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75524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孩子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活动课程,课本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社会、地理等相关学科有机的结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

四年级的孩子已具备自己的认知、情感和体验,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年级的孩子是喜欢上思品课的,有的孩子认为有少许课本话题无法调动学习兴趣,有的孩子则认为教师上课的形式可更为多变,教师应正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让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的社会责任。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教材共五个单元,第一单元“诚信是金”,第二单元“伸出我们的手”,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第五单元“祖国真大”。

   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

四年级下期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

如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以家乡的老街和老屋、家乡的地名、风味饮食作为基本事实,把爱护家乡文化遗产教育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

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以交通工具和路线的历史演变、未来交通的发展作为基本事实,感受祖国的迅速发展,并时刻注意交通安全,不但自己要注意交通安全,还要向周围的人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及交通的常识。

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教案目标:

   1、通过课本每单元的话题,引导学生加深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2、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开阔学生的视野,深化其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将学习延展到生活中

  3、通过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感受生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4、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5、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切实的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道德观

   6、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案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3.追求教案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4.建立新的教案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案质量。

五:

教案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诚信是金》   3课时             

第二单元:

《伸出我们的手》 3课时

第三单元:

《我的绿色日记》8课时             

第四单元:

《交通连着千万家》3课时

第五单元:

《祖国真大》   4课时

 

 

 

 

 

 

 

 

 

 

 

 

第一单元《诚信是金》

教案目标:

1.知道诚信是自尊自爱的表现,爱惜自己的名誉

         2.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3.懂得社会需要诚信,诚信是现在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

教案重点:

1.学生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学习正确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错误

          2.了解诚信的可贵,学会自我评价、自我选择

         3.引导学生努力做诚信的人

教案策略:

通过树立榜样、反思、辩论等活动,引导孩子做诚信之人,鼓励孩子勇敢面对自己的行为,勇于反思

 

                       第一课时:

诚实,不需要理由

教案过程:

一:

讲关于诚实的故事

1、谈话引入新课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有关“诚信”的话题。

(板书:

诚信)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诚实的故事?

讲给大家听听。

(指名讲述。

)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讲一个诚实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2、师讲述华盛顿小时候的故事

听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华盛顿小时候很(诚实)。

因为华盛顿小时候很诚实,所以他的爸爸很(骄傲),并且夸他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3、交流:

(1)、你说过慌吗?

为什么说谎?

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如果有人当众戳穿你的谎言,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2)、小组交流后汇报。

(3)、师生集体点评。

4、教师讲述:

一位博士的故事的启示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位博士,学问做得很好,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

怎么回事呢?

原来,他在学校时有过多次借钱不还的事;假期打工时还有过欺骗行为。

了解到这些情况,用人单位就谁也不愿录用他了。

过去的不诚实居然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麻烦,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师出示课件——博士个人资料:

1、学习成绩优异;2、学问做得很好;3、诚信记录:

在学校时有多次借钱不还的事,假期打工时,还有过欺骗行为。

师:

你们想一想,他应聘的那些用人单位会不会录用他呢?

生:

展开丰富的想象,交流。

师指名回答:

(不会)

师:

这个故事的结果就跟你们预测的一样,那些用人单位都没有录用他,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他在学校时有多次借钱不还的事,假期打工时,还有过欺骗行为。

使他失去了工作机会,这个博士除了失去工作,还失去了什么?

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

展开想象,交流,师指名回答。

(失去了诚信)

师:

是的,是失去了诚信。

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

人一旦失去了诚信,就像那位博士一样,即使有着聪明的头脑、出众的能力,也不会被社会所认可,更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所以,做人首先做到诚信。

5、交流

(1)、有人说:

“任何时候都应该讲真话,不撒谎。

”你认为呢?

(2)、请将你的观点写下来。

(3)、指名发言。

(4)、师生集体点评。

6、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拍手拉勾不要变

教案过程:

一:

谈话入题:

我们都记得小时候唱过的歌谣: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遵守承诺,说道做到,就是诚实守信的表现。

(板书:

拍手拉勾不要变)

二、活动一:

讲述《曾子杀猪》的故事

1、引入:

在我国古代,有个叫曾子的人,咱们来听一听他的故事。

2、师:

在我国古代,一头猪对一家人来说是非常昂贵的财富,而曾子为了一句不经意的承诺,尽杀掉了一头猪,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诚信)

师:

对,是诚信。

这个故事充分表达了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信,将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曾子杀猪》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干多年前,可是它仍然一直启示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生活中信守诺言,要说到做到。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问题续编故事:

(1)曾子的孩子听了妈妈说回来要杀猪给他吃,非常高兴,可是妈妈回来后没有给他杀猪,他()后来,他的妈妈在给他许诺时,他会()。

(2)曾子的孩子盼望妈妈能给自己杀猪吃,可又担心,妈妈会不会只是哄他,不会真的杀猪。

没想到,爸爸和妈妈果然履行了承诺,他()。

(3)曾子的妻子本想用这句话哄哄孩子,没想到丈夫那么认真,他无法理解丈夫的举动。

于是,夫妻争执了起来()。

(4)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说的有道理,以后,她再给孩子许诺时会()。

三、活动二:

交流:

1、如果别人不守信用,你会怎样想?

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你说话算数吗?

2、小组交流后汇报。

3、师生集体点评。

4、小结:

一个的信誉是慢慢建立起来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记在心上,并尽力做到。

四、活动三:

把你最信任的同学朋友介绍给大家,写下他的诚实守信的故事。

1、学生写下来。

2、指名发言。

3、师生集体点评。

4、小结: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我们播种真诚,才能收获友谊,成为大家信得过的朋友。

 

                   第三课时:

诚信就在身边

教案过程:

一、谈话入题:

二、活动一:

《三鹿奶粉事件》的启示

1、播放《三鹿奶粉事件》相关的视频文件和图片文件

师:

这一副副令人心酸的照片,它在警示着我们什么呢?

生:

它在警示我们做人要将诚信,否则不但害了别人,还害了自己,最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师:

是的。

同学们,这个真实的新闻事件在警示着我们每一个人:

如果不诚不信,不但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更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活动二:

阅读课文、畅所欲言

1、学生自由阅读书中的内容。

2、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辩论:

(1)看看哪些是诚实的行为,哪些是不诚实的行为。

为什么?

(2)分组讨论,说说。

不诚实有什么危害?

(3)交流、总结:

不诚实的后果,做了不诚实的事心里会不安、害怕,不诚实只会害人害已。

 3、小结:

诚信是金,但在讲诚信时,还应多一份智慧,有智慧的诚信就是与人为善,在咱们中国古代有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叫孔子。

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起读:

人无信不立

师:

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

(指名回答)

师:

让我们再读读这句话,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我们的心里。

四、活动三:

完成书上的“我的诚信档案”。

1、自己评价。

2、同桌之间相互评价。

3、小结:

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烧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

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一个海洋。

同学们,相信诚信的力量吧,它可以点石成金,触木为玉。

 

 

第二单元  伸出我们的手

教案目标:

1、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激发学生的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们

2、感受弱势人群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他们产生尊敬之情

3、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常用的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

4、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来关心弱势群体

教案重点:

1、激发学生主动认识和关注弱势群体

2、消除学生对弱势群体的一些偏见与歧视

3、引导学生自觉关注和帮助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教案策略:

通过观察、调查、换位体验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切实感受弱势群体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一课时:

同在蓝天下

教案过程:

一、谈话入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群特殊的人,残疾人、老年人、特别贫困的人……,他们和我们

同在蓝天下,特别要我们的尊重与理解。

(板书课题:

同在蓝天下)

二、活动一:

体验残疾人的生活,感受残疾人生活的不便,该如何去帮助“残疾人”。

1、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领取不同的任务,根据任务提示来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

第1、2小组试着用一只手收拾自己的书包。

第3、4小组用布蒙上自己的眼睛,在教室中走一圈。

第5、6小组扮演聋哑人向其他同学问路。

2、提出问题,“你们体验了‘残疾人’的生活,有什么感受?

3、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

4、小结:

他们有许多困难,需要我们帮助,但他们更需要我们尊重与理解。

三、活动二:

在“资料互传递”中认识到残疾人中的优秀人物都是可亲可敬的

1、把自己课前查阅的残疾人的优秀事迹讲述给同学们听。

2、提出思考问题:

为什么要赞美这些残疾人?

四、小结:

他们每一个困难的克服和每一点成绩的取得,都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他们以顽强向

上的精神,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同时,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爱、帮助……

 

                  第二课时:

生活因爱更美丽

 教案过程:

一、谈话入题:

   为了方便老、弱、病、残者的生活,国家和社会采取了很多措施,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

便利。

(板书课题:

生活因爱更美丽)

二、活动一:

你知道社会、国家有哪些措施方便老、弱、病、残者的生活。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