【答案】

第15题【答案】

第16题【答案】

第17题【答案】

第18题【答案】

第19题【答案】

第20题【答案】

第21题【答案】

第22题【答案】

第23题【答案】

第24题【答案】

第25题【答案】

第26题【答案】

第27题【答案】

第28题【答案】

第29题【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