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古董投资资讯参考0525.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26582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品古董投资资讯参考05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艺术品古董投资资讯参考05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艺术品古董投资资讯参考05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艺术品古董投资资讯参考05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艺术品古董投资资讯参考05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艺术品古董投资资讯参考0525.docx

《艺术品古董投资资讯参考05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品古董投资资讯参考0525.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艺术品古董投资资讯参考0525.docx

艺术品古董投资资讯参考0525

苏富比春拍2.0786亿港元宋瓷刷新世界纪录

来源:

新快报 | 2012-04-2211:

28:

20 | 我来说两句

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成交价:

2.786亿港元

叫价1800万-2500万港元的清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遭流拍。

■林风眠的《荷塘芦雁》182万港元的成交价在估价之下。

  天价不具普遍性偏门藏品成拍场黑马

  香港苏富比2012年春季拍卖会在近日圆满落幕,总成交额超过24亿港元,超越拍卖前预估的逾19亿港元。

其中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2亿786万港元天价成交,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

然而在业内人士的眼中,天价与市场趋势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对于投资者来说,更应该关注的还是市场上的冷门品种。

  亿元天价只是个案

  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的拍卖第一口价由4000万港元开始,最终以1.85亿港元的价格落槌,加上佣金为2亿786万港元天价成交,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此前纪录是2008年4月春季拍卖中之“逸翠凝芳-日本藏宋瓷及古画”专场,以6753万港元拍出的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槌瓶。

  然而,综观此次香港苏富比的拍卖市场,许多高价拍品的成交并没有出乎市场预料,有些还是在估价之下。

在近现代书画中的张宗宪“云海阁”藏近代名家精品部分的拍卖,林风眠的《说长道短》和《荷塘芦雁》,估价分别为180万至250万港元,成交价仅为182万港元,去除佣金还在估价之下。

此次图录的封面作品--齐白石《云龙图》,最终的成交价为1298万港元,而其估价则达到了1200万至1800万港元,去除佣金之后的价格依然在估价之下。

所以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有时候看上去会非常热闹,而且成交价格也并不低,但只要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其在实际的估价之下,或者是勉强成交。

  流拍作品不乏名家旧藏

  在此次的苏富比拍卖中,流拍的也是不少,其中不乏重量级的拍品,其中在“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三”专场中,清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从1000万港元起拍,叫价到1700万港元后无人加价,最终流拍,该拍品之前的估价为1800万至2500万港元。

此次的流拍主要是因为这套花神杯并非原配,其中3件有毛病,还有一件的款字是三行六字,与其他11件不同,这样的杂牌军,自然无法得到顶级藏家的认同。

  不仅是瓷器,在书画市场上也有不少的流拍精品。

齐白石、张大千被认为近年来拍卖市场上的硬通货,但是在此次拍卖市场上流拍的作品并不在少数,其中曾经被日本雪江堂旧藏的齐白石《秋色》,估价200万至300万港元,最终没有成交。

雪江堂旧藏曾经是被内地许多投资者所关注的,其主人西园寺公一长期收藏百余幅齐白石作品,真伪没有任何的争议。

但从此次拍卖的情况来看,类似这样的名家珍藏作品,由于估价基本上都是在市场价位的“喉咙口”,因此最终的成交并不理想,很多都已经被收藏者放弃了。

  拍场花絮

  海外回流拍品成春拍救命稻草?

  在此次推出的玫茵堂专场,成交结果出现典型的两极分化情况。

行家们对品相和稀有性的要求极高,而高端收藏家则对最顶级的东西下手,成化斗彩小碟、青花绶带鸟大盘的流拍,与宣德黄釉盅、宣德青花龙纹高足杯的高价成交,形成鲜明对比。

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就是明宣德黄釉撇口仰钟式碗,估价1000万至1500万港元,而最终的落槌价格达到了2350万港元。

  海派画家的精品在此次苏富比的春拍中还是有着不错的表现,如2002年拍卖过的一幅程十发《傣族风情》,当时的成交价不到8万港元,而此次的拍卖价格则达到了86万港元。

刘旦宅的《屈子涉江图》此次的拍卖成交价格为43.75万港元,而2008年的成交价格不到13万港元。

另外一类受到藏家关注的“老面孔”,是在以往名家或者专场中出现过的拍品。

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丁衍庸的《八仙》在此次拍卖的成交价为134万港元,其曾经出现在1998年丁衍庸专场拍卖会上,当时的成交价不到15万港元。

  然而,在回流拍品创造佳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质疑。

是否所有的海外回流作品都是精品,都值得藏家斥巨资购入呢?

同时,海外回流的兴起,也致使产生了一些“出口转内销”的假回流拍品的出现,不得不让人们重新审视“海外回流”拍品的价值。

  视点1

  春拍将遭遇严峻的挑战

  对于今年国内的春拍市场,众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12年艺术市场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将遭遇非常严峻的挑战,但是也不乏一些人士觉得今年的艺术品市场也有其契机存在,对于不追求短期利益的收藏爱好者来说,2012艺术品春拍市场也可能是一个不错的买入时机。

  由于今年艺术品春拍的征集工作开展异常艰难,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低迷,各拍卖公司也是想尽办法,除了在保持原有优势业务之外,纷纷开拓新专场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另外,在拍品的取舍上也更为慎重,将以往的数量优先开始向质量优先转变,因此可以预见,今年春拍的整体质量也可能较以往有较大的提高。

  视点2

  偏门藏品拍卖渐热

  有统计称,今春上拍艺术品的数量铁定缩水。

不过,这也给了其他还未“大红大紫”的门类一个创造奇迹的机会。

  2011年春拍,元抄本《两汉策要十二卷》以4830万元创造中国古籍善本拍卖的世界纪录;民国王步“青花嬉禽图笔洗”以713万元创造作者个人拍卖纪录,匡时“中国近现代及当代瓷专场”收获4094万元;西泠印社举办大陆首次漫画拍卖会,上拍的222件拍品悉数成交……艺术品拍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宠”。

  有业内专家预测称,2012年或许是偏门藏品爆发的一年,一些曾经看上去不起眼的藏品,或许能够拯救市场整体偏冷的情况。

  数字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拍卖企业5719户,其中有文物拍卖资格的企业376户。

而根据国家文物局网站2012年3月26日更新的“文物拍卖企业名单”,共有313家具有文物拍卖资质的拍卖企业,仅北京就占据了104席,上海、浙江具备文物拍卖资质的拍卖企业数量也都在30家以上。

而在这300余家拍卖企业中,买家和公众能够知道名字的少之又少。

  (本文综合《理财周刊》、《金融投资报》等)

艺术品信托火爆

与股市、楼市的行情冷淡不同,今年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市场延续了前两年的火爆行情,并大有持续升温的态势。

在此背景下,艺术品信托也备受投资者青睐。

  《金证券》记者从多家信托公司了解到,目前多家信托公司正着手培养艺术品方面的专业团队,发行艺术品信托产品,许多信托公司甚至直接到艺校招人。

  成立数量稳中有升

  据了解,艺术品信托是信托投资产品中的一个很小的门类,不过经历近两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据用益信托工作室不完全统计,2012年第一季度国内各信托公司总共发行了艺术品信托产品13款,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款,增长幅度达116.67%。

  从发行规模看,今年第一季度艺术品信托发行规模为181374万元,而去年第一季度发行规模为127000万元,同比增长了42.81%;与去年第四季度发行规模139200万元相比,环比增长了30.3%。

  “从整体上看,今年第一季度艺术品信托发行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明显,与前一季度相比则有所放缓。

可见艺术品信托在整个信托行业发展减缓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

”用益信托表示。

  很受大客户青睐

  从收益率上来看,2012年第一季度艺术品信托的平均收益率为10.06%,较2011年第一季度的平均收益率9.52%上升了0.54个百分点。

  “信托既然定位于高端私人理财,就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理财服务。

艺术品信托虽然相对小众,但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门类。

”一家信托公司一渠道经理表示,因为这类产品的投资收益率比银行普通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要高出许多,很受高收入人群的喜爱。

  该人士举例说,一季度艺术品信托的投资标的仍然以书画为主,包括近代和古代以及国内外的书画作品,还有一些如以犀角象牙雕刻等为投资标的另类投资品。

“为了促进销售,信托公司经常会配合银行,举办一些高端的文化鉴赏会。

”这位人士坦言,也不管客户真懂假懂,能让他们掏钱就行。

  这位渠道经理表示,因为收益率可观,一般这些产品很快就会卖完。

  艺术学院招人才

  艺术品信托的升温,使得信托行业人士纷纷看好这一另类投资。

  中国信托业协会近日发布报告表示,根据欧美国家的经验,当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之后,奢侈品、艺术品的投资开始流行。

201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4500美元。

  报告指出,国内以艺术品信托为代表的另类投资宜稳妥渐进。

2010年之后艺术品信托快速发展,2011年相比2010年增幅超过600%,2012年预计仍会有进一步增加。

“艺术品信托行业在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中,现在正在涌现一批信托公司专业从事另类投资。

”记者从一家信托公司人士处获悉,目前已有多家信托公司正着手培养艺术品方面的专业团队,发行艺术品信托产品。

“为了招揽人才,有的信托公司直接到各大艺术学院里招人才。

”这位人士透露,艺术学院多的是有才气的俊男和美女,不管是对艺术产品本身还是针对客户,都大有益处。

“不过,在中国,信托产品的投资标的艺术品是不可以分割的,因此,一旦发生风险,投资者将很难得到收益,甚至有可能血本无归。

”国泰君安分析师曹剑对于许多信托公司一窝蜂地推出另类艺术品投资信托表示担忧,他认为,整个信托行业正在堆砌风险。

 

大陆掌握了中国书画的话语权

大陆掌握了中国书画的话语权

  虽然2011年秋北京地区的拍卖份额下降,但其优势拍卖项目——中国书画拍卖仍保持着绝对优势。

这一季度有49.44%的中国书画作品在京津塘地区上拍,上拍量达98,084件,比2010年秋拍及2011年春拍分别增加20,871件和25,679件;成交量为39,025件,比上季度增加了1,449件,但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950件;2011年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国书画部分成交额中有65.11%在京津塘地区产生,成交总额为165.36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加18.37亿元人民币,但比上季度减少21.41亿元人民币。

可以看出,京津塘地区中国书画品类不但在量上占据优势,高价精品同样多出于此地区。

  苏富比(微博)春拍书画褒贬不一

  对于内地的人来说,大多数人关注的目光都在苏富比春拍的中国书画和现当代艺术之上。

此次春拍香港苏富比共推出了342件中国书画精品,成交量为315件,成交率为92.11%。

虽然说是受了去年秋季拍卖调整的影响,今年苏富比拍卖的拍品价格有意识的做了低估,但就近几年来来看,在书画版块上苏富比一直奉行的也是低估价,大多数价格起拍为四五年前的价格,唯有一些私人藏的专场受藏家要求会有一些比较高的估价出现。

此次春拍总体成交情况不错,据一些买家说原本打算买的一些东西,由于竞价的激烈最后都没拍到,不少拍品超过了心理价位的10倍。

拔得书画头筹的是作品时齐白石《溪桥柳岸、海棠秀石》金笺山水花卉屏风一对,以7,010万港元的高价成交,超过拍卖前1,500万至2,000万港元的估价3倍之多。

此幅作品写于齐白石扬名东瀛之时,画成后被日本藏家妥善保存数十载。

此幅双金屏风分绘山水、花卉,展示了一代大师齐白石广泛的驾驭能力,为在华日籍兽医渡边满太郎所请而创作,渡边逝世后,日本汉学家、中国美术专题研究学者、齐白石专著作者杉村勇造于1975年为其的裱注,以六页纸装成手卷,记载了屏风画来历,详细描述了屏风流转缘由,实属难得之精品。

除了齐白石《溪桥柳岸、海棠秀石》以外,徐悲鸿、傅抱石、张大千、黄宾虹等人的一系列作品也拍出了相对不错的成绩,一些日本私人藏与美国私人藏的拍品都有不俗的表现。

在书画之中,颇受人们非议的是张宗宪先生“云海阁”几件藏品,这些书画藏品中有些以低于市场估价的水平成交,让人唏嘘不已。

近几年来香港苏富比每季拍卖中都有部分张宗宪先生的藏品上拍,例如去年春季拍卖,几幅张宗宪藏品的高估价导致成交状况不甚理想,也在拍后引起了人们的一些争议。

就此次拍卖所上的六幅作品来看,估价与去年春季相比低了不少,但成交情况并没有太大改善。

比如此次图录的封面作品齐白石《云龙图》,估价在1,200万至1,800万港元,而最终成交价为1,298万港元,去除佣金之后却低于拍前估价。

另外林风眠的《说长道短》,估价为180万至250万港元,最终成交价仅为182万港元,去除佣金依然低于估价。

总体来说这六幅作品要么是在估价之下成交,要么仅比估价略高一线,成交情况依旧不尽如人意。

近几年张宗宪的藏品不仅在香港屡屡现身拍场,内地不少拍卖公司也竞相追逐,但就市场的反应来看,显然买家对于藏品的出手意愿并不高,在名家收藏和性价比之间,不少人还是选择了性价比,名人收藏的光环在这几年陆续的拍卖中想必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与香港拍场仅将书画作为拍场的一大门类不同,中国书画以超过七成的比例牢牢地占据了艺术品市场的统治地位,无论是上拍数量还是成交额都是香港拍场所无法比拟的。

今次香港苏富比齐白石《溪桥柳岸、海棠秀石》虽然成交不错,但仍比正常行情下低了三成左右,想必此套作品如果拿到大陆来拍,会有一个更好的价格出现。

  中国书画占据了内地市场的主体

  书画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在国内有着极大的收藏购买群体,自然是拍卖行业的主攻方向,在这方面内地公司体现得要比香港拍场更加明显。

近年来的艺术市场中国书画一直被看好,特别是在近两年的春秋大拍之上不断有大的行情出现。

中国嘉德(微博)2010春拍会上,中国近现代书画首次突破单件价格亿元大关——张大千《爱痕湖》以1.008亿元刷新纪录,成为中国近现代书画市场的里程碑。

2010年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中,北宋黄庭坚的《砥柱铭》以4.368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创下中国艺术品成交世界新纪录。

王蒙的《秋山萧寺图》立轴以13,664万成交。

北京保利2011年春拍,元王蒙《稚川移居图》以4.025亿元成交,成为史上第二高价的古代书画作品。

2011年,嘉德春拍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4.255亿创近现代书画世界纪录。

从大方向上来说,这是国民经济持续繁荣的结果,但同时也说明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内在艺术价值越来越被藏家和一些投资人所认可。

当国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时候,大众的鉴赏水平也在提高,日益富裕起来的国民开始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艺术享受,这就成为了中国书画市场发展的原动力。

近年来在股市低迷,房地产调控的背景之下,资本风险高,利润难以控制,不少人就把目光转向了艺术品投资市场,从而使艺术品投资备受关注。

特别是近几年成立的艺术品基金等金融机构涉足艺术品市场,他们反映迅速,出手大方,大额资金连续进入市场,首先选择的对象就是中国书画。

这些机构以及职业投资人的大量资金涌入艺术品市场,这几年市场行情一路走高,与这些资金的涌入是分不开的。

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等大家都是在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的大师,他们或以复古为革新,或变古通今,或加以改良,代表的是近百年来中国画最辉煌的成就。

然后他们的作品价位放在国际上来比较的话,会与西方绘画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但从去年的市场来看,已有不少大师的价值能够与西方绘画的艺术大师相媲美,例如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人凭借近年来拍场出现的一系列高价位拍品成功晋身世界艺术大师俱乐部,据Artprice的报告,张大千和齐白石以5.50亿美元和5.10亿美元力压安迪沃霍尔成为了2011十大艺术家排行榜的前两位,而徐悲鸿、吴冠中、傅抱石、李可染则分列第5位、第6位、第7位和第10位,十大排行榜,中国艺术家占据了6位,中国书画的市场潜力可见一斑。

  要登上世界舞台,路还很长

  虽然这一连串的数据十分吸引人,也让人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但也应清晰的认识到,中国书画市场的发展还远远没有站在世界舞台之上,你可以想象张大千5.50亿美元成交额的背后,举牌购买的应该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华人,完全是靠华人藏家的一己之力将这些艺术家推到了如此高的程度。

其实并非要把中国书画变成一种世界艺术市场中的硬通货,这样为了流通而去收藏,就失去了收藏的真意,与其说是收藏,倒不如说是投资了。

将书画推上世界艺术市场舞台,在于一种文化的传播,在于世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就现在的艺术品门类来说,虽然在国内的市场行情表现一般,但古董珍玩却是最早踏入世界舞台,并且站稳脚跟的中国传统艺术品门类。

香港苏富比作为一家国际性的大公司,决定了他走的路线不可能像内地公司一般以书画作为主体,而是选择了古董珍玩作为拍卖的主攻方向。

  内地公司胜在资源优势

  除了此原因之外,在香港的地域和资源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香港苏富比、佳士得的发展。

想必在布局亚洲之初,苏富比、佳士得也不是没想过进军大陆,只是由于大陆相关法规的原因而无奈放弃。

海外资源最早是香港苏富比、佳士得这类国际性大公司所独有的资源,但近几年随着内地艺术品市场的飞速发展,藏家的收藏品味和选择越来越高,非精品不要,非生货不要的口味转变逐渐将大陆拍卖“逼”出海外进行海外征集,近年来保利、嘉德、匡时、朵云轩等公司纷纷开始境外征集,今年保利更是声势浩大的举行了16国征集。

所以原本属于苏富比、佳士得的海外资源优势正在日益缩小,僧多粥少的局面不仅在国内越发凸显,在海外也日渐凸显。

面对内地公司来势汹汹的海外征集,显然苏富比、佳士得方面也颇为棘手,从今年春拍的书画质量来看,比起去年略有降低,征集难,显然不是内地拍卖公司所独有的问题,用“成也香港,败也香港”形容起来,也许更为贴切。

随着大陆一些列高价位拍品的拍出,中国书画类拍品的话语权完全是在国内藏家和拍卖公司手中,前文中提到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天价”拍品,奠定了内地在中国书画领域的基础。

而在内地北京、上海是拍卖的两大中心城市,根据雅昌艺术网的数据,北京在书画方面略有优势,从去年的数据来看,由于北京以往几年积累的艺术学术以及市场资源和完善的艺术产业链,可以预见这一地区艺术品市场龙头地位难以撼动,而且随着这一地区的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推动、政府支持以及金融资本的逐渐加入会进一步加强这一地区艺术产业链。

 

全美联“首付款+银行保函”艺术品投资模式引来质疑

导语:

艺术品投资市场再出创新产品——“全美联艺术中心”推出“10%首付款”和“银行担保”模式,提高客户购买力,降低艺术品投资风险。

如此创新模式是否暗藏风险?

  中广网北京5月22日消息(记者王浩)据经济之报道,艺术品投资市场再出创新产品,5月开始试营业的“全美联艺术中心”推出“首付模式”和“保函模式”,声称通过资金杠杆和引入银行担保,可以有效提高客户购买力并降低投资风险。

但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质疑。

经济之声记者王浩报道。

  据“全美联”网站介绍,投资人只需要支付艺术品售价的10%作为首付款,就可以向全美联预订名家作品,资金存入由顾客、监管银行和全美联三方共同监管的银行账户。

3年后,如果艺术品贬值,首付款将全部退回。

  此外,如果投资人全额付款,这笔资金将直接作为保证金抵押给银行,银行出具保函,保函承诺,3年后艺术品贬值或无法通过全美联代售变现,全美联将全额退款给投资者,并由银行提供担保。

  而在“首付模式”和“保函模式”中,“全美联”的盈利方式只有一种:

就是3年后艺术品升值,并从中获取10%的佣金收入。

北京良业艺术品投资顾问公司总经理孙刚感觉,“全美联”推出的这两款投资模式很新鲜。

  孙刚:

某种程度上是创新吧,以前这种方式没有完全对外,只是私底下有一种类似于合伙的形式,跟这种模式有些类似,但是它这个是完全对外的。

  但针对全美联所说的“投资人的唯一风险在于有可能损失3年银行利息”,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传媒学院教授周正兵表示,他不信:

  周正兵:

我实在是对这种产品创新背后的意图不太信任。

现在所有的收益都跟风险相对称的,那你说完全没有风险,对未来的收益也不保证,那背后恐怕有另外一些商业的考量,我觉得投资者真的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周正兵还提醒,艺术品投资门槛高,投资者选择投资平台和产品的时候,最好要追溯以往的收益率情况以及信用情况,对于没有历史可查的创新投资品要倍加小心,尤其是,投资者要防范公司的违约风险。

  周正兵:

现在我就担心,现在产权交易所和一些机构,之前不也有很好的许诺么?

最后不还是违约了。

不履约的风险,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合同里,恐怕也得考虑。

  全美联还宣称,已经跟包括欧阳中石、史国良等在内的150多位当代画家签约。

有质疑的声音认为:

目前,全美联合作的艺术家大都属于美协、美术院校等系统,这些艺术家是否真如全美联所说,具有最高的学术和投资价值,可能还有待考量。

  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业内资深人士在接受经济之声记者采访时也透露:

  资深人士:

全美联宣称的所谓“首付模式”和“保函模式”,表面看起来:

投资者、公司和银行三方都没有风险,但是由于银行参与进来,投资者对投资风险的预期降低很多,公司就可以为艺术家的作品开出一个高出市场价很多的价格。

这样以来,作品第一次成交的价格不知不觉就被抬高了,之后的价格会参考第一次的成交价格,很有可能越拍越高,公司将获得丰厚的佣金收入,本来不太知名的艺术家也将因此身价倍增。

因此,不排除这是公司和艺术家联合起来的一种炒作行为。

 

安全的艺术品投资

  2011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且增长前景暗淡,在欧美债务危机的夹击下,国际金融市场持续震荡,世界各国经济出现减速的征兆,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与此同时,整个艺术市场在日益低迷的经济形势下却表现出逆势上扬,艺术品拍卖市场更是呈现出井喷态势。

根据梅摩指数研究中心发布的相关报告,全球艺术品指数在2011年急速上扬,增幅高达10.2%,表明艺术品拍卖市场呈现井喷态势。

“它创下了从1810年至2011年整整两个世纪的历史新高”。

  ArtPrice公司在2012年1月发布《艺术市场2011年度报告》,对2011年的全球拍卖情况进行回顾:

“2011年的艺术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尽管金融市场在2011年衰退了1%(资料来源:

标准普尔500指数),7月至10月期间更是下滑了18%,但是艺术市场的销售量却在2011年攀升,涨幅高达15%。

”ArtPrice的创始人兼主席蒂埃里厄尔曼表示,在金融危机的时代,“艺术品已经成为了一种真正安全的投资”。

  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势必会受到抵抗通胀的避险资金的青睐,吸引来自金融、房地产等行业的买家。

艺术品作为一种资产配置将成为投资者共识,成为另一种投资工具。

其实在西方国家,投资艺术品的理财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西方人将艺术品投资作为长期资产配置选项,在一些发达国家,将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选项的比例已经达到22%。

艺术品是稀缺性资源,而且难于估值,每一件艺术品都是唯一的,当某类艺术品被众多藏家追捧,供需关系严重失衡时,艺术品的价格会出现惊人的溢价。

统计学家列文(ChristopherLevin)认为:

在高通胀和经济萧条的背景下,应选择艺术品作投资工具,因为它最为稳妥和最能赚钱。

他的核心逻辑是:

艺术品投资的需求在上升,而供给却不可能以同样的速度同步增长。

  由于艺术和其他的资产相关性非常低,因此可以发挥资产组合多元化的作用。

在经济学界,流传一句话:

“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否则倾巢无完卵”。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分散投资的必要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里·马克维茨认为,关注单个投资的回报远远不及监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