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固镇小学校本联片教研简报102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3787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0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固镇小学校本联片教研简报10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龙固镇小学校本联片教研简报10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龙固镇小学校本联片教研简报10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龙固镇小学校本联片教研简报10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龙固镇小学校本联片教研简报10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固镇小学校本联片教研简报1022.docx

《龙固镇小学校本联片教研简报10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固镇小学校本联片教研简报102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龙固镇小学校本联片教研简报1022.docx

龙固镇小学校本联片教研简报1022

活动目的:

为了响应习总书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讲话精神,龙固镇小学校本组于2014年10月14日上午举行了联片教研活动,在教研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一致认为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和持久性。

活动主题:

如何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常胜钦发言:

习总书记“厉行节约勤俭,反对浪费浪费”的讲话精神已深入人心,使厉行勤俭、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人们渐渐地“大方”起

来,尤其是在对子女的培养方面,大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味道。

有些小学生月消费额比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还高,不少小学生非“名牌”不穿,在日常的吃、穿、用都追求高档次,他们中间还形成了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

比如主题班会,“我这样过生日”、“用好零花钱”、“小鬼当家”等等,让学生认识到生日活动是同学间传递友谊,分享快乐的一种形式,重在感情沟通,礼物是一种象征意义,精心自制的贺卡也是一种有意义的礼物,不一定要送贵重的物品。

祝贺生日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办宴席、请客吃饭并不是唯一的选择;让学生认识到如何计划、使用零花钱,既要满足个人需要,又要花得有意义,花得合理,并指导学生用记帐的方式来管理,使用好自己的零花钱。

要引导学生认清享乐与合理消费之间的区别。

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利用各种机会,向小学生讲述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让小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师可以利用早读、班会、队会、思想品德课、少先队活动等机会向学生讲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培养小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师应该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培养小学生勤俭节约好习惯的工作。

第一要求学生在打扮上不要过分,不要追求新奇时髦,更不要互相攀比。

第二教育学生不要乱花钱,不随便向家长要钱。

平时不挑食,不经常买零食吃,能节约的钱一定要节约。

第三要教育学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对家里、他人、国家、集体的财物都要爱护。

吃饭时不乱倒饭菜,节约水、电,随时注意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爱惜书本,不乱撕书本,也不乱削铅笔,爱护桌椅、门窗、教学仪器和体育设备等。

同时,提醒家长本身要保持俭朴的美德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要求家长有计划地给孩子零用钱,少领孩子到高档消费场所,鼓励孩子把钱用到有意义的地方,如寄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为弱势群体奉献一份爱心。

教师也要以身作则,起典型示范作用,要求学生勤俭节约,自己就首先要带头做到。

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引导,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就会内化凝炼成固定的好习惯。

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和表扬发生在学生身边勤俭节约的人和事,要创设勤俭节约的育人环境和舆论氛围,以促使学生早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马爱秋:

有的家长认为:

现在不是生活困难时期了,可不能再让孩子吃自己吃过的苦了。

因此,宁可自己节衣缩食。

也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

殊不知这反倒让孩子养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

崭新的一个本,没用几页就随手一扔成了废纸;铅笔盒里的铅笔、橡皮一大堆,丢了之后找都不找,有的甚至捡到都没人认领;中午的盒饭吃了几口就倒进垃圾桶,又花钱买别的吃;孩子的零花钱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安先涛:

 

古人有一句名言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里讲的“小”就是小事,我们平时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小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从这样的小事做起的。

要教育学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对家里、他人、国家、集体的财物都要爱护。

节约每一粒米,吃饭时不乱倒饭菜;节约每一度电,出操、午休、室外课、课外活动等时间里,教室内应及时关灯;节约每一滴水,洗手后要关紧水龙头,洗衣水、淋浴水可用来冲厕所等;节约每一张纸,不要乱扔白纸,用过的纸反面可以写草稿等;爱惜书本,不乱撕书本,也不乱扔铅笔;爱护桌椅、门窗、教学仪器和体育设备等;要求学生在打扮上不要过分,不要追求新奇时髦,更不要互相攀比;不乱花钱,不随便向家长要钱;平时不挑食;不经常买零食吃,能节约的钱一定要节约等等。

李法礼: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只要孩子要家长就尽量满足,在金钱至上、盲目攀比、追求享乐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下,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节俭教育?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勤俭节约”的表率。

  教师是学生的崇拜者,又是学生的直接模仿者,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

“教师要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教师应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就先要做到。

切不可认为吃喝玩乐纯粹是个人私事,有钱了生活好了,享乐一下、浪费点,有些虚荣心也是人之常情,用不着大惊小怪;更不能认为时代不同了,现在再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已不合时宜了等等。

作为教育者,若对拜金、虚荣、享乐、攀比、浪费等现象司空见惯、视若无睹、那怎么能做到旗帜鲜明地坚持、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理直气壮地反对和抵制骄奢淫逸和铺张浪费呢?

二、从小事着手,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古人有一句名言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里讲的“小”就是小事,我们平时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小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从这样的小事做起的。

要教育学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对家里、他人、国家、集体的财物都要爱护。

节约每一粒米,吃饭时不乱倒饭菜;节约每一度电,出操、午休、室外课、课外活动等时间里,教室内应及时关灯;节约每一滴水,洗手后要关紧水龙头,洗衣水、淋浴水可用来冲厕所等;节约每一张纸,不要乱扔白纸,用过的纸反面可以写草稿等;爱惜书本,不乱撕书本,也不乱扔铅笔;爱护桌椅、门窗、教学仪器和体育设备等;要求学生在打扮上不要过分,不要追求新奇时髦,更不要互相攀比;不乱花钱,不随便向家长要钱;平时不挑食;不经常买零食吃,能节约的钱一定要节约等等。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勤俭节约”的良好氛围。

  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在各种活动和实践中形成的。

开展形式各样的活动,是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的一种必要的途径和方法。

要召开“养成勤俭节约美德”的主题班会:

通过讲一个勤俭节约的小故事、学一个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算一次身边资源浪费的数字、看一部有关勤俭节约的宣传片、比一比节约金点子、提高学生对“勤俭节约”的认识;号召学生做一个节约宣传员、节约监督员、节约小先锋;制定 “班级节约制度”、制作“班级节约箱”等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崇尚勤俭节约的观念,争做勤俭节约的好学生;学校还可以举办“勤俭节约名言警句”书法展、 “废品小制作”展览、建立 “学校节约制度”、节约环保回收站等,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李海涛:

近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幼儿园广泛深入开展节约教育的意见》,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在金钱至上、盲目攀比、追求享乐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下,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节俭教育?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勤俭节约”的表率。

教师是学生的崇拜者,又是学生的直接模仿者,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

“教师要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教师应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就先要做到。

切不可认为吃喝玩乐纯粹是个人私事,有钱了生活好了,享乐一下、浪费点,有些虚荣心也是人之常情,用不着大惊小怪;更不能认为时代不同了,现在再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已不合时宜了等等。

作为教育者,若对拜金、虚荣、享乐、攀比、浪费等现象司空见惯、视若无睹、那怎么能做到旗帜鲜明地坚持、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理直气壮地反对和抵制骄奢淫逸和铺张浪费呢?

二、从小事着手,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古人有一句名言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里讲的“小”就是小事,我们平时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小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从这样的小事做起的。

要教育学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对家里、他人、国家、集体的财物都要爱护。

节约每一粒米,吃饭时不乱倒饭菜;节约每一度电,出操、午休、室外课、课外活动等时间里,教室内应及时关灯;节约每一滴水,洗手后要关紧水龙头,洗衣水、淋浴水可用来冲厕所等;节约每一张纸,不要乱扔白纸,用过的纸反面可以写草稿等;爱惜书本,不乱撕书本,也不乱扔铅笔;爱护桌椅、门窗、教学仪器和体育设备等;要求学生在打扮上不要过分,不要追求新奇时髦,更不要互相攀比;不乱花钱,不随便向家长要钱;平时不挑食;不经常买零食吃,能节约的钱一定要节约等等。

于法学: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学生的作风与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深受家长的影响。

因此,学校应与家长联手对学生进行节俭教育。

一方面要让学生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从思想和行动上指导学生学会消费,学会花钱;另一方面,还要让家长以身作则,学会节俭,合理消费,为孩子作好示范。

有了家长的支持、配合和指导,学校的教育才会更有成效。

身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必须认识到:

做节俭模范,培养学生的节俭习惯是教师的使命;今天培养学生的节俭的习惯,是为了明天他们能够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为创造节约型社会定基础

苏老师进行了重要讲话: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勤俭节约”的良好氛围。

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在各种活动和实践中形成的。

开展形式各样的活动,是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的一种必要的途径和方法。

要召开“养成勤俭节约美德”的主题班会:

通过讲一个勤俭节约的小故事、学一个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号召学生做一个节约宣传员、节约监督员、节约小先锋;制定“班级节约制度”、制作“班级节约箱”等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崇尚勤俭节约的观念,争做勤俭节约的好学生;学校还可以举办“勤俭节约名言警句”书法展、“节约金点子”手抄报展、“校园节约三十六计”短文展、“废品小制作”展览、建立“学校节约制度”、节约环保回收站等,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二、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勤俭节约”的教育合力。

有些家长自己受过苦,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受苦,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让他们过着优越的生活;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比较注重智育,认为多花点钱没有关系;有些家长由于虚荣心,认为即使自己再苦点,也不能委屈孩子,不能让人家看不起;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要有创新意识、要有闯劲、讲勤俭节约只会培养“小家子气”性格,不是“强者”所为。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

无论家庭条件有多优裕,还是要防止和克服“奢侈、浪费”现象,营造节俭文明的现代家庭氛围。

蔡老师也作出了了重要点评:

一些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小学生,用起零花钱也毫不吝啬。

小学生们的“零花钱”,并非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而是无一例外地取之于父母。

于是,出现了“父母省吃俭用一心为孩子,孩子铺张浪费不领父母情”等怪现象。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培养小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已显得尤为必要。

而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担任着重要角色。

在学校里,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使用零花钱。

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管好自己的零花钱,节俭储蓄,是培养学生节俭习惯的关键。

为此,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强教育。

   总之,我们教师要以身作则,密切联系家庭,从活动中、从小事中,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勤俭节约之风。

 

本次联片教研活动,各位老师对如何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确实受益匪浅。

大家纷纷表示把本次教研活动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而做出点滴贡献!

这次教研活动,有极少数教师发言不够充分,希望这些老师再接再厉,提前做好发言材料,为下一步的教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