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4203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13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

1.阅读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

   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如同白昼。

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

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

“来!

来!

”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

“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

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

   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

“我输了!

”柴进问:

“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

”林冲说:

“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

”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

“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再试一棒。

”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

柴进说:

“慢!

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谁赢谁就将这银子拿去。

”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

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洪教头跳起来大喊:

“来!

来!

来!

”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

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

林冲看他______________气势汹汹,______________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

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

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1)给上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本文选自施耐庵写的长篇小说《________》。

这部小说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好汉形象,如宋江、________、________等。

这部长篇小说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 ________、________等。

(3)请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    )

林冲看他______________气势汹汹,______________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

A.因为……所以……

B.不但……而且……

C.虽然……但是……

D.不是……就是……

(4)“措手不及”的意思是(     )。

A.手不知放哪里好

B.临时来不及应付

C.手够不着的地方

D.比不上

(5)下列对文中画“      ”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使”,一个“还”,写出了洪教头的步步紧逼和林冲的礼节性防守。

B.“把火烧天”写出了洪教头欲置人于死地,“拨草寻蛇”写出了林冲点到即止。

C.文中洪教头和林冲两人的动作形成对比,烘托出了洪教头的勇猛无敌。

D.洪教头的动机是恼恨林冲和赢得银子,而林冲是出于无奈、礼节性应对。

(6)请用简洁的词语分别概括林冲和洪教头的性格特点。

①林冲:

________

②洪教头:

________

(7)选文的主人公是林冲,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描写洪教头,这样安排是否喧宾夺主?

为什么?

解析:

(1)林冲棒打洪教头

(2)水浒传;示例:

武松;鲁智深;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吴用智取生辰纲

(3)C

(4)B

(5)C

(6)谦逊有礼、宽宏大量、武艺高强。

;狂妄自大、傲慢无礼。

(7)这样描写不会喧宾夺主。

因为这是侧面描写,用洪教头的狂妄自大和傲慢无礼,反衬出林冲的谦逊有礼和宽宏大量。

【解析】【分析】对于特定段落的理解,要充分考虑所在语言环境,去分析其表达的真实意思。

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出处,作品表现的社会现实、故事梗概,都应该有个详细的识记;

故答案为:

(1)林冲棒打洪教头;

(2)水浒传、示例:

武松、鲁智深、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吴用智取生辰纲;

(3)C;

(4)B;

(5)C

(6)谦逊有礼、宽宏大量、武艺高强。

、狂妄自大、傲慢无礼。

(7)这样描写不会喧宾夺主。

因为这是侧面描写,用洪教头的狂妄自大和傲慢无礼,反衬出林冲的谦逊有礼和宽宏大量。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同学需要对教材所给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更好完成问题

2.古典名著阅读精选。

   却说那妖精,原来行者第二棍也不曾打杀他。

那怪物在半空中,夸奖不尽道:

“好个猴王,着然有眼!

我那般变了去,他也还认得我。

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过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

若是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好道就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

我还下去戏他一戏。

”好妖怪,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老公公,真个是:

   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

耳中鸣玉磬,眼里晃金星。

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

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

   唐僧在马上见了,心中欢喜,道:

“阿弥陀佛!

西方真是福地!

那公公路也走不上来,逼法的还念经哩。

”八戒道:

“师父,你且莫要夸奖,那个是祸的根哩。

”唐僧道:

“怎么是祸根?

”八戒道:

“行者打杀他的女儿,又打杀他的婆子,这个正是他的老儿寻将来了。

我们若撞在他的怀里啊,师父,你便偿命,该个死罪;把老猪为从,问个充军;沙僧喝令,问个摆站;那行者使个遁法走了,却不苦了我们三个顶缸?

”行者听见道:

“这个呆根,这等胡说,可不唬了师父?

等老孙再去看看。

”他把棍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怪物,叫声:

“老官儿,往那里去?

怎么又走路,又念经?

”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当作个等闲的,遂答道:

“长老啊,我老汉祖居此地,一生好善斋僧,看经念佛。

命里无儿,只生得一个小女,招了个女婿,今早送饭下田,想是遭逢虎口。

老妻先来找寻,也不见回去,全然不知下落,老汉特来寻看。

果然是伤残他命,也没奈何,将他骸骨收拾回去,安葬茔中。

”行者笑道:

“我是个做 虎的祖宗,你怎么袖子里笼了个鬼儿来哄我?

你瞒了诸人,瞒不过我!

我认得你是个妖精!

”那妖精唬得顿口无言。

行者掣出棒来,自忖思道:

“若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

”又思量道:

“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费心劳力去救他?

还打的是!

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

‘虎毒不吃儿。

’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

”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

“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

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

”众神听令,谁敢不从?

都在云端里照应。

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

   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

八戒在旁边又笑道:

“好行者!

风发了!

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

”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

“师父,莫念!

莫念!

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

”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

唐僧大惊道:

“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

”行者道:

“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

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作‘白骨夫人’。

”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

“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

”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

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

(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1)上文节选自《西游记》中的著名故事:

________。

(2)解释下面下划线的字词。

可不唬了师父________              行者掣出棒来________

把孙大圣也当作个等闲的________   他就现了本相________

(3)填空。

那白骨精第一次变作一位年轻的女子,第二次变作________,第三次变作________,这三次都被孙悟空识破,第三次被孙悟空打回了原形,化作一堆骷髅,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作“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白骨精诡计多端,欺骗他人。

②孙悟空火眼金睛,本领高强。

③唐僧慈悲心肠,明辨是非,对徒弟要求严格。

④猪八戒不分真假,糊涂而自私。

解析:

(1)三打白骨精

(2)骗;抽、拔;寻常;本来面目

(3)婆婆;老公公;白骨夫人

(4)正确;正确;错误;正确

【解析】【分析】

(1)对作品内容的出处应该有准确地掌握,填空要根据要求和课文的内容来分析作答。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义、词义。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唐僧慈悲心肠,对徒弟要求严格,不能明辨是非。

④正确

故答案为:

(1)三打白骨精

(2)1、骗2、抽、拔3、寻常4、本来面目(3)婆婆、老公公、白骨夫人(4)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点评】

(1)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出处的掌握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查词典理解字义、词义。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课外阅读。

认牙

冯骥才

   治牙的华大夫,医术可谓顶天了。

您朝他一张嘴,不用说哪个牙疼、哪个牙酸、哪个牙活动,他往里瞅一眼全知道。

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赛假牙一样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得用。

他哪来的这么大的能耐,费猜!

    华大夫人善、正派、规矩,可有个毛病,便是记性差,记不住人,见过就忘,忘得干干净净。

您昨天刚去他的诊所瞧虫子牙,今儿在街头碰上,一打招呼,他不认得您了,您恼不恼?

要说他眼神差,他从不戴镜子,可为吗记性这么差?

也是费猜!

    后来,华大夫出了一件事,把这两个费猜的问题全解开了。

    一天下晌,巡捕房来了两位便衣侦探,进门就问:

今儿上午有没有一个黑脸汉子到诊所来?

长相是络腮胡子,肿眼泡儿,挨着右嘴角一颗大黑痣。

华大夫摇摇头说:

“记不得了。

侦探问:

“您一上午看几号?

    华大夫回答:

“半天只看六号。

    侦探说:

“这就奇了!

总共一上午才六个人,怎么会记不住?

再说这人的长相,就是在大街上扫一眼,保管也会记一年。

告明白你吧,这人上个月在估衣街持枪抢了一家首饰店,是通缉的要犯,您不说,难道跟他有瓜葛?

    华大夫平时没脾气,一听这话登时火起,“啪”一拍桌子,拔牙的钳子在桌面上蹦得老高。

他说:

“我华家三代行医,治病救人,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

记不得就是记不得!

我也明白告诉你们,那祸害人的家伙要给我瞧见,甭你们来找我,我找你们去!

    两位侦探见牙医动怒,龇着白牙,露着牙花,不像装假。

他们迟疑片刻,扭身走了。

天冷了的一天,华大夫真的急急慌慌跑到巡捕房来。

跑得太急,大褂都裂了。

他说那抢首饰店的家伙正在开封道上的“一壶春酒楼”喝酒呢!

巡捕闻知马上赶去,居然把这黑脸巨匪捉拿归案了。

    侦探说:

“华大夫,您怎么认出他来的?

    华大夫说:

“当时我也在‘一壶春’吃饭,看见这家伙正跟人喝酒。

我先认出他嘴角那颗黑痣,这长相是你们告诉我的,可我还不敢断定就是他,天下不会只有一个嘴角长痣的,万万不能弄错!

但等到他咧嘴一笑,露出那颗虎牙,这牙我给他看过,记得,没错!

我便赶紧报信来了!

    侦探说:

“我还是不明白,怎么一看牙就认出来了呢?

    华大夫哈哈大笑,说:

“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认识人,可认识牙呀!

    侦探听罢,惊奇不已。

    这事传出去,人们对他那费猜的事就全明白啦。

他记不住人,不是毛病,因为他不记人,只记牙;治牙的,把全部心思都使在牙上,医术还能不高?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顶天:

________

费猜:

________

(2)两个令人“费猜”的问题分别是:

________

(3)“跑得太急,大褂都裂了”这句话能否删去?

为什么?

(4)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华大夫是个正派、善良的人

B.华大夫是个医术高明却十分傲慢的人

C.华大夫虽然性子有点急,但是为人正直

D.华大夫是个医牙技术高超、有正义感的人

(5)结尾处说“这事传出去,人们对他那费猜的事就全明白啦”,试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人们究竟明白了什么,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解析:

(1)文中形容医术极高。

;让人捉摸不透。

(2)能耐大、记性差

(3)不能。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华大夫生怕黑脸巨匪跑了,体现了华大夫的正义感。

(4)B

(5)示例:

人们明白了他记不住人,不是毛病,因为他不记人,只记牙;治牙的,把全部心思都使在牙上,医术才高超。

我明白了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仔细、负责,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解析】【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词语本意和文章上下文,正确理解语境。

“顶天”出自句子“治牙的华大夫,医术可谓顶天了。

”这里形容华大夫的医术极高;“费猜”一词出自“他哪来的这么大的能耐,费猜!

”,联系上下文,指的是对华大夫为何有如此高的医术,琢磨不透。

(2)考查学生提取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

两个令人“费猜”的问题分别在文中的第一、二自然段。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讲述华大夫能耐大,相关句子“您朝他一张嘴,不用说哪个牙疼、哪个牙酸、哪个牙活动,他往里瞅一眼全知道。

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赛假牙一样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得用。

”,第二自然段运用具体事例讲述了华大夫记性差,相关句子“华大夫人善、正派、规矩,可有个毛病,便是记性差,记不住人,见过就忘,忘得干干净净。

”。

(3)比较辨析有无此句话对体会人物性格的影响,从而说明此句话的作用,解答时要注意说明从这句话描述的细节当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这句话出自华大夫去巡捕房报信,通过句子,得知华大夫生怕黑脸巨匪跑了,体现了华大夫的正义感。

(4)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人物性格的把握,从“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赛假牙一样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得用。

”“ 天冷了的一天,华大夫真的急急慌慌跑到巡捕房来。

跑得太急,大褂都裂了。

 ”这几句话中可以看出华大夫是个医术高超、正直善良的人,故ACD项正确。

(5)结合上下文作答,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做到:

一、联系文章的主旨,二、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从第

(2)小题得知他令人“费猜”的原因,要结合文章内容点答题。

故答案为:

(1)1、文中形容医术极高。

2、让人捉摸不透。

(2)能耐大、记性差

(3)不能。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华大夫生怕黑脸巨匪跑了,体现了华大夫的正义感。

(4)B

(5)示例:

人们明白了他记不住人,不是毛病,因为他不记人,只记牙;治牙的,把全部心思都使在牙上,医术才高超。

我明白了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仔细、负责,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点评】

(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上下文,正确理解语境。

(2)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

 (3)此类题目的考查对有无词语或句子的比较辨析能力(4)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性格的把握程度 (5)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及对文章主要内容的领悟

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第9车厢

[俄]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一位读者为我讲述了下面的故事。

    他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

买了第9车厢车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

“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

”可列车长说:

“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的车票。

   列车在下一站停了3分钟。

买第9车厢车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按顺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

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地挡在车门口说:

“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他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儿,要不车就开了!

”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地朝第1车厢跑去。

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

“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

”乘客们说:

“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

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列车长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

“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

”“怎么可能呢?

”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

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

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通知了下一站:

“摘掉第9车厢!

    当时已是半夜,负责摘车厢的人也是正常人,也会从一数到九。

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

列车长再一次松了一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可后来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

“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列车怎么停这么长时间呀?

”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

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

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笑出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火了:

“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

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乘客本是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

(1)梳理文章内容,根据起因、经过、结果补全下面的情节。

________→再次售票,列车长安顿乘客→________→摘掉前一节第9车厢→________

(2)文中三次写到列车长松了一口气,请根据上下文,发挥想象,分别写一写列车长当时的心理。

第一次松了一口气:

________

第二次松了一口气:

________

第三次松了一口气:

________

(3)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读来令人发笑,其中哪个地方让你感觉最好笑?

为什么?

(4)文中提到所有的人都是正常人,可是正常人却办了糊涂事。

从这个文章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至少答出两点。

解析:

(1)火车挂了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发现有两节第9车厢;装满乘客的第9车厢被遗留在大草原上

(2)我终于在列车发车前把乘客们安顿好了。

;哦,原来问题在于列车挂了两节第9车厢。

;这次摘了第9车厢,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

(3)我觉得乘务员第三次来找列车长说自己的车厢一个人也没有时最好笑。

因为列车长在之前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且已经解决了问题——摘掉了第9车厢,本想着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乘务员又来了。

(4)①要注意沟通的有效性。

如列车长说摘掉第9车厢时,应该表述更明确一些,指明摘掉后一节第9车厢,就不会有后面的麻烦了。

②做事情不能想当然,不能依赖于惯性思维,应该实地考察,考虑周全。

【解析】【分析】

(1)先对短文的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概括。

故事的起因是火车挂了两节第9车厢,故事的经过是乘务员发现自己所在的九号车厢没人,就告诉了列车长,列车长没了解情况,以为是售票处弄错了,就通知下一站卖第9车厢的车票。

买到第9车厢车票的人发现9号车厢里已座满了人,非常着急,列车长又开始往其它车厢疏散乘客,后一节第9车厢乘务员还说他的车厢里没人,这时列车长才发现有两个9号车厢,并命令摘掉第9车厢,负责摘车厢的人按习惯摘掉了8号后的9号车厢,乘务员又来说九号车厢没人,那个坐满乘客的9号车厢就这样被遗留在大草原上。

(2)心理活动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心情的基础上来完成得。

当列车长把在下一站买到9号车厢车票的人按顿好后,第一次松了一口气,心想:

“我终于在列车发车前把乘客们安顿好了。

”当乘务员第二次对他说九号车厢没人时,列车长才发现有两个9号车厢,第二次松了一口气,心想:

“哦,原来问题在于列车挂了两节第9车厢。

”当把九号车厢摘掉时,第三次松了一口气,心想:

“这次摘了第9车厢,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找出自己感觉最好笑的句子即可。

比如我觉得乘务员第三次来找列车长说自己的车厢一个人也没有时最好笑。

因为列车长在之前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且已经解决了问题——摘掉了第9车厢,本想着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乘务员又来了。

(4)从整个事情的经过来看①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

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问题。

②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

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纠正,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是分不开的。

故答案为:

(1)1、火车挂了两节第9车厢。

2、列车长发现有两节第9车厢。

3、装满乘客的第9车厢被遗留在大草原上。

(2)1、我终于在列车发车前把乘客们安顿好了。

2、哦,原来问题在于列车挂了两节第9车厢。

3、这次摘了第9车厢,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

(3)我觉得乘务员第三次来找列车长说自己的车厢一个人也没有时最好笑。

因为列车长在之前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且已经解决了问题——摘掉了第9车厢,本想着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乘务员又来了。

(4)①要注意沟通的有效性。

如列车长说摘掉第9车厢时,应该表述更明确一些,指明摘掉后一节第9车厢,就不会有后面的麻烦了。

②做事情不能想当然,不能依赖于惯性思维,应该实地考察,考虑周全。

【点评】

(1)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能力,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3)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符合要求即可,答案不唯一。

(4)解析开放性探究题。

考查对文学作品主题的理解,以及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应该遵循出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路,联系实际谈看法。

要立足作品本身谈感受、谈看法,切忌天马行空,漫无目的的空谈。

5.阅读下面的哲理故事,完成练习。

   两兄弟一起去旅行,走累了就躺在林中休息。

起身时,在身旁发现一块石头,上面写着:

“发现这块石头的人,要在傍晚前走进森林。

那里有一条河,游过河到对岸去,那儿会有一只母熊和它的宝宝。

抱走小熊,然后头也不回地跑到山顶。

山顶上有一间房子,在那里,幸福正等着你。

   读完石头上的字,弟弟说:

“走吧!

我们按石头上说的那样去尝试一下,然后一起拥有幸福。

”“我不想这么做。

”哥哥说,“而且,我劝你也别这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最重要的是,石头上的字并没有告诉我们会得到什么样的幸福。

可能等在那里的,并不是我们所希望得到的呀。

   “你错了。

”弟弟说,“那些话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在石头上,而且它说得相当明白。

依我看,第一,试一试不会有什么害处。

第二,如果我们不去尝试,我们什么也得不到,别人反而会捷足先登。

第三,在这世上,不努力就不会有成功的机会。

第四,我不想让别人认为我是一个胆小的人。

”哥哥说:

“俗话说得好,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林。

”“可是,____________”弟弟争辩道。

说完,弟弟径直向森林走去,哥哥则留在原地。

   进入森林不久,弟弟看见了那条河,他游过河,到了对岸。

果然有只母熊在那儿休息,他偷偷抱走小熊,头也不回地往山顶跑。

当他到山顶上那间房子的前面时,里面就有人迎出来让他上了一辆马车。

马车很快就到了一座城里,人们让他当那里的国王。

他在那里统治了五年,到第六年,比他强大的邻国国王发动战争,他的城被占领了,他也被放逐了。

   弟弟变成了一个流浪汉。

有一天,他来到了哥哥的房子前。

哥哥仍住在那里,没有变得更富有,也没有变得更贫穷。

他们很高兴地见了面,说着在森林里分开后的经历。

哥哥说:

“你看到了吧?

我说得没错。

我在这里过着平稳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