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添加剂论文食品添加剂论文正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31625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食品添加剂论文食品添加剂论文正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食品添加剂论文食品添加剂论文正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食品添加剂论文食品添加剂论文正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食品添加剂论文食品添加剂论文正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食品添加剂论文食品添加剂论文正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食品添加剂论文食品添加剂论文正稿.docx

《关于食品添加剂论文食品添加剂论文正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食品添加剂论文食品添加剂论文正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食品添加剂论文食品添加剂论文正稿.docx

关于食品添加剂论文食品添加剂论文正稿

关于食品添加剂论文食品添加剂论文

浅谈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近年来的“食品事件”层出不穷,使得我们对食品添加剂有了或多或少的认识:

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面粉中的增白剂、大米里中掺的石蜡……这些食品安全隐患使得我们现在想到“剂”就不寒而栗,其实“剂”本身没有那么可怕,可能消费者在认识中存在误区。

到底何为食品添加剂,它与我们的生活有多密切。

本文就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并介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相应的问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促进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要求食品方便化,多样化,营养化,风味化和高级化,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就离不开食品添加剂(FoodAdditive)。

1食品添加剂的涵义

  食品添加剂是什么。

经过笔者查询的相关资料显示:

食品添加剂就是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化学合成物质,其目的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防腐和满足加工工艺的需要。

由此可见,一方面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种类和口味的丰富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过量或者是滥用就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

  2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工业的关系

  现代食品工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目前,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了,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在给工业食品作出巨大的贡献的同时,一些食品安全事故相伴就发生了。

食品添加剂延长了食品的保藏。

食品添加剂中的防腐剂防止了由于微生物的肆意蔓延引起的食物变质,大大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

抗氧化剂又可以推迟食品氧化变质,使得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大大的得到提高;食品添加剂改善了食品的色香味。

有些食品在加工的过程中会有色、味的改变,这就需要一些添加剂来辅助,比如:

着色剂、漂白剂、香料等,这样一方面改变了食品的风味和质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多种多样的需求。

 1.腐剂

防腐剂是抑制微生物活动,使食品在生产,运输,储藏和销售过程中减少因腐败而造成经济损失的添加剂。

在我国允许使用的主要有山梨酸钾及其盐类,对羟基苯甲酸脂,丙酸及其盐类。

⒉乳化剂

食品乳化剂是食品加工中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加油和水)形成稳定乳浊液的添加剂。

在食品添加剂中乳化剂用量约占1/2,是食品工业中用量最大的添加剂。

常用的是大豆磷脂和脂肪酸多元醇脂及其衍生物。

⒊酸性调节剂

为了得到色香味俱佳的食品,离不开食品调味剂。

调味剂一般分为咸味剂,酸味剂,甜味机,香料,辣味剂,鲜味剂,清凉剂等。

酸味剂也称酸性调节剂,在食品中添加酸味剂,可以给人爽快的刺激,起增进食欲的作用,并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一般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

食品中常用的无机酸是磷酸,常用的有机酸有:

醋酸,柠檬酸,酒酸,苹果酸,抗坏血酸,乳酸,葡萄糖酸等。

柠檬酸是功能最多,用途最广的酸味剂。

磷酸在饮料工业中可以代替柠檬酸和苹果酸,特别是不宜使用柠檬酸的非水果型饮料中作酸味剂且用量少价格低。

⒋鲜味剂

鲜味剂也称呈味剂或风味增加剂。

主要是增强食品风味,使之呈现鲜味感的一些物质。

味精是人们最常用的鲜味剂。

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

⒌甜味剂

甜味剂是指能赋予食品甜味的调味剂。

常用的有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等。

价格便宜,等甜条件下,价格比蔗糖便宜,故应用广泛。

⒍着色剂

着色剂又称食用色素。

在现代食品工业中是装点食品的重要添加剂。

我国允许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均已列入GB2760-1996中,共有13个品种,它们是:

苋菜红及苋菜红铝沉淀,日落黄,亮蓝等。

1994年我国正式宣布中国食品添加剂发展方向是“天然,营养,多功能”。

应此到目前为止,我国政府批准允许使用的60种食用着色剂中,有47种是天然色素。

从上面的叙述中可以知道,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占有的地位是多么地重要。

但是近年来,国际,国内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展,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不安,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式也不容乐观,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和控制也应该更加严格。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

在我国食品行业中存在一些严重的超范围,超限量等使用添加剂的问题。

⒈超范围使用的品种主要是合成色素,防腐剂和甜味剂等品种。

应用的食品主要是肉制品(合成色素,苯甲酸防腐剂),豆制品(苯甲酸防腐剂),炒货(石蜡,矿物油等),乳制品(山梨酸防腐剂,二氧化钛白色素,以纳他霉素作防霉剂),葡萄酒(合成色素及甜味素)。

⒉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最突出在面粉处理剂,防腐剂和甜味剂

⑴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和溴甲酸使用严重。

过氧化苯甲酰主要是起增白作用,溴甲酸主要是增筋作用,是氧化剂和面包改良剂。

⑵甜味剂,防腐剂:

在一些小企业生产的乳饮料,果汁饮料中尤其严重,有些企业产品中甚至全部使用甜味剂(主要是糖精钠和甜蜜素)或仅使用少部分白砂糖。

这些产品主要消费对象为儿童,危害极大。

①蜜饯:

蜜饯是有我国传统特色的小食品,蜜饯类滥用添加剂的现象十分严重,若管理不好,会造成“小食品,大危害”,其严重性是不容忽视的。

(糖精钠,甜蜜素,人工合成色素,苯甲酸,山梨酸防腐剂)

②冷饮,果冻等:

(糖精钠,甜蜜素)

③酱腌菜:

(苯甲酸钠防腐剂,糖精钠和甜蜜素)

⒊标识不明确

部分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合成色素,防腐剂和甜味剂等品种时,故意在食品标签下不标注,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特别是部分食品如蜜饯,冷饮,果冻,酱腌菜,乳制品等。

(一)原因及对策

之所以会出现食品添加剂滥用,是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处罚乏力;政府监督覆盖还存在薄弱面;企业主的法律意识薄弱,道德诚信淡漠;企业管理混乱,技术低下;企业主见利忘义,偷梁换柱等。

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我国已正式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QS标志)。

这对于加强从源头管理,规范市场将起到很大的作用,也将对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起到促进作用。

针对食品添加剂使用中暴露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⒈完善立法,加大惩罚力度,保证我国食品安全。

⒉完善食品添加剂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现代化信息平台。

⒊加强对中小城市,问题食品的质量监督,加强舆论监督。

⒋加强检验方法的研究和普及,开展危险性评估。

⒌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相关法规的宣传,科学知识的普及。

⒍加强对食品行业,特别是传统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

“民以食为天”,随着都市化进程加快,生态平衡系统的逐年破坏,尤其是环境卫生和人类环境恶化,加之食品和水供应减少和其他人为因素,食品安全的形式已经变得非常严峻。

山西1998年假酒事件;2001年瘦肉精事件;2005年苏丹红事件等,让人们再次意识到了加强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

三、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分析

⒈农药污染

常见的是有机氯农药和有机磷农药污染。

有机氯农药是中国最早大规模使用的农药。

近年来的调查检验结果表明,有机氯农药在各类食品中的残留正在逐步降低和消除,但在许多食品中的残留依然存在。

中国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虽然较70年代有了明显的下降,但仍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

这是由于有机氯农药性质稳定,不易降解和其高脂溶性,其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

有机磷农药由于其防治对象多,应用范围广,在环境中降解快,残毒低等特点,是中国目前使用量最

大的农药。

由于农民缺乏对农药残留特性和规律的认识,在某些农作物上使用禁用农药是造成食品中农药污染的根本原因。

⒉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最突出的影响表现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食品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我国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据1998年中国质量公报,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地区地下水和近岸海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污染水体中生长的生物:

水藻、鱼虾、贝、蟹等被污染后,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的富集、浓缩,最后到达食物链的顶端——人体,从而引起人类的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祸害子孙后代。

⒊兽药及饲料添加剂造成的动物性食品污染

随着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兽药的作用范围也在扩大,有的药物如抗生素、磺胺药、激素等广泛使用。

从而使动物性食品中兽药的残留问题越来越严重。

⒋食品添加剂污染

长期(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会给人产带来危害。

其主要表现在:

致癌、产生遗传毒性和在人体中残留,破坏新陈代谢等。

⒌假冒伪劣食品中的危害物

假冒伪劣食品、假酒、假农药等,近年来不断发生大规模的使人触目惊心的中毒事件。

例如:

1998年江西赣州发生的食用工业猪肉中毒事件及山西朔州发生的毒酒事件,均有数百名群众中毒,震惊全国。

据国家卫生部透露,仅1998年1月至10月,卫生部共收到食物中毒报告48起,中毒人数53133人,其中死亡83人。

⒍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污染

致病微生物是导致食品安全的最大问题,其危害居食源性疾病之首。

据2000年卫生部收到的食品中毒事件报告,细菌性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占食物中毒人数的45.8%。

有害生

物体来源非常广泛,首先来自于生物链的源头——种养殖业。

种植业中有机肥的搜集、堆制、施用如忽视严格的卫生管理将会使病原菌、寄生虫及虫卵进入农田环境、养殖场及水

体,进而进入人类食物链。

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李斯特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耐热耐酸菌、许多霉菌及其毒素污染以及弓形虫、旋毛虫、寄生虫虫卵等污染食品

均可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中国入世后的食品安全形势相当严峻。

为此,尽快地建立健全我国食品安全评价与检品生产或供应厂商把以终产品检验为主的安全控制意识转变为测体系,建立国际共同关注的食品污染物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和全程控制的新的安全控制理念,从而确保食品安全,与国际监控体系以及食品安全工作网络,制订与国际接轨的各项标管理体系和认证体系接轨。

准,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当务之急。

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和实施。

①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②化学危害因子安全检测方法的建立和规范化

③生物危害因子安全检测方法的建立和规范化

④安全监控体系的建立和制度化

⑤安全评价方法的建立和标准化

⑥安全限量的制订和标准化

⑦食品安全法规制定和保障体系建立

总之,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方便加工操作的同时也提高食品营养价值。

  在我们看到食品添加剂给我们带来方便性的同时,一些不够理想的食用合成因素例如:

亚硝酸胺和亚硝酸盐却具有致畸致癌的作用,这些食品添加剂自身存在的危害不容我们忽视。

  3我国的食品添加剂的行业存在的问题

  现代的食品工业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多种口味的需求离不开食品添加剂,但是食品添加剂的“双刃剑”的性质,使我们要清楚的知道,它在满足我们的食欲的同时自身存在的安全问题会对我们的身心造成较大的伤害的。

  食品安全问题绐终是广大消费者所关心的根本问题,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性,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指导消费,让消费者了解国内市场上销售的部分食品中含有人工合成甜味剂(糖清钠,甜蜜素)和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正确选择和食用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北京市场上购买了果冻,八宝粥,饮料,蜜饯,糖果,口香糖,无糖食品,酱莱等8大类,103个样品,委托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依照国家标准对样本进行测试,具体检测项目为糖精钠,甜蜜素等两种人工合成甜味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两种防腐剂,以及食品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卫生指标.这是中国消费者协会继200,2001年之后第三次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广泛测试.

本次测试结果显示,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这四种食品添加剂被广泛使用,103种样本,有87个含有甜味剂或防腐剂.但样本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卫生指标情况较好.只有4个样本的细菌总数超标,其他样本没有发现存在微生物方面的问题.

 

本次测试发现,样本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甜味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依然严重

我国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限量,在标准中没有提及的食品种类,表示国家尚未批准在该类食品中使用某种添加剂.通过对此次测试结果的分析,几类食品样本中近50%的样本存在甜味剂和防腐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的情况.果脯蜜饯类20个样本中有17个样本存在超限量使用甜味剂现象,其中有14个样本糖精钠使用超标,占果脯蜜饯样本的70%;9个酱莱样本中有4个样本的甜味剂超标;44个饮料类样本中有7个样本甜味剂超标,均为甜蜜素超限量使用;果冻,糖果,口香糖和八宝粥样本中未发现超量使用的问题,但八宝粥中存在甜味剂超范围使用现象.具体情况如下:

蜜饯类食品中,有70%的样本糖精钠测试结果高于国家规定的使用限量,糖精钠最高含量超出允许限量12倍之多.有40%的蜜饯样本甜蜜素测试结果高于国家规定使用限量,检测出的最高含量是国家允许添加量的6.5倍.

酱莱类食品有1/3的样本糖精钠含量超出国家标准限量值.有1个样本的甜蜜素含量高达1581.14MG/KG,是国家使用限量值的2.5倍.酱莱中还有2个样本的苯甲酸钠含量高于限量值,其中1个样本的苯甲酸钠量达到2686.99MG/KG,超出国家允许限量4倍多.

在国家标准中八宝粥没有被允许使用糖精钠这一甜味剂.但测试的7个八宝粥样本中,都检测含有少量的糖精钠成分.

2>使用甜味剂或防腐剂没有明确标注或标注错误

国家标准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中规定:

食品添加剂应使用GB2760规定的产品名称和种类名称,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应标明具体名称.本次检测出含有甜味剂或防腐剂的样本,发现部分样本没有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作出明确标注,同时还发现有些产品作了错误标注,如检测出含有苯甲酸钠,但标签标注却是山梨酸钾.标签标注问题较多的样本集中在蜜饯类和酱莱类食品.全部103个样本中,使用了防腐剂或甜味剂而没有标注或标注错误的共计67样次.

20个蜜饯样本中均检出含有糖精钠,有19个样本没有标注,只有1个样本进行了标注.11个样本没有标注含有的防腐剂苯甲酸钠,另有3个样本标注的防腐剂与实际检测完全不符,检测含有"苯甲酸钠",标签却标注为"山梨酸钾".

9个酱莱样本都没有标注出所含有的糖精钠,2个样本没有标注含有的甜蜜精,7个样本没有标注防腐剂或者防腐剂标注不全,如含有两种防腐剂只标注出一种.

44个饮料类样本中,有20.5%的样本没有明确标出其含有的甜味剂或防腐剂.

3>无糖食品中同样含有甜味剂

本次测试的样本中有14个是无糖食品.无糖食品是指不含蔗糖和淀粉糖.但必须含有糖醇等一类食糖替代品,我国提倡使用对健康有益的糖醇和低聚糖等食糖替代品,但无糖食品尚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可循,各生产企业均按照企业标准进行生产.测试结果发现有5个产品中存在糖精钠,2个样本含有甜蜜素,3个样本同时含有糖精钠和甜蜜素,糖精钠含量最高达4019.61MG/KG,同时甜蜜素的含量为3882.78MG/KG.鉴于无糖食品的受用者一般为糖尿病者等特殊人群,那么,产品的宣传说明对消费者的指导意义更为重要,但有的产品包装上对无糖食品的宣传和介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宣传其具有降糖疗效.《广告法》规定:

"食品,洒类,化妆品广告内容必须符合卫生许可的事项,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与药品混淆的用语."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和食用无糖食品时,不但要仔细阅读配料表,了解该产品添加何种甜味剂作为糖类替代品,还要认识到无糖食品只是一种食品,绝不能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更不能相信无糖食品有关降糖功效等医疗用语的宣传.

4>有些食品儿童不宜吃

果冻,饮料,蜜饯,糖果等都是儿童非常喜爱的食品,这次测试样本中果冻的质量普遍较好,其次是饮料样本中的果汁饮料和乳酸菌饮料,但蜜饯类食品样本中普遍存在问题,添加剂使用过量,该标注的添加剂没有标注等,儿童不宜食用这类食品.

食品中过量的添加剂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肝脏的解毒能力较弱,极容易对食品中的添加剂产生过敏反应.目前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儿童食品的安全问题相当关注,都在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制度来保障儿童的健康安全.

3.1非食品添加剂被一些企业违法使用

  非食品添加剂一般属于工业使用的添加剂,是国家卫生局所明令禁止使用于食品行业的添加剂,因为这类添加剂已经被证实对人体的危害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其低价或者是可以更好的改变食品的某一性能所以就被一些企业非法使用,并流通到市场,是消费者食用后中毒或者导致死亡。

2010年8月份以来,惠氏、雅培、多美滋、雀巢等洋品牌奶粉被查出奶粉中含有香兰素、乙基香兰素等违禁添加剂。

卫生部《食品用香料、香精使用原则》明确把纯乳、原味发酵乳等20种食品列为禁加食用香料香精范围,可是洋品牌集体违规让消费者再一次无所适从。

  3.2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有各种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种类和范围,超出这些范围和品种就是不合格的产品,常见的比如:

甜蜜素、糖精钠等在膨化食品中或着甜点中经常使用,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同样是违法的,经常见到的比如防腐剂的使用,虽然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但是这样超限量的使用却是违法的行为。

2010年7月据媒体报道,国家质检总局在江苏进行风险监测时发现,金浩茶油等一批公司生产的茶油中含有超国家标准6倍的苯并芘,部分茶油更出现严重超标,金浩等企业选择了秘密召回。

后金浩公司公开发表致歉信承认42t茶油致癌物超标,并宣布赔偿已购买金浩茶油消费者的损失。

  3.3用伪劣添加剂

  如果说合格优质的食品添加剂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改善食品的某些功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消费者的健康也不会造成威胁,但是劣质的或着是过了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含有的汞、铅、砷等此类有害的物质,对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危害。

  食品的质量问题除以上之外,还有就是食品在加工的过程中操作不规范。

卫生条件不达标,造成这样的原因无非是企业为了减少生产成本采用非食品级的食品添加剂。

  最后还有一种问题是对于食品添加剂的残余量的控制问题,一些材料同时使用到某类食品生产中,虽然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没有添加某类添加剂却在检测的过程中检测出来了,这是由于材料中含有的添加剂带入了食品中,从而导致了食品的质量问题。

  4我国食品行业添加剂行业现状改善措施

  整个食品添加剂行业虽然存在着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有的无法避免但是有的却是人为造成的。

  4.1发布权威食品安全信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为了保证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就要加强添加剂的管理措施,首先政府应该高度的重视食品添加剂的管理。

关于食品的卫生安全法、管理办法、规范等条例等内容要做到统一规范,被迫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完善其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模式,做到生产、使用、管理科学规范。

  4.2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建立食品安全营养评价体系

  医学院校对于食品卫生、食品营养等都有研究,而轻工业院校注重食品的加工工艺和食品设备制造等方面的知识,二者应该注重交际,如果可以联办食品卫生专业,那培养的食品专业的人才将是更加全面的。

  食品添加剂自推广以来,许多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使大众的神经一直绷得很紧,这与食品的生产企业有着直接的关系,企业只有足够的自律,我国的食品添加剂行业才可以走上健康的轨道。

  《食品安全法》在2009年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第一次从法律的角度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环节的监管作出明确的规定:

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

  2010年,《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立法听证会在北京召开,“规定”要求,拟生产复合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应当补充提交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复合食品添加剂名称、组分及各组分含量的有关资料。

  5结论

  纵观这几年的食品安全事故,事故之源不是食品添加剂本身,而是那些不法商人的掺杂作假,非法的使用了食品使用的添加剂,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危害。

对于非法的企业或商人我们处于弱势的地位,只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市场管理,保证食品安全,给消费者创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中国食品添加剂总产值现只占国际贸易额的15%左右,但在某几个品种方面,已在国际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除了传统出口的天然香精香料和中国特有的品种以外,一些近代发展起来的品种也显示出其优良的出口竞争力。

①柠檬酸:

全世界消费约60万吨左右,75%~80%应用于食品工业。

中国年产27万吨、出口20万吨,产量和欧美相当,但出口量占世界第一。

而且中国柠檬酸成本低廉,在美国市场柠檬酸每磅75美分,而中国产的只有55美分,有相当强的竞争力。

②木糖、木糖醇:

世界消费量每年2万多吨,主要用于防龋齿食品,中国年产1万多吨(能力3万吨),出口约1万多吨,是世界第一生产和出口大国,占世界贸易量50%以上,有些国家从中国进口原料,再加工出口。

③防腐剂:

据报道,全世界年消费防腐剂4.5万吨,美国3万吨。

其中山梨酸钾:

美国年消费1万吨,市场单价每磅3.9美元。

中国年产能力超过万吨,每公斤成本不到3.5元人民币。

过去属进口品种,现在已能批量出口。

苯甲酸钠:

美国年消费1万

吨,中国年产4万吨以上,出口1万多吨。

④糖精:

全世界每年消费糖精相当于1100万吨糖的甜度,其中亚洲占44%,南北美洲占18%。

糖精甜度为糖的300"--500倍,占各种高倍甜味剂消费量的60~/6。

中国年产糖精2.5万吨左右,出口1万多吨,约占贸易量的50%以上。

⑤乙基麦芽酚:

国际贸易量1500吨。

中国生产能力有2000多吨。

8个骨干厂的年生产量为1500吨,出口1200吨,占国际贸易量的80%。

仅从以上几个品种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可以看出中国食品添加剂在国际市场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价格优势,我国的维生素B的出口量明显上升。

我国可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维生素B生产国。

因为许多国家将维B列入食品添加剂名单,使维B的销量不断翻番。

中国的维B售价通常比国外的一些同类产品低40~/6多,国外维B的售价在70-8O美元/公斤。

据统计,近年我国食品添加剂(包括发酵制品)的年总产量超过200万吨,增长率超过10%。

味精、柠檬酸、木糖、木糖醇和香料中的乙基麦芽酚等产品的产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

食品添加剂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产品成本大幅度下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外商投资中国食品添加剂工业

罗氏公司又一项重大在华投资项目建成,总投资450万美元的罗氏(上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4O吨/年纯儿茶素新工厂,在上海浦东新区投产。

该工厂的启动,也标志着罗氏成为国际上第一家工业化生产纯儿茶素的生商。

此次罗氏新上市的产品TEAVIGOTM可广泛应用于饮料、固体食品、药品和食品添加剂领域。

据悉。

此次在中国生产的TEAVIGOTM将面向全球市场。

该项目的投产,不但开创了工业化生产纯儿茶素的先河,而且引入了国际先进生产标准。

粮食加工商全球生物技术集团公司(GlobalBiochemTechnologyGroup)与三井物产公司合资在我国吉林省长春生产和销售山梨醇。

全球生物技术公司在合资公司中持股51%,三井持股49%。

项目总投资1500万美元。

山梨醇通常用糖制得,大量用于生产牙膏和维生素c,也用作小吃和饮料的甜味剂。

该合资公司初期产能为6万吨/年,其中70~/6是液体山梨醇,有各种不同的等级,用于生产化妆品、维生素c和食品。

装置已于2003年第4季度投产。

发展方向走规模化经营之路是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必然。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