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35571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二高级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对于可逆反应3H2(g)+N2(g)

2NH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A.增大压强B.降低温度C.使用高效催化剂D.充入更多N2

2.一定条件下,反应2A(g)+2B(g)

3C(g)+D(g)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B,同时消耗3nmolCB.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D.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同时生成nmolD

3.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3H2(g)+3CO(g)

CH3OCH3(g)+CO2(g)△H<0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B.加入催化剂C.减小CO2的浓度D.增加CO的浓度

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2CaCO3(s)+2SO2(g)+O2(g)=2CaSO4(s)+2CO2(g)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B.NH4Cl(s)=NH3(g)+HCl(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C.若△H>0,△S<0,化学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的焓变

5.以下对影响反应方向因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有时焓变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

B.有时熵变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

C.焓变和熵变是判断反应方向的两个主要因素

D.任何情况下,温度都不可能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

6.298K时,在2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2NO2(g)

N2O4(g) ΔH=-akJ/mol(a>0)。

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

达平衡时,N2O4的浓度为NO2的2倍,若反应在398K进行,某时刻测得n(NO2)=0.6mol,n(N2O4)=1.2mol,则此时,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v(正)>v(逆)

B.v(正)

C.v(正)=v(逆)

D.v(正)、v(逆)大小关系不确定

7.已知反应I2(g)+H2(g)

2HI(g),△H<0,下列说法正确的

A.降低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减小倍数大丁逆向反应速率减小倍数

B.升高温度将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充入氩气,正逆反应速率同等倍数增大

D.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氩气,HI的质量将减小

8.反应2SO2+O2

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8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A.0.1sB.2.5sC.5sD.10s

9.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CO和0.2molH2O,发生反应CO(g)+H2O(g)

CO2(g)+H2(g),4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n(CO)∶n(CO2)=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缩小容器的体积,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v(CO)=v(CO2)时,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平衡时CO和H2O的转化率相等

D.无法计算该条件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10.工业上制备纯硅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SiCl4(g)+2H2(g)

Si(s)+4HCl(g)ΔH=+QkJ·mol-1(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在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

C.将反应的温度由T1升高至T2,则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K2

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25QkJ时,生成的HCl恰好与1molNaOH反应

11.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

p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时,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p2m+n>p放热反应B.T1>T2p1p吸热反应

C.T1p2m+nT2p1

12.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2NO(g)+2CO(g)

N2(g)+2CO2(g)△H=-746.4kJ·mol-1。

起始反应时NO和CO各为4mol,10秒钟后达到化学平衡,测得N2为1mol。

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5秒钟内,用N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lmol·L-1·s-1

B.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将减小,逆反应速率将增大

C.达到平衡后,反应速率的关系有:

V正(CO)=2v逆(N2)

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往容器中充入1molO2,正、逆反应速率都不改变

13.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8mol的A2气体和0.6molB2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A2(g)+B2(g)

2AB(g) ΔH<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点的值为0.15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03

C.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值减小D.平衡时A2的转化率为62.5%

14.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高温及加入催化剂都能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加快

B.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D.H2、I2、HI平衡时的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15.一个真空密闭恒容容器中盛有1molPCl5,加热到200℃发生如下反应:

PCl5(g)

PCl3(g)+Cl2(g),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PCl5所占体积分数为M%。

若同一温度的同一容器中,最初投入2molPCl5,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PCl5所占体积分数为N%。

则M和N的关系是

A.M>NB.M=NC.M<ND.无法确定

16.向相同容积的甲乙两容器中都分别充入1molSO2和0.5molO2,若甲容器保持温度容积不变,乙容器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分别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

甲>乙B.反应达到平衡时所需时间:

甲<乙

C.平衡时,氧气的浓度:

甲<乙D.平衡时,容器内SO3的体积百分数:

甲>乙

1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2SO2(g)+O2(g)

2SO3(g)(正反应放热),如图是某次实验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推断在t1时刻突然变化的条件可能是(  )

A.降低体系温度B.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C.催化剂失效D.增大容器的体积

18.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

CO(g)+H2S(g)

COS(g)+H2(g)K=0.1

反应前CO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

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19.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

2NO2(g)+O3(g)

N2O5(g)+O2(g),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0~3s内,反应速率为v(NO2)=0.2mol•L-1

t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达平衡时,仅改变x,则x为c(O2)

A.AB.BC.CD.D

二、多选题

20.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

C(s)+2NO(g)⇌CO2(g)+N2(g)+Q,平衡时c(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Q>0

B.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

C.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V正>V逆

D.若状态B、C、D的压强分别为PB、PC、PD,则PC=PD>PB

三、原理综合题

21.氨是最重要的氮肥,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

德国人哈伯在1905年发明了合成氨的方法,其合成原理为:

N2(g)+3H2(g)

2NH3(g)ΔH=-92.4kJ·mol-1,他因此获得了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在密闭容器中,使2molN2和6molH2混合发生下列反应:

N2(g)+3H2(g)

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浓度比是    ;N2和H2的转化率比是    。

(2)升高平衡体系的温度(保持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达到平衡时,充入氩气,并保持压强不变,平衡将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4)若容器恒容、绝热,加热使容器内温度迅速升至原来的2倍,平衡将     (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移动”)。

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的2倍。

22.众所周知,H2S、SO2、NO和CO都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

目前治理汽车尾气是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2NO+2CO

N2+2CO2。

实验室模拟上述反应,已知t℃时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O和1molCO气体,经10min达到平衡,测得此时CO2的体积分数为

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时间内用C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

(2)该反应平衡常数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平衡后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0.4molCO和0.4molCO2,平衡将_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升温发现体系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则该反应的ΔH______0(填“>”“<”或“=”)。

(5)维持条件不变,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0.2molNO和0.1molCO,达到新平衡,则与原平衡相比NO的转化率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3.汽车尾气里含有的NO气体是由内燃机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

N2(g)+O2(g)

2NO(g) ΔH>0。

已知该反应在2404℃时的平衡常数K=6.4×10-3。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mol,平衡时N2的转化率是______%(保留整数)。

(3)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2.5×10-1mol/L、4.0×10-2mol/L、3.0×10-3mol/L,此时反应______________(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正向进行”或“逆向进行”)。

(4)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如图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__。

(5)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O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在2L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

K(300℃)>K(350℃),该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

(2)图中表示NO2的变化曲线是____________。

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v(NO2)=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四、填空题

25.已知化学反应①:

Fe(s)+CO2(g)

FeO(s)+CO(g),其化学平衡常数为K1;化学反应②:

Fe(s)+H2O(g)

FeO(s)+H2(g),其化学平衡常数为K2,在温度973K和1173K的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

温度

K1

K2

973K

1.47

2.38

1173K

2.15

1.67

(1)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

反应①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现有反应③:

CO2(g)+H2(g)

CO(g)+H2O(g),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表达式:

K3=______。

(3)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能推断出反应③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

C.升高温度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设法减小平衡体系中的CO的浓度

(5)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应③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①图甲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

②图乙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A错误;

B.升高温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化学平衡常数发生变化,B正确;

C.使用催化剂,平衡常数不变,C错误;

D.多充N2,活化分子百分数、平衡常数不变,D错误;

答案选B。

【点晴】

本题属于高频考点,把握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本题侧重活化理论的理解及分析的考查,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具体影响列表如下:

反应条件

单位体积内

有效碰撞次数

化学反应速率

分子总数

活化分子数

活化分子百分数

增大浓度

增加

增加

不变

增加

加快

增大压强

增加

增加

不变

增加

加快

升高温度

不变

增加

增加

增加

加快

加催化剂

不变

增加

增加

增加

加快

2.D

【详解】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B,同时消耗3nmolC表示的都是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不能据此判断反应处于平衡状态,A错误;

B.方程式两边的气体的化学计量数相等,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因此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B错误;

C.反应混合物都是气体,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容积不变,所以气体密度始终不变,因此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C错误;

D.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等效于消耗nmolD,同时生成nmolD,则用D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处于平衡状态,D正确;

故答案为D。

3.C

【详解】

A、对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故A错误;B、加入催化剂,对平衡没有影响,故B错误;C、减小CO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升高,故C正确;D、增加CO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CO转化率降低,故D错误;故选C。

4.A

【解析】

A、2CaCO3(s)+2SO2(s)+O2(s)=2CaSO4(s)+2CO2(s)△S<0;根据△G=△H-T△S<0时自发进行,则反应在△S<0时,只有当△H<0且低温时才能自发进行,选项A正确;B、反应NH4Cl(s)=NH3(g)+HCl(g)该反应为熵增的反应,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只有当△H>0才可能满足△G=△H-T△S>0,选项B错误;C、若△H>0,△S<0,则一定有△G=△H-T△S>0,化学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选项C错误;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无影响,所以不影响焓变,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5.D

【详解】

A项,△H<0,△S<0,低温下反应自发进行,则说明此时焓变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作用,选项A正确;

B项,△H>0,△S>0,高温下反应自发进行,则说明此时熵变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作用,选项B正确;

C项,依据△H-T△S<0的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焓变和熵变是判断反应方向的两个主要因素,选项C正确;

D项,如果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的作用相反且相差不大时,温度有可能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作用,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6.B

【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在298K时,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N2O4)=0.6mol/L,由于平衡时,N2O4的浓度为NO2的2倍,则平衡时c(NO2)=0.3mol/L,则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

=6.67L/mol;由于2NO2(g)

N2O4(g)△H=-akJ/mol(a>0)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若反应在398K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化学平衡常数K1<6.67。

若反应在398K进行,某时刻测得n(NO2)=0.3mol/L、n(N2O4)=0.6mol/L,则Q=

=

=6.67L/mol,说明反应未处于平衡状态,反应逆向进行,因此v(正)

【点睛】

化学平衡常数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各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

它反映了可逆反应转化程度的大小,转化率越大,物质的转化程度就越大。

化学平衡常数也可用于判断反应的方向及正反应、逆反应的速率的大小。

在某温度下,若各种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各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大于化学平衡常数,则反应逆向进行,V逆>V正;若各种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各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小于化学平衡常数,则反应正向进行,V正>V逆;若各种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各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等于化学平衡常数,则反应处于平衡状态,V正=V逆。

7.B

【解析】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反应移动,正向反应速率减小倍数小于逆向反应速率减小倍数,A错误;B.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B正确;C.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充入氩气,反应混合物各组分浓度不变,正、逆反应速率不变化,C错误;D.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氩气,容器的体积增大,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发生变化,平衡不移动,HI的质量不变,D错误,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注意通入惰性气体对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影响,应根据反应混合物浓度的变化分析,即①恒温、恒容条件:

原平衡体系

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

原平衡体系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同倍数减小(等效于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8.D

【详解】

SO3的浓度增加了0.8mol·L-1,则根据方程式可知,氧气的浓度就减少了0.4mol/L;又因为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0.04mol·L-1·s-1÷0.4mol·L-1=10s,答案选D。

9.C

【详解】

A、缩小容器的体积,化学平衡不移动,但混合气体的密度变大,A项错误;

B、v(CO)=v(CO2),未指明反应方向,不能表示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B项错误;

C、由于起始充料的量之比与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一致,故各反应物的转化率一样,C项正确;

D、由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而根据题意可求出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体系中CO、H2O、CO2、H2的物质的量,则可求出其平衡常数,D项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

A.该反应正向为气体物质体积减小的反应,若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SiCl4的转化率减小,故A错误;

B.可逆反应的特点是不能进行到底,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在平衡时,吸收热量小于QkJ,故B错误;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将反应的温度由T1升高至T2,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故C错误;

D.根据题给热化学方程式知,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25QkJ时,生成的HCl为1mol,恰好与1molNaOH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11.D

【分析】

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得到温度和压强的大小关系,根据图示,结合压强和B的体积分数的关系判断方程式前后的系数和大小关系,根据温度和B的体积分数的关系,确定化学反应的吸放热情况。

【详解】

定压强相同,比较温度不同时,即比较曲线T1、p2与曲线T2、p2,根据先出现拐点,先到达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温度高,所以T1>T2,由图知温度越高,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越低,所以平衡向正反应进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定温度相同,比较压强不同时,即比较曲线T1、p1与曲线T1、p2,根据先出现拐点,先到达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压强高,所以p1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

T1>T2,反应吸热,p1

12.C

【解析】

A、前10s内用N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1mol÷2L÷10s=0.05mol·L-1·s-1,则用N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lmol·L-1·s-1,前5s反应物的浓度更大,反应速率更快,所以前5s的平均速率大于前10s的平均速率,故A错误;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B错误;C、v正(CO)=2v逆(N2),2v逆(N2)=v逆(CO),所以v正(CO)=v逆(CO),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故C正确;D、因为O2与NO能反应,所以恒容时充入O2,NO浓度降低,该时刻正反应速率降低,故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及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等知识。

注意A项,开始反应物的浓度最大,反应速率最快;D项需考虑O2能与NO反应。

13.B

【详解】

A、当AB的浓度改变0.5mol•L-1,由方程式A2(g)+B2(g)

2AB(g)知,A2的浓度改变为0.25mol•L-1,所以a=(0.4-0.25)mol•L-1=0.15mol•L-1,即图中a点的值为0.15,故A正确;

B、当AB的浓度改变0.5mol•L-1,由方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