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工务段道岔大机捣固施工组织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3605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工务段道岔大机捣固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长沙工务段道岔大机捣固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长沙工务段道岔大机捣固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长沙工务段道岔大机捣固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长沙工务段道岔大机捣固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沙工务段道岔大机捣固施工组织方案.docx

《长沙工务段道岔大机捣固施工组织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工务段道岔大机捣固施工组织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沙工务段道岔大机捣固施工组织方案.docx

长沙工务段道岔大机捣固施工组织方案

TPMKstandardizationoffice【TPMK5AB-TPMK08-TPMK2C-TPMK18】

 

长沙工务段道岔大机捣固施工组织方案

石长线道岔大机捣固施工组织方案

根据集团公司的总体部署石长线道岔大机捣固施工计划,定于12月1日-2016年1月31日对我段管内进行一次道岔大机捣固施工,为顺利完成本次施工任务,切实提高道岔区大机捣固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正点、高效,严格落实集团广铁工发[2013]16号《广铁集团普铁线路设备维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要求,特制定本施工组织方案。

一、施工概况

1、施工地点:

石门县南、临澧、盘塘、常德、常德东、德山、汉寿、桃花江、益阳西、益阳、益阳东、宁乡、望城、长沙西站,共14站215组。

2、大机作业方向:

自西向东,岔一队(停石门县南站)、岔三队(停益阳站)、岔四队(停汉寿站)。

3、封锁时间300分钟,封锁前后不限速。

二、施工组织

1、成立施工领导小组。

施工领导:

李鲲鹏

施工总牵头协调负责人:

唐明

施工技术负责人:

马仁建、陈伟强、苏子白、甘甜、刘建民、路顺、张猛

工地施工负责人:

周潘、瞿杰、李文雄、倪铁、李涛(线路车间主任)

施工安全负责人:

陶跃刚、袁光辉

负责组织对道岔大机捣固施工进行现场组织、全程安全质量盯控,合理安排好线路工区的施工任务,确保足够的施工力量。

2、劳力及机工具配置

⑴、驻站联络员:

施工所在线路工区安排。

⑵、工地防护员:

设工地主防1名,工地配合防护2名,上、下行远方防护各1名。

⑶、捣固车跟车负责人:

第一台捣固车负责人:

施工所在线路车间主任;

第二台捣固车负责人:

马仁建、陈伟强、苏子白;

⑷、负责机后水平、高低、方向检查(携带油漆、现场标识,并记录在检查本上):

第一台捣固车:

职工2名;

第二台捣固车:

职工2名。

⑸、施工过程中跟机进行道岔直基本轨轨向(每根岔枕一检)及道岔框架尺寸检查人员:

班长1名负责测量,职工2人(工具:

小钢尺、5m卷尺、道尺、80米弦线、记录本、油漆桶)。

⑹、跟机收碴及覆盖镐窝:

第一台捣固车:

职工1名负责,铁建/双峰队5人;

第二台捣固车:

职工1名负责,铁建/双峰队5人;

工具安排:

大耙2把,小耙10把。

⑺、实时复查抬道数据(水准仪、L型水平道尺):

水准仪复查:

路顺负责(携带对讲机);

L型水平道尺复查:

周全(携带对讲机)。

⑻带班顺撬人员:

所在地工区或工队工长负责,内燃镐手:

铁建/双峰队5人,压机手:

铁建/双峰队5人;

机工具安排:

道尺1把、内燃镐5把、压机5台。

以上合计:

干部7人,职工18人,施工队伍劳力20人;机工具由所在地车间统一调配。

各线路车间必须制定本车间详细的道岔大机捣固施工细化措施和明确到人头的作业人员分工明细安排,于开工前七日报线路技术科和段副段长审核。

三、施工作业内容、组织流程及相关要求

㈠施工作业内容:

⒈工务作业内容:

⑴施工区段道岔和线路采用大机全面激光拨道、起道捣固,改善岔区平、纵断面。

⑵整治道岔尖轨顶铁不密贴问题。

⑶全面改正线路、道岔区段轨距和轨距变化率。

⑷整修、更换失效的胶垫、扣板,并使整组道岔螺栓扭力矩达标。

⑸补充和整理道床。

⑹更换失效枕木,紧固扣件或消灭浮钉。

⑺拆除影响捣固的工务设备等。

⒉电务作业内容:

岔捣封锁时间结束前10分钟,电务调整检查道岔各点密贴、缺口和各部螺栓紧固情况,道岔各部位尺寸、参数须符合设备基本技术条件,扳动转换顺畅无卡阻。

㈡施工组织流程及相关要求

⒈施工准备工作及预评估。

⑴工务部分:

①技术资料准备。

对计划施工地段进行全面测量,重新设计道岔及道岔前后100米捣固范围内线路的平、纵断面,并计算出起拨道量,按起道5米一点、拨道10米一点用白油标记于轨枕面上,同时将拨道量每10米、起道量每5米一点用白油控制在相邻固定位置上(设测控桩)。

选择合理的激光点,岔捣车对点位置与激光点距离不大于500米,用白油标记于轨枕面上。

岔区前后有连接曲线的要对曲线一并测设,并以切线方向作为激光校直方向。

②工作量调查。

a.全面检查道岔轨道几何尺寸,主要是轨距、轨距递减率、高低、水平、三角坑、轨向、大的长平长直。

b.全面检查道岔轨道结构:

扣板、螺栓、螺帽的缺少、松动、失效情况,胶垫的缺少、压溃、窜动或厚度不达标情况,岔枕失效、间距情况,道岔钢轨的磨耗和轨缝情况,道岔各种间隔尺寸情况,道岔尖轨密贴情况。

c.全面检查道岔标志缺少、埋设位置、刷新情况。

d.对道岔道砟的缺少、均匀、饱满、堆高等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后,形成工作量调查汇总表。

③技术交底。

施工前一天,施工总牵头协调负责人组织所在地线路车间相关人员、线路技术科人员与广州大机段队长、机长、操作手等相关人员召开施工预备会,针对施工全过程进行预想,线路技术科负责提供各种技术资料,并共同到施工现场进行技术交底。

④广州大机段要加强捣固车的检修保养,保证捣固车状态良好,能够正常连续进行捣固作业。

⑤组织严密、合理分配劳力。

根据调查出来的工作量,将能够在施工前整治的处所利用维修天窗时间提前进行全面整修。

a.补充道砟:

道岔区内补充道砟一律使用2-4cm中碴,除连杆处外,岔区内其它枕盒内道砟全部填满至枕面平齐,并不得有任何散乱道砟在轨枕面以上。

b.调整几何尺寸:

根据工作量调查结果,将不符合标准的几何尺寸利用前日天窗全面整修改正。

c.更换、调整各种零配件:

对变形的胶垫、失效的扣件、不合规格的扣板等全部更换或调整。

d.对调查出需要提前拆除的工务设备在前一天天窗内拆除,需要在封锁前拆除的设备进行预拆、涂油,然后安装完好,以保证封锁前能顺利拆除。

e.方正轨枕:

对轨枕位置不正确的要利用前一日维修天窗进行方正。

f.施工总牵头协调负责人在施工前日天窗结束后组织参加施工的车间人员、工班长等各小组负责人召开完工会。

共同学习施工方案相关要求,并根据施工前准备工作完成情况,按照作业程序明确人员组织及详细分工,准备工机具、零配件等,提前做好每一个细节的充分预想,提示有关注意事项。

各负责人在会后召集本小组人员布置具体工作,准备相关工具、材料等。

⑥根据施工调查的工作量,做好施工材料、照明设备(夜间天窗时)、施工机具等的准备工作。

⑦在大机岔捣开始前至少7天,由段线路技术科组织对计划大机捣固的岔区进行准备工作预评估,评估为不合格时,不予进行施工。

⒉施工组织流程。

⑴捣固机组按照批准的日计划进行封锁施工。

⑵广州大机段负责将激光小车运至提前设置的激光点位置并安设好激光小车。

同时,开始对道岔前后的线路进行捣固顺坡。

⑶补充道砟工作完成后,所有人员一律撤出线路,并不得在第一台车前上道,以避免影响捣固车对准激光捣固效果。

施工负责人与广州大机段负责人要随时保持联系,确保准备工作完成时,立即对准激光、开始捣固。

安排专人随机检查水平、高低等,另外安排人工采用起道机和内燃镐配合进行曲股作业,确保曲股捣固密实。

⑷大机捣固结束后,线路车间安排人员调整顶铁,顶铁缝隙小于1毫米,整理补充道床,配合电务调试道岔。

⑸线路车间安排专人对施工地段的道岔、线路进行自验,施工负责人进行复验,确认全部检查项目达到标准后,确认开通线路。

⒊施工后工作。

⑴回填道砟、整理道床。

⑵及时安装好已拆除的轨距杆、支距杆、防爬设备等。

⑶工完料清,清除杂草,各类标志刷新。

⑷安排人员次日添乘机车对作业地段的线路道岔进行动态检查,掌握施工质量。

⑸施工后的找细。

线路车间要在道岔大机捣固施工后3~5天内安排足够人员在天窗时间内对道岔进行综合整修,确保道岔在短时间内稳定达标。

四、作业标准及质量要求

㈠补碴工作。

作业前要预卸、补充足够的道砟,避免捣固后缺碴;捣固后及时回填并清理道砟。

㈡施工捣固。

本次岔捣一律实施循环式捣固,整组岔区实施全程插镐2次插镐捣固,岔心及以后长岔枕区域采取3次插镐捣固,转辙机处所、钢岔枕或接头等薄弱处所采取4次加强插镐捣固。

1、捣固时以直股为基本股,激光定方向,起道量不宜过大,控制在30毫米以内。

2、线路捣固采用两次捣固,激光拨道。

插镐次数:

按“普二、长三、杆四”标准执行。

3、捣固夹持标准。

捣固插镐深度不小于560毫米(轨面)、夹持时间不少于1秒、夹实压力不小于90bar、镐掌平均高度不少于56毫米。

4、实际拨道量与设计拨道量误差不得超过2毫米,且连续两点拨道量不得出现2毫米以上递变。

5、抬道量根据给定的设计抬道量和道床状况,在操作过程中合理设置起道量,保证在设计标高加5毫米(预留下沉量)基础上不得出现2毫米误差。

6、起车捣固时,要严格按照1‰顺坡,确保起车点顺坡标准。

7、大机激光拨道时,在大机作业前方激光范围内不准站人,以免影响大机作业质量。

㈢其他相关作业标准

1、捣固时捣镐下插深度至镐掌上沿距离轨枕下沿不得小于15mm。

岔枕高度为220mm,即下插后与轨枕面齐平的位置必须在镐掌上沿235mm以上。

夹持时间0.6秒或以上,夹持油缸的伸出量必须达到50mm以上。

2、操作人员需精确对准下镐位置,保证捣镐下插夹持时不打、夹轨枕,作业后轨枕要没有插痕。

3、捣固作业中整个岔区实施插镐2次捣固,岔心及以后长岔枕区域采取3次插镐,转辙机处所、钢岔枕或接头等薄弱处所采取4次加强捣固。

4、尖轨转辙器部分4根轨枕(6#、7#、14#、15#枕)在转辙器拉杆未拆除情况下无法捣固时,应安排人工使用内燃镐进行捣固。

5、大机捣固岔心后长岔枕(64#-74#枕)时,侧股应同步安排人工起道并扎撬,应配备两台内燃镐、两台液压起道机。

(如下图所示)

6、岔心前后大机捣固的死角(48#、49#、50#、51#、64#、65#、66#、67#枕),在大机起道后,使用内燃镐进行捣固。

(如下图所示)

7、交叉渡线道岔捣固应采用两台捣固车分别在交叉渡线道岔的两条线上捣固作业,进入岔前第一根长枕开始到岔后最后一根长枕之间的每一空,两台车应同时作业,同时起道、拨道和捣固作业,无法下插的区域和菱形部分采用人工捣固作业,交渡岔捣固时,两条线的道岔必须在同一平面上。

捣固起道的起道量不宜过大,一般不大于20mm。

8、道岔大机捣固时,必须将岔区前后100m线路一并捣固,避免线路捣固车与道岔捣固车结合部产生大高低、大方向。

施工技术负责人负责在现场用白油漆标识岔捣起止点位置。

㈣道岔验收。

按照《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道岔综合维修验收评分标准。

五、安全保障措施

㈠施工作业:

1、现场防护人员必须身穿专职防护服,佩戴好对讲机,口笛,袖标,茶水,持证上岗。

2、工点、工地主防护:

需带红、黄旗各一面,火炬2根,响墩6个,短路铜线1根,防护联络日志一本;其他防护携带红、黄旗各一面。

3、工地防护必须立岗接车,与联络员、远方防护保持3~5分钟通话一次,并做好车次记录,其他防护员保持对讲机静默仔细聆听车次信息。

4、盯控重点:

封锁前严禁所有人员上线作业,封锁后两线间严禁站人和摆放工机具。

六、应急安全保障措施

1、当大机发生作业故障时,施工负责人要及时与广州大机段负责人沟通,必须及时组织将故障机具撤离施工现场进行抢修,同时安排另一台大机进行捣固顺坡。

2、当作业大机不能完成故障处理时,施工现场要组织采取人工起道、捣固的方式进行抢修处理,确保施工正点开通。

3、当人工作业后的线路不能满足作业质量要求时,现场施工负责人请示施工领导后,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限速,严禁冒险放行列车。

附件1:

大机捣固作业配合工作检查扣分表

附件2:

石长线K16x+xxx-K16x+xxx平纵断面测量数据

附件3:

道岔大机捣固工作量调查及完成表

附件4:

道岔大机捣固施工工地防护体系

长沙工务段

2015年11月19日

附件1:

大机捣固作业配合工作检查扣分表

项目

顺序

检查扣分项目

扣分标准

扣分

扣分原因

大机捣固前期准备工作

1

未安排测量/车间或大机无测量资料/测量资料有误(处)

20/10/10

2

未进行前期工作量调查。

段无调查资料/车间无调查资料/现场工区无调查符号(处)

10/20/40

3

段未制定施工组织方案及安全措施(次)

40

4

未及时上报月度施工计划或多次上报月度补充施工计划或日、月施工计划不完善影响到施工(次)

10

5

未与相关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每缺少1个单位)(次)

10

6

施工前三天未组织召开施工预备会、动员会。

段未召开/车间未召开(次)

20/20

7

缺砟/未按要求补充石砟。

(全面检查,缺砟或超过50m,按要求补充石砟每50m)(处)

40/10

8

未处理翻浆。

(全面检查,每处)

5

9

未拆除垫片(线路允许保留1块2mm竹垫片,道岔全部拆除)。

未拆除/垫片两块以上/拆除垫片后未加保养,造成晃车(垫片抽查1km,每头;晃车为施工地段,每处)

1/5/20

10

未方正偏斜的轨枕,更换失效的轨枕。

失效(根)/偏斜(全面检查,每根)

10/5

11

未整正大胶,改正轨距。

大胶偏斜、失效/轨距超经常保养或递变率大于2%(全面检查,大胶每块轨距每处)

1/2

12

扣件未达到三点密贴(抽查100个,密贴率低于92%,每低1%)

1

13

缺少零配件(抽查1km,每个)

3

14

有缝线路未整治病害接头(接头拆胶),无缝线路未进行焊缝打磨。

病害接头(焊缝)(全面检查,每个)

5

15

未矫正钢轨硬弯,更换严重擦伤钢轨。

(全面检查,每处)

5

16

施工前未拆除有碍捣固的工务设备。

(全面检查,每处)

10/5

17

加强捣固处所、曲线四大桩位置、调整抬道处所、捣固起始位置未在枕木上标记。

(处)

10

18

施工前未紧固道岔螺栓。

(每组)

10

19

捣固前未拆除岔区所有垫片,更换失效胶垫/转辙部位未拆除、更换(每块)

1/5

20

施工前一天,配合单位未组织召开开工会。

(次)

20

扣分合计

捣固施工过程配合工作

1

现场未核对各项技术资料。

(处)

10

2

未备足应急抢修工具(起拨道器、捣固机具),随车运行。

(次)

20

3

未安排跟车检查人员(检查水平、高低、轨向、曲线正矢、三角坑)。

(每项)

10

4

未对受车辆、电务设备影响大机不能捣固的地点(线路、道岔)进行人工起拔道、捣固。

(处)

20

5

第一、二台捣固车之间未安排人员及时进碴(起道量超40mm),当日作业地段未进行回填道床安全砟、镐窝砟(有稳定车作业的需在稳定前完成)。

40

6

未静态验收(无检查记录)。

(处)

10

扣分合计

捣固后的整理工作

1

一周内未整理道床外观,保证石碴饱满。

(处)

20

2

人行过道步行板和平交道口铺面未在封锁点内恢复。

(每处)

10

3

地锚拉杆、轨距杆等轨道加强设备未在三日内恢复(地锚拉杆可只恢复关键部位)。

(每处)

10

4

桥梁、高路堤护轨未在一周内恢复。

(每处)

20

5

捣固后线路出现晃车、轨检车Ⅲ级及以上扣分及车载式线路检查仪Ⅲ级报警。

(每处)

20

6

高温季节(轨温超50℃或气温超36℃),大机作业后的3日内,未安排10:

00-16:

00间的线路巡检。

(次)

20

7

在线路捣固完毕后,一周内未对所有有变化的曲线五大桩、测点、正矢、超高点进行油刷定桩。

(处)

5

8

捣固次日,未复查前日捣固作业地段的质量。

(处)

10

扣分合计

填表说明:

1.大机捣固前期准备工作扣分达到40分及以上的停止大机捣固施工或不派机组。

2.捣固施工过程配合工作扣分达到40分及以上的停止大机捣固施工。

3.捣固后的整理工作扣分达到40分及以上的停止大机捣固施工。

4.对于各项目扣分达到40分及以上的全集团通报。

5.扣分项目应写明扣分原因。

检查人:

受检单位:

年月日

年月日

附件2:

石长线K16x+xxx---K16x+xxx断面测量数据

桩号

里程

距离

现场高程

设计高程

抬道量

轨间差

拨移量(面向大里程,左+,右-)

属性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附件3:

道岔大机捣固工作量调查表

轨距(按轨枕位置填写超限值)

枕号

1

2

3

16

17

18

误差

4

2

工作量

6

枕号

误差

工作量

轨距变化率(按轨枕位置填写超限值)

枕号

误差

工作量

轨向

高低

枕号

枕号

误差

-

-

-

误差

工作量

工作量

支距(±2mm)

顶铁(与钢轨间隙大于2mm)

测点

1

3

5

6

7

9

枕号

误差

2

2

2

-2

-2

2

误差

工作量

3

3

3

3

3

岔枕位置(偏斜量超限值)

枕号

误差

道床(缺砟量按立方米统计)

枕号

1

5

8

12

15

18

20

25

28

35

38

45

48

53

55

60

62

65

67

70

72

80

缺砟量

1.2

1.2

1.2

1

0.6

1.2

1

1.5

1.3

1

1.6

零配件及需撤水平垫数量

更换弹条数量

限位器调整

撤水平垫数量

轨距块离缝数量

岔枕螺栓失效

更换胶垫数量

更换岔枕数量

3

左股

右股

3

12

附件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