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配班班教师合作意识的培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36522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配班班教师合作意识的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主配班班教师合作意识的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主配班班教师合作意识的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主配班班教师合作意识的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主配班班教师合作意识的培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配班班教师合作意识的培养.docx

《主配班班教师合作意识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配班班教师合作意识的培养.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配班班教师合作意识的培养.docx

主配班班教师合作意识的培养

主配班教师合作意识的培养

长安二轻幼儿园颖洁

[容摘要]

幼儿园教育最终需通过班级教育实践落实到幼儿,而幼儿园的班级工作需要主配班教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通过分析、了解教师的性格,引导教师互相理解和尊重,形成积极稳定的情感,营造一个尊重人的环境,真诚沟通,形成共同愿景,树立整体教育观念,以提高主配班教师的合作意识,从而保证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合作尊重愿景沟通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沟通:

主配班教师在主班与配班的更替中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这决定了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并不是一直处于一位教师的视野。

因此,班级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主配班教师之间相互沟通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但是在现实工作中,由于班级事务工作的琐碎,还需要应付种种要求和检查,主配班教师之间往往缺乏沟通,由此造成了幼儿和家长钻空子现象以及影响合作效果的行为。

另外,处于同一年龄段的主配班教师之间的相互竞争,或老教师与年轻教师之间的所谓“代沟”使得双方缺乏沟通。

2、角色障碍:

幼儿园的班级工作需要主配班教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但是有的教师缺乏良好的角色意识,有意模糊自己的角色责任,对于双方的合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不是主班,虽然有时我心里有底,但是我讲出来不友好,毕竟这个班现在是她做主,我还是等她来找我,我再去配合她,最后,我可以说一些调整的意见。

”有的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对自己的角色概念本身缺乏清楚的认识,从而造成角色不清。

例:

新教师在刚开始带小班时,她不知道该怎么办,身上抱了一个哭的孩子就不顾全班幼儿。

主配班教师在进行主班和配班的角色转换过程中,也会出现两个角色发生矛盾的现象,甚至造成角色冲突。

这样严重影响了主配班教师的合作行为,导致主配班教师之间被动的合作、消极的合作或形式上的合作。

例:

有的教师会以自己的家庭为重,如果家里有事情如孩子生病,就全然不顾自己在班组里分担的责任以及班组的一些公共事物,而把所有的事情都塞给了对方,长此以往,使对方产生意见。

有的教师则由于虚荣,常把共同完成的任务说成是自己完成的。

把对方独立获得的成绩说成是两人共同获得的。

个别老教师由于多年来形成的固有观点,不愿意接受新的观点,从而影响了年轻人的工作积极性。

二、理论依据:

班级是幼儿园的基层组织,是实施幼儿园保教任务的基本单位。

幼儿园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儿实施影响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最终需通过班级教育实践落实到幼儿,即具体的教育对象身上,班级保教人员作为教育者与管理者,担负着对全班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责任,班级保教人员要协调配合,全面安排幼儿的生活与教育,积极创设有利于发展的环境,利用多种适宜的教育形式与手段,实施有目的的教育影响,保证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

“主配班教师合作”是主班教师和配班教师之间在为了完成本班的教育教学任务,促进幼儿的发展以及自身的专业成长,二人彼此协调而采取的联合行动中双方产生的一切可测量的,有意识的外部反应,包括彼此进行沟通,共同进行所有的活动以及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和相应的具体操作。

三、措施与对策:

一)分析、了解每位教师性格、教学能力和需求

在教师搭配前充分了解每位教师的性格:

教师一般分为向型和外向型,向型教师一般不善于和家长、配班教师沟通,但对班级管理比较认真。

而外向型教师比较好说,性格开朗,容易与家长和配班教师沟通,但有时工作出现“粗“的现象。

因此向型和向型教师配班那无疑是不行的,最好的搭配是外向型与向型教师配班。

然后仔细分析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特长,能力强与能力强的配班或者能力强与能力弱的进行互补配班都是合适的,但二个都是能力弱的教师不能配班。

最后还得深入了解教师的需求:

有的教师有需要自己的特长得以提高,那最好将其与其特长相仿的教师配班,这样可以使她们互相学习、商讨、研究。

而有的教师需要有经验的老师带,希望向老教师多学习一些组织经验。

对这些教师的上进需求应尽量满足。

二)营造一个尊重人的环境

幼儿园应该营造一个尊重人的环境,给予老师充分的信任,创建合作的教师文化;建立多样化的校本教师学习共同体和分享学习的机制,积极为教师创造交流、沟通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建立合理的激励和奖惩制度,确保评价结果公正客观;强调教育的整体性,各种教育活动的目标、容等只有经过教师合作的方式才能完成。

主配班教师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即做到人格上的相互尊重,也做到对彼此差异性的互相尊重,这样才算是真正的互相尊重。

也正是由于互相尊重,两位教师之间才能以对方为尺度而对自身进行反思,主班与配班之间才能进行平等的对话和情感的沟通,从而做到分享彼此的成功与喜悦,支持对方的工作,宽容并容忍对方的缺点,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等,最终达成合作中的行为默契。

案例一:

有一天,过了放学接送时间,欢欢还没人来接,又打不通,教师知道欢欢的父母每天在小区摆地摊,庞老师就提出:

“我带他回去好了,我顺路。

”可同班的林老师不同意,林老师从安全问题出发想到:

“要是带回家的路上,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呢?

”庞老师说:

“这是一个让我和欢欢拉近距离的机会,我不会错过,路上我会小心。

”庞老师提醒欢欢乘坐自行车的注意事项,把欢欢带在自行车后座,欢欢抱着庞老师的腰,甚至连头都贴在了庞老师的背上。

庞老师安全地把欢欢送到了他父母身边,他的父母感激万分,而欢欢更是激动不已,以后的日子常常粘着庞老师,还自傲地向班小朋友说:

“昨天是庞老师送我回家的。

”于是林老师开始反思自己原来的想法是否正确。

从这案例中可以看出,庞老师和林老师的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当她们出现问题而观点不一致时,庞老师能站在林老师的角度去考虑从而尊重对方的建议,但她没有附和林老师的建议,而是坚持自己的看法,用事实来“说话”。

林老师也正确看待最后的结果并对自身进行反思,促使两位教师产生新的共识。

但是,庞老师这一次送孩子回家没有什么不良后果并不意味着这样做是合适的。

只有教师之间有合作行为,又具有自我创新性和协调一致性,最终才能发展成为默契。

三)树立整体教育观念

教师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将自己担负的工作看作教育整体的一个部分,是必须与别人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要有共同追求的目标,尊重不同个体各方面的差异,做到互谅、互信;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克服自我封闭意识,善于与人沟通,在对话中形成共识和行动方案;要有移情和判断的能力,能对不同的观点及时做出反应,能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要做到主动倾听和清楚表达相结合,能全身心地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感受,区分讲话人信息中情感容和理性容,然后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1、建立共同愿景

彼得.圣吉认为“愿景”是一种心真正最关心的事,是一个特定的结果,一种期望的未来景象或意象。

同一个班级的两位教师的共同愿景,是每位教师的愿景在互动过程中彼此分享融汇而成的。

在最开始搭班的时候,两人都会有自己所关切的事情。

有经验的老师可能会关心如何才能使自己被对方和本班的保育员所接纳;年轻的教师最关心的可能是如何向对方学到更多的知识。

如果每位教师都从各自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两个人的愿景就会一直无法找到交点。

如果两位教师都致力于本班的全部教育教学工作的渴望,就有建立起共同愿景的可能。

但要建立起共同愿景,各自心中相同和不同的愿景需要经过不断的互动,最终融汇出超越个人愿景的共同愿景。

这时的共同愿景它既是“我”的,也是“我们”的。

这时的班级不再只是属于“她”的班级,而是“我们”的班级。

两位教师的合作既然成为可能,,那么共同愿景便像一个指路的航标。

只要坚持这一愿景,总会有一种无形的拉力把两人拉向要实现的目标,从而激发出勇气和热情,唤起双方共同实现共同愿景的希望,去做任何为实现愿景所必须做的事。

当两个人真正奉献于一个共同的愿景的时候,所产生的力量能完成原本不能完成的事情。

案例二:

自王老师和应老师在本学期配班后,都想给本班孩子创设一个丰富、合理、美观、有吸引力的区角。

两人便开始收集材料,她们看到农民在扎扫帚,就去讨了芦苇,还收集了麻干、布条、盒子、树叶、锁等,两人再经过商量共同做了画框、风车、篱笆,还用长统丝袜做了藕当做帘子,用麻布做幼儿作品展示架、、、、、、两人以极大的热情一起投入到布置当中去,并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一起完成了她们的共同愿景的所有相关事宜。

2、发挥自身特长

主配班教师尤其是处于同一年龄段的主配班教师应尽量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双方在能力结构上相互补充,在与自己特长相关的工作中拥有发言权,从而提高对班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由于有意或无意的角色模糊而造成的消极的或被动的合作。

另外主配班教师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相互学习和促进,这样便会提高两人的教育教学水平。

因此,如果老教师能够保持年轻的心态,勇于接受并鼓励年轻教师的创新思想,而年轻教师能够尊重并学习老教师的已有经验,学会思考,相互学习和促进,使双方的创造性得以激发,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合作效果。

案例三:

菊老师是一位新老师,她一进园就和钱老师配班并结为师徒。

钱老师工作认真,而且工作经验丰富,她常常能充分挖掘可利用的一切空间,利用废旧材料来进行环境的创设。

她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经验为菊老师的工作带来了启示。

老师很勤快,做事积极,常跟着钱老师学,而且能主动和钱老师讨论自己的想法。

老师还常根据自己的特长,制作一些课件,使孩子的活动时直观的进行学习。

她还在网上搜取先进的教学方法。

她的热情感动着钱老师,钱老师支持她继续努力,与此同时还向菊学习怎样制作课件。

从这案例中可以看出,钱老师能够保持年轻的心态,接受并支持新教师的创新思想。

老师则能在谦虚学习的同时,以尊重的态度及时把自己的新的想法呈现出来。

两位教师的思想处于彼此交换的过程中,从而弥补了新老教师之间的“代沟”,有利于双方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提高合作效能。

四)建立积极稳定的情感

主配班教师的合作行为需要积极性的情感参与,二者的合作不仅需要有目的性,还需要有合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由于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主配班教师之间的搭班往往不是很短的一段时间,在长期合作中,两人会形成一种稳定的情感联系。

如果在本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主配班教师能顺利沟通,满足彼此的各种需求,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联系。

反之,则会产生相互嫉妒、自卑等消极的情感联系,从而出现迎合、服从、支配等消极的单向行为。

案例四:

老师和翁老师配班后,她们经常在一起沟通,发现问题一起商量,老师看到翁老师的文艺比较好,当排练幼儿节目时,老师总是先和翁老师一起商量节目的形式,并一起选曲,然后一起设计节目的容,由翁老师主教排练。

每次老师的对节目的想法,翁老师都能理解并融入到排练中。

当翁老师在遇到困难而束手无策时,老师支在适时给予点拨和提醒。

三年的搭配,有时她俩无需言语的表达,甚至一举一动,一个眼神,对方也能知道她的需求。

五)保持沟通习惯,及时沟通

1、同龄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在幼儿园,同龄的主配班教师之间的交往不同于普通的同龄人交往。

因为他们在满足归属需要的同时,还面临着要处理好共同利益的问题。

如:

争取外出进修学习或上公开课的机会,评优评先、评职称等。

一定的协调沟通能力有助于同龄的主配班教师正确看待别人的成绩,促进心理平衡。

如:

言老师和宋老师是同一年进园工作的,她们从本班共同利益出发,把竞争看做达到共同愿景的手段,求同存异,建立相互信任感,促进彼此的互助合作。

于是她们在同一年取得了大专文凭,又在同一年取得教师合格证,他俩教的班级幼儿常观好,家长信赖度高。

2、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的沟通与合作

老教师与年轻教师之间的本质差异并不是生理年龄上的差异,而主要是心理上的差异。

由于各自生活的年代,接受的教育背景、已有的教育观念不同,有时两人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距离。

如果主配班教师能够运用一定的沟通策略,欣赏对方的长处,如果教师的丰富经验和建议,新教师的勤奋好学,渴望创新,来实现“互补”即使遇到问题也及时协调好彼此的关系,保证双方能够愉快地合作。

3、口头语言沟通

运用口头语言进行的沟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频繁的方式,运用交谈、讨论、问答、提建议等形式在一日生活中来进行沟通,涉及的容可以是幼儿的性格、能力、进步情况、特殊情况、吃饭、睡觉、家长工作、环境创设、主题的创设等方方面面。

案例五:

在午睡时主配班老师的对话:

朱老师:

“多多生病了,今天没来上园。

佘老师:

“那我们今天放学后,去多多家看看她。

朱老师:

“杭杭今天又打架了,我批评了他。

佘老师:

“杭杭怎么又打架?

我们应该和他的爸爸妈妈说一下,让他的家长也配合一下教育。

佘老师:

“要开始新的主题了,我们看看什么时候有空,一起把活动设计讨论一下吧!

朱老师:

“好的,我的汇报课教案已写好,你帮我看一下,提点建议。

佘老师:

“拿来,我看看。

你检查一下孩子,棉被是否盖好,天凉了,容易感冒。

佘老师:

“、、、、、、这儿的环节好象不是很合理,应该、、、、、、。

以上交谈,两位教师采用了日常交谈、问答、建议等形式,涉及到孩子的行为、主题设计、教育观念等多方面。

通过语言的沟通,使主配班教师能进一步合作管理好班级。

4、非言语性沟通

一个手势或者一个表情,在两人的对话中作为一种回应的方式和言语沟通的补充。

主配班教师通过彼此之间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语句的抑扬顿挫所流露出来的情感信息,很容易使对方产生共鸣与移情,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案例六:

老师:

“今天我给小朋友变个魔术,小朋友要仔细看,我变出了什么?

”(老师向方老师眨了眨眼睛)

方老师:

微笑看着老师。

老师:

“变!

变!

变!

看!

这是什么?

”(小兔子)

(老师又向方老师眨了眨眼睛)

方老师:

边笑边鼓起掌来!

(小朋友也跟着鼓起掌,对这变出来的兔子更感兴趣了。

在这案例中,教师利用了二次“眼神”作为媒介所产生的合作行为,凭借在长期的合作关系中所形成的默契,方老师理解了老师“眼神”的不同意义,并作出相应的反应,第一次眨眼表示:

你看我怎样变魔术,第二次眨眼表示:

我怎么样?

厉害吧!

那就鼓掌吧!

沟通很容易使对方产生共鸣与移情,为彼此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心理氛围,也为本班幼儿创设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主配班教师所创造出的积极的人际情境使幼儿的生活空间充满了浓浓的家庭气氛,这一充满着亲情和友情的生活空间对幼儿的心理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主配班教师生活在一个班级里,她们朝夕相处,通力合作,相互依赖,班级是教师工作的团队,是幼儿园最小的团队,可它对于每一个教师都是重要的,遇到困难时,她们可以一起商量,出谋划策,双方在席平等、积极互动的基础上,超越个人观点,重新建构意义,从互识到共识,实现融合。

在过程中,虽然主配班教师的个性不同,理念不同,但教师相互理解和尊重,形成积极稳定的情感,并能真诚沟通,分享彼此个人愿景,形成共同愿景,使合作行为有了动力和方向。

达成了共识,共渡难关,也促进了幼儿的发展和自身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燕:

〈〈幼儿园管理〉〉,师大学,1997年11月

2、宋丽萍:

〈〈新世纪特色幼儿园创新发展与教师素质培养实用手册〉〉,中国教育,2007年10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