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针灸学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61261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针灸学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完整版针灸学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完整版针灸学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完整版针灸学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完整版针灸学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针灸学doc.docx

《完整版针灸学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针灸学doc.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针灸学doc.docx

完整版针灸学doc

针灸学

针灸学

 

绪论

1.针灸学: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针刺技术和治疗方法,探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阐明针灸作用机理的一门学科。

2.最早的针刺工具:

砭石

3.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反映出了经络学说的雏形。

4.《黄帝内经》是对战国以前针灸学术的一次大总结,创立了针灸理论体系。

5.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除《灵枢》外首推《针灸甲乙经》,是继《内经》后对针灸学术的又一次大的总结。

6.杨继洲编撰的《针灸大成》是继《内经》、《针灸甲乙经》之后对针灸学术的第三次大总结。

7.《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五色“明堂三人图”,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发现并

取用阿是穴,还创用指寸法取穴定位。

8.北宋时期针灸学家王惟一撰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第一章经络总论

经络:

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包括经脉和络脉。

经络系统:

是由经脉与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

第一节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

经脉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1.经络系统十二皮部

十五络脉

络脉孙络

浮络

十二经脉:

系指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

三要素:

十二经脉由手足、阴阳、脏腑。

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1)十二经脉左右对称的分布在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2)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

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

(3)手足阳明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

在后。

1

针灸学

(4)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

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肾经膀胱经

 

腹部背部

 

3.经脉的属络表里关系:

阴经主里,属脏络腑,阳经主外,属腑络脏。

4.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经脉名称

属络的脏腑

联络的器官

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焦,属肺,络大肠,胃上口

喉咙

手阳明大肠经

属大肠,络肺

下齿,口,鼻

足阳明胃经

属胃,络脾

鼻,上齿,口唇,喉咙

足太阴脾经

属脾,络胃,注心中

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手少阴心经

属心,络小肠,上肺

挟咽,系目系

手太阳小肠经

属小肠,络心,抵胃

咽,目内、外眦,耳,鼻

足太阳膀胱经

属膀胱,络肾

络脑,目内眦,耳上角

足少阴肾经

属肾,络膀胱,上贯肝,入肺中,络心

循喉咙,挟舌本

手厥阴心包经

属心包,络三焦

手少阳三焦经

属三焦,络心包

耳后、上、中,目锐眦

足少阳胆经

属胆,络肝

目锐眦,耳后、中、前

足厥阴肝经

属肝,络胆,胃,肺

阴器,目系,环唇内

5.经脉的循行走向

食指端

鼻旁

足大趾内端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心中↓交接

足小趾端

目内眦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胸中↓交换

↓无名指端目外眦足大趾外端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走向规律:

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腹

 

2

针灸学

6.循行的交接规律

(1)相表里得阴经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换

(2)同名得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换

(3)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换

7.奇经八脉:

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故称奇经八脉。

8.一源三歧:

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故称为一源三岐。

9..奇经八脉中有督脉和任脉,其各有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

10.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

11.十二经别:

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特点:

(1)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在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

(2)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扩大了经穴的主治范围,使得十二经

脉中的阴经和头部发生了联系。

13.六合:

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会合成六组,故有“六合”之称。

14.十二经筋:

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十二经筋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15.十二皮部:

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作用:

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应病症的作用。

16.经络的作用: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第二章腧穴总论

第一节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1.腧穴:

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

2.分类:

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十四经穴:

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

362个。

奇穴:

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

阿是穴:

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

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

 

3

针灸学

第二节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1.腧穴的主治特点:

近治作用

远治作用

特殊作用

近部取穴

远部取穴

随症(证)取穴

双向良性、相对特异性

睛明治疗眼疾

合谷穴治疗头面部病证

天枢可止泻、通便

中脘治疗胃痛

足三里治消化系统疾病

至阴能矫正胎位

2.分经主治规律:

宁失其穴,不失其经。

定经不定穴。

第三节特定穴

1.特定穴:

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称为特定穴。

2.特定穴类别:

四肢——五输穴、原穴、络穴、下合穴、郄穴、八脉交会穴(肘膝关节以下为主)

躯干——背俞穴(背部)、募穴(腹部)

周身——八会穴、交会穴

3.特定穴的意义和内容:

(1)五输穴:

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源)、经、

合”穴,称“五输穴”,简称“五输”,与五行相配,又称“五行输”。

60个

五行配属:

“阴井木”,“阳井金”

五输

阴经

阳经

分布:

原文

自然界水流

脉气状况

腧穴位置

所出为井

水之初流

经气所出,脉气浅小

手、足之端

所溜为荥

水之微流

经气流动,脉气稍大

本节之前

所注为输

水流较大

脉气渐盛,脉气较大

本节之后

所行为经

水之畅流

经气通畅,买起较盛

腕踝关节以上

所入为合

百川入海

经气盛大,脉气充盛汇合于脏腑

肘膝关节附近

《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2)原穴: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

12个

意义:

①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与脏腑元气关系密切。

②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脚腕关节附近。

③阴经上的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腧穴同穴名、同部位,输原合一。

(3)络穴: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

15个

 

4

针灸学

部位:

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

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4)郄穴: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

(5)背俞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又称为“俞穴”。

位于腰背部足太阳

膀胱经第1侧线上。

12个

(6)墓穴: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墓穴,又称为“腹募穴”。

12个

(7)下合穴:

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下合穴共有6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与本经五输穴的合穴同名

同位;大肠、小肠的下合穴都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8)八会穴:

脏、腑、气、血、筋、骨、脉、髓等精气会聚的8个腧穴,称为八会穴。

八会

穴分散在躯干和四肢。

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

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8个

(9)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通的8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又称“交经

八穴”。

八脉交会穴均位于脚踝部的上下。

(10)交会穴:

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称为交会穴。

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

第四节腧穴的定位方法

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固定标志:

是指利用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

第2肋:

平胸骨角水平,锁骨下可触及的肋骨即第二肋。

第4肋间隙:

男性乳头平第四肋间隙。

第7颈椎棘突:

颈后隆起最高且能随头旋转而转动者为第7颈椎棘突。

第2胸椎棘突:

直立,两手下垂时,两肩胛上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

第3胸椎棘突:

直立,两手下垂时,两肩胛冈内侧端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

第7胸椎棘突:

直立,两手下垂时,两肩胛下角的水平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

第12胸椎棘突:

直立,两手下垂时,横平两肩胛下角与两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

第4腰椎棘突:

两髂嵴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

第2骶椎:

两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

骶管裂孔:

取尾骨上方左右骶角,与两骶角平齐的后正中线上。

肘横纹:

与肱骨内上髁、外上髁连线相平。

腕掌侧远端横纹:

在腕掌部,与豌豆骨上缘、桡骨茎突尖下连线相平。

腕背侧远端横纹:

在腕背部,与豌豆骨上缘、桡骨茎突尖下连线相平。

 

5

针灸学

2.骨度折量定位法

部位

起止点

折量寸

度量法

说明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

12

直寸

用于确定头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眉间至前发际正中

3

直寸

用于确定前或后发际及头部腧穴的纵

向距离

前额两发角间(头维)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前部腧穴的横向距离

耳后两乳突之间(完骨)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后部腧穴的横向距离

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

9

直寸

用于确定胸部任脉腧穴的纵向距离

点(歧骨)

剑胸结合中点(歧骨)至脐中

8

直寸

用于确定上腹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

5

直寸

用于确定下腹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两肩胛骨喙突内侧缘之间

12

横寸

用于确定胸部腧穴的横向距离

两乳头之间

8

横寸

用于确定胸腹部腧穴的横向距离

腰背部

肩胛骨内侧缘至后正中线

3

横寸

用于确定背腰部腧穴的横向距离

腋前、腋后纹头至肘横纹(平尺

9

直寸

用于确定上臂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骨鹰嘴)

肘横纹(平尺骨鹰嘴)至腕掌

12

直寸

用于确定前臂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背)侧远端横纹

耻骨联合上缘至髌底

18

直寸

用于确定大腿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髌底至髌尖

2

直寸

髌尖(膝中)至内踝尖

15

直寸

用于确定小腿内侧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胫骨内侧髁下方阴陵泉至内踝

13

直寸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平髌尖)

19

直寸

用于确定大腿前外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臀沟至腘横纹

14

直寸

用于确定大腿后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腘横纹(平髌尖)至外踝尖

16

直寸

用于确定小腿外侧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内踝尖至足底

3

直寸

用于确定足内侧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3.一夫法:

被取穴者手第2--5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四指宽度作为3寸。

 

第五章针灸技术各论

第一节毫针刺法

1.刺手:

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拇、食、中指夹持针柄,其状如持笔。

2.押手:

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

3.进针方法:

管针进针法;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

6

针灸学

(1)指切进针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短针或穴位有重要脏器、肌腱、血管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

刺手向下捻动针柄,押手同时向下用力。

(3)舒张进针法:

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提捏进针法:

主要用于印堂穴等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

4.行针的基本手法:

包括提插法和捻转法。

5得气:

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应。

“气至”,“针感”。

6.单式补泻手法

手法

补法

泻法

提插

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

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

率慢,时间短,下插为主。

时间长,上提为主。

捻转

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

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

间短,拇指向前,食指向后。

拇指向后,是指向前。

疾徐

进针慢,出针快

进针快,出针快

开阖

出针后按闭针孔

出针时摇大针孔

迎随

顺经而刺

逆经而刺

呼吸

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平补平泄

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

7.影响针刺补泻效应的因素

(1)机体的机能状态(腧穴双向良性调整作用)

(2)腧穴特性(腧穴相对特异性作用)

(3)针具及手法因素(各种补泻手法)

8.晕针:

是指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

原因:

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

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均可能引起晕针。

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

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

水后,即可恢复正常。

预防:

对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

同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

选穴宜少,手法要轻。

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令进食、休息、饮水后少时再予针刺。

医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

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

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9.滞针:

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感觉痛疼痛的现象。

 

7

针灸学

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腧穴后,病人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向单一方向捻

针太过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而成滞针。

若留针时间过长,也可出现滞针。

处理:

若病人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

或扣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张。

若行针不当,或单向

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

除滞针。

预防:

精神紧张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顾虑。

注意行针的操作手法和避免单向捻转,若用

搓法时,注意与提插法配合,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

第二节灸法

1.概念:

灸,灼烧的意思。

灸法主要是指借灸火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对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

灼、温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2.灸法的作用:

①温经散寒②扶阳固脱

③消瘀散结④防病保健

3.灸法的种类

瘢痕灸:

常用于治疗哮喘、风湿顽痹、瘰疬等。

直接灸无瘢痕灸:

虚寒性疾患

隔姜灸:

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痛

艾柱灸隔蒜灸:

瘰疬、肺结核及疮疡初起。

间接灸隔盐灸:

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

隔附子饼灸:

阳痿、早泄、宫寒不孕或疮疡久溃

温和灸

艾灸法悬起灸雀啄灸

艾条灸回旋灸

太乙神针

实按灸雷火神针

常用灸法温针灸

温灸器具

灯火灸

白芥子灸

非艾灸法细辛灸

天灸蒜泥灸

斑蝥灸

第三节拔罐

1.留罐法:

此法是最常用的拔罐方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

2.走罐法:

此法适用于脊背、腰臀、大腿等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

8

针灸学

3.闪罐法:

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适用于不宜留罐的部位及儿童。

4.刺络拔罐法:

治疗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痤疮、皮肤瘙痒、丹毒、坐骨神经痛。

第四节特殊针具刺法

1.针刺方法:

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

点刺法:

四肢末端(十宣十二井)、头部(攒竹上星太阳印堂)、耳穴及大椎等穴位。

散刺法:

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

刺络法:

用于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

挑刺法:

用于治疗肩周炎、颈椎病、胃脘痛、失眠、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头痛。

2.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或某些急症和慢性病。

第十节耳针法

1.耳穴:

是指分布在耳郭上的一些特定区域。

2.耳穴的分布: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

3.耳穴的分布规律:

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

穴位在对耳轮体部和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

盆腔、内生殖器—三角窝五官(耳鼻喉)—耳屏

头、脑—对耳屏脑干—轮屛切迹内分泌—屏间切迹

4.选穴原则

按相应部位:

眼病-眼,胃炎-胃,肩周炎-肩按脏腑辨证:

眼病-肝,皮肤病-肺,斑秃-肾

按经络辨证:

眼病-胆/胃/膀胱,腰痛-膀胱牙痛、面瘫-胃

按现代医学:

月经不调—内分泌,炎症-肾上腺,过敏性疾病-肾上腺按临床经验:

低血压-牙,腰痛-外生殖器

 

第六章针灸治疗总论

第五节针灸处方

1.腧穴的选择:

是针灸处方的第一组成要素。

2.选穴原则:

临证选取穴位应该遵循的基本法则,包括近部选穴、远部选穴和辨证、对症选穴。

3.上下配穴法:

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和腰部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

第六节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1.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按照“阴井木”,“阳井金”和五行生克规律进行配属。

(1)按照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

《难经·六十八难》: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

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2)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

在具体运用时。

分本经子母补泻和他经子母补泻两种方法。

子母补泻表

 

9

针灸学

本经

相火土

相火土

子母

经脉

母穴

子穴

他经

母经

子母

母穴

子经

子穴

2.原穴、络穴的临床应用:

原络配穴法:

临床上常把先病脏腑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经脉的络穴相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

或主客原络配穴法。

一络通两经,一络治两经,表里皆治。

先病病重为主取原穴,后病病轻为客取络穴。

十二经脉原穴与络穴表

经脉

原穴

络穴

经脉

原穴

络穴

手太阴肺经

太渊

列缺

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

偏历

手厥阴心包经

大陵

内关

手少阳三焦经

阳池

外关

手少阴心经

神门

通里

手太阳小肠经

腕骨

支正

足太阴脾经

太白

公孙

足阳明胃经

冲阳

丰隆

足厥阴肝经

太冲

蠡沟

足少阳胆经

丘墟

光明

足少阴肾经

太溪

大钟

足太阳膀胱经

京骨

飞扬

3.背俞穴、募穴的临床应用“阴病行阳,阳病行阴。

故令募在阴,俞在阳”,

脏病(阴病)多与背俞穴(阳部)相关,腑病(阳病)多与募穴(阴部)联系。

4.八脉交会穴及主治表

穴名

主治

公孙

冲脉病证

心、胸、胃疾病

内关

阴维脉病证

后溪

督脉病证

目内眦、颈项、耳、肩部疾病

申脉

阴跷脉病证

足临泣

带脉病证

目锐眦、耳后、颊、颈、肩部疾病

外关

阳维脉病证

列缺

任脉病证

肺系、咽喉、胸膈疾病

照海

阴跷脉病证

10

针灸学

5.八会穴的临床应用;八会穴即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

6.郄穴的临床应用:

气血多,位置深,能救急。

尤其在治疗急症方面有独特的疗效。

十六经脉郄穴表

经脉

郄穴

经脉

郄穴

手太阴肺经

孔最

手阳明大肠经

温溜

手厥阴心包经

郄门

手少阳三焦经

会宗

手少阴心经

阴郄

手太阳小肠经

养老

足太阴脾经

地机

足阳明胃经

梁丘

足厥阴肝经

中都

足少阳胆经

外丘

足少阴肾经

水泉

足太阳膀胱经

金门

阴维脉

筑宾

阳维脉

阳交

阴跷脉

交信

阳跷脉

跗阳

7.下合穴的临床应用:

六腑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的下合穴分别为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阳陵泉、委中、委阳。

 

第七章针灸治疗各论

 

头痛

辩证分型

1.外感头痛头痛连及项背,发病较急,痛无休止,外感表征明显。

2.内伤头痛头痛发病较缓,多半头晕,痛势绵绵,时止时休。

基本治疗

1.辨经络:

按头痛部位分经治疗(+阿是穴)

阳明头痛:

前额、眉棱痛—头维、印堂、阳白+合谷、内庭少阳头痛:

侧头痛—风池、太阳、率谷+外关、足临泣

太阳头痛:

后枕痛—天柱、后顶、风池+后溪、申脉(昆仑)厥阴头痛:

巅顶痛—百会、四神聪+内关、太冲

全头痛:

太阳、风池、印堂、百会+合谷

2.按外感,内伤辨证治疗

(1)外感头痛

治法:

疏调经脉,通络止痛。

(泻法)

主穴:

百会、太阳、风池、列缺

配穴:

风寒头痛—加风门(O)列缺、合谷

 

11

针灸学

风热头痛—加大椎(O)曲池

风湿头痛—加偏历、阴陵泉

方义:

百会、太阳可疏导头部经气。

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功长祛风活血、通

络止痛。

列缺为肺经络穴,可宣肺解表,祛风通络。

(2)内伤头痛

①实证:

清利头窍。

(泻法)

主穴:

百会、风池、太阳

配穴:

肝阳上亢—太冲、太溪、侠溪、三阴交

痰浊头痛—中脘、丰隆、阴陵泉

瘀血头痛—阿是穴、血海、膈俞

②虚证:

滋养脑髓。

(补法)

主穴:

百会、风池、足三里

配穴:

气血亏虚—气海、血海、足三里

肾精不足—肾俞、太溪/三阴交、悬钟

方义:

百会位居颠顶,用泄法可疏通头部经络气血,用补法可升清阳、调气血以养脑髓。

头维、

风池疏通头部经络,活血通经,清利头目。

中风

中经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