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2294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初一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初一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初一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初一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

《初一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

初一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初一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可编辑)

初一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初一生物七年级下册

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章人的由来1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第二节人的生殖2

第三节青春期5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7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7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9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11第三章人体的呼吸14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4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5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18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0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20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22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24

输血与血型25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27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27

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29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31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导学案32第二课时课后自学材料32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34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36第四节激素调节38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40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40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42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44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内容:

学习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难点:

1、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学资源的利用:

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象片;实物投影仪等。

导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通过《七上》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在这大家圆中作为“物种的人”是怎么来的,作为“个体的人又是怎样来的,先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引言、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一)呈现目标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二)合作求解

1、人类的起源

关于人类的起源概括起来有两种观点,

现在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观点是:

进化论。

请小组交流课前找到的信息资料

投影展示四种现代类人猿,请同学指图说出与人类的相似处、根本区别(教师适时补充更正)

根据比较得出人和现代类人猿有近的亲源关系,研究初步表明:

人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森林古猿。

(录象、投影)森林古猿及其生活

2、人类的进化

投影展示课本中的“资料分析”展开讨论;实物投影展示化石图片,指导观察;展示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

有专长的同学讲;看资料分析讨论,得出初步结论。

观察早期古人类化石图片,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提示分析“露西”、“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并进行交流。

3、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

小组讨论:

1、明确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

2、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他们。

小组讨论:

3、明确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

4、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他们。

(三)互动探究

分组游戏(依据练习题第3题)。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完成6页练习。

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

1、分组进行6页的技能训练。

1、预习下一节。

教学反思:

第二节人的生殖1.能概述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图片、看录象提高观察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增强孝敬父母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精和胚胎发育

难点:

胚胎的发育过程。

生殖系统作为物种的人的由来引出个体的人是怎样生殖发育的。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那么,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又是怎样来到世上的呢,课前老师让大家问问妈妈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妈妈是怎么说的,

看看这两幅相片,猜猜哪个是小男孩,哪个是小女孩(出示两张七八个月大

的小孩相片)。

小时候男孩、女孩外貌差别不大,人们主要靠什么确定其性别呢,

男人和女人最本质的区别是生殖系统不一样,并且大人和小孩的也有差别。

这是人的生殖系统正面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明确各个结构的名称和主要功能,联想一下这些结构在身体上的位置,并试着填写侧面图,有能力的同学把第12页第2题做一做,也可以小组合作进行。

子宫的名称和它的功能有关吗,

青春期以后,女同学逐渐出现了月经,男同学出现了遗精,这就说明他们分别能产生卵细胞和精子。

那么,一个小小的精子和一个小小的卵细胞是怎样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的呢,受精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为一个新个体,要经历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

这是一个受精卵发育过程的示意图(演示课件)。

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胎儿。

仔细观察,什么时候胚胎开始具有人的形态,

如果父母抽烟、喝酒、吸毒,对胎儿有无影响,为什么,

分娩是痛苦的,但新生命的诞生又是相当美好的。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人类的繁衍、延续。

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人的生殖,包括生殖系统和生殖过程。

靠男女生殖系统,自然孕育出后代是最自然、最平常的事情。

可是有一些夫妇由于身体的原因一直不能生育。

你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愿望吗,

在各器官名称前的括号里填出正确的功能代号

器官名称功能

()睾丸A保护睾丸和附睾,控制温度

()阴茎B尿液与精液排出时的通道(有特殊结构保证两者不会同时排)

()阴囊C男性产生精子的器官

()尿道D男性的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泌尿系统的器官

()输精管E分泌黏液,便于精子游动

()精液F在睾丸上面,储存精子,是精子成熟的地方

()精子G输送精子的两条小管

()附睾H男性生殖细胞

()前列腺I含有精子和少量营养的乳白色液体

正确排列下面各生理过程的顺序A精子上行到输卵管B精子经过阴道C发育成熟,分娩D进行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四个„„细胞E形成一个小胚泡F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胎G植入子宫内膜H精子通过子宫I形成受精卵J初具人形,成为胎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1.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包括身体形态及生理结构、功能变化和青春期心理变化)。

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变化,对自身变化进行适时合理调整,健康度过青春期。

通过课前小组内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形成健康度过青春期的意识,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是”、“不是”或“不知道”的方式作为答案。

给大家两分钟时间。

问卷调查你一定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一些变化,请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男孩:

1.你是几岁时身高开始突增的,

2.你出现喉结了么,

3.你有没有出现遗精(回答“有”或“没有”)

4.你觉得你是不是进入青春期了,

5.你有没有突然感到很烦躁的时候,你是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的,6.你有没有喜欢过哪个女生,你为什么会喜欢她呢,7你对自身的发育有

没有产生困惑,是否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

(2)女孩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女孩:

1.你是几岁时身高开始突增的,

2.你的乳房开始发育了吗,(回答“是”或“不是”)3.你有没有出现月经,月经期间你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么,4.你觉得你是不是进入青春期了,

5.你有没有突然感到很烦躁的时候,你是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的,6.你有没有喜欢过哪个男生,你为什么会喜欢他呢,7.你对自身的发育有没有产生困惑,是否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2、青春期发育的显著变化

1、身高突增

2、神经系统的功能明显增强

3、性器官迅速发育

(三)交流展示

青春期的心理卫生:

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

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

心理变化。

应当注意的是,这个时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

因此,同学们应当集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度过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同学间互相帮助,跟师长密切交流,健康地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

最后希望同学们在青春期立下大志,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增强体魄,为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完成17页练习。

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

预习下一节。

课后反思: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学习内容: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学习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3.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4.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

的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

营养物质的类别;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难点:

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资源的利用:

多媒体。

导学新课第一网

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查阅课本P41-42“常见的食物成分表”,并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填写在教科书上。

讨论: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

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

通过比较、归纳,得出结论。

大多数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对这两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讨论,适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1.1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

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所含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来源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且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来源广泛。

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并与同学交流。

举出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写在图IV―18的旁边,再举出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写在图IV―20的旁边。

讨论:

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

思考: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体细胞所含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

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看书。

当大多数学生完成后,组织讨论交流,评价。

2、探究: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2.1提出问题

看课本P23中的插图,互相交流,各小组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区别。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到各个小组中进行个性化指导。

2.2作出假设

各小组根据自己小组提出的问题,充分讨论后作出假设。

计划

根据小组确定的探究课题,制计划。

对制定的计划进行讨论、完善后,各小

组用咱制的装置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器具,按照课前的分工进行操作。

2.4得出结论

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得出结论:

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的食物含的

能量多少不同。

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和用具,指导学生完善探究方案。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和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巡视并对探究过程予以适当的点拨指导。

(三)交流展示、反馈矫正

小组代表发言,小组间进行交流。

水与无机盐维生素的种类,缺乏时的病症和相应的食物治疗对误差人进行反思。

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

引导学生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指导学生分析误差的原因。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自行完成练习,也可小组讨论。

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

预习下一节。

课后反思: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学习内容:

消化和吸收。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重点、难点:

重点: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难点:

1、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资源的利用:

多媒体、挂图。

导学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了解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

3、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资料分析,掌握呼吸道的作用。

教学资源的利用:

幻灯片及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呼吸系统的模型。

导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思考生活常识,弄清婴儿第一声啼哭的科学道理。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一)呈现目标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二)合作学习

提问生活常识,通过生活经验婴儿啼哭引出每一个人自生下来就离不开空

气,需要不断地呼吸。

1、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1)通过生活经验,试着说出人体呼吸系成统的组成。

(2)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试着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3)通过阅读课文和分析资料,掌握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4)进行资料分析,分组讨论呼吸道的作用。

(5)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与讨论。

(6)思考分析,鼻的作用及其内部结构是有限的等问题。

通过提示每段资料的内容,引导特点、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

学生从中找出相关信息。

(7)鼻具有什么作用及内部结构特点,找到解释问题的突破。

(三)交流展示、反馈矫正

1、组织学生表演,引导学生通过自进行角色扮演,说出自身的体会,通过

身的体会,意识到边吃边说的危险。

2、观察会厌软骨模型,

(四)总结梳理

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教学内容:

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的作用;咽和喉

的作用;了解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

2、引发学生关注环境,加深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讨论课后练习题。

设计问题、布置预习:

预习下一节。

课后反思: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学习内容: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学习目标:

1、通过测量胸围差等活动,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2、通过观察模型和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以及科学实验能力。

3、通过分析资料等活动,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重点、难点:

重点:

外界气体如何进入肺

难点:

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被排出。

导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选用以下方案引入新课:

方案一:

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看能维持多久,体验气体交换的意义。

组织活动,引导学生说出气体交换的重要性。

方案二:

联系自己的身体结构,对照模型或挂图,观察肺在人体中的位置,

描述肺的功能。

出示模型或挂图,进行直观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肺的位置和功能方案三:

观看录像,小组交流讨论。

播放录像,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了解肺的功能。

方案四:

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

复习旧知识,提出问题:

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肺有什么功能?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一)呈现目标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二)互动探究

1、测量胸围差

方案一:

阅读有关的课文后,一组同学上讲台给全班同学进行科学的操作,

其他同学观察操作过程。

课后每位同学测量自己的胸围差。

提供软尺,引导学生阅读和观察组织交流,并做出评价。

方案二:

上讲台演示的同学故意进行错误的操作,让其他同学找出错误并纠正。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强调要仔细观察,引导学生纠错。

方案三:

学生课前测量自己的胸围差,上课时小组成员将测量结果展示出来,并果进行交流讨论。

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分组讨论分析提纲中的问题,得出正确结论。

2、在测量结束后,尝试提出问题,并进行交流讨论。

设计问题如下:

你和其他同学的胸围差有区别吗?

你认为你们的胸围差的差别和什么有关?

胸围差能完全代表胸廓容积的变化吗?

胸围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

外界气体如何进入肺?

3、呼吸肌运动引起胸廓容积的变化活动:

将手置于肋骨处,感受呼吸时胸廓的变化,交流讨论,归纳出由于肋间肌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的增大和缩小的结沦。

(三)合作学习

胸廓的变化与呼吸有什么关系?

到底是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吸气导致胸廓扩大呢?

通过打气筒给气球充气的演示说明。

模拟膈肌运动,分析讨论并归纳出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上下径的变化。

(四)总结梳理

1、引导学生小结呼吸运动的过程。

2、说出日常生活中―一些有关胸廓扩张缩小与呼吸关系的例子如冬天盖厚

被子感到胸闷等。

3、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经验,启发学生说出胸廓扩张缩小与呼吸的关系,

留下悬念:

气体进入肺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五)总结梳理

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小蛄本节内容,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完成课后练习。

设计问题、布置预习:

1、课后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并和其他同学的肺活量进行对比。

2、预习下一节

课后反思: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学习内容:

空气质量与健康。

学习目标:

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3、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了解空气

难点:

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教学资源的利用:

关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有关吸烟危害性的资料。

导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呼吸运动是如何进行的?

2、导言: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呼吸,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空气质量直接影

响人的健康。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一)呈现目标

空气质量与健康。

(二)交流展示、反馈矫正

几位学生上讲台发布所收集的有关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情况的资料,其余

学生聆听并对资料内容进行评价。

(三)合作学习

1、阅读课本P52,53的资料分析,并分组讨论问题。

学生代表本组同学的

意见,组内其他学生补充。

2、资料分析

A、吸烟:

(1)通过交流分析,了解吸烟的危害。

(2)课前组织学生调查各自家庭成员的吸烟情况,为家长算笔吸烟帐。

(3)引导学生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

(4)分析资料,并质疑:

吸烟危害健康,为什么有人还要吸烟呢?

(5)小组成员阐明对吸烟的看法,并提出可行的策略方案。

(6)展示从报纸上剪贴的吸烟危害健康的资料,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B、沙尘暴:

(1)在教师的引导下交流,说出治理沙尘暴的对策。

(2)出示沙尘暴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沙尘暴对人体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C煤烟:

(1)结合肺内气体交换的原理,理解煤气中毒的原因,提高防范意识。

(2)讲述煤气中毒的原理,加强学生的防范意识,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解决疑难、适度拓展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探究方案,让学生通过阅读,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3、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及探究方法

(五)总结梳理

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通过本节课所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提高。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完成课后练习。

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

1、课后分组,小组成员分工采集和测算当地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并将结果进行公布和交流。

2、组织分工,强调活动的注意事项,参与交流,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

3、预习下一节。

课后反思: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学习内容:

血液。

学习目标:

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通过对人血的永久涂片的观察,进一步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能。

通过对血液成分和功能的学习及对化验单的解读,充分认识生命的物质性及生物与自然的统一性,增强热爱自然、善待生命的情感。

重点

重点:

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难点血液成分和主要功能的教学。

学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加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那么,共分几层,

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

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自学P60有关内容归纳结果

(用显微镜来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教参“人血涂片

的制作”并作适当讲解,指导学生制作人血涂片并进行观察。

红细胞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归纳的和功能。

1、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时,看到的数量最多的细胞是()A上皮细胞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2血红蛋白的主要特性是()

A容易和氧结合,不易分离

B容易和氧结合,也易分离

C容易和一氧化碳结合,也易分离

D在氧浓度高时易和氧结合,在氧浓度低时易和氧分离3病菌侵入人体后,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到防御和保护功能的是()A血红蛋白B血小板C白细胞D红细胞布置第14题

2、预习下一节。

课后反思: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学习内容:

血管。

学习目标:

1、以自主性学习形式学习设计实验方案。

2、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爱护小动物的情

感。

3、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4、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

分析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难点:

理解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

教学资源的利用:

多媒体。

导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医院外科诊室的几个不同出血状况的病人,医生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

们看到了几种出血现象,医生为什么对不同出血症状的病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

方法?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一)呈现目标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二)互动探究

1、提出问题:

想知道人体有几种血管吗?

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如何?

2、设计实验: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仔细阅读课本64―65页,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材料用具。

3、进行实验

要针对小组讨论的问题,做出不同的尝试,会看到不同的实验效果。

观察过程中,要不断往棉絮上滴水,以保持鱼鳃湿润。

如果实验时间太长,要换小鱼,继续实验。

提示:

实验过程不能满足于观察到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还要注意移动培养皿,尽可能观察到小鱼尾鳍末端,找到毛细血管识别出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然后边观察边移动培养皿,根据血流情况,分别找到小动脉和小静脉。

4、交流展示、反馈矫正

小组代表交流本组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实验中看到了几种血管,血管内血流速度如何,并讨论课本65页的讨论题。

(三)合作学习

1、动脉

结构特点:

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功能: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思考:

毛细血管有何功能?

总结出毛细血管的功能。

提示:

重点观察管壁、血流速度、管大小,红细胞单行通过、物质交换过程。

2、静脉

结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