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病.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37660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2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农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农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农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农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病.docx

《农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病.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病.docx

农病

中国已有记载的甘薯病害有30余种。

为害比较严重的有甘薯黑斑病、甘薯根腐病、甘薯瘟病、甘薯茎线虫病、甘薯软腐病和病毒病等。

局部发生且为害较重的有甘薯根结线虫病、甘薯疮痂病、甘薯蔓割病和甘薯紫纹羽病等;

为害较轻,或偶尔发生的,有甘薯黑痣病、甘薯爪哇黑腐病、甘薯拟黑斑病、甘薯炭腐病、甘薯干腐病、甘薯菌核病、甘薯白绢病、甘薯叶斑病、甘薯斑点病等。

一甘薯黑斑病

甘薯黑斑病又称黑疤病,俗称“黑膏药”病;甘薯黑斑病是甘薯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世界各甘薯产区均有发生。

也是我国各甘薯生产区普病而严重的病害。

我国每年因该病造成的产量损失约为5~10%。

此病不仅在生产上造成严重损失,而且病薯含有毒物质[黑疱霉酮(ipomeamarone)等呋喃萜类有毒物质],可致人畜中毒,甚至死亡。

•症状

本病在甘薯苗床、大田和贮藏期皆可发生,主要为害块根及幼苗茎基部,不侵染地上部分;

薯苗染病,多在近地表茎基部现近圆形、黑色凹陷斑,其幼茎、须根亦变黑腐烂,终致死苗“烂床”,严重时病部产生灰色霉层。

大田期和贮藏期薯块染病初呈黑色小圆斑,扩大后呈不规则形轮廓明显略凹陷的黑绿色病疤,病疤上初生灰色霉状物,后生黑色刺毛状物,病薯具苦味,贮藏期可继续蔓延,造成烂窖。

病原

有性态为甘薯长喙壳Ceratocystisfimbriata,子囊菌亚门长喙壳属。

子囊壳黑色具长喙,呈长颈烧瓶状。

子囊近梨形。

子囊孢子“钢盔”状,单胞,无色。

无性态产生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

分生孢子由菌丝顶端或侧面的孢子梗上生成。

分生孢子杆状至“哑铃”状,单胞,无色,厚垣孢子近球形,单胞,厚壁,暗褐色。

病菌生长适温23~29℃,最适酸碱度pH6.6。

分生孢子寿命较短;厚垣孢子和子囊孢子寿命较长。

病害循环

病菌以厚垣孢子、子囊孢子和菌丝体在贮藏病薯或苗床及大田的土壤内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主要侵染源。

病害可通过种薯或种苗调运而远距离传播。

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也可从薯块上芽眼、皮孔、根眼侵入。

病菌能直接侵入幼苗根基,形成发病中心。

发病因素

病害的发生流行与窖内、苗床或大田的生态条件、耕作制度、品种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一般地,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重茬地或多雨年份易发病;

连作苗床和大田发病较重;薯块受伤或受冻害易发病;储藏期窖温高,湿度大,通风不好时发病重;品种抗病性有差异,但尚未发现免疫品种。

防治

防治上应抓住种薯、种苗两个关键环节,应采取以减少初侵染源为主、防重于治的综防措施。

具体应抓好下述环节:

(1)限制初侵染源的传播黑斑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病薯和病苗,控制病薯病苗的传入是防病的重要环节。

(2)抓好安全贮藏种薯无病种田的薯快应单收并用新窖贮藏,薯块入窖前应严格剔除病薯和伤薯。

(3)培育无病壮苗温汤浸种或种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孢5分钟。

(4)薯苗剪后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浸苗10分钟,要求药液浸至种藤l/3一l/2处。

(5)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基地。

一马铃薯早疫病

马铃薯早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常见的世界性病害之一。

近年来马铃薯早疫病呈明显加重趋势,2008和2009年在河北、黑龙江、吉林和云南的部分地区均发现严重发生的情况。

症状

马铃薯早疫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茎和薯块。

叶上,从下部叶片或老叶上开始产生小的、近圆形、褐色至深褐色病斑,病斑可迅速扩大,其上产生黑色同心轮纹和少量黑色霉层。

严重时,整个病斑相互连接,但受叶脉限制成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最后穿孔,叶片变黄,干枯,脱落。

茎部受害多发生与分支处,病斑褐色,线条形,稍凹陷,扩大后呈灰褐色长椭圆形斑,有轮纹。

块茎受害,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大小不等,有的病斑,直径可达2㎝。

边缘明显,皮下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深度一般不超过6mm,在老化的病斑上,可以产生裂缝。

在贮藏期间病斑可增大,块茎皱缩。

病原

茄链格孢(Alternariasolani),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菌丝丝状有隔膜。

分生孢子梗单生或簇生,圆筒形,有1~7个隔膜,暗褐色,顶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长棍棒状,顶端有细长的嘴胞,黄褐色,具纵横隔膜。

病害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薯上、土壤中的病残体或其它茄科植物上越冬,并可保持一年以上的生命力。

翌年马铃薯种薯发芽病菌即开始侵染,病菌通过表皮、气孔或伤口直接侵入叶片或茎组织。

在生长季节的早期,初侵染发生在较老的叶片上,然后是幼嫩的组织。

然而,活跃的幼嫩组织和重施氮肥的植物,可不表现症状。

早疫病菌在马铃薯植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很容易脱落,并借助风、雨或昆虫携带向四周传播。

5~7d后即可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引起重复侵染,经过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

未成熟块茎的表面容易被侵染,相反成熟块茎的表面较抗病。

通过成熟块茎表皮的侵染,一般是从伤口侵入。

在秧蔓死亡和起薯之间三四天,或更长的时间,块茎的抗性显著提高。

发病因素

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发病。

通常温度在15℃以上,相对湿度在80%以上开始发病,25℃以上时只需短期阴雨或重露,病害就会迅速蔓延。

在湿润和干燥交替的气候条件下,该病害发展最迅速。

植株在不同生育期抗病性不同。

苗期至孕蕾期抗病性强,始花期开始抗性减弱,盛花期至生长期抗性最弱。

品种抗病性有很大差异,但无免疫品种。

一般早熟品种易感病,晚熟品种通常比较抗病。

防治

1.选用早熟抗病品种,适时提早收获:

如东农303,晋薯7号等较抗病。

2.制定合理的化学防治方案:

在植株封垄时结合预防晚疫病喷施80%代森锰锌,100克/亩。

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3.加强栽培管理:

清理田园,掩埋植株病残体,以减少侵染菌源,延缓发病时间。

4.合理贮运:

收获充分成熟的薯块,薯块成熟后收获、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尽量较少块茎受伤,病薯不入窖,贮藏温度以4℃为宜,不可高于10℃,并且通风换气。

二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又称疫病、马铃薯瘟,是一种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毁灭性病害。

在多雨、冷凉、适于晚疫病流行的地区和年份,植株提前枯死,损失20%-40%。

曾引起爱尔兰饥荒,导致约100万人死亡。

症状

主要侵害叶、茎和薯块。

最早发生在下部叶片。

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

湿度大时:

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产生一圈白霉(孢囊梗和孢子囊),叶背最为明显。

干燥时:

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扩展慢。

茎部或叶柄染病现褐色条斑。

发病严重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

块茎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扩大或腐烂。

病原

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

孢囊梗分枝,每隔一段着生孢子囊处具膨大的节。

孢子囊柠檬形,大小2-38×12-23(μm),一端具乳突,另端有小柄,易脱落,在水中释放出5-9个肾形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具鞭毛2根,失去鞭毛后变成休止孢子,萌发出芽管,又产生穿透钉侵入到寄主体内。

菌丝生长适温20-23℃,孢子囊形成适温19-22℃,10-13℃形成游动孢子,温度高于24℃,孢子囊多直接萌发,孢子囊形成要求相对湿度高于97%,萌发及侵染均要有水滴。

病害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

播种带菌薯块,导致不发芽或发芽后出土即死去,有的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

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致该病由点到面,迅速蔓延扩大。

病叶上的孢子囊还可随雨水或灌溉水渗入土中侵染薯块,形成病薯,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

发病因素

多雨年份,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雾条件下发病重;病菌喜日暖夜凉高湿条件,相对湿度95%以上、18-22℃条件下,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冷凉(10-13℃,保持1-2小时)又有水滴存在,有利于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温暖(24-25℃,持续5-8小时)有水滴存在,利于孢子囊直接产出芽管。

种植感病品种,植株又处于开花阶段,只要出现白天22℃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5%持续8小时以上,夜间10-13℃,叶上有水滴持续11-14小时的高湿条件,本病即可发生,发病后10—14天病害蔓延全田或引起大流行。

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目前推广的抗病品种有:

鄂马铃薯1号、2号,坝薯10号,冀张薯3号,中心24号,I-1085,矮88-1-99,陇薯161-2,郑薯4号,抗疫1号。

(2)选用无病种薯;减少初侵染源。

(3)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块栽植,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

(4)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2%克露或克霜氰或霜霸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90%三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剂800倍液、1:

1:

200倍式波尔多液等,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麦类作物的病害种类很多,全世界正式记载的小麦病害约200种,大麦病害70多种。

我国发生较重的麦作病害有20余种,其中三种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危害严重。

一、小麦条锈病WheatStriperust

三种锈病在世界各国产麦区均有发生。

在我国条锈是小麦三种锈病中发生最广、危害最重的病害,主要发生于西北、西南、黄淮海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流行年份可造成巨大损失。

1950、1964和1990年发生的三次大流行,分别使我国小麦减产60亿、36亿和25亿kg。

小麦条锈病在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严重田块甚至绝收。

叶锈病以西南和长江流域一带发生较重,华北和东北部分麦区也较重。

华北冬麦区1969、1973、1975和1979年叶锈病大流行,东北春麦区1971、1973、1975和1980年中度流行,均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1990年由于气候条件适宜,叶锈病普遍严重发生。

秆锈病在华东沿海、长江流域和福建、广东、广西的冬麦区及东北、内蒙古、西北等春麦区发生严重。

1949~1966年的17年间,福建省就有6次大发生,重者损失40%~50%。

1956年江苏省的流行,造成减产50%~80%,个别田块甚至绝收。

近30年来,由于推广抗病品种,基本上控制了该病的流行和危害。

1.症状

条锈

主要发生于叶片,也危害叶鞘、茎和穗。

病叶初形成褪绿条斑,后逐渐形成隆起的疱疹斑(夏孢子堆)。

夏孢子堆小,椭圆形,鲜黄色,在叶片上沿叶脉纵向排列成整齐的虚线条状。

后期表皮轻微破裂,散出鲜黄色粉末(夏孢子)。

小麦近成熟时,在叶鞘和叶片(背面显著)上出现短线条状、较扁平、黑褐色的冬孢子堆,常数个愈合,表皮不破裂。

小麦幼苗叶片上,以病菌侵入点为中心,菌丝体向四周扩展,形成同心圆状排列的夏孢子堆。

条锈病与叶锈病、秆锈病的三种锈病的症状,可概括为“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叶锈病(WheatLeafRust)

主要危害小麦叶片,有时也危害叶鞘和茎。

叶片受害,产生许多散乱的、不规则排列的圆形至长椭圆形的橘红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夏孢子粉。

夏孢子堆较秆锈菌小而比条锈病菌大,多发生在叶片正面。

后期在叶背面散生椭圆形黑色冬孢子堆。

秆锈病(WheatStemRust)

主要危害茎秆和叶鞘,也可危害叶片和穗部。

夏孢子堆长椭圆形,在三种锈病中最大,隆起高,褐黄色,不规则散生。

成熟后表皮大片开裂并向外翻起如唇状,散出锈褐色夏孢子粉。

后期产生黑色冬孢子堆,破裂散出黑色冬孢子粉。

2.病原物

病原物为条形柄锈菌(PucciniastriiformisWest.),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

夏孢子球形或卵圆形,淡黄色,表面有微刺,发芽孔排列不规则。

冬孢子梭形或棒形,双细胞,横隔处有缢缩,顶端平截或略圆,褐色,下端色浅,具短柄。

叶锈病菌:

隐匿柄锈菌Pucciniareconditaf.sp.Tritici夏孢子单胞,球形或近球形,黄褐色,表面有微刺,冬孢子双胞,棍棒状,上宽下窄,顶部平截或稍倾斜,暗褐色。

秆锈病菌:

禾柄锈菌Pucciciniagraminisf.sp.tritici夏孢子堆椭圆形至狭长形,夏孢子单胞,暗黄色,长圆形,表面有细刺。

冬孢子有柄,双胞,椭圆形或长棒形,浓褐色,表面光滑,横隔处稍缢缩,顶端壁厚,圆形或略尖,有孢子柄。

(1)生理

条锈病菌耐寒力强,发育与侵入所要求的温度均较低。

菌丝的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0~15℃,萌发最适温度为10~12℃,最低0℃,最高32℃:

病菌对高温的抵抗能力很弱,夏孢子在36℃下经2d即失去活力,且在高温下,空气湿度越大,死亡也越快。

此外,高温下形成的夏孢子发芽率低,在25℃以上时形成的夏孢子,在蒸馏水中需经6~8h后才开始萌发,且萌发率不超过30%,而在20℃以下时形成的夏孢子,4h后即可萌发,且萌发率可高达82%。

(2)生理分化

全世界已鉴定并命名了近100个条锈病菌的生理小种。

我国经过多年研究,选定了一套适合于我国实际情况的鉴别品种,包括Trigo、Ewreka、Fulhenb、保春128、南大2419、阿勃、早洋、阿夫、丹麦1号、尤皮Ⅱ号、丰13号、洛夫林13、抗引655、水源11、中四、洛夫林10、牛朱特等17个品种,并已鉴定出30多个生理小种,其中,条中30号和条中31号为新近发现的生理小种。

(3)寄主范围

条锈病菌主要寄生于小麦上,有些小种还可侵染大麦和黑麦的某些品种。

此外,已发现有节节麦等14个属(山羊草属、鹅观草属、雀麦属、碱草属、大麦属、黑麦属、小麦属等)多达74种的杂草寄主。

另外,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条锈病菌的转主寄主。

3.病害循环

条锈病菌冬孢子在病害循环中不起作用,而是依靠夏孢子世代完成病害循环,但夏孢子又不能脱离寄主而长期休眠,因此,病菌在病害循环的各个阶段均离不开其寄主。

周年循环条锈病的周年循环包括越夏、秋苗感染、越冬和春季流行等四个环节。

(1)越夏:

越夏是条锈病周年循环的关键。

条锈菌喜凉不耐热,其越夏的温度界限为20~22℃。

在有感病麦株存在的前提下,凡夏季最热月(7~8月间)旬平均温度在20℃以下的地区,条锈病菌就能顺利越夏;20~22℃的地区,越夏困难,超过23℃的地区,病菌不能侵染寄主,已被侵染的叶片也不能正常发病,病菌不能越夏。

(2)秋苗感染:

秋季,随着越夏区小麦收割,越夏菌源随气流远程传播至平原冬麦区,导致秋苗感染。

(3)越冬:

旬平均气温低至2℃时,侵入后的菌丝体仍可缓慢扩展,当旬平均温度下降到2℃以下后,病菌进入越冬阶段。

病菌主要以侵入后未及发病的潜育菌丝状态在麦叶组织内休止越冬。

在大部分冬麦区,虽然冬季严寒使入侵条锈病菌停止扩展,但只要受侵组织不被冻死,病菌便可安全越冬。

病菌越冬的病叶均为冬前最后生出的叶片,由于这些叶片生理年龄小,越冬后通常仅叶尖被冻死而其基部组织仍能恢复生长,一直可存活至春季返青以后。

(4)春季流行:

小麦返青后,越冬病叶中的菌丝体复苏,旬平均温度上升到5℃时,开始产孢,持续20多天。

产生的夏孢子经气流传播到周围返青后的新生叶片上,遇春雨或结露时,侵染该叶片组织;新叶发病后又逐代扩大侵染,引起春季流行。

病菌的侵染过程夏孢子萌发,从气孔侵入,在寄主组织中不断扩展蔓延,当原侵入点(即菌落中心)产生另一批数个孢子堆后,菌落外缘的菌丝仍能继续向四周伸长蔓延,并陆续形成新的孢子堆。

因此,在幼苗叶片上,孢子堆排列成同心圆状,而在成株期叶片中,由于受到维管束组织的阻碍,菌落只能在叶脉间向两端扩展,故孢子堆排列成虚线条状。

4.发病因素

条锈病能否流行,取决于小麦品种的抗病性、菌源和菌量及气候条件。

品种抗病性:

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条锈病流行的必要条件。

菌源:

秋苗发病重,冬季又比较温暖,便有较多的带菌病叶顺利越冬。

气候条件:

冬季温暖,病菌越冬率高;早春气温偏高,春雨早,之后又多雨,则病害在早期即可普遍发生,并持续发展,造成病害早流行、大流行。

5.流行预测

根据预报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冬前长期预测、早春中期预测和穗期短期预测。

冬前长期预测:

根据秋季小麦苗期发病轻重和气象预报,对翌年该病的发生情况作粗略估计。

早春中期预测:

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根据上年秋苗发病情况、冬季温度、早春温度和湿度以及病菌越冬情况和未来的天气预报对今后病害发生与流行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穗期短期预测:

在小麦孕穗至抽穗期,根据当前病情及近期的天气预报,对短期内条锈病的流行情况作出预测。

6.防治

采用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及栽培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利用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条锈病经济有效的措施。

(2)药剂防治在种植感病品种的地区,或在病害流行年份,药剂防治是减轻病害的重要助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控制秋苗菌源和春季流行。

三唑酮是目前普遍使用的防治锈病的有效药剂。

(3)加强栽培管理①适期播种;②冬、春麦自生麦苗是病菌的重要越夏寄主;③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南方麦区注意开沟排水,合理密植,降低湿度;北方麦区要注意灌溉。

二、小麦白粉病(Wheatpowderymildew)

小麦白粉病过去在我国西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发生较重,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水肥条件的改变,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异,其发生范围逐渐向北向西扩大,为害也明显加重,曾先后于1981年和1990年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流行。

危害:

小麦受害后,可致叶片早枯,分蘖数减少,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一般可致减产5%~10%,重病田减产达20%以上,局部严重地区减产30%~50%,甚至绝收。

症状:

为害部位:

小麦整个生育期皆可发生,地上部各部位均可受害,但以叶片、叶鞘为重。

症状特点:

表面初现白色霉点或层(此为病菌菌丝体及无性态的分孢梗和分生孢子),后霉点转呈灰色至粉红色的霉斑,霉层中还可见许多针尖大的黑粒(此为病菌有性态的闭囊壳)。

霉层下面及周围的寄主组织褪绿。

病叶早期黄化、卷曲并枯死。

茎和叶鞘受害后,植株易倒伏。

重病株通常矮缩不抽穗。

病原:

有性态:

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graminis)

为害小麦的为:

小麦专化型(B.graminisf.sp.tritici)

为害大麦的为:

大麦专化型(B.graminisf.sp.hordei)。

小麦专化型不侵害大麦,大麦专化型不侵害小麦。

无性态:

串珠粉状孢(Oidiummoniliides)

(1)形态特征

有性阶段:

闭囊壳球形至扁球形,暗褐色至黑色,聚生或散生,常埋生在菌丝层内。

附属丝发育不良,通常很短,一般不分枝,罕见叉状分枝1次,壁薄,平滑,无(罕见1个)隔膜,褐色或淡褐色。

壳内含7~28个子囊,多为12~20个。

子囊卵形至椭圆形,有明显的柄,内含8个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单胞,卵形至椭圆形,无色至淡黄色。

无性阶段:

菌丝体表生,有暗色的镰形刚毛,在寄主表皮细胞内形成指状深裂的吸器吸取养分。

表生菌丝垂直分化形成分生孢子梗,梗基部球形。

分生孢子淡灰黄色或无色,单胞,卵形或椭圆形,成串产生于分生孢子梗顶端。

(2)生理

分生孢子

萌发对湿度的适应范围较广0%~100%,并以饱和湿度或接近饱和湿度而不形成水滴时萌发最好,在水滴中不能萌发。

萌发温度范围为0.5~30℃,适宜温度10~20℃。

闭囊壳、子囊孢子

闭囊壳在-3~25℃和相对湿度0%~98%的条件下可存活1~3个月。

在1~27℃范围内均可形成子囊孢子,以10~20℃为最适。

在适温10~20℃和饱和湿度下,病菌才能形成并释放子囊孢子,10℃时释放最多,25℃以上时,子囊孢子释放明显减少。

子囊孢子萌发与分生孢子相似。

子囊孢子侵入寄主的最适温度为10~20℃,在适温下,只需1d即可侵入寄主,在5℃下,则需2d以上才可完成对寄主的侵入。

(3)寄生专化性

我国自70年代首先在西南地区进行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发现贵州有4个小种群,四川有23个小种群;1987年司权民等,用9个鉴别品种,对我国1984-1985年从18个省区采集的白粉菌标样进行了鉴定,发现有9群32个小种。

西北农业大学,用同一套鉴别寄主对甘肃天水地区的小麦白粉菌小种进行了鉴定,发现有11个致病类群。

截止1995年在我国共鉴定出67个小种(盛宝钦,1995)。

国内外鉴定的抗病基因有Pm1,Pm2···Pm8,Pm9和Pm21

病害循环

越夏:

白粉病菌是不耐高温的病菌。

在夏季最热一旬的平均气温24℃以下的地区白粉病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自生麦苗上侵染和安全越夏,并在秋季为害秋苗。

而在低温干燥地区以闭囊壳混于种子间或在病残体上越夏,成为秋苗发病的初侵染源。

越冬:

秋苗发病后,一般都能越冬。

越冬的病菌侵染春季的小麦。

病菌传播:

分生孢子可借助高空气流远距离传播。

再侵染和春季流行:

早春气温回升,病菌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对寄主进行不断的再侵染。

侵染过程

分生孢子落到寄主表面,在相对湿度65~100%和气温17~22℃,约4小时就可以萌发;产生芽管和附着胞;进而形成侵入栓,侵入寄主细胞,形成吸器;

闭囊壳在-3~25℃和相对湿度0~98%的条件下可存活1~3个月,子囊孢子侵入的最适温度为10~20℃;

病菌是专性寄生菌,只能在活的寄主植物上生存,与植物“同生共死”。

发病因素

1寄主的抗病性:

寄主抗性类型:

1)小种专化性抗病性;2)非小种专化性抗病性(慢白粉性或迟白粉性);3)耐病性;

抗病性遗传:

在小麦品种与白粉病组合中,寄主抗病基因与病菌无毒基因存在基因对基因的关系。

目前,国内外鉴定的抗病基因有Pm1,Pm2···Pm8,Pm9和Pm21

2小麦白粉病生长的有利气象条件是中温、弱光、高湿度。

3气候条件:

温度:

早春气温回升早且快,温度偏高,病害发生早。

湿度:

高湿有利于病菌侵染和发病。

日照:

病菌分生孢子对直射阳光非常敏感。

4其它因素:

越夏区病菌初侵染菌量大,秋苗发病早且重;越冬菌量大,翌春病害较重;植株密度大、多施氮肥的田块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发病重。

预测预报

小麦白粉病预测预报方法有发病程度预测和防治适期预测两种。

发病程度预测:

是将病情普查和系统调查结合起来,然后根据多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作出预报。

防治适期预测:

是通过指示田调查和大田普查,确定药剂防治田块和防治适期。

防治

(1)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利用

80年代以来,来自黑麦的Pm8抗性逐渐丧失,白粉病的危害日趋严重。

应用染色体工程选育出对白粉病免疫的普通小麦-簇毛麦6V(6A)异代换系。

通过将异代换系与扬麦5号杂交,将来自于簇毛麦的抗白粉病基因定位在6V染色体短臂上,经国际小麦基因命名委员会同意正式命名为Pm21。

后通过杂交将其导入扬麦158,培育出丰产抗病的新品种南农9918。

高抗白粉病,中抗赤霉病,一般不需用药防治。

合理使用抗病品种及抗病基因

改变抗源单一化和品种单一化的局面;

注重多个高效基因的累加及多系品种的培育;

加强低感和慢粉抗性品种的利用;

进一步挖掘小麦本身(特别是抗性较好的地方品种和农家品种)及其近缘种属所含有效抗病基因。

(2)药剂防治

防治指标:

病情指数1以上或病叶率10%以上。

通常于孕穗末期至抽穗初期施药,防治效果最佳。

拌种:

按每100kg种子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g拌种,兼治条锈病、纹枯病等,或用2%烯唑醇按种子量1%~2%拌种,对麦苗安全,可促进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