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心理学 第四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2198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心理学 第四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传播心理学 第四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传播心理学 第四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传播心理学 第四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传播心理学 第四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播心理学 第四章.docx

《传播心理学 第四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心理学 第四章.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播心理学 第四章.docx

传播心理学第四章

传播心理学课程(第四章)教案

一、课题:

受传者心理活动规律

二、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是是探索受传者接受和理解信息的心理活动与规律,比如受传者接受和理解信息中的选择心理、从众心理、逆反心理等。

分析受传者的意志品质对于他接收和理解信息的影响。

受传者不同个性倾向性以及各不相同的能力、气质、性格是如何影响他们对信息的理解和接受的。

三、教学要点:

1.受传者心理的特点

2.意志及意志行动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过程

3.个性倾向性与受传行为

四、重点:

1.受传者的选择心理

2.受传者的意志品质对于他接收和理解信息的影响

难点:

个性心理特征与受传行为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分三节来讲解本章内容,从受传者的信息接收到个性特征对信息接受的影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六、主要参考书目和资料:

1.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2.[美]威尔伯?

施拉姆、威廉?

波特著,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出版。

3.刘京林、周光荣主编《新闻心理学论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6年出版。

4.美国教育传播与术协会

5.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传播研究网

课时:

6学时

七、课堂教学:

(一)复习提问

受传者的主要心理特点有哪些?

(二)讲授新课

1.你是否知道人们接触传播媒介是出于各自不同的需要和目的?

2.你知道当代我国受传者有什么样的受传心理吗?

第一节受传者的信息接收与理解

一.受传者心理的特点

  受传者心理是指影响受传者对媒介信息的接触、理解以及评价等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和。

现阶段我国的受传者心理大致有以下特点:

1.突出自我的个性化心理

  受传者在参与传播的过程中,更加强调个性,更加注重自我需要和精神生活的实现与满足;在对媒介信息进行接触、理解和评判时,更多地依据自我的标准,以自我的价值观或者符合自己利益的认识态度为准则来评判是非善恶;希望主动地参与到传播过程中去,自由地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和主张,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喜怒哀乐,把传播活动当成是进行自我表现的舞台。

2.追求现实感和时代感的务实心理

  他们更关心具有时代感的内容,更关心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更关心同自己具有利害关系的内容。

总之,凡是在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上同受传者接近的信息内容,都容易引起受传者情绪情感上的共鸣,引发更多的关注。

3.希冀获得好处的获益心理

  受传者主动地参与传播过程,自觉地维持传播关系,是抱有一定的功利性目的的。

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获取能帮助自己进行经济或其他决策的信息、建立或维持对自己有利的人际关系、给人留下具有"君子之风"的良好形象、赢得别人的尊重、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免受损害等,都可能是促使受传者主动参与传播过程的功利之心。

4.追新猎奇的新奇心理

  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人皆有之,好奇心的存在使人们不仅对新异的事物产生注意(朝向),还促使人们进一步地去进行探究,打破沙锅问到底。

任何内容题材新颖、表现手法不落俗套的传播都能够满足受传者新奇心理的需要,受到受传者的喜爱。

有了受传者的喜爱,实现传播目的的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基本就不存在了。

5.反对弄虚作假的求真心理

被人欺骗、受人愚弄,相信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了解事实真相的愿望和权利。

作为传播者要认真对待受传者的求真心理,所传播的信息要确有其事,切忌为了个人的目的或者暂时的利益而去编造甚至捏造虚假的信息,不要把想象或希望同事实相混淆,把想象或者希望当作事实来传播。

二.受传者的选择性心理

1960年,美国学者克拉伯《大众传播效果》一书中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归纳为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是那个方面。

包括受众的三道防线,抵御任何可能引起认知失调的信息。

(一).选择性注意(接触)

1.概念

人们在接收信息时,总是不由自主地、自动地把那些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信息排除在自己的注意范围之外,同时也会主动地回避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相悖的或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只注意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一致的,以及自己需要和关心的或者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2.影响选择性注意的因素

(1)受传者原先的态度和立场;

人们出于认知和谐、自我确认的需要,总是更乐于注意那些支持其态度和立场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有助于其认知的和谐和自我确认;当然,对相反的信息则会加以排斥和回避。

(2)信息内容同受传者的接近程度如何。

  即信息内容是否同受传者有关,是否会对受传者产生影响。

如有关儿童保健和教育的信息内容对正有孩子处于儿童期的母亲就比对于未婚妇女或虽然已婚但没有孩子的妇女更为接近。

而信息内容同受传者越是接近就越有可能成为受传者选择性注意的内容。

(就业信息)

 

(二)选择性理解

1.概念

选择性理解意味着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对同样的讯息作出解释和反应。

通常,人总是依照某些经验来接受和理解传播内容,或根据自己已有的观念来理解信息,对那些与自己原有观念相反的内容则加以排斥或歪曲,使它符合自己已有的观念和立场。

2.影响选择性理解的因素

(1)受传者的需要和动机

有时受传者之所以对信息做出自己的理解,就是在某种动机推动下试图满足自己的某一种或某几种需要。

理解的目的往往是想通过理解得到某些东西。

美国学者麦克莱勒和阿特金森(McClelland和Atkinson,1948)的实验表明了对于一些似乎隐约可见的东西,处于高度饥饿状态的被试把它们理解成同食物有关的东西的概率很高,而不太饥饿的被试则较少地把它们理解成同食物有关的东西。

可见只有外界刺激与内在需要相一致时,外界刺激才能起作用,也才能被受传者注意和理解。

否则,就可能被回避或歪曲。

(2)受传者原有的态度

受传者原有的态度或立场也是导致选择性理解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3)受传者的情绪状态

  卢奔和卢卡斯(Leuba&Lucas,1945)利用催眠术将被试引领进入不同的情形状态后,给他们看一张一群年轻人在一片沼泽地里挖掘的图片,发现由于个人所处的心境不同对图片的描述有极大的差异。

同一个被试处于愉快心境时对图片的描述是:

"看起来很有意思;唤起了我对夏天的记忆。

这就是生活的目的;在野外锻炼--挖掘泥土、种植、看着它们成长。

"当他处于批评性心境时则述为:

"相当可怕的地方。

对处于这种年龄的孩子来说应该做些更有益的事情,而不是挖掘这种东西。

不干净、肮脏、毫无益处。

"在被引领进入焦虑心境时对同一幅图片的描述为:

"他们会弄伤自己。

应该有大人在旁看护以防事故。

我真想知道水有多深。

"

(4)受传者的个性特点

  受传者的个性特点也会对人的理解产生影响。

有一个故事说一位父亲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非常乐观,另一个儿子极端悲观。

父亲觉得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都不好,于是,父亲在一间房间里堆满了马粪,让乐观的儿子在里面呆一天;在另一间房间里堆满了各种各样吸引人的玩具,让悲观的儿子在里面呆一天。

到了这一天的晚些时候,父亲进到堆满马粪的房间,看见乐观的儿子正喜气扬扬、挥汗如雨地刨着马粪,丝毫没有沮丧或悲伤,他告诉父亲在马粪的下面肯定藏着好东西。

父亲又到另一间房间,发现悲观的儿子坐在玩具堆前伤心地哭着。

儿子告诉父亲他担心这些好玩的玩具会打坏。

  选择性理解的存在,使得在实际的信息传播过程中,编码和解码两个过程并不对称,所受的信息常常并不等于所传的信息,二者可能相去甚远甚至相反。

传播者在组织传播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受传者的选择性理解,控制和引导传播内容,尽量减少和消除受传者对传播内容可能产生的歪曲,提高传播的质量。

(三)选择性记忆

1.概念

  指人们根据各自需求,在已经被接受和理解的信息中挑选出对自己有用、有利、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储存在大脑中。

往往是一种无意识行为。

2.如何增强受传者对重要内容的记忆

(1)、创造良好的记忆环境。

如接受信息的场所与休息、娱乐的场所分开,对环境加以布置使受传者不受其他信息干扰和刺激。

(2)、重视受传者的最初和最后印象。

(3)、组织座谈讨论。

(4)、进行必要的奖惩(大棒加胡萝卜)。

二受传者的从众心理

1.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是指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和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俗称"随大流"。

受传者在传播活动中也经常表现出从众的行为,即受传者常常不知不觉地受到一个群体的真实的或臆想的压力的影响,从而按照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意愿去接受和理解信息。

谢里夫有关群体规范的研究表明在一个不确定的情境中,人们依赖于别人的指引,并且群体的影响可以延伸至群体并不存在的情境。

谢里夫在一间暗房内用一个发光装置发出一束静止不动的光,持续两秒后消失。

他告诉被试:

"当房间完全黑下来后,我会要你们准备,然后会出现一束光。

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后这束光开始移动。

你一看到它移动就按你面前的键盘。

几秒钟后光就消失了。

然后你们要尽量准确地告诉我光移动了多远的距离。

"起初被试们一个个单独在暗室里估计静止的光点"移动"的距离。

多次反复后,每个人通常会建立一个个人标准。

而不同被试的个人标准有很大的差异。

接着让被试们共处一室来进行实验,令他们能互相能听到各自的估计。

结果随着反复尝试,原先不同的估计变得越来越接近。

群体逐渐采用了一个它自己的规范,这一规范通常位于各不同估计值的平均值附近。

最后让群体中的成员重新独居一室进行进一步的尝试。

这时,个体通常保留了他在群体中所形成的规范。

阿什有关群体压力的研究发现人们往往不顾自己的正确判断而遵从群体的意见回答问题,即使群体的意见与他们自己感觉到的信息相矛盾。

 阿希向被试出示两张卡片。

一张上有一条线段(标准线段),另一张上有分别标为a、b、c的三条线段。

他把被试分为八人一组,而事实上八人中只有一人是真正的被试,其他七人都是实验者的助手,他们的任务是在给出了两、三次正确答案后开始给出错误的答案。

他们要给出一个共同的错误答案,让被试听到每个人似乎都公认某条线段与标准线段同长,只有他所判断的那条是错的。

在这样的情境中个人会怎么办?

对123名被试实验的结果表明有76%屈从了群体的压力。

即使在线段长度的差别非常显著(达到7英寸之多),以致没有人再那么容易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的情况下,仍然有一些人屈从于群体压力。

个人之所以遵从群体,最重要的原因也许是他不愿意被称为越轨者和"不合群的人",或者是因为不愿意惹人注目或丢面子,于是便与群体规范保持一致,归根结底乃是由于群体规范的一致性要求所致。

群体规范即群体内统一的,对其成员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它规定着群体成员的行为可以接受或不能容忍的范围。

群体成员一旦违背或偏离群体规范,就会被视为越轨者而受到群体的孤立和惩罚,这将对主体造成强大的,甚至难以忍受的心理压力,因此它对个人行为具有很强的作用。

4.引发从众行为的因素

(1)群体因素

群体的规模

从众倾向的强弱往往随着群体规模的增长而增长。

研究表明,无论男女,面临的群体规模越大,产生的从众量也就越大。

群体的一致性

阿希通过对实验情境的不同安排证明了群体的分歧将有损于群体的力量,会削弱群体迫使个人从众的力量。

一个群体愈不一致,它使人从众的力量就愈弱。

群体凝聚力

研究表明,群体凝聚力越强的群体,其成员彼此之间的关系就越密切,成员自觉维护群体利益的意愿就越强,于是其成员就会愈感到应该对群体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导致的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就愈多,相应地越轨者失去群体信任的程度也越大。

(2)个体因素

个体的地位与能力

个体在社会上或群体中的地位越高、能力越强、或在某个问题的具有专长,就越具有独立性,在心理上和行为上也就越容易影响别人而不容易被别人所左右。

个体的个性特征

一般来说,那些具有强烈的需求的人,只要从众能够满足或部分满足其需求,他就容易产生从众行为,否则,他可能要竭力抵制;独立性强的人,不易受暗示,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因而更少地遵从大多数人的错误观点,相反,独立性差的人就可能更多地表现出从众行为;外向型性格的人随和、重视外部世界,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内向型性格的人偏重主观世界,常常沉浸在自我欣赏和陶醉之中,一般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外向型性格的人比内向型性格的人更容易出现从众行为。

个体的性别特征

有关从众行为的早期研究似乎证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从众,其原因可能是我们的文化鼓励妇女驯服和遵从,而鼓励男子侵犯和独立。

结果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更趋向于遵从他们不熟悉的项目,而对自己可能了解多一些的项目则表现得较为独立。

2.利用从众行为促成传播目的

在传播时,传播者如果懂得强化或削弱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因素。

如,如果传播者向受传者介绍社会集体对所传递的观点的态度,那么他就能够利用这个集体的威信来达到说服个别受传者的目的。

但是,如果受传者对这个集体持否定的态度,那么就会给传播带来相反的效果,造成受传者对所传递的观点持否定态度。

三受传者的逆反心理

(一).逆反心理及其表现

1.含义

逆反心理就是指人们对某种观点、立场或结论等具有抵触情绪,进行反方向的思维,表示怀疑和不信任,并进而得出与原结论相反的结论,表现出相反的行为。

在信息传播中,受传者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对于传播者极力提倡的观念反而加以反对,而对传播者所批评或禁止的东西却加以赞赏和接受。

2.受传者逆反心理的表现

(1)强化原有态度

当受传者原有的态度非常坚定,传播者所传播的观念或态度又与受传者原有的态度尖锐对立时,受传者对传播的内容将产生十分强烈的对立甚至抵制情绪,认为传播者的观点很不可信,而更加坚定不移地确信自己原来的立场和态度。

(2)做出逆向选择

受传者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往往会对传播的内容和观点反着听、反着看、反着想、反着做。

总之在行为表现上同传播者唱反调。

(3)贬损传播者

受传者的逆反心理有时还会进一步延伸到对传播者的看法和认识上,对传播者予以贬损或攻击。

如认为传播者并不客观公正,也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而是屈从于权力,沦为权力的走狗和传声筒;或者认为传播者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为了经济利益而出卖原则,对事实加以歪曲;或者认为传播者只是为了追求某种轰动效应而不顾客观事实,只求能够耸人听闻。

(二).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传播者方面的原因

(1)信息内容虚假失实

任何虚假的传播内容都会令受传者有一种受欺骗、被愚弄的感觉,从而引起受传者的反感。

特别是在传播内容多次失实以后,受传者心理上就会形成强烈的逆反心理,对特定的传播者或传播媒介失去信任,而且这种不信任感会演变成具有倾向性的心理定势,使受传者不加思索地就对特定的传播者或传播媒介进行反向思维。

(2)以偏概全

用片面的、偶然的、孤立的事实来说明全体,同样会导致受传者产生逆反心理。

因为个别情况并不代表事物的主流,更加不能用来代表事物的本质。

传播中任何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的做法同传播虚假信息一样都是失实,这种做法一旦被受传者所识破,在受传者心理上所引发的反感和不信任感并不亚于传播虚假消息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3)浮夸过头

对于真实的、客观的信息内容,在传播时还要注意把握传播的分寸,不能任意拔高或有意贬损。

客观现实中的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度,在进行报道和传播时如果超过了事物应有的度,也是缺乏实事求是精神的一种表现,其实际的传播效果将与传播者的初衷南辕北辙。

因此作为传播者应该知道,只有恰如其分的评论和传播才能赢得受传者的信任。

(4)传播方式不当

受传者的逆反心理还可能由于传播者采用了不恰当的沟通态度和传播方式,让受传者从心底里产生抵触情绪,于是就连传播者的正确意见也都听不进去,并且在态度和行为上还要故意同传播者作对。

对任何受传者而言,传播者只有使传播方式符合他们的特定心理特征和心理需要,传播内容才有可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2.受传者方面的原因

(1)对“宣传”的反感

人们通常认为是为了宣传者的利益而不是被宣传者的利益。

既然宣传的目的就是要对受传者实行控制,当然就很难公正和客观。

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就从心底里对宣传产生了反感,因为每个人都喜欢按照自己的独立意志行事,都不愿意受到别人的操纵和控制,都要追求自己利益的满足。

因此如果信息传播被受传者认定是在进行宣传时,就会由对宣传的反感而滋生出对信息传播的逆反心理。

(2)习惯与经验

受传者已有的经验和习惯,已形成的观念是人们认识事物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参考框架,成为人们评价真假、善恶、是非的标准之一,也是人们思维过程中的一种内在尺度。

受传者在接受所传播的信息内容时,总是要拿它同自己的参考框架或内在尺度进行比较对照,如果信息内容同他的内在标准相抵触,或者虽不抵触但令他怀疑,这时受传者就会对信息内容产生逆反心理,不假思索地予以抵制。

3.逆反心理的防止与消除

(1)淡化"宣传",让事实说话

淡化宣传,并不是主张不要宣传,而是强调要讲究宣传的艺术,要让事实本身站出来说话,以理服人。

(2)增强信息传播的真实性

真实是各种类型的传播活动取信于受传者的重要法宝,是取信于受传者的首要条件,其他的如传播方式、受传者的心态等因素都是在内容真实的前提下起作用的。

增强信息传播的真实性要从对传播内容严格把关开始,其次,对于由于某种原因已经出现的信息传播失实要认真对待。

在传播中要尽量采用第一手材料,对任何非第一手材料都要向知情人核对或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认真进行核实。

一旦发现有信息内容失实的情况存在,就应当公开向受传者致歉、认错,并公开更正。

"过而改之,善莫大焉",传播者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不仅不会降低自己在受传者心目中的信誉,反而将赢得受传者的尊重和信任。

不能怕影响信誉而加以遮掩,这样做只会使传播者的信誉更低。

(3)增强信息传播的可信性

传播者要想提高信息内容的可信性,一方面要注意树立并提高自己的权威形象,另一方面要尽量运用权威的信息来源,如引用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和判断,就比传播者自己作为门外汉而大发宏论更加可信。

另外要提高信息内容的可信性,传播者还应该在信息表达方式上面下功夫,弃用空话、套话、废话。

第二节意志品质与受传行为

1、为什么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

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2、意志是一种独立于客观现实的、纯粹的精神力量,可以为所欲为吗?

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据此来支配和调节行动以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

的心理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突出的体现,也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

人的意志是在劳动的过程中和语言交际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因此人们的意志行动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必将在不断追求真理中丰富、提高和前进

,逐渐提高其意志力水平,并在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起作用。

二.意志的作用

意志的重要性一方面体现在它对外部动作的有效组织和调节,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对人

的内部心理状态的有效组织和调节。

在对外部动作的组织和调节方面,意志既推动人去克服一切困难从事实现预定目的所必

需的行动;也制止所有那些不符合预定目的的行动,即意志对行为起着发动和抑制两种功能

,这两方面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是互相联系和统一的。

在对内部心理状态的组织和调节方面,意志可以使人排除一切外部干扰,集中注意于当前的任务;也可以克制各种消极情绪的不利影响,通过有效组织和调节自身的认识过程和情绪状态去实现预定的目的。

三.意志与认识、情绪情感的关系

1.与认识的关系

 一方面,认识过程是意志产生的前提;另一方面,意志对认识过程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任何目的的确定都是源于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对自身需要的认识、以及对客观现实与自身需要之间关系的认识;人对于实现目的的手段的确定同样是源于人对于各种行动手段的认识。

在认识活动中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因此必须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去克服这些困难(如迫使自己集中注意力以克服各种内外干扰、绞尽脑汁地回忆相关的知识或情景等、进行想象和思维以求解决问题等),认识活动才不会半途而废,才可能有深入而持久的认识过程。

  在20世纪60年代末赛利格曼(Seligman)等人发现狗在连续多次遭受电击而无法躲避后,

即使处于可躲避的电击情况下也不躲避。

海若托(Hiroto,1975)等人的研究则发现人同样如

此。

他们把被试大学生分为两组,使其在强烈的噪音条件下进行作业,其中A组可以设法躲避噪音干扰,而B组则根本无法躲避噪音的干扰。

后来,当两组被试都处于可躲避的强噪音条件下作业时,B组被试很少试图躲避噪音,他们在明显的有害刺激前"认输"而不做任何努力。

这似乎证明了人对自己以往行为结果的认识将会制约其意志行为的表现。

2.与情绪情感的关系

  意志和情绪情感也有着相互影响的密切联系。

一方面,情绪可以促进或妨碍意志行动;

另一方面,人的意志又能够调节和控制情绪情感,以理智来驾驭情感,使情绪情感服从理智

的要求。

  各种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如积极的心境、爱国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感等会支持和推动人

们朝着预定目的积极努力,成为意志行动的巨大助推力;各种消极的情绪情感如消极的心境

、高度的应激状态和畏难情绪等将会成为意志行动的内部困难,动摇和销蚀人的意志力,妨

碍意志行动的贯彻,不利于目的的实现。

  当人们因为困难或其他原因而产生消极情绪时,通过意志的组织和调节功能,可以自主

地抑制这些消极情绪,自觉地以各种高尚的积极情感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意志行动,使之服

从于理智的要求。

  事实上,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代表着人的心理活动的不同侧面,它们是

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三者相互渗透、交织在一起,单独的、孤立的某一种心理过程是不可

能存在的。

只是为了分析研究的需要,才对统一的心理过程从不同侧面进行分析。

四.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1、为什么我们有时很容易就做出行动的决策,而有的时候却犹豫不定,踌躇不决?

2、当你在完成一项行动的过程中碰到各种困难时,是什么促使你努力去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

1.采取决定阶段

(1)动机斗争

  人的意志行动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

如果同时起作用的各个动机是彼此对立的,或者虽不对立但要求在同一时刻实现,而客观上又不可能同时实现,这时就会发生动机斗争。

动机斗争的过程往往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特别是当涉及到个人愿望与社会道德准则相矛盾的动机斗争时,最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坚强。

  意志行动中的动机斗争是指同时起作用的各动机之间相互矛盾时,对各种动机权衡轻重利弊,评定其社会价值以及解除意志行动的内部障碍的过程。

(2)确定行动目的

  很多时候人在行动之前往往会同时有几个彼此不同,甚至是相互抵触的目的,每个目的

都有其引人之处,都有其某种必要性和可能性,这往往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发冲突,导致内部

困难。

因此需要对各种彼此抵触的目的进行权衡比较,根据目的的意义、价值、客观条件和自身特点最终确定一个目的。

各种行动目的的抵触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A:

接近--接近冲突

  也称为双趋冲突,指同时存在的各种目的对个人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个人以同样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兼得,于是产生内心冲突。

这时要在其中选择一个对个人

来说确实是一件难事。

B:

回避--回避冲突

又称为双避冲突,指一个人同时遇到两个威胁型的事件,但又必须在这两个令人不快的对象之间选择其一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

例如,孩子得了龋齿感到痛苦,但又因为害怕治疗而不肯就医;学生既不愿意自己的学习成绩差又不愿意进行艰苦而繁重的学习活动。

C:

接近--回避冲突

又称为趋避冲突,指一个目的对个人既吸引又排斥,个人对同一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

意向,一方面因为该目的的积极特征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又因为该目的的消极特征恶而避之,从而产生矛盾的内心冲突。

 2.执行决定阶段

 这一阶段要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