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人口城市与环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2432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四人口城市与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专题四人口城市与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专题四人口城市与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专题四人口城市与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专题四人口城市与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四人口城市与环境.docx

《专题四人口城市与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四人口城市与环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四人口城市与环境.docx

专题四人口城市与环境

专题四人口、城市与环境

…考点扫描………典型例题………

考点1世界人口概况与主要国家、地区的人口

世界人口概况

(1)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0亿。

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亚洲的东部和南部、___________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

当前,世界人口问题是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

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________的发展相适应,与________相协调。

例:

关于人口增长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发展越慢越好

B.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C.人口增长过快并不是坏事,因为人多力量大,利于开发资源

D.只要地球有资源,人口发展再快也无妨

【点拨】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但在欧洲西部的许多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较为缓慢,所以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是人口问题,人口增长合理与否,应该看人口增长是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答案】B

(2)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

世界人种的区分,只是根据身体外部的特征不同来识别的,没有优劣之分。

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人口亚洲2000年,在世界60.55亿人口中,约有36.8亿人生活在亚洲,约占世界人口的61%,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其中,东亚、南亚和东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________、印度、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6国人口超过1亿。

亚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因其适宜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成为人类文明发祥地。

例:

亚洲的民族和种族具有的特点是

A.特殊性B.单一性

C.多样性D.统一性

【点拨】亚洲拥有民族1000左右,在种族构成上,东亚以黄种人为主,中东地区以白种人为主,亚洲南部的印度种族构成复杂。

【答案】B

日本日本面积37.7万平方千米,人口1.27亿(2000年),从人口密度看,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从人口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地带的城市,由于教育发达,劳动力素质高,劳动力资源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日本民族的构成单一,________族占绝对优势,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东南亚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其中________、马亚西亚华人所占比例较高。

印度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目前人口已超过10亿,居世界第二位。

印度人口不仅数量多,而且增长快。

集中分布在恒河平原和恒河三角洲。

人口问题给印度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俄罗斯俄罗斯17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1.47亿。

欧洲部分面积虽不到该国面积的1/4,但是经济与人口却占该国的3/4,所以从传统意义上说,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

中东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东西方文化在此频繁交流,多种民族在这里汇集,主要包括阿拉伯人、犹太人和波斯人。

现在,中东的各民族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大多数居民信仰_________教。

欧洲西部欧洲西部以白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是世界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地区。

人口的停止增长,甚至不断减少,给某些国家带来了人口________化问题。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为2.4%,本区人口主要以黑种人为主,是世界黑种人的故乡,有“________”之称。

例: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区域________与区域一致

A.以英语为主B.以黑种人为主

C.经济发达D.有世界最广的热带雨林气候

【点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地区,是世界黑种人的故乡,所以,本区又有“黑非洲”之称。

【答案】B

澳大利亚95%是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移民后裔。

从人口密度看,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平均人口密度仅为2.5人/平方千米,大约是中国的1/45。

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一带。

美国2000年,美国人口为2.78亿,其中白种人占84%以上。

美国的有色人种主要是黑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3%,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等。

美国种族之间的地位不平等,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现象。

华人和华侨在美国约有160万人,主要集中在________、纽约、洛杉矶等城市,这里有华人聚居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唐人街”。

各国移民进入美国后,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例:

在美国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许多华人聚居在一起,形成了一条条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街道,人人称这样的街道为

A.华尔街B.汉人C.中国街D.唐人街

【点拨】华侨或外籍华人在他们生活的城市,往往聚居在一条街或一个区,这样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

例如,美国的旧金山、纽约、华盛顿、费城、芝加哥、洛杉矾,加拿大的温哥华,澳大利亚的悉尼,菲律宾的马尼拉等城市都有“唐人街”。

我国唐代前期国势强盛,其影响波及国外。

《明史•外国真腊传》写道:

“唐人者,诸番呼华人之称也。

凡海外诸国尽然。

”华侨亦自称“唐人”,更有把其所穿服装也称做“唐装”者。

英语中的Chinatown译成中文为“中国城”或“华埠”,但多数人习惯译为“唐人街”。

【答案】D

巴西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大国之一。

在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占6%,印弟安人不到1%,从巴西就可以看出,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________种人的社会。

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尤其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城市人口比重大,城市是其人口聚集地区,巴西1.7亿人口中,3/4分布在城市中。

例:

卞卡的祖父是非洲黑人,祖母是欧洲白人,妈妈是印弟安人,那么卞卡和她爸爸就是()

A.黑种人B.白种人

C.黄种人D.混血种人

卞卡说:

“在我们国家,像我这样的家庭很多”。

请判断卞卡可能在下列哪个国家?

()

A.印度B.印度尼西亚

C.俄罗斯D.巴西

【点拨】由于拉丁美洲多种族之间的融合,所以,在其人口构成中,混血种人所占比例较大,其中巴西具有代表性。

【答案】DD

 

考点2中国人口概况与主要地区的人口

中国人口概况

1.根据2005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1200万左右,我国政府把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为了控制人口增长,实行了“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部沿海一些省区的人口密度更大,每平方千米可达500~600人;西部人口密度小,多数地区人口密谋在每平方千米10人以下。

例: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A.人口分布不均B.城镇人口增迅速

C.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D.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点拨】当前,我国人口过13亿,每年新增人口超过1200多万。

【答案】D

2.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少数民族中,________族人口最多的是,有1500多万人。

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相对分散。

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东北、西北、西南在地区。

各民族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中国主要地区的人口

香港澳门香港面积1098km2,人口密度6070人/km2。

澳门面积25.4km2,人口密度17244人/km2。

港澳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地区之一。

台湾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36000km2,人口2200多万。

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中以高山族为最多。

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加工工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由于这里的就业机会多,劳动报酬相结较高,从20世纪80后代中期开始,大批外省劳动大军涌到珠江三角洲打工,出现了汹涌澎湃的“民工潮”。

考点3世界城市与环境

城市与聚落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许多国家出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

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但是,如果城市人口无计划地膨胀,就会产生或加剧一系列问题:

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

聚落分为农村聚落与城市聚落两种,一般先有农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例:

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聚落

聚落是人们的集中居住地

聚落的形成与自然条件无关

聚落随人口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A.

B.

C.

D.

【点拨】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点,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世界上多数聚落都在增长:

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聚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

【答案】D

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城市环境

日本主要城市有首都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等。

近年来,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带污染严重,地面下沉,用地用水紧张。

日本已加快扩大海外投资,将一些工业,包括把污染较多的工业移往海外。

日本在保护本国森林资源的同时,又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之一。

同时,日本作为渔业大国,捕鱼量居世界首位,是使世界渔业资源走向枯竭的主要国家之一。

东南亚越南首都河内及南部主要城市胡志明市,老挝首都万象、柬埔寨首都金边、泰国首都曼谷、缅甸港口城市仰光等城市,这些中南半岛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带。

印度主要城市有首都新德里、最大城市加尔各答、最大港口孟买、软件产业中心班加罗尔等。

众多的人口对印度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形成巨大压力,耕地、水资源、粮食与钢材总量很大,但是人均占有量非常低,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比值分别是70%、22%、67%与11%。

俄罗斯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最大的城市,它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圣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和第二大港口。

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虽处于北极圈内,但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但它是一个天然不冻港。

太平洋沿岸著名港口是符拉迪沃斯托克。

中东中东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匮乏的水资源对中东各国的生产以至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有关河流、湖泊水资源的分配和争夺,成为中东地区的又一个焦点。

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________看作是圣城,沙特阿拉伯的________,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

欧洲西部欧盟总部所在地、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英国首都伦敦,法国首都巴黎、德国首都柏林、意大利首都罗马等都是本区重要城市,也是重要经济中心。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过多的牲畜。

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例:

人口、粮食、环境三个问题形成一个怪圈,使得非洲经济难以发展,人民生活更难以摆脱日益加剧的贫困。

下面哪些办法可以促进本区的发展,摆脱贫困

A.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B.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C.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D.尽快走出殖民地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

E.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

F.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

G.继续大规模开垦草地种粮食

【点拨】A项叙述之所以错误,在于本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已达3%,高居世界第一,已远超过粮食增长的速度;由于人口过多,继续大规模垦殖草地,势必导致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扩大。

【答案】BCDEF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首都堪培拉是一座规划建设的城市,环境优美。

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

例:

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分布特点,与下列哪个国家相类似?

A.日本B.俄罗斯

C.巴西D.印度

【点拨】澳大利亚与巴西在人口、城市分布方面具有相似性,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答案】C

美国主要城市包括首都华盛顿,以及纽约、芝加哥、休斯敦、西雅图、旧金山和洛杉矶等。

美国是第一经济强国。

美国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基础之上,因而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美国是世界主要的矿产品进口国。

巴西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

________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其城市化过程,是人口向城市高度集中的过程,这在发展中国家比较具有典型性。

巴西政府解决城市化过程带来的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既有加强对内地的开发和管理的考虑,也有缩小城市规模,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的考虑。

由于垦荒放牧、修建道路,致使亚马孙大片雨林遭到破坏,并引发深刻的环境问题。

森林遭受破坏,水土严重流失,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极地地区人类社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对臭氧层破坏极大的氟利昂等气体,导致南极洲上空形成一个巨大的臭氧洞,使大量紫外线到达地面,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又由于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南北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对各大洲人口富集的沿海平原形成威胁。

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它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

其中印度洋沿岸蕴藏着丰富的铁矿,在维多利亚地有煤矿分布。

随着北极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的进一步发现和开采,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和考察也越来越频繁,这势必会对极地区原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例:

在当今工业化时代,地球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现在只剩下南极大陆这一块净土,请分析回答:

面对这最后一块净土,我们应该怎么做?

【点拨】南极大陆由于远离其他大陆,地貌基本保持原生状态,但这里生态脆弱,并且有遭受人类破坏的危险,如由于人们滥捕滥杀,南极周围海域的鲸已陷入危机之中;由于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更有甚者,有的国家提出开发南极矿产的要求,这些都将严重危及南极地区脆弱的环境。

【答案】

(1)保护南极洲环境,目前阶段将南极大陆作为科学研究的宝地;

(2)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防止气候变暖;(3)减少氟利昂等气候的使用,保护臭氧层,防止过量紫外线对人体的损伤。

考点4中国城市与环境

我国城市聚落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等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

香港与澳门港澳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地区之一。

特别是香港,由于香港人多地少,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可代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陆,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台湾台西平原开发历史悠久,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是台湾工业、人口、城市密集的地区。

台北是其中心城市,位于台北西南的________科学园区,号称“台湾硅谷”,是台湾高科技产业的代表;高雄是台湾最大港口;另有台中、彰化、台南、嘉义等重要城市。

近年来,这些城市工业污染较重,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中小城镇膨胀式增加,非农业人口不断增长和城镇数量、规模急剧扩张。

城镇化主要表现在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和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张。

广州、湛江等沿海开放城市与珠海、深圳、汕头等经济特区是本区重要城市。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经常遭受旱灾,只能种植耐旱的作物,如高粱、谷子等,有时连饮用水都很难供应。

有暴雨时,又发生洪涝灾害,还会引起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农田、住房、道路常遭到破坏。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在经受人类活动的破坏后,很难恢复。

随着人口增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

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解决措施如下:

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从事农业生产时,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

例:

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滥垦滥牧造成荒漠化

B.垦荒、开矿、毁林导致水土流失

C.发展有色金属冶炼,排放废气导致酸雨

D.温室效应引发全球气候变暖

【点拨】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在经受人类垦荒、开矿、毁林破坏后,很难恢复。

并且随着人口增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

【答案】B

长江沿江地带现在长江沿江地带已经形成四大城市密集区:

以________为中心的上游城市群、以________为中心的中游城市群、以_________为中心的下游城市群、以________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长江沿岸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而一些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没有同步,使得长江沿岸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包括水污染和酸雨为主的大气污染。

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2-4-1

1.除南京市外,其他城市都有的工业部门是

A.纺织工业界B.钢铁工业

C.汽车工业D.电子工业

2.上图中,曾是我国著名古都的城市是

A.上海市B.南京市

C.武汉市D.重庆市

3.有人说:

长江是腾飞的“巨龙”,长江三角洲是“龙头”,上海是龙的“亮眼”,那么龙的另一只“眼睛”应是

A.南京市B.镇江市

C.南通市D.无锡市

4.上图城市中,不是依靠河流,而是依靠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是

A.攀枝花市B.重庆市

C.南京市D.上海市

【点拨】第

(2)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第(3)题,从地理位置看,居于长江入海口北侧的南通市应是龙的另一只“眼睛”;在发现煤、铁、钒、钛等金属资源后,攀枝花市才逐步建立起来。

【答案】1.B2.B3.C4.A

 

……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60亿,由于世界人口增长过快,人口问题已非常严峻,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是()

A.开垦荒地,增加耕地数量B.控制人口数量,有计划的生育

C.使人口增长越慢越好D.减少城市人口比重

2.下列问题不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而产生的是

A.资源供应不足B.生产不能满足人的需求

C.环境恶化D.劳动力短缺

3.既是人口密集区,又是人口增长缓慢地区的是

A.南亚B.拉丁美洲

C.西欧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4.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原因是这里

A.平原面积广阔B.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C.矿产资源丰富D.工业发展的历史悠久

5.解决人口与环境的矛盾,主要依靠

A.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B.发展生产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C.发展农业生产,努力提高粮食产量D.参加国际协作,保护环境

6.目前,印度农业面临的主要压力是

A.耕地面积太少B.粮食单产太低

C.生产方式落后D.人口增长太快

7.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是

A.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B.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力大

C.人口过多带来的城市化问题D.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8.有关亚洲人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数量最多B.增长最快

C.分布均匀D.沿海地区人口都稠密

9.亚洲人口众多

A.有利于资源开发B.对资源环境压力大

C.有利于保护环境D.粮食单产量可以得到提高

10.农村人口不断迁往城市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的环境比较好B.城市的交通比较拥挤C.城市的人口密度大D.城市的就业机会多,教育、医疗、卫生和生活条件好

11.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的景观有较大差异,是由于

A.劳动生产方式不同B.有利于聚落的建造

C.有利于聚落的生产活动D.有利于人们的居住

上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遭开垦,造成了一次“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

50年代,俄罗斯的前身花前苏联中央大平原被开垦种粮后,发生了一场大风暴,遭蚀的耕地达几亿亩。

在我国的北方,不仅饱受沙尘暴的肆掠,还要承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巨大痛苦。

读材料,完成12~15题。

12.造成美国、前苏联两场大风暴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干燥B.风力太强

C.土壤疏松D.不合理垦殖

13.对上述事件的最佳治理方式应该是A.人工降雨B.植树造林

C.退耕还草D.扩大耕地

14.在我国,这类沙漠化现象明显的地区是

A.内蒙古高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D.珠江三角洲

1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土质疏松B.夏季暴雨集中

C.人类活动的影响D.过度采矿

二、综合题

16.人多力量大吗?

人多固然力量大,但消费也大,环境压力也大……

读2-4-2印度人口增长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2-4-2

(1)2000年印度的人口为__________亿。

(2)从1951年到2000年印度人口大约增加了__________亿。

(3)读图分析近年来印度人口增长速度是加快了还是放慢以?

___________。

(4)说一说人口增长会给印度带来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图2-4-3,完成下列要求。

 

图2-4-3

(1)图中反映了非洲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问题。

(2)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人口素质__________,增长__________,超过了经济的增长速度;

农业生产水平__________,产量很低;

人们不合理开垦,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__________面积扩大,且有些国家深受旱灾威胁,自然环境恶化。

(3)解决上述问题的首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图2-4-4,完成16~20题。

 

图2-4-4

1.图示这种现象在哪一个地方最为典型?

A.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平原B.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东非高原D.澳大利亚的大自流盆地

2.这种农业的特点是

A.专业化生产,形成系列农业带B.机械化大生产,效率高、产量大

C.刀耕火种,原始的迁移农业D.绿色生态农业,对人体有益

3.这种农业破坏森林资源,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是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