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天河区普通高中学校届高考高三语文月考试题02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66846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天河区普通高中学校届高考高三语文月考试题0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天河区普通高中学校届高考高三语文月考试题0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天河区普通高中学校届高考高三语文月考试题0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天河区普通高中学校届高考高三语文月考试题0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天河区普通高中学校届高考高三语文月考试题0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天河区普通高中学校届高考高三语文月考试题02 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天河区普通高中学校届高考高三语文月考试题02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天河区普通高中学校届高考高三语文月考试题02 Word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天河区普通高中学校届高考高三语文月考试题02 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天河区普通高中学校届高考高三语文月考试题02Word版含答案

2018高考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02

(满分为150分、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咋舌/狭仄澎湃/拜谒解数/解元

B.跻身/畸形账目/惆怅辐射/副手

C.甲壳/地壳咆哮/海啸皈依/龟裂

D.开拓/拓片锲刻/惬意佳肴/混淆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012年1月5日下午,惠州花边岭广场发生了一起车祸。

面对突如其来的车祸,小轿车司机三魂掉了七魄,惊慌失措,被压在车底下的女子已奄奄一息。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迅速赶过来的7名摩的司机齐心协力把小轿车抬起来搬开,拯救了一条生命,这真是三人成虎啊!

医生说:

“多亏了现场的即时救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摩的司机江鹤松在接受采访时说:

“遇到这种事情,谁都会想去帮忙,不可能袖手旁观。

A.突如其来B.三魂掉了七魄C.三人成虎D.不堪设想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去年金融危机让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找不到工作提前返乡,然而虎年之初,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江浙沪等长三角众多企业却面临招工难的问题。

B.艺术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文艺也一样,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表现、关注、思考人类共同的现实问题,这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一种责任。

C.看王小鹰的《长街行》,通过一个普通女性的成长历程与心路历程,探悉了城市的变化发展与人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心灵嬗变之间的关系。

D.哺乳期妇女如果仅仅依靠服用补品中的含碘量,就有可能缺碘,若不及时添加含碘食品,则有可能导致婴儿脑神经损伤或智力低下。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加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德国诗人席勒有篇诗作名叫《大地的瓜分》,写的是希腊神话故事。

其大意是,宙斯对人类说:

“把世界领去!

”于是,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纷纷领走了谷物、森林、仓库和权力。

之后,来了一位诗人,但已无任何东西可得。

宙斯问诗人:

“当瓜分大地时,你在何处?

”诗人说:

“我在你身边,__________。

①请原谅我的心灵,被你的天光迷住 ②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面庞 ③竟然忘记了凡尘 ④我的耳朵倾听着你的天乐之声

A.②④①③B.①②④③C.④②③①D.①③②④

二、古诗文阅读,共50分。

(一)

叶颙,字子昂,兴化军仙游人。

登绍兴元年进士第,为广州南海县主簿,摄尉。

盗发,州檄巡、尉同捕,巡检获盗十余人,归其劳于颙,颙曰:

“掠美、欺君、幸赏,三者皆罪,不忍为也。

”帅曾开大善之。

贺允中荐颙静退,遂召见。

颙论国仇未复,中原之民日企銮舆之返,其语剀切,高宗嘉纳。

除将作监簿。

后移颙知常州。

颙初至郡,无旬月储。

未一年,余缗钱二十万。

或劝献羡,颙曰:

“名羡余,非重征则横敛。

是民之膏血也,以利易赏,心实耻之。

”召为尚书郎,除右司。

诏求直言,颙上疏谓:

“陛下以手足之至亲,付州郡之重寄,是利一人害一方也。

”人称其直。

除吏部侍郎,复权尚书。

时七司弊事未去,上疏言选部所以为弊,乃与郎官编七司条例为一书,上嘉之,令刻板颁示。

御史林安宅请两淮行铁钱,颙力言不可,安宅不能平,既入枢府,乃上章攻颙云:

“颙之子受宣州富人周良臣钱百万,得监镇江大军仓。

”御史王伯庠亦论之。

颙乞下吏辩明,乃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

上下其事临安府,时王炎知临安,上令炎亲鞫置对,无秋毫迹。

狱奏,上以安宅、伯庠风闻失实,并免所居官,仍贬安宅筠州。

召颙赴阙,入见,上劳之曰:

“卿之清德自是愈光矣。

乾道三年冬至,不疾而薨,年六十八。

以观文殿学士致仕,赠特进,谥正简。

颙为人简易清介,与物若无忤,至处大事毅然不可夺。

友人高登尝上书讥切时相,名捕甚急。

颙与同邸,擿令逸去。

登曰:

“不为君累乎?

”颙曰:

“以获罪,固所愿也。

”即为具舟,舟移乃去。

自初仕至宰相,服食、僮妾、田宅不改其旧。

(选自《宋史·叶颙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帅曾开大善之善良B.除吏部侍郎,复权尚书权衡

C.御史林安宅请两淮行铁钱执行D.以观文殿学士致仕退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为广州南海县主簿召为尚书郎

B.中原之民日企銮舆之返卿之清德自是愈光矣

C.乃上章攻颙云即为具舟,舟移乃去

D.乃与郎官编七司条例为一书颙与同邸,擿令逸去

7、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叶颙个人优秀品质的一组是()(3分)

①掠美、欺君、幸赏,三者皆罪,不忍为也。

②除吏部侍郎,复权尚书。

③上嘉之,令刻板颁示。

④御史王伯庠亦论之。

⑤以获罪,固所愿也。

⑥自初仕至宰相,服食、僮妾、田宅不改其旧。

A.①⑤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叶颙在绍兴元年考中进士,在担任广州南海县主薄时,曾拒绝把抓获十几个强盗的功劳算在自己头上,并说那样做是犯罪,自己绝不会去做。

B.皇上下诏征求直言,叶颙上疏认为皇帝任用自己的至亲为州郡的行政长官的做法是不恰当的,人们都称赞叶颙很正直。

C.御史林安宅上奏皇帝的建议被叶颙否定后,马上进入宰相府,诬告叶颙收受他人贿赂,后来经临安知府王炎查明,这些都是子乌虚有之事。

D.叶颙为人小事不计较,大事不动摇。

为帮助受到朝廷指名追捕的好友脱身,他明知会受到牵连但仍心甘情愿地出手相助。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是民之膏血也,以利易赏,心实耻之。

(3分)

②贺允中荐颙静退,遂召见。

(3分)

③上下其事临安府,时王炎知临安,上令炎亲鞫置对,无秋毫迹。

(4分)

(二)

郅都,河东大阳人也,以郎事文帝。

景帝时,为中郎将。

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

尝从入上林,贾姬在厕,野彘入厕,上目都,都不行。

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

“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姬等邪?

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

”上还,彘亦不伤贾姬。

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上亦赐金百斤,由此重都。

济南瞷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

于是景帝拜都为济南守,至则诛瞷氏首恶,余皆股栗。

居岁余,郡中不拾遗;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

都为人勇,有气,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

常称曰:

“已背亲而出,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都迁为中尉,丞相条侯至贵居也,而都揖丞相。

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10、对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陛下纵自轻放纵B.余皆股栗大腿

C.都迁为中尉升官D.独先严酷把……放在先

11、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上目都/侧目而视

②居岁余/丞相条侯至贵居也

A.两个“目”字相同,两个“居”字不同

B.两个“目”字相同,两个“居”字也相同

C.两个“目”字不同,两个“居”字相同

D.两个“目”字不同,两个“居”字也不同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不发私书拆阅B.问遗无所受赠送

C.请寄无所听私人请托D.郡中不拾遗古代一种官职

13、郅都劝谏汉景帝不救贾姬的原因是()(3分)

A.与野猪相搏有生命危险

B.身为国君为救一姬妾闯入厕所有失身份

C.天下美姬无数,亡一姬妾无足轻重

D.不能为救一姬妾忘记一国之君的重任

14、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3分)

①天下所少宁姬等邪?

②致行法不避贵戚。

A.天下所缺少的是宁姬之流吗?

以致刑法不避开贵族的亲属。

B.天下所缺少的是宁姬之流吗?

以致执法不放过显贵的亲属。

C.天下缺少的难道是姬妾之流吗?

以致执法不放过显贵的亲属。

D.天下缺少的难道是姬妾之流吗?

以致刑法不避开贵族的亲属。

(三)

木兰花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

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①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②,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钱惟演(962-1034)字希圣,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本词是作者暮年谪居汉东时遣怀之作。

①鸾镜:

相传晋罽宾王曾获一鸾鸟,多年不鸣,后悬镜照之,鸾鸟乃鸣,故称梳妆镜为鸾镜。

②芳尊:

酒杯。

15、“城上风光莺语乱”一句的“乱”字用得很贴切,请作简要赏析。

(3分)

16、下片最后两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4)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小题。

诗歌的神韵

神韵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为清初王士祯所倡导,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

王士祯之前,虽有许多人谈到过神韵,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神韵的概念并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说法,只是大体上用来指和形似相对立的神似、气韵、风神等一类的内容。

到王士祯时,他才把神韵作为诗歌创作的根本要求提了出来。

王士祯所提出的神韵说的根本特点是,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追求一种空寂超逸、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

神韵为诗中最高境界,王士祯提倡神韵,自无可厚非,但并非只有空寂超逸,才有神韵。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

“诗之品有九:

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

”可见神韵并非诗之逸品所独有,而为各品之好诗所共有。

王士祯将神韵视为逸品所独具,恰是其偏失之处。

王士祯对严羽的“以禅喻诗”或“借禅喻诗”深表赞许,同时更进一步提倡诗要入禅,达到禅家所说的“色相俱空”的境界。

他说:

“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

”还说:

“诗禅一致,等无差别。

”他认为根植于现实的诗的“化境”和以空空为旨归的禅的“悟境”,是毫无区别的,而最好的诗歌,就是“色相俱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逸品”。

从诗歌反映现实不应太执著于实写这一点讲,他的诗论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从根本上来说,他是以远离现实为旨归的。

关于诗歌风格,王士祯推许“冲淡”“自然”“清奇”三品,而不提“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

他反对诗歌“以沈著痛快为极致”,一再强调严羽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司空图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并认为“唐诗主情,故多蕴藉;宋诗主气,故多径露”。

最明显的是他对几首咏息夫人的诗的评论,有评论认为杜牧的“至竞息亡缘底事?

可怜金谷坠楼人”,是“正言以大义责之”,他颇不赞成;他认为只有王维的“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才“更不著判断一语,此盛唐所以为高”。

正因为如此,所以王士祯撰《唐

贤三昧集》时,竞不选李白、杜甫的诗。

在王士祯之前,由于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运动,言必汉、魏、盛唐,造成了诗走向肤廓、貌袭的流弊,而公安派矫正前后七子之失,其弊又流于浅率。

王士祯企图矫正两派之失,提倡神韵说,倡导诗应清远、中淡、超逸,在表现上应含蓄、蕴藉,片面强调诗的空寂超逸、镜花水月的境界,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同时他反对现实性强的诗歌及“沈著痛快”、酣畅淋漓的风格,抹杀了诗歌积极的社会作用,这又导致诗歌走上了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道路。

18-19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8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神韵说是王士祯第一个提出来的,之后便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

B.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把诗歌分为九类,其实每一类诗歌中的精品都讲求神韵,并非诗之逸品所独有。

C.严羽提出“以禅喻诗”的诗歌理念,王士祯很赞同。

D.从“含蓄、蕴藉”的角度来讲,同是咏息夫人的诗歌,王维的诗比杜牧的诗确实更胜一筹。

E.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运动和公安派的诗歌改革都是失败的,让中国诗歌走了下坡路。

19、下列诗句中,符合王士祯“神韵说”的创作主张的一项是()(3分)

A.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

B.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

C.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

D.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无题》)

20、请简要概括“神韵说”的主要特点和主张。

(4分)

21、作者对王士祯“神韵说”作何评价?

请分条简答。

(4分)

四、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根据下面表格显示的内容,将表后文段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要求,语言连贯、简洁,不得出现数字。

(6分)

近年部分国家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支出比例统计表:

国家

分项

发达国家

新兴经济体

美国

英国

巴西

印度

中国

经济增长率

3%

2.3%

6%

6.8%

9.6%

教育、卫生、社保等

公共事业支出占

GDP的比例

16%

21%

14%

13%

10%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率不但远高于美、英等发达国家,

(1)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而,我国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发展支出方面还存在欠缺。

例如教育、卫生、社保等基本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就与经济的高速增长不相协调。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甚至低于经济落后于我们的印度。

因此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还需(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缔造“幸福中国”。

23、南朝梁简文帝说:

“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

”脂砚斋说:

“为人要老实,为文要狡猾。

”请仔细揣摩划线例句的形神特点,然后用“……要……,……要……”这种句式,再仿写两组句子。

(6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如果有来生的话,那么,你将选择成为怎样的一个新生命?

是一只盘旋的鹰,一条快乐的鱼,一只轻盈的蝴蝶……还是仍旧做一回现在的你?

  请展开联想,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

 

答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答案:

A【A.(Azé/zèpài/bàixiè/jiè)B.(jīzhàng/chàngfú/fù)C.(qiàoxiàoguī/jūn)D.(tuò/tàqièyáo/xiáo)】

2、答案:

C.【三人成虎:

三个人都说街市上有老虎,别人便以为真有老虎。

比喻谣言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这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3、答案:

A【B语序不当,应为“关注、思考、表现”。

C成分残缺,去掉“看”。

D动词“服用”和宾语“含碘量”搭配不当。

可改为“服用含碘的补品”。

4、答案:

A【注意把握内在的逻辑顺序:

先看到和听到,然后心灵才被“迷住”以至忘了凡尘。

二、古诗文阅读,共50分。

【参考译文】

叶颙,字子昂,是兴化军仙游人。

绍兴元年,考中进士,担任广州南海县主薄、代理县尉。

当时发生了抢劫事件,州里命令巡检、县尉一起捕获强盗。

巡检捕获了十几个盗贼,把功劳归给叶颙。

叶颙说:

“抢别人的功劳,欺骗皇帝,贪求奖赏,以上三件事情,都是罪过,我不忍心这么做。

”元帅曾开非常赞赏他。

贺允中向朝廷推荐叶颙,称他静肃谦逊,皇上于是召见他。

叶颙谈及国仇未报,中原百姓每天企盼皇上返回旧都,他的话非常恳切,高宗高兴地接受了,任命他为将作监簿。

后来调任叶颙为常州知州,他刚到任上,郡内没有十天、一月的蓄积,没到一年积余缗钱二十万。

有人劝他将盈余的钱进贡,叶颐说:

“所谓盈余,实际上不是加重征收就是专横搜刮来的,这都是百姓的血汗,用百姓的利益来换取个人奖赏,心里对此实在感到羞耻。

”朝廷征召他为尚书郎,授任右司。

皇上下诏征求直言,叶颙上疏说:

“陛下以手足之情对待至亲,交给他们州郡的重任,这是有利于一人而害了一方啊。

”人们称赞叶颙正直。

授官吏部侍郎,又暂代尚书。

当时七个官署的弊病未除,叶颙上疏陈说选部产生弊病的原因,于是他跟郎官把七个官署的条例编写成一个文件,皇上赞赏他,传令他把它刻在板上公布给大家看。

御史林安宅请求在两淮流通铁钱,叶颙极力陈说不行,林安宅内心不平,他入枢府后,就上书攻击叶颙说:

“叶颙的儿子接受了宣州富人周良臣的百万贿赂,周良臣得以监守镇江大军仓。

”御史王伯庠也这样攻击他。

叶颙请求派官吏将此事调查清楚,于是他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掌管洞霄宫。

皇上把这件事下达给临安府调查核实,当时王炎为临安府知府,皇上命令王炎亲自审问上报,结果发现没有丝毫迹象。

案件审理结果上报后,皇上认为林安宅、王伯庠传闻失实,一起免去他们担任的官职,又贬林安宅到筠州去。

召叶颙进宫,叶颙进宫拜见皇上,皇上劝慰他说:

“你的清白的德行从此更加光大了。

乾道三年冬至,他无病而死,终年六十八岁。

在观文殿学士任上退休,皇上封他为特进,赐谥号“正简”。

叶颙为人随便平易,清高耿介,与世无争,一到对待大事时却坚毅不可动摇。

友人高登曾经上书严厉责备当时的宰相,朝廷指名追捕很紧急。

叶颙跟他同住,指使他让他逃离,高登说:

“这不是牵累你吗?

”叶颙说:

“如果因此获罪,实在也是我甘愿的。

”于是替高登准备船只,船走了叶颙才离开。

从刚做官到任职宰相,服食、僮妾、田宅不改原有的习惯和数目。

5、答案:

D.【A:

善:

意动用法,以……为善,赞赏。

B.权:

暂代。

C.行:

流通。

6、答案:

C.【于是/才(A.担任。

B.结构助词,的。

D.和,跟。

)】

7、答案:

A.【①不贪图功劳。

⑤明是非,重友情。

⑥勤俭节约。

(②官职任免。

③皇帝

嘉奖他编书有功。

④别人构陷他)】

8、答案:

C.【“马上进入宰相府”无根据,同时“诬告叶颙收受他人贿赂”也错,原文

为“颙之子受宣州富人周良臣钱百万,得监镇江大军仓”。

9、答案:

【①(3分)这都是百姓的血汗,用(百姓的)利益来换取个人奖赏,心里实在对此感到羞耻。

(是、利、耻之,各1分。

②(3分)贺允中向朝廷推荐叶颙,称他静肃谦逊,皇上于是召见他。

(3分。

静退、遂、句意,各1分)

③(4分)皇上把这件事下达给临安府调查核实,当时王炎为临安府知府,皇上命令王炎亲自审问上报,结果发现没有丝毫迹象。

(4分。

上、下、亲,句意,各1分)】

【译文】

郅都是河东大阳人,以郎官身份事奉汉文帝。

汉景帝时,任中郎将。

郅都敢于直言讲谏,在朝廷上与大臣当面辩驳。

他曾经有一次随从汉景帝到上林苑,贾姬在厕所,野猪也闯进厕所,景帝用眼睛向郅都示意,郅都不去救。

景帝自己要拿兵器去救贾姬,郅都跪伏在景帝跟前说:

“死了一个姬妾,再选进一个姬妾,天下缺少的难道是姬妾之流吗?

皇上纵使不重视自己,对祖宗对太后该怎么说呢?

景帝返回(不去救了),野猪也没伤害贾姬。

太后听到这件事,赏给郅都黄金百斤,皇上也赏了黄金百斤,从此重用郅都。

(金:

汉代以黄金一斤为一金)。

济南瞷氏同宗族三百多家,强悍狡猾,官位二千石的郡太宗也管制不了他们,于是景帝派郅都任济南太守。

到都到任就杀了瞷氏家族的首恶分子,其余的两腿都发抖。

过一年多,济南郡内路不拾遗,附近十几郡的太守敬畏郅都都像敬畏刺史一样。

郅都为人勇敢,有气节,公正清廉,不拆阅私人来信,一概不接受礼物,一律不听私人请托。

他常说:

“(我)既然背双亲出来做官,自己理所当然要奉公为职而献身,(所以)最终不能顾念妻子、孩子了。

郅都升为中尉(最高法官),丞相条侯周亚夫,最尊贵傲慢了,郅都见了丞相也只是作揖罢了。

那时百姓淳朴,怕犯法都很自重,郅都(在最高法官任上)唯独把严酷放在第一位,以致执法不放过显贵的亲属,列侯宗至见了郅都(害怕得)不敢正视他,绰号叫他做“苍鹰”。

10、答案A.【纵,纵使,即使。

11、答案D.【第一个“目”字,动词,“使眼色”;第二个“目”字名词,“眼睛”。

第一个“居”字动词,“过了”;第二个“居”字通“倨”,傲慢,形容词。

12、答案D.【拾遗,拾取遗失的东西。

13、答案D.【不要误认为B.,郅都认为一国之君所想的应该是一国大事,死一姬妾是小事。

14、答案C.【“宁”,难道,表反诘。

15、(3分)“乱”写出了“莺”啼叫的热闹,和下文的“春拍岸”一起,描写了一幅春光明媚,美景无限的画面。

(1分)而群莺乱啼已是暮春天气,这里也暗含春光将尽之意,(1分)作者用“乱”字也出了心中的那份忧虑,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飞逝,生命无多的感伤之情。

(1分)

16、(4分)对比(1分);同样是“芳尊”,以前是厌恶,现在则是喜欢到“惟恐浅”。

(1分)写出了作者借酒消愁的情状,(1分),抒发了被贬黜罢官后内心痛苦无奈心情。

(2分)最多给4分。

17、【

(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4)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18、(5分)A.E.【A“第一个”错。

E于文无据,无中生有。

19、(3分)C.

20、(4分)【根本特点是在诗歌艺术表现上追求一种空寂超逸、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

(2分)推许“冲淡”“自然”“清奇”的创作风格,反对“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风格;(1分)还主张诗歌在表现上要含蓄、蕴藉,反对诗歌“以沈著痛快为极致”。

(1分)】

21、(4分)【①王士祯将神韵视为逸品所独有,作者认为有偏失。

②王士祯觉得最好的诗歌就是“色相俱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逸品”,作者认为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批评其主张“以远离现实为旨归”。

③王士祯为矫正两派之失而提倡神韵说,作者认为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同时作者认为其主张抹杀了诗歌积极的社会作用,这又导致诗歌走上了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道路。

(第一、二点每点1分,第三点2分。

共4分)】

四、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6分)【

(1)而且高于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2分)

(2)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2分)(3)大力增加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2分)】

23、(6分)【以下类型答案都可以得满分:

做人要直,作文要曲;做事要高调,做人要低调;做事要精明点,做人要糊涂点;男人要粗犷,女人要细腻;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高山要争峰,大海要虚怀。

】更好的答案还要考虑到贬词褒用,但是难度较大。

五、作文。

(6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