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优质课教案 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1696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寡人之于国也优质课教案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寡人之于国也优质课教案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寡人之于国也优质课教案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寡人之于国也优质课教案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寡人之于国也优质课教案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寡人之于国也优质课教案 1.docx

《寡人之于国也优质课教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寡人之于国也优质课教案 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寡人之于国也优质课教案 1.docx

寡人之于国也优质课教案1

驻马店市2017年度高

中语文学科优质课评选

题目:

《寡人之于国也》

单位及署名:

平舆实验中学王文见

时间:

2017年3月

作者简介:

王文见,男,1981年6月出生,2006年7月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共党员。

中教一级,从事高中语文教学10年多,现担任高一年级语文课。

通讯地址:

平舆实验中学,邮编:

463400,电话: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

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

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学生活动的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2.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二、整体感知

【背景材料】

一、作家作品

1.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

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

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

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

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

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

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

第2-4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思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第5、6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

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

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

“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②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

③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

如:

“于”、“王”,“以”“食”“之”。

④注意词类活用的词。

“鼓”、“树”、“衣”、“谨”、“王”。

三、重点、难点的孝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2.导入新课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

文章2-4段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明确:

文章第5、6段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3.介绍作者、作品。

4.文章梳理问答。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参考答案]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2-4段)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5段—7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3.分类整理古汉语常识。

二、整体感知

孟子善于雄辩,并气势充沛,使其自己“仁政”的观点鲜明,明确,学习时要研究其具体的方法。

对于古汉语常识,要注意准确把握,探寻规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出题讨论式

讨论题:

(1)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参考答案]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

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5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

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

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集中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即第5—7自然段。

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2.以训练式,完成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

(1)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

句意是:

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句意是:

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句意是:

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

涂有饿莩(涂,同“途”,道路。

殍,通“殍”句意是:

路上有饿死的人。

(2)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

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

句意是:

我对国家。

河内凶(河,黄河。

今泛指河流。

句意是:

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

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

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

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句意是:

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

今常指一般的行走。

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

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

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

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3)一词多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

寡人之于国(对,介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

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àng)

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áng)

请以战喻(让,介词)

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以时入山林(按,介词)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狗彘食人(吃,动词)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

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五亩之宅(“的”,助词。

中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

(4)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

敲起鼓。

句意是:

咚咚地敲着战鼓。

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

种植。

句意是:

(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

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句意是: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5)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

(……也,表判断。

句意是,不是我,是年成啊。

倒装句

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应“未有之也”。

句意是,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

省略句

可以无饥矣。

(“以”后省略宾语“之”。

句意是,可以凭借它没有饥饿了。

四、总结、扩展

文言文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准确地解释文言实词,是学好文章的关键。

判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应做到以下几点:

1.牢记实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课文中例句及文言词法句法。

2.从字形、字音入手推求字义。

3.利用文言句法特点判断词义。

4.利用词的构成方式判断词义。

5.从具体语境出发,顾及上下文去判断词义。

理解孟子所说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的意思。

(选自《孟子·尽心下》)

[参考答案]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

可见“民为贵”的道理。

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思(附答案)

(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读shuò,屡次)

(4)数罟不入洿池(读cù,密)

(1)百发百中(发射)

(2)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仅)

(3)系向牛头充炭直(价值)

(1)非我也,兵也(兵器)

(2)穷兵黩武(战争)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4)草木皆兵(兵士)

(1)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3.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直……耳,是……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附: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1.梁惠王提疑:

民不加多(1段)

2.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2-4段)

3.孟子答疑:

使“民加多”的措施(5-7段)

结论——保民、养民、教民、富民、爱民而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