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县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项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5642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通县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通县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通县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通县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通县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通县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项目.docx

《大通县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通县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项目.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通县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项目.docx

大通县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项目

2017年大通县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项目

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

2017年大通县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项目

建设单位:

全县规模养殖场、饲草加工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

建设地址:

向化乡下滩村、向化乡达隆村、城关镇李家磨村、逊让乡逊布村、青林乡毛合湾村、青林乡雪里合村斜沟乡小业坝村、新庄镇红石崖村、新庄镇石家庄村、长宁镇后子河东村、长宁镇后子河西村、桦林西沟村、桦林吕顺村、东峡镇南滩村、朔北乡阿家堡村、宝库峨博图村、宝库大通牛场、塔尔镇泉沟村、黄家寨镇上陶村

二〇一七年七月

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2017年大通县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项目

2、建设性质:

新建

3、项目主管单位及主管负责人:

青海省农牧厅畜牧处

                                 王会林

四、项目监管单位及责任人:

大通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赵常胜

5、项目实施单位及责任人:

大通县畜牧兽医站赵志刚

6、实施地点:

大通县范围内草食畜规模养殖场、饲草种植大户(合作社)、专业青贮饲料收贮企业(合作社)

7、建设期限:

2017年7月——11月

8、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粮改饲面积1.5万亩,收贮量4.5万吨。

九、项目投资与资金来源:

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00万元。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河湟谷地,祁连山南麓,海拔2280-4622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湟水河上游北川河流域,全县总面积3093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场面积为350万亩,饲草料种植面积13万亩。

目前全县草食畜存栏35.94万头(其中羊23.43万只,牛12.6万头),250万亩草原实施了草畜平衡制度,全县实际载畜量93.34万羊单位,理论载畜量94.48万羊单位,达到草畜平衡,其中天然草地承担的载畜量为48.37万羊单位,补饲承担的载畜量为46.11万羊单位,占合理载畜量的48.8%,补饲草料的主要来源为农作物秸秆及精饲料,因此大力发展饲草料产业非常必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和扩大“粮改饲”试点,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的重大决策,抓住我县被列为全国粮改饲试点县机遇,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17年5月,农业部出台《关于印发粮改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农牧发[2017年]8号)、2017年7月青海省农牧厅厅出台了《关于印发青海省2017年粮改饲补贴实施方案》(青农牧[2017]195号),明确要求根据国家持续推进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要求,在我县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按照草畜配套,产销平衡的原则支持青贮专用玉米、燕麦等优质饲草料种植,构建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有力促进种植增收、养殖增效、种养结合循环发展。

二、目标任务和实施地点、补贴方式

(一)目标任务

按照“政府引导、需求拉动、种养结合、为养而种、综合利用”的原则,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发展青贮用燕麦、玉米等优质饲草料种植,实现2017年全县自种和订单种植饲料作物面积1.5万亩,青贮收储量4.5万吨。

(二)实施地点

1.实施地点条件:

气候、水土条件适宜发展规模化青贮用饲草料种植区域,农户种植燕麦、玉米等饲草料作物意愿强;草食家畜养殖优势突出,能够做到草畜配套,产销对接,就地转化、就地消化;具有一定养殖规模(肉羊年出栏100只以上、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奶牛年出栏100头以上)和优质饲草料收贮、使用能力的规模化草食畜养殖场;与青贮公司或大型规模养殖场签订销售合同的饲草种植合作社;具有稳定青贮饲草料供销订单、永久性青贮窖、有青贮饲料制作机械设备等条件的专业青贮饲料收贮企业(合作社)。

2.实施地点布局:

2017年在大通县境内13个乡镇19个村19个规模化草食家畜养殖场户或专业青贮饲料收贮合作社等实施方案允许的补贴对象。

(三)补贴内容

1、补贴对象:

主要用于优质饲草料收贮工作,要把具有优质饲草料收贮使用能力的规模化草食家畜养殖场户,具有稳定饲草料供销订单的专业青贮饲料收贮企业(合作社)作为主要补贴对象。

2、补贴方式:

采取先储后补,以实际收储量为核算依据,经验收合格后报县财政局审核通过后,再将粮改饲补贴资金通过银行以“一卡通”或“账户”形式发放给收储业主。

3、补贴标准:

以实际收储量为核算依据,对青贮用饲草产品最高60元/吨进行补贴(1立方米窖容按贮700公斤青贮饲料进行折算)。

以下情况不得纳入补贴范围:

①用去穗的秸秆制作的青黄贮、微贮饲料;②往年贮存的青贮饲料;③购置的青贮饲料成品(含包裹青贮)。

(四)粮改饲补贴资金来源:

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00万元。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需求导向。

根据《青海省2017年粮改饲补贴实施方案》,紧密结合我县实际,以中央财政资金为原动力,以草食畜养殖饲草需求为导向,按照以养带种方式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带动青贮用燕麦、玉米、苜蓿和豆类等饲料作物种植。

(二)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饲草利用率。

组织农牧户充分利用饲草地、退耕地、圈窝等土地,大力发展以燕麦、玉米为主的饲草料种植;大力引导推广草食畜青贮饲草饲喂方式,结合饲草青贮补贴政策,使草食畜对青贮饲草就地转化,形成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减轻天然草场的放牧压力,保障农牧民收入,促进养殖业发展。

(三)提高饲草良种、良法推广和应用水平。

加强与饲草种植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的技术交流,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加强饲草专用加工机械设备的推广利用,提高饲草种植、加工机械化水平,加快饲草生产加工体系全面建成。

四、实施程序

(一)建立组织机构组织收储业主申报项目。

大通县农牧局按照青海省农牧厅粮改饲目标任务,制定粮改饲补贴实施方案和工作方案,成立大通县粮改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为做好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开展粮改饲青贮饲草料种植意向摸底调查,采取“自愿申请、公开评审、择优选择”的原则,组织大通县符合条件的规模养殖场(合作社)和专业青贮饲料收贮合作社等收储业主填报《大通县青贮饲草料收储业主信息采集表》,申报该年度粮改饲补贴项目。

(二)收储业主遴选和任务核定阶段(8月-9月)启动粮改饲收储业主遴选工作。

大通县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进场入户,调查摸底,依据规模养殖场现存栏数量、种植面积、青贮窖容量,并综合考量牲畜单体平均青贮饲料饲喂水平,确定饲料收储补贴对象。

于8月5日将拟定收储主体基础信息全部报农牧扶贫和开发局备案并上传至《粮改饲试点项目管理系统》。

8月起实行收储数据信息周报制度。

(三)监督检查阶段(8月—11月)大通县畜牧兽医站组成督查组,8月至9月中旬,开展青贮用饲草料种植后专项督查,并填写《青贮用饲草料种植后专项督查记录表》,经督查人员、收储业主确认签名后,作为验收青贮饲料收储量的依据之一,并认真组织收储业主做好青贮前期准备工作,督促按订单合同收购饲草料,做到应收尽收,应贮尽贮。

10月初,开展青贮用饲草料收贮专项督查,现场督导青贮制作调制过程,进行第一次青贮饲草料收储量测算,并留存相关影像资料,经督查人员、收储业主现场确认签字盖章后作为青贮饲草补助依据之一。

每次督查工作任务结束后,督查组要在5个工作日内向粮改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督查情况。

(四)技术培训阶段(9月—11月)大通县畜牧兽医站邀请有关技术专家组织管理技术人员及收储业主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

指导开展青贮制作,全株青贮切多长、怎么压窖、如何封窖等,以保障青贮成功率;指导科学合理饲喂青贮饲草料以提高肉产品质量及效益;指导选用优质饲草料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防倒伏、适时收获,以提高饲草料亩产和品质;同时大通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组织成立由种植、养殖、农机等领域专家组成的技术服务队,深入一线指导生产作业。

(五)核查验收资金拨付阶段(10月—11月)由收储业主提出验收申请,大通县畜牧兽医站成立验收小组对收储业主所报的实际青贮饲草料收储量现场核实验收进行第二次测算,验收率达100%,要求准确测量青贮窖容积,严格依据折算标准计算贮量,验收人员及收储业主现场确认签字盖章,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依据验收小组第二次测量结果作为青贮饲草补助主要依据。

所有收储业主验收完成后7个工作日内,将验收结果(种植面积、品种、补助金额等)进行张榜公示,公示期为7天,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无异议后报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进行抽查核实(抽查率达30%以上),抽查核实无异议后,按收储业主实际收贮量报县农牧、财政部门审核并以“一卡通”的形式进行补贴。

(六)项目实施单位自查自评总结阶段(11月)大通县农牧局对每个阶段的文字、影像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工作,做到“受益对象明确、种贮地点清楚、补贴数量准确、款物台账详细”。

做好项目实施自查自评工作,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方法予以解决和完善,促进项目高质量完成。

五、项目资金管理

(一)、项目严格按照青海省农牧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牧业切块资金管理的通知》(青农财〔2017〕79号),《大通县块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办法》和《大通县块财政支农项目管理办法》要求使用,严格实行项目资金的县级财政报账制,做到专款专用,杜绝挤占、挪用、截留等违纪现象发生。

并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切实管好用好项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项目建设资金来源:

国家“粮改饲”补贴项目资金300万元。

(三)、项目资金分配方案

1、饲草青贮补贴:

项目任务种植青贮用饲草料1.5万亩,收储量4.57万吨,每吨收储量补贴60元,共计274.2万元。

补贴只能由购销双方中的其中一方享受,不得重复享受。

2、技术支撑费25.8万元

(1)技术指导费:

6.36万元。

粮改饲相关技术指导和经验模式探索及提练。

(2)培训费:

10.44万元

1)管理技术人员培训:

30人×360元/人/天×2天=2.16万元;

2)饲草青贮企业和养殖企业等项目参与主体培训:

第一期2017年9月下旬开展“青贮饲草料的科学调制”培训。

50人×360元/人/天×2天=3.6万元;

第二期2017年10月下旬开展“科学利用青贮饲草料提高肉产品质量”培训。

50人×360元/人/天×2天=3.6万元;

3)观摩学习培训:

到粮改饲先进县观摩学习、培训。

30人×360元/人/天×1天=1.08万元;

(3)宣传费用:

9万元。

在国家级、省级和市州县级媒体上宣传报道;印刷宣传品,制作宣传资料或宣传牌等。

奖励示范收储业主的奖金3万元,主要用于奖励有效利用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且种植亩产量高、青贮成功率高、连片种植并机械耕作收储、草食牲畜饲养直接饲喂全株青贮饲料的优秀粮改饲收储业主.

六、项目经济生态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牛羊饲喂青贮草1公斤,可减少精料饲喂量0.5公斤,根据当前精料市场价格,可节约养殖成本1.2元/公斤;

(2)农户种植油菜(亩产110公斤,单价4.6元/公斤)收入506元,成本198元/亩,净收益308元;农户种植青贮饲草(亩产2500公斤,单价0.32/公斤)收入1306,成本302元/亩,净收益1004元。

种植饲草比种植油菜净增收696元

(二)社会生态效益:

(1)促进产业扶贫。

贫困户一方面可利用自家承包的土地直接种植饲草,另一方面,贫困户把土地流转给企业、合作社、饲草种植大户,并给饲草种植企业等进行劳务付出,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使贫困户尽早脱贫致富;

(2)实行草畜联动有效解决了养殖企业和饲草种植大户的草买难和卖草难问题,以种促养,种养结合,畅通饲草销售渠道;

(3)充分利用有机肥种植饲草,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节省开资,变废为宝。

(4)可有效的提高种植地块的植被覆盖度,减少耕地大量闲置和土地裸露、避免雨水、风沙对裸露表土的冲刷和侵蚀,提高土地蓄水能力。

(5)通过增加饲草料的供应,有效减轻天然草地的放牧压力,使草地得以休养生息,增加草地的植被盖度,提高牧草的产量,促进草地生态环境改善和恢复。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推、统筹协调、合力推进”的原则,大通县农牧扶贫开发局承担监督检查试点收储业主任务落实情况和绩效考核工作,并成立以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局长为组长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签订《青海省2017年粮改饲项目责任书》,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管,严把项目建设任务和质量关,为项目建设和具体实施作好组织领导工作,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组长:

赵常胜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局长

副组长:

王世鹏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副局长

祁万星县财政局副局长、

赵志刚县畜牧兽医站站长

成员:

陈孝仁农牧和扶贫开发局财务科科长

杨永明农牧和扶贫开发局财务科科长

2.大通县畜牧兽医站承担项目实施主体责任,负责具体任务落实,并成立以大通县畜牧兽医站站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签订《“粮改饲”目标任务落实承诺书》,负责遴选项目收储业主,核实、核查、验收饲草种植面积及收储量,编写实施方案,制作申报、登记、核实、验收等各种表格,负责饲草生产、青贮等方面的技术指导,确定专人进行项目信息录入及报送,完成补助资金的发放,做好项目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并完成项目自查验收,书写工作总结,申请项目审计等工作。

组长:

赵志刚(大通县畜牧兽医站站长)

副组长:

贺清林(大通县畜牧兽医站副站长)

张宝文(大通县草原管理站站长)

成员:

潘英王伟白璐

3.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下设技术服务队,深入一线指导优质饲草料种、收、贮、用各环节生产作业。

1)饲草料种植专家组

组长:

张宝文

成员:

袁永谋杨永秀张庭峰

2)饲草料收储农机专家组

组长:

马成林

成员:

王风秀李小兵

3)草食家畜养殖专家组

组长:

贺清林

成员:

石晓青潘英刘虎守

4.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成立验收小组,在收储业主提出验收申请后对收储业主的青贮收储量进行现场核查验收。

组长:

贺清林

成员:

石晓青潘英刘虎守

(二)强化精准管理

大通县畜牧兽医站高度重视粮改饲信息统计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数据信息上报。

8月5日前在《粮改饲管理信息系统》中完成收储业主基本情况信息录入工作。

8月起按照及时、准确、完整和精准到场到户的要求每周上报收储数据信息。

上报数据信息要经县农牧扶贫开发局领导签字确认,并留档备查。

加强建档立卡工作管理,做到“受益对象明确、种贮地点清楚、补贴数量准确、款物台账详细”,现场查验情况和查验结果要经补贴对象和现场查验人员共同签字确认,查验全过程要留存必要的项目影像资料。

(3)抓好核查验收前准备工作

大通县农牧扶贫开发局督促大通县畜牧兽医站按照绩效评价有关要求,以任务完成、组织管理、工作进度、机制创新为重点,认真组织自查自评,压实试点责任,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大通县畜牧兽医站将自评报告和粮改饲补贴试点工作的申报、登记、核实、验收等表格、粮改饲补贴试点工作总结等材料以文件形式于11月初报送大通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12月大通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对大通县粮改饲补贴试点工作进行抽查核实和综合评价,抽查结果上报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4)强化技术服务

大通县农牧扶贫开发局县成立由种植、养殖、农机等领域专家组成的技术服务队,深入一线指导生产作业,做好青贮用饲草种植、收获、加工和饲喂等全程技术培训与跟踪服务,确保粮改饲试点改的准、种的优、收的快、贮的多、用的好。

同时对青贮用饲草料收储期间使用大型专用机械收割、切碎、揉搓、青贮的收储业主给予农机补贴。

以达到大力推进机械化收贮,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机械设备优势,开展全程机械化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化服务能力的作用。

(五)加强宣传引导

广泛宣传粮改饲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扶持政策,通过算账对此,增强农民参与粮改饲工作的积极性,特别是要动员贫困村以粮改饲为契机,加快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连片种植优质饲草料,把粮改饲作为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的主要措施。

注重总结推广各地收储业主试点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在项目核查验收后,对种植、青贮、饲喂使用示范户给予资金奖励,并开展重点报道,形成推进粮改饲的良好舆论氛围,引导收储业主做好青贮用饲料种植、青贮示范,以点带面、突出带动效应。

附件:

1、大通县2017年粮改饲补贴项目基本情况表

2、大通县2017年粮改饲补贴项目投资明细表

附表1:

大通县项目基本情况表

项目

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2017年大通县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项目

承担单位

大通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负责人

赵常胜

建设单位

大通县规模养殖场、养殖专业合作社、饲草加工企业

负责人

各场、合作社、企业的法人代表

建设地点

大通县13个乡镇19个村的19家参与粮改饲试点主体

建设期限

2017年6月-2017年11月

预算投资

财政资金300万元

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在大通县全县范围内建设:

1.种植饲草:

1.5万亩.

2.青贮饲草:

包括饲草料青贮饲草4.57万吨,每吨补助60元。

经济及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①牛羊饲喂青贮草1公斤,可减少精料饲喂量0.5公斤,根据当前精料市场价格,可节约养殖成本1.2元/公斤;

②农户种植油菜(亩产110公斤,单价4.6元/公斤)收入506元,成本198元/亩,净收益308元;农户种植青贮饲草(亩产2500公斤,单价0.32/公斤)收入1306,成本302元/亩,净收益1004元。

种植饲草比种植油菜净增收696元

社会生态效益:

①促进产业扶贫。

贫困户一方面可利用自家承包的土地直接种植饲草,另一方面,贫困户把土地流转给企业、合作社、饲草种植大户,并给饲草种植企业等进行劳务付出,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使贫困户尽早脱贫致富;

②实行草畜联动有效解决了养殖企业和饲草种植大户的草买难和卖草难问题,以种促养,种养结合,畅通饲草销售渠道;

③充分利用有机肥种植饲草,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节省开资,变废为宝。

④可有效的提高种植地块的植被覆盖度,减少耕地大量闲置和土地裸露、避免雨水、风沙对裸露表土的冲刷和侵蚀,提高土地蓄水能力。

⑤通过增加饲草料的供应,有效减轻天然草地的放牧压力,使草地得以休养生息,增加草地的植被盖度,提高牧草的产量,促进草地生态环境改善和恢复。

大通县项目投资预算明细表

类别

明细项目

投资预算(万元)

资金来源(万元)

具体内容

财政补助资金

自筹资金

一、饲草青贮

饲草补贴

274.2

274.2

0

每吨补贴60元,青贮饲草4.57万吨。

3、技术支撑

技术指导费

6.36

6.36

0

粮改饲相关技术指导和经验模式探索及提炼

培训费

10.44

10.44

0

1.管理技术人员培训:

30人×360元/人/天×2天=2.16万元;

2.参与主体培训:

第一期2017年9月下旬开展“青贮饲草料的科学调制”培训50人×360元/人/天×2天=3.6万元;

第二期2017年10月下旬开展“科学利用青贮饲草料提高肉产品质量”培训

50人×360元/人/天×2天=3.6万元

3.观摩学习培训:

到粮改饲先进县观摩学习,培训30人×360元/人/天×1天=1.08万元

宣传费用

9

9

0

在国家级、省级和市州县级媒体上宣传报道;印刷宣传品,制作宣传资料或宣传牌等。

奖励示范收储业主的奖金3万元,主要用于奖励有效利用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且种植亩产量高、青贮成功率高、连片种植并机械耕作收储、草食牲畜饲养直接饲喂全株青贮饲料的优秀粮改饲收储业主。

合计

300

300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