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详细解析.docx
《谏太宗十思疏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谏太宗十思疏详细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谏太宗十思疏详细解析
谏太宗十思疏
欧阳光明(2021.03.07)
作者简介
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少孤贫,有年夜志,留意纵横之术。
隋年夜业末,为避乱,曾一度落发为羽士。
介入李密义军。
后随李密投唐。
初为太子洗(xiǎn)马。
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年夜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
魏征知无不言,以刚正不阿、勇于直谏而名垂史册。
他同那些尸位素餐、苟何取容的封建官吏不合,有意见敢当面提,当面顶,不口是心非,不看脸色行事。
史以“诤臣”称之。
后世一些诤臣,如称为青天的包拯都以他为楷模。
他不但敢谏,并且善谏。
从唐太宗贞观初年到其去世,十七八年间共上重要奏疏二百屡次,达数十万言,年夜都为太宗采取,使太宗避免了政治上的很多失误。
唐初社会能够呈现号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作为谏臣的魏征是有其功劳的。
迁秘书监、门下省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
书成,拜迁左光禄年夜夫,封郑国公。
世称魏郑公。
魏征死后,唐太宗哀思不已,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赠司空,谥文贞。
魏征在文化事业上也颇有贡献,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
《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
他在《隋书·文学传》序中,对汉魏至隋的文风作了归纳综合的评论,崇尚质朴纯粹,否决浮靡轻巧,视梁陈以来的宫体、骈俪一类作品为“亡国之音”,反应了他的文学观点。
他的谏议政论文,颇传名篇
布景提示
隋朝在农民起义中的毁灭,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唐朝初年,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求得治国方略,朝廷广开言路,积极纳谏。
在众多谏臣中,魏征是最杰出的一个。
他有胆识,有智谋,勇于直言诤谏,据理力争,不怕惹恼皇帝。
一开始,唐太宗听着很不顺耳,曾赌咒杀死魏征。
后来渐渐领悟出,他的犯颜切谏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就采纳了宽容的态度,并且越听越爱听。
这篇奏疏是魏征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
那时,经过战后的休生养息,经济获得了成长,人民生活也充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年夜修庙宇宫殿,追求珍宝异物,四处巡游狩猎,劳民伤财。
有年夜臣进谏时,他竟说:
“苍生无事则骄,劳役则易使。
”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爽快地接受下级的意见。
贞观十一年(637),魏征上《十思疏》,告诫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太宗猛醒,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
课文解析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品德仁义。
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成,而况于明
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想要树木生长,品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成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
哲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年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
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年夜的位置,不考虑在安适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除奢侈,厉行节俭,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
而欲流长也。
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第一段:
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
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文章开篇连用两个比方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来正面论证“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事理。
接着,紧承上文,用一个排比句从背面申述不居安思危的危害。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盖在殷忧,必竭诚
(古代)所有的君主,接受上天(付与的)重年夜使命,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究竟的(却)很少。
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
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会竭尽诚恳地来看待臣民。
以待下;既失意,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
既已胜利,则放肆自己的情感来傲视他人。
竭尽诚恳,就会使友好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他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
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年夜,可畏惟人;载舟覆舟,
虽然(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感德,概略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信服。
怨恨不在年夜小,可怕的只有老苍生;(他们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
所宜深慎。
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第二段:
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城,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事理。
为三层。
(1)总结历史经验,标明自己的担心不是“杞人忧天”。
(2)创业艰难,易得人心;守成容易“傲物”,使人离心离德。
(3)人民的力量是可怕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所以不克不及懈怠。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见到自己喜欢的,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苍生安定;想到(自己的位置)高高在上布满危机,就要不忘谦虚来(加强)自我修养;害怕
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
会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害怕受蒙蔽,
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
就想到虚心采取臣下的意见;畏惧说坏话的人,就想到规矩自己的品德来斥退奸恶小人;施加恩惠膏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
无以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
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年夜“九德”的修养。
选拔有才干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
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哉?
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德,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一起任用,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天下就能治理好。
为什么一定(自己)劳神费思,取代百官的职责呢?
第三段:
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
“十思”即十条建议。
可以归纳综合为“五戒”:
“见可欲”、“将有作”是戒奢侈;“念高危”、“惧满溢”是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这是戒放肆;“虑壅蔽”、“惧谗邪”是戒小人;“思所加”、“罚所及”这是戒赏罚不公。
最后说明总结“十思”,发扬“九德”,选拔人才,文武并用,则人君就不必劳神苦思,而可垂拱而治了。
揭示了“十思”的意义。
课文注释
1、长:
高年夜,形容词,读chang。
下文的“远”“安”都是形容词。
2、之: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独,不译。
相继的5个之的用法相同。
3、固:
使……稳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浚:
疏通,深挖,读jun。
5、德义:
恩义和道义。
6、而:
却,转折连词。
接着的两个“而”用法相同。
7、下愚:
最愚昧无知,谦辞。
8、而况于明哲乎:
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
于,对。
明哲,明智的人,这里指唐太宗。
9、当神器之重:
掌握帝王的重权。
当,主持,掌握。
神器,指帝王。
之,的。
重,重要的位置,重权,形容词用作名词。
10、居域中之年夜:
占据天地间的重年夜位置。
《老子》上篇:
“道年夜,天年夜,地年夜,王亦年夜。
域中有四年夜,而王居其一焉。
”域中,天地间。
11、以:
用,行,实行,动词。
12、以:
与后句的“而”对应,转折连词,却。
13、凡百:
所有的。
14、景:
年夜。
15、克:
能够。
盖:
暗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
16、盖:
承接上文,暗示推断原因。
殷:
深。
17、傲物:
看不起他人。
物:
这里指自己以外的人。
18、吴越:
吴国和越国。
19、行路:
路人。
20、董:
督责,监督。
21、振:
同“震”,威吓。
22、载舟覆舟:
人民就像水一样,君王和政权就像船一样,人民既能拥戴君王,也能推翻君王的统治。
《荀子·王制篇》: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23、作:
兴建,建造。
指兴建宫室之类。
24、高危:
高而危险。
25、谦冲:
谦虚。
自牧:
自我修养。
26、江海下百川:
江海居于百川之下。
下:
居于……之下,名词用作动词。
27、乐盘游:
以盘游为乐。
乐:
以、、、、、、为乐,意动用法。
盘游,娱乐游逸,指从事狩猎。
28、三驱:
一年狩猎三次。
29、以为:
作为。
30、敬:
慎。
31、虑壅蔽:
担心被梗塞、蒙蔽。
32、虚心:
让(自己)谦虚。
虚:
使、、、、、、虚。
33、谗邪:
爱说坏话陷害他人的邪恶的人,名词。
34、正:
使、、、、、、正,使动用法。
35、黜恶:
斥退奸恶的小人。
黜,读chù,排斥。
恶,奸恶的人,名词。
36、宏:
使……光年夜。
兹:
此。
九德:
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37、简:
选拔。
能:
有才干的人,名词。
38、信者:
诚信的人。
效:
贡献,效力。
39、垂拱而治:
(皇帝)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就能治理好天下。
40、劳:
使、、、、、、劳,使动用法。
41、百司:
百官。
职役:
职事。
主题归纳
全文围绕“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
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
阅读点津
1、魏征的“十思”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哪五个方面?
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十思”的意义是什么?
“十思”对今天的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1)“十思”可归纳综合为“五戒”。
”:
“见可欲”、“将有作”指见到能引起自己喜爱的工具。
就想到用知足来警戒自己,将要年夜兴土木时,就想到适可而止,这是戒奢侈;“念高危”、“惧满溢”两条指考虑到身居高位,就要时时想到谦虚谨慎的修养自己的品德,惧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胸襟宽广像能容纳滔滔江水的年夜海,这是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指外出游猎要网开一面,适度而行,担心做事懈怠,就要时时想着善始善终,这是戒放肆;“虑壅蔽”、“惧谗邪”指虚心容纳下边的意见,严格要求自己而疏远斥退那些坏人,这是戒小人;“思所加”、“罚所及”指不要因个人的情绪变更而谬加奖赏或滥施刑罚,这是戒赏罚不公。
(2)居安思危、正己安人,以达到“治平天下”的目的。
(3)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可以达到“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理想政治境界。
(4)魏征以政治家特有眼光发明了唐太宗“忘本”和“忘危”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十思”,在那时是令唐太宗猛然醒悟,在现今,对执政者来说也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再说,对普通的苍生来说,细细领悟“十思”的内容,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传统美德,几乎每句都有现实教育意义,特别是“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些句子,对每个普通人的修身养性都极有启发,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
2、举例阐发本文所运用的论证办法。
(1)正正比较论证。
对同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剖析,使说理更加透彻。
例如第1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从背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危害。
(2)比方论证。
文章开篇三句,一二句先设喻,第三句担揭示正意。
第三段最后一句,借鉴古人的论述,将君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有力地论证了“居安思危”的需要性。
知识扫描
一、通假字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
二、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则思江海下百川下,居于……之下
2、形容词作动词
既失意,则纵情以傲物傲,傲视
3、形容词作名词
(1)人君当神器之重重,重要的位置
(2)居域中之年夜年夜,重年夜的位置
(3)简能而任之能,有才干的人
(4)择善而从之善,正确的意见
(5)则思正身以黜恶恶,邪恶的人
(6)居安思危安、危,安定的时候;危急的时候
(7)惧谗邪谗邪,爱说坏话陷害他人的邪恶之人
(8)而况于明哲乎明哲,明知的人
4、使动用法
(1)必固其根本固,使……牢固
(2)则思止以安人安,使……安
(3)思虚心以纳下虚,使……谦虚
(4)思正身以黜恶正,使……规矩
(5)宏兹九德宏,使……光年夜
(6)载舟覆舟覆,使……翻
(7)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尽、竭,使……尽,使……竭
(8)何必劳神苦思劳,使……劳
5、意动用法
乐盘游乐:
以……为乐
6、名作状
貌恭而心不服貌、心,概略上、内心里
三、一词多义
1、危
居安思危危难的时候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危险
2、诚
诚能见可欲如果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诚恳
必竭诚以待下诚恳
3、盖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暗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
盖在殷忧承接上文,暗示推断原因
4、以
戒奢以俭用、行,动词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必竭诚以待下来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用
则思知足以自戒,则思知止以安人用来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而,连词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因为
则纵情以傲物连词,不翻译
5、则
则纵情以傲物就
竭诚则吴越为一那么
6、之
(1)主谓间取独
臣闻求木之长者
欲流之远者
思国之安者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2)结构助词,的
代百司之职役哉
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年夜
(3)代词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代指天下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代指臣民
简能而任之代指有才干的人
择善而从之代指善者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介词结构后置
戒奢以俭
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3、主动句
文武并(被)用,垂拱而治
虑(被)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四、古今异义
1、必固其根本根本:
古义,树根;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则纵情以傲物纵情:
古义,放肆情欲两个词;今义,尽情,一个词。
3、则思虚心以待下虚心:
古义,使心虚,两个词;今义,谦虚,一种美德,一个词。
4、则思三驱以为度以为:
古义,把什么当作;今义,认为。
五、文中包含的成语
1、居安思危:
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
‘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指处于安适的环境里,要考虑可能呈现的危险和困难。
在文中是魏征对唐太宗提出的主要论点。
2、择善而从:
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从,追随,引申为做事或学习。
指选择好的学,依照好的做。
在课文中指要挑选好的意见采取(或采取),强调了“纳谏”的重要性。
3、善始善终:
最早出自《诗•年夜雅•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庄子·年夜宗师》中有“善妖善老,善始善终”,《史记·陈丞相世家赞》中也有“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意思是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
形容处事认真。
在课文中,“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活用了该成语,归纳综合了历代君主能创业不克不及守成的普遍规律。
4、垂拱而治:
出自《尚书•武成》:
“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吃力;治,平安。
古时比方统治者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
多用作称誉帝王无为而治。
文中是从正面论述做到“十思”的好处,描绘了一种理想的政治境界。
5、载舟覆舟:
出自《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意思是民众犹如水,统治者犹如舟,水可以承载舟,亦可以倾覆舟。
也就是说老苍生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
比方取得民心的重要。
在文中是借鉴古人的论述,从人心向背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事理。
六、本文体裁
本文是一篇奏疏。
“疏”作为一个动词,有分条陈述的意思。
后来有“疏记”,亦泛指臣子给君王的奏章。
奏章,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疏”作为一种文体,它有时也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文字。
如《十三经注疏》等。
它也指宗教中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线的词,释义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欲流之远者,必浚(疏通)其泉源
②臣虽下愚,知其不成,而况明哲(明白哲理)乎
③人君当(主持)神器之重
④居安思危,戒(警惕)奢以俭
⑤凡百元首,承天景(年夜)命
⑥盖在殷(深)忧,必竭诚以待下
⑦既失意则纵情以傲物(看不起他人)
⑧董(督责)之以严刑
⑨克(克服)终者盖寡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③⑨⑥ D、②⑤⑦⑧
2、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古今义基秘闻同的一组是()
①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③既失意,则纵情以傲物
④既失意,则纵情以傲物
⑤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⑥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⑦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⑧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⑨简能而往之,择善而从之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⑥ D、④⑤⑦⑧⑨
3、下列句中加线的词,按肜法分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
③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④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⑤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A、皆属同一类 B、可分为两类 C、可分为三类 D、可分为四类
4、下列加线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浚其泉源(jùn) B、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yōng)
C、则思正身以黜恶(chù) D、臣闻求木之长者(zhǎng)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成,而况于明哲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年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失意,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年夜,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加点的词有活用的一项是( )
A、戒奢以俭 B、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C、载舟覆舟 D、仁者播其惠
2、“下”字用法相同的一对是( )
A、臣虽下愚 B、必竭诚以待下
C、则思江海下百川 D、则思虚心以纳下
3、理解时,需要调整语序的一项是( )
A、戒奢以俭 B、振之以威怒
C、则纵情以傲物 D、则思知止以安人
4、下列句子所包含的修辞手法,不合类的一项是( )
A、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B、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C、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年夜——帝王位高权重,处在天地间重年夜的位置。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恳,就能联合友好的势力;傲视他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概略上恭顺但内心其实不信服。
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年夜——帝王位高权重,处在天地间重年夜的位置。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恳,就能联合友好的势力;傲视他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概略上恭顺但内心其实不信服。
7、对《谏太宗十思疏》文意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以“固木”、“浚泉”为喻,引出正题: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接着,在原来比方的基础上从背面设喻,一正一反,比较鲜明。
B、第二段指出历代帝王能有好的开始却不克不及坚持究竟的原因是“既失意,则纵情以傲物”,劝说唐太宗要竭诚以待下。
这给那时骄奢忘本的唐太宗当头棒喝。
C、文章第三段提出“十思”的内容,是“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
并真挚地指出,若照其行事就可以不必“劳神苦思”了。
D、进谏的办法有两种,一种就是直言不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效果强烈,而有时是最冒险的;另一种就是婉转进谏,更像是在讲故事,却不乏趣味,魏征用的正是第二种。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年夜——帝王位高权重,处在天地间重年夜的位置。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恳,就能联合友好的势力;傲视他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概略上恭顺但内心其实不信服。
8、“载舟覆舟”这个比方隐藏的本体是什么?
这个比方的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