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石镇人民政府工作思路.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531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石镇人民政府工作思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东石镇人民政府工作思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东石镇人民政府工作思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东石镇人民政府工作思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东石镇人民政府工作思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石镇人民政府工作思路.docx

《东石镇人民政府工作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石镇人民政府工作思路.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石镇人民政府工作思路.docx

东石镇人民政府工作思路

东石镇人民政府2007—2011年工作思路

 

2007—2011年是东石实现新一轮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五年,创新思路,抢抓机遇,跨越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我们必须以饱满的热情、开放的姿态、良好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格局中,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增创新优势,再创新辉煌。

根据《东石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镇第十次党员代表大会所确立的工作思路,未来五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全面落实市委建设民富市强、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制造基地、商贸中心、滨海港口城市的战略部署,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推动产业升级,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城镇品位,繁荣特色文化,优化生态环境,不断提升东石的综合竞争力和环境吸引力,努力打造以工业为主导,以港口物流、旅游事业为辅助,兼有现代农业的滨海明珠城镇。

至2011年,预期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要突破133亿,财政总收入要突破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要突破10000元。

为此,我们必须落实科学发展战略,构筑和谐中国伞都,为实现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走前列作贡献。

要充分发挥我们现有的优势,挖掘各种潜力,力争在工作思路上有新突破、在经济质量上有新提高、在社会事业上有新进展、在各项工作上有新成效。

总的来说,就是要发挥“七大优势”、实现“六个突破”。

——发挥“七大优势”:

一是发挥华侨优势,不断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华侨回乡创业和兴办公益事业,加强与海内外社团的联系,增进乡谊,加深乡情,组建台湾东石同乡会,不断丰富侨乡名镇内涵。

二是发挥土地优势,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整体规划,盘活土地资源,储备土地存量,解决企业发展瓶颈,壮大经济实力。

三是发挥旅游优势,整合东石“四大旅游”资源,提高“南天寺、古檗山庄、东石古寨、海鲜一条街”等东石旅游品牌知名度,将旅游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

四是发挥教育优势,全力支持侨声中学在荣获省一级达标校的基础上,争创“国家级示范高中”,带动其他四所中学的“达标”创建活动;认真整合我镇教育资源,优化小学布局调整,建设中心幼儿园,筹建职业高中,全面提升东石教育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五是发挥园区优势,通过完善振东工业基地的配套、加快中片工业基地建设步伐、配合做好安东工业园区征地工作,加大引资,筑巢引凤,促使以上三个园区早投入、早建设、早见效,让园区的“凝聚”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六是发挥产业优势,要将特色产业伞业经济,培育成为我镇经济的又一重要增长点,建设一城——“伞城”,举办一会——“伞博”会,打响“中国伞都”的知名度,扩大东石伞业在全球的外向度,增加国内市场的认可度;加大对纺织服装、五金汽配、矿产建材等行业的扶持、整合和培育力度,建设“两个市场”——钢材市场及建材市场。

七是发挥海洋优势,要依托沿海大通道及白沙大桥建设,充分抓住对台贸易的地理优势,积极为两岸“三通”做好准备,加大港口城镇建设步伐,增加港口设施投入,筹建沿海线“大码头”,建设海洋型城镇;引导沿海民众转变近海养殖方式,重点培育若干家养殖大户,将近海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实现“六大突破”:

一是原有的镇区地域建设工作要有新突破,在强化对镇区控制性规划的基础上,推动现有镇区的详细规划修编,通过改旧促建新,实施模拟拆迁,稳步推进旧镇区改造,促成东南新区建设,提升东石城镇整体品位。

二是原有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要有新突破,推动区域联动,实施乡镇联盟,促成“东接英林、西承安海、南联永和”,共建“三边经济联合体”,积极借鉴英林第三产业及纺织服装龙头企业的培育经验,学习安海改旧建新、专业市场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的做法,与永和共同探讨矿产资源整合,结成矿产产销联盟,提高矿产附加值,促进矿产产业健康发展。

三是原有的企业园区建设步伐要有新突破,要加大安东园区征地工作力度,尽快促成项目落地;要加快中片工业基地标准厂房的建设步伐,解决中小企业用地紧张问题;要加强振东工业基地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区内的配套工程。

四是原有的支柱产业发展格局要有新突破,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产业链空白项目的招商,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转化经济增长方式,促成支柱产业格局变化,确保我镇经济在今后五年里更好更快发展。

五是原有的生活、生产环境要有新突破,要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整治污染溪流,建设第三期电镀小区;强化改旧建新,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要求,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生活、生产环境的新突破。

六是原有的政府机关效能建设要有新突破,启动“一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一村一村址”目标,加快“一村一便民窗口”创建,实施市镇网上审批联网,构筑三级行政审批联动体系,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实现效能的二次革新、再次提速。

2007年政府主要工作思路

200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事关今后五年的工作成败,事关东石今后五年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地位。

建议2007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工农业总产值82.80亿元,比增14%;

——企业总产值87.31亿元,比增14%;

——财政总收入3.92亿元,比增16.03%;

——农民人均纯收入8428元,比增5.8%;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

要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必须凝心聚力,把握重点,扎实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发展为先,打造实力强镇

建设宽裕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

我们要立足新起点、理清新思路、谋划新发展,努力创造经济新增长点,掀起东石新一轮创业发展的新高潮。

一是抓三农,建设新型农村。

贯彻落实市委“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推动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全镇各村(社区)要实现“八个一”,市定示范村要同时达到“六化”;继续抓好村级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落实,继续深化第二社区、梅塘、大房、埔头等4个市定示范村的改造工程,大力推进5个镇定示范村的整治工程。

支持各村(社区)广场建设,新建2个垃圾转运站,实行垃圾集中处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进耕地合理流转,巩固发展和壮大规模经营场户,建设我镇第二个千亩示范基地;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组织实施省级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湖头片示范区,实施国家农综工程、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现代化农业小区;加大内联外引力度,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建设特色农业基地;鼓励场户建设保鲜、加工、运输等项目,培植农业产业链;着手推动一村一农民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着力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支持沿海各村(社区)扩大近海养殖,发展多种经营,大力推进我镇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是壮产业,优化企业结构。

以发展产业集群为抓手,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积极培育支柱产业服装、特色产业伞具、传统产业石材、高新产业汽配、新兴产业食品,形成完整的产业群。

积极引进一批产业链缺失项目,促进产业链条的上下延伸。

充分发挥同业公会的自律功能,减少恶性竟争。

鼓励企业引进高新技术和专业人才,建设外来员工公寓,为留住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以新镇区的建设为着力点,拓宽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建设星级酒店,带动信息、通讯、中介等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展现东石旅游景点、海洋文化。

三是育品牌,提升强镇实力。

坚持“抓拳头、创名牌、上规模、带行业”的思路,扶持企业创建名牌、品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产权、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

组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资源向核心企业、龙头企业集聚,支持梅花伞业推行股份制改造,尽早实现上市。

加快伞城建设步伐,加大“中国伞都”区域品牌的宣传推介工作,提高东石的知名度。

加强对支柱产业纺织服装业品牌的培育力度,全力打造服装行业的名牌。

积极推动品牌培育工程,加快“国字号”品牌创建步伐。

四是造平台,激活经济潜力。

加快振东、中片、安东三大工业基地建设步伐,完善企业发展载体。

加快标准化厂房一期工程建设步伐,化解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制约难题。

完善供水、供电网络,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硬环境。

实施“港口经济”战略,发挥台轮停泊点优势,启动建材综合码头建设,重视对台经贸往来,加快东石港的配套、升级,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争取省级伞业行业协会落户我镇,筹建省级制伞行业技术研发检测中心。

(二)以人为本,创造人文古镇

要紧紧抓住现代小城镇试点这一机遇,全力做好城镇建设这篇文章,加快建成高品位的行政服务区、文化休闲区、现代居住区、商贸繁荣区,以项目带动、载体建设为抓手,全面建设新东石。

一是提升城镇功能。

深化旧镇区改造规划,实施模拟拆迁,做好5个镇级示范村及16个中心村规划工作,组织实施《东石镇镇区总体规划修编》;配合市政府建设沿海大通道孙厝路段及晋江快速通道英林路段(东石辖区)2条区域经济大动脉,加快安东公路拓建工程,推进东金路镇区路段拓改;推进输变电工程和供水工程体系建设,实施3-5个村的自来水普及工程,建设东石汽车站和邮政综合大楼;加大安东工业园区征地力度,加快振东、中片、东片工业基地建设步伐,引导新办企业、增资扩营企业向市、镇两级工业基地聚集。

二是丰富古镇内涵。

抓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对现有旅游景点进行整修与保护,赋予城镇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塑造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创新城镇管理思路,实行城镇管理综合执法,加强城镇管理动态巡查,集中力量整治破坏公共设施、违章建设、道路交通秩序和不文明行为;树立“经营小城镇”理念,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市政工程的市场化进程,实现城镇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运营;培育环保处理和绿化美化行业,发展交通运输、仓储货运、服务中介、法律咨询、房地产等产业,为城镇商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三是改善人居环境。

加快东南新区的建设步伐,加快新区广场、主题公园、体育场馆等工程建设,完成东金公路福联至麦园环岛路段的拓改工作,着手启动城镇标志、雕塑等一批精品工程,扩大街景、夜景亮化范围;推进中心镇区建设与旧村改造相结合,增强镇区的中心集聚力、辐射力和吸引力;全面推行道路硬化工作,铺设二环路许西坑至下厝许路段、曾厝至坑园路段,推动自然村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健全全镇路网体系;建设主干道路两侧候车亭20个,为广大群众提供候车便利,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三)和谐为上,塑造文明城镇

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并进,唱响和谐这一时代主旋律,营造文明健康、风正气顺、人和业兴、安定稳定的发展环境。

一是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保教育投入全面到位,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行为,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全力支持侨声中学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加大中学基础设施投入,建设侨声中学学生宿舍楼、教师宿舍楼、综合楼及东石中学实验楼和南岳中学科枝楼,大力支持金山、东石、南岳、潘径等初中校省级示范学校的复评与创建工作;加快东石中心幼儿园建设步伐,着手筹建职业高中学校,形成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的省级达标办学系列;试行九年一贯制教育试点,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力争到2010年,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各项指标均达省定“教育强镇”要求;优化人才配套环境,完善人才教育培养机制,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镇区建设为龙头,以精品村为示范,高标准建设一批文明社区、文明精品村和文明示范窗口,创建“文明新风户”、“学习型家庭”,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活动;巩固深化殡葬改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移风易俗工作成果,迁建镇级安息堂,建设东石卫生院病房大楼,积极创建文明乡镇。

加大扶贫济困力度,建设20座慈善安居工程。

强化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切实做好双拥工作。

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范围,发展老龄事业,做好统战、侨务、防震减灾等工作。

二是着力提升社会稳定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