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渝高速公路宜昌段特长隧道抢险救援探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1419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渝高速公路宜昌段特长隧道抢险救援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沪渝高速公路宜昌段特长隧道抢险救援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沪渝高速公路宜昌段特长隧道抢险救援探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沪渝高速公路宜昌段特长隧道抢险救援探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沪渝高速公路宜昌段特长隧道抢险救援探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渝高速公路宜昌段特长隧道抢险救援探析.docx

《沪渝高速公路宜昌段特长隧道抢险救援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渝高速公路宜昌段特长隧道抢险救援探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渝高速公路宜昌段特长隧道抢险救援探析.docx

沪渝高速公路宜昌段特长隧道抢险救援探析

沪渝高速公路(宜昌段)特长隧道抢险救援探析

一、沪渝西高速(宜昌段)隧道的基本情况

(一)沪渝西高速公路(宜昌段)总体情况

沪渝高速公路(宜昌段)东起宜昌长江公路大桥,西止恩施州界碑,全长97.8公里,其中,共有收费站5个,分别为宜都站、白氏坪站、高家堰站、贺家坪站和榔坪站;共有桥梁112座(左右线合为一座),其中,特大桥梁11座,大型桥梁24座,中小型桥梁77座,总长29.9公里;共有隧道17座,其中,特长隧道3座,长隧道5座,中隧道6座,短隧道3座,均为双洞单向公路隧道,隧道净宽9.75米,净高5米。

最长的金龙隧道位于沪渝高速公路1248公里处,长8.6公里,坡度1.5%,洞端标高差130.4米;落差最大的朱家岩隧道长1290米,坡度2.8%,洞端标高差36.2米;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渔泉溪隧道长5228米,坡度1.98%,洞端标高差103.5米。

在沪渝高速公路(宜昌段)渝沪向有4个长下坡路段,分别为辖区终点至榔坪收费站(连续21公里,包括榔坪、关口垭隧道)、金龙隧道至高家堰服务区(连续26公里,包括扁担垭、渔泉溪、朱家岩、长岭隧道)、父子关隧道至白氏坪收费站(连续19公里,包括刘家坳、王子石、百步垭、父子关隧道)、女娘山隧道至宜都收费站(连续14公里,包括殷家岩、章家槽、白岩溪、女娘山隧道),共计80公里,占沪渝高速公路(宜昌段)总长的82.47%;沪渝向有金龙隧道至榔坪收费站(连续22公里,包括金龙隧道)长下坡路段。

事故高发路段为渝沪向金龙隧道至高家堰26公里长下坡,又以扁担垭,渔泉溪、朱家岩三个隧道最易发生车辆交通事故,扁担垭与渔泉溪隧道仅间隔魏家洲大桥(554米),渔泉溪与朱家岩隧道就50米间隔。

如此密集隧道分布,加上隧道内灯光昏暗,容易使长途车驾驶员因光线变化造成交通事故。

沪渝高速公路(宜昌段)作为全省乃至全国路面条件最复杂、救援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其特殊表现在五个方面。

1.落差大。

沪渝高速公路(宜昌段)全长97.8公里,横断面从平均海拔40余米长江流域中段迅速抬升至平均海拔1100余米的鄂西高原,连续长下坡造成极大安全隐患。

2.气候复杂。

海拔迅速抬升的半高山地区,气候变化呈典型阶梯型分布,湿润多雨,往往成为云雾聚集区,“雾随风走”现象普遍。

同时,高速公路穿越群山,很多路段受高山阻隔,形成相对封闭气候环境,经常出现雨、雪、雾、冰、晴交替现象,同一地点不同时段天气频繁变化。

几分钟前浓雾弥漫,几分钟后云开雾散,天气变化给交通管理带来挑战。

3.桥隧众多。

该路段桥梁及隧道总长62.4公里(桥梁30公里,隧道31.4公里),桥隧比占总长高达62.7%,属于典型的由桥梁和隧道组成的山区高速公路,与普通路面相比,桥隧发生交通事故比例更高,救援难度更大。

4.附属设施少。

因山区高速公路的特殊性,路面附属设施非常重要。

该路段现有服务区1个(高家堰服务区,1215公里处),避险车道2个(1235公里处,1221公里处),但明显偏少。

5.分流点少。

该路段特殊地理环境致使沿线各站口的行车匝道“坡急、弯陡”。

大型载重汽车无法迅速通过,容易出现被卡匝道进退两难的现象,滞留路面给救援行动带来不便和隐患。

(二)沪渝高速公路(宜昌段)隧道群分布情况

隧道内设有排烟系统、事故应急照明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消防灭火设施、避难设施,正常情况下能满足隧道内前期火灾的施救。

二典型战例

(一)8.20长岭2#隧道救援

基本情况:

1隧道基本情况

沪渝高速鄂西段长岭2#隧道位于长阳县贺家坪境内,隧道位于半山腰,地势险要,全长680米,隧道内设有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系统,ABC类灭火器。

2事故基本情况

2010年8月20日,沪渝高速长岭2号隧道恩施往宜昌方向入口60m处一辆载重货车追尾,发生侧翻。

由于当天刚下过小雨,事故路段雾浓,一辆载重货车由于车速较快,将停在隧道口的一辆广本小汽车压在车底,连续的冲撞导致7车追尾,5人被困。

事故特点:

1辖区中队距离事故地点远,不能快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施救援。

长阳中队距离事故现场70公里,耗时73分钟,沿途均为上坡,行车速度慢,到达现场时已错过最佳救援时机。

2易形成连锁反应。

由于车辆从恩施往宜昌方向车辆行驶速度较快,事故发生时刚下过小雨,山间雾浓,前面车辆出事故后,后面的车辆应能见度低、车速快,导致发生连环相撞事故。

3、车辆损毁严重,人员伤亡重,救援难度大。

事故车辆经过剧烈碰撞、碾压,发生了严重变形,把人员死死的卡在车内里面,加上载重货车压在事故车体上,大大增大了救援难度。

事故造成3人死亡,8人不同程度受伤。

处置经过:

长阳大队接到报警后迅速调集3车21名官兵赶赴现场,并迅速向支队指挥中心报告。

经过1小时的艰苦奋战,成功将两名被困者救出。

1反应迅速,科学调度。

长阳大队接到报警后迅速出动3车21名官兵赶赴现场,同时向支队指挥中心报告。

在出动途中迅速通知政府,调集足够的社会救援力量赶赴现场配合施救,并及时与高管部门取得联系,加强现场的警戒监护并对现场情况进行初步确认,取得现场第一手资料。

2初期处置得力。

长阳大队在出动途中保持与高管部门互通,实时获得现场情况。

及时要求高管部门做好现场警戒,维持现场秩序,为我救援力量开辟救援通道,并通过电话连线的方式指导路政救援队施救,并成功救出一名被困者。

3战术布置合理。

长阳大队到场后,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方面,由战斗二班对战斗区域实施二层警戒,由战斗一班和抢险救援班对现场实施破拆救人,战斗员反应灵活,战斗配合默契,器材装备合理配合,迅速将被困者救出。

4官兵英勇顽强。

此次事故救援现场复杂,场面惨烈,视觉冲击力强,救援任务重。

救援过程中,指战员在承受心理压力的同时,随时面临事故车辆发生起火燃烧的危险。

但各参战人员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始终如一的战斗在救援第一线,体现了良好的战斗作风。

经验教训:

1加强第一出动。

隧道内的抢险救援事故在进行调集时必须加强第一出动,在第一时间调集足够的消防救援力量的同时还必须迅速组织足够的公安、高管、路政、医疗等部门到达现场参与抢险救援。

2及时做好警戒。

高速公路隧道的抢险救援由于受沪渝高速地形的影响(宜昌大桥与野三关海拔高度差近1100m),在救援力量到场后必须第一时间在离事故地点2000—3000m的位置设立警戒警示,封锁事故车道并在事故现场设立第二层警戒,避免无关人员围观,影响现场施救,同时也能有效控制灾害事故消息的发布,避免造成严重社会影响,能有效减小或控制二次事故的发生。

3必须熟练掌握和保养好器材装备。

灭火救援器材装备必须人人会操作使用,保证在救援现场人人能动手,人人会动手,从而提高救援效率,挽救更多的被困者。

使我们在大型事故救援中能多点开花,充分显示出“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

(二)10.23朱家岩隧道火灾救援

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沪渝高速鄂西段朱家岩隧道位于长阳县贺家坪境内,隧道位于半山腰,地势险要,无水源且山体断层溶洞较多。

2隧道基本情况

隧道全长1305M,隧道内有人行横洞5组,车行横洞2个,排烟机2组,灭火器箱8个(每个灭火器箱内有干粉灭火器2个,泡沫灭火器1个,泡沫桶1个),室内消火栓8个,隧道内分三个单元,每个单元照明、消火栓系统独立。

3燃烧物质理化性质

全称:

2-甲基-3-丁炔-2-醇,无色,有芳香气味的液体;用作溶剂、中间体、含氯溶剂的稳定剂;易燃,闪点25℃,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规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低毒,受热分解能释出有剧烈刺激作用的烟雾。

4气象情况

事故当天天气:

多云转晴,西风2-3级。

由于隧道位于半山腰之间,有山风,估计隧道内风速可达到4级左右。

事故特点

1隧道内空间相对封闭,温度高,烟雾浓,能见度低,严重影响了施救。

长阳中队进入隧道不到100m,隧道内全部断电,检修道内电缆多处正在蔓延燃烧,第二辆车正在燃烧伴随有爆炸和呛人的的浓烟,能见度不到1m,战斗员只能在隧道内摸索前进,高温和浓烟导致战斗员难于接近现场,非常不利益战斗的展开。

2隧道内事故车辆多且正在燃烧伴随有爆炸,事故区域顶部有混凝土呈块状脱落,严重危及施救人员的安全。

救援人员进入现场后发现事故车辆附近有将近30厘米厚的混凝土层,并还在不断有块状混凝土坠落,严重危及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

3事故处置要求高,处置难度大。

事故现场的高温、浓烟、有毒烟雾和坠落的混凝土等因素对进入现场的指战员要求极高,必须时刻注意自身安全,对个人防护装备要求极高。

由于现场远离城镇,消防车无法第一时间到场,初期火灾易失控,隧道内部情况复杂,使战斗人员深入内部进行火情侦察、近战灭火和快速处置就变的十分困难。

处置经过

2010年10月23日,沪渝高速朱家岩隧道一辆满载2-甲基3-丁炔-2-醇的大货车追尾,发生轰燃,导致隧道内被困的9辆车全部被烧毁,并有3人死亡(一人被困在车内,另两人在隧道内的逃生通道上)。

宜昌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调集4个中队、1个战勤保障大队,10台消防车、40余名官兵赶赴现场实施增援。

支队政委唐四海、支队长郑西、副支队长张胜华、参谋长郑军率支队全勤指挥部前往事故现场指挥灭火救援工作。

经过参战官兵近2个小时奋力扑救,成功将大火扑灭。

1领导重视,亲临指挥。

接到报警后,支队唐四海政委、郑西支队长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工作。

长阳县主管消防工作的县长和公安局长亲临现场慰问官兵并指导救援工作。

2快速反应,科学调度。

长阳消防大队接警后,立即出动2台水罐消防车、1台抢险救援车,15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同时向支队指挥中心报告。

支队指挥中心接报后,第一时间启动隧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调集特勤、猇亭、和战勤保障大队7台消防车、30余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

支队全勤指挥部遂行出动,并与长阳消防大队、高管21大队保持实时互通。

3科学决策,冷静指挥。

长阳大队到场后没有马上进入隧道现场,而是结合先期到场的高管和路政等部门了解的相关情况综合做出合理的战斗部署。

在深入着火现场后,面对恶劣环境,支队指挥员冷静指挥,客观冷静的判断整个救援现场。

支队全勤指挥部决策果断,战斗部署合理、简单明了,合理把握战斗时机和战斗力量分配。

4战术措施运用得当。

一是正确选定进攻阵地。

结合现场情况,支队现场指挥部明确了在隧道上风方向建立进攻阵地,向下风方向逐步推进,排烟灭火的指导思想。

二是采取梯次进攻的方法深入火场内部灭火。

长阳、特勤中队2个攻坚小组在水枪掩护下深入火场内部,利用喷雾水驱散烟雾,降低火场温度,适时灭火,为控制灾情奠定了基础。

三是联系实际,灵活合理地利用车行横洞开辟进攻阵地。

5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在战斗过程中,充分发扬了“敢打硬仗、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顽强作风,特别政委唐四海、支队长郑西、副政委张胜华、参谋长郑军深入火场内部指挥灭火救援行动,与官兵并肩作战,极大了鼓舞官兵士气。

全体指战员面对高温、浓烟、黑暗和坠落的混凝土块,依然保持良好的战斗秩序,迅速落实战斗部署,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了火势,在大火被扑灭后仍坚守现场,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攻坚克难,获得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经验教训:

1在侦查过程中,现场复杂,群众众说纷纭,在询问知情人时要理性综合分析,避免听取片面之词;

2可以在对隧道熟悉的基础上进行分段侦查,搜救被困人员,从而提高效率,减小灾害事故损失;

3对进入隧道侦查的人员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面对未知的环境,一切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还要带齐监测设备,随时对隧道内的不利环境进行检测;

4充分利用隧道内的固定设施开展救援工作。

在选择人员疏散方向时,可根据隧道内的里程提示选择较近的一端为疏散方向。

若疏散的方向为逆向,且该方向车辆较拥挤时,可选择从就近的车(人)行横洞转移到另一隧道内进行疏散(必须保证该隧道已彻底封锁)。

(三)1.25渔泉溪隧道火灾救援

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沪渝高速长阳段渔泉溪隧道位于长阳县贺家坪境内,隧道位于半山腰,地势险要,无水源且山体断层溶洞较多。

2隧道基本情况

渔泉溪隧道全长5228M,隧道内有人行横洞5组,车行横洞5个,排烟机5组,灭火器箱50个(每个灭火器箱内有ABC类干粉灭火器2个),壁式消火栓50个(含水成膜泡沫消火栓10个),隧道内分3个单元,每个单元照明、消火栓系统独立。

3气象情况

事故当天天气:

阴,西风2-3级。

由于隧道位于半山腰之间,有山风,估计隧道内风速可达到5级左右。

事故特点

1烟雾浓,能见度低,严重影响了施救。

长阳中队进入隧道不到100m,不断有浓烟向隧道口飘出,能见度不到1m,战斗员只能下车在隧道内摸索前进,由于排烟机不断将浓烟送出,导致一时无法确定事故地点,导致战斗员难于接近现场,非常不利益战斗的展开。

2通道堵塞,顺车蔓延。

隧道纵深度大,路面窄,一旦发生火灾,从进口处鱼贯而入的车辆难以掉头疏散,造成堵塞,火势则顺着车辆蔓延扩大,损失严重。

3供电中断,疏散困难。

着火后,隧道内事故段电缆烧毁,供电停止,照明、排烟系统停止工作,给扑救带来极大的困难。

隧道内通道长、狭窄、照明条件差,着火后能见度,人员难以及时疏散,易引起被困人员惊慌失措,从而酿成更大的惨祸。

4高温有毒烟雾积聚,不易排出。

  隧道内的密闭环境,使火灾产生的高温、有毒浓烟迅速积聚,不易排出。

这不仅严重危害被困人员生命,而且使消防队及其他抢救人员也难以及时施救。

处置经过

2011年1月25日16时30分,沪渝高速(长阳段)渔泉溪隧道(恩施往宜昌方向)一辆半挂货车发生火灾。

宜昌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调集4个中队、1个战勤保障大队,11台消防车、60余名官兵赶赴现场实施增援。

支队长郑西、副支队长张胜华、参谋长郑军率支队全勤指挥部前往事故现场指挥灭火救援工作。

经过参战官兵近3个小时奋力扑救,成功将大火扑灭。

此次战斗,消防官兵共疏散被困人员181人,保护隧道内被困车辆27台,无人员伤亡。

1领导重视,亲临指挥。

接到报警后,支队郑西支队长、张胜华副支队长、郑军参谋长率全勤指挥部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工作。

部省市各级领导致电慰问作战官兵,并对灭火战斗做出重要指示。

2反应迅速,初期处置得力。

长阳消防大队接警后,立即出动2台水罐消防车、1台抢险救援车,20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同时向支队指挥中心报告。

支队指挥中心接报后,第一时间启动隧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调集特勤、猇亭、伍家中队和战勤保障大队8台消防车、40余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

支队全勤指挥部遂行出动,并与长阳消防大队、高管21大队保持实时互通。

3科学决策,战术措施合理。

17时35分,长阳消防大队首战力量到场后,指挥员经过现场询情和内部侦查,根据支队指挥员的指示精神,当即采取措施:

一是要求高速公路管理处开启隧道内应急疏散广播,引导被困群众从最近通道快速撤离;二是利用人行横道开辟通道排烟救人;三是组织2个攻坚组利用移动排烟设施和喷雾水枪实施排烟降温,通过车行横道分段搜寻、疏散人员;四是利用移动照明设备引导被困人员从人行横道撤离逃生。

支队增援力量相继到场后,指挥部迅速确立了“分段搜寻、重点控制、梯次进攻、合击夹攻”的战术措施。

4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在战斗过程中,克服现场浓烟翻滚、温度较高、能见度极差等困难,全体指战员充分发扬了“敢打硬仗、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顽强作风,面对高温浓烟等严峻考验,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抢抓有利战机,深入火场内部,强攻近战,全力营救被困人员,有效控制了火势蔓延,最大限度减少了火灾损失。

经验教训:

1首先要加强第一出动,搞好火情侦察。

高速公路隧道大多距城镇较远,发生火灾时,消防部队接到报警后,首先要加强第一出动力量,在第一时间调集足够的救援、照明、通信、供水和个人防护装备器材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要在高速公路管理处的协助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立即实行交通管制,防止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继续驶入隧道内,并将已进入洞内或洞口周围的车辆全部疏散到交通管制范围之外。

同时,应组织好火情侦察,进入洞内侦察人员必须配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携带有毒、化危等检测装备进行侦察,且进入隧道侦察的人员最多不超过3人,作好登记,并规定通讯联络信号,快速查明隧道内燃烧的物质、起火部位、疏散通道、是否有人被困、有毒、爆炸、隧道垮塌、隧道基本情况等。

2集中优势兵力,近战灭火救人。

对进攻作战人员进行合理编组,一般3至4人为一个小组(一般为攻坚组),每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防护等级着装后方可进入,组与组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并在喷雾水枪的掩护下梯队进攻,尽量接近现场,近战灭火与救人,同时组与组之间要统一联络信号,并与指挥部或其它战斗人员保持联络,互相照应,形成相互掩护、相互照应、相互配合的战斗群体。

应充分使用内部的消防设施,尽早尽快掌握灭火的主动权,及时将火灾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将人员或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体现集中优势兵力,近战灭火救人的真正价值。

3结合隧道现场地形地貌,机动灵活运用战术战法。

扑救高速公路隧道火灾,一般选择上风方向或靠进事故点一端的隧道出入口、车(人)行横洞等做主攻方向并建立进攻起点。

当隧道内火势猛烈,消防人员无法深入隧道组织灭火时,其一是对距离短的隧道,里面人员已全部撤离,可组织优势力量,在靠近燃烧区域较近的出入口、车(人)行横洞等地方,分别进攻,逐步推进,交替掩护向中心夹击,直打着火点;其二是对距离较长的隧道,或没有足够的高倍泡沫时,可采取封闭窒息的灭火方法,首先利用水枪射水,降低温度后,随即再用泡沫覆盖;其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牵引事故车辆至隧道外,而后实施处置,若是起火车辆距隧道口较远,火势猛烈或前方有车辆阻拦,无法进行牵引时,应将着火车辆与其它车辆分隔,防止火势蔓延。

4充分发挥排烟设施功能,搞好隧道火场排烟,是缩短灭火时间的有效举措。

发生火灾后,隧道会变成浓烟滚滚的通道,由于出入口少,烟雾不易疏散,为尽快排除烟雾对灭火救援行动的不利影响,缩短灭火救援时间,可通过射流风机进行机械排烟,也可利用移动排烟设备在下风隧道口排烟,并要注意防止因排烟而将火势扩大蔓延,造成二次灾害。

5节约用水,筑牢水源防线。

为保证火场的不间断供水,一方面要组织足够的供水车辆进行供水,供水车辆尽量就近寻找水源运水供水,同时要确保供水交通线路畅通。

另一方面要尽量使有限的水源发挥最大限度的灭火效能,除冷却降温或掩护救人、疏散车辆和进攻外,前方战斗的水枪手要坚持“不见明火不射水”的战斗原则,尽量节约用水。

三典型隧道救援战斗编成研讨

基层战斗力量编成,是指基层消防部队根据自身车辆器材装备和执勤人员情况,按照火场实际,优化战斗组合,增强消防部队联合灭火作战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解决火场组织指挥混乱,充分发挥车辆器材装备和消防指战员战斗效能的一条重要途径。

战斗力量编成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火灾扑救成功的程度。

(一)消防基层战斗力量编成的四个依据

1灾害类型。

要针对不同的灾害类型特点采取相应的战斗对策,应抓住各自灾害事故规律特性,寻求战斗力量部署的共性,形成针对性强、适用性广的一套战法。

2单位内部的消防设施及周围的水源情况。

高速公路隧道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其灾害事故的救援中也要从隧道周边环境全盘靠考虑,结合沪渝高速公路特点和隧道救援的特殊性,充分利用隧道内固定消防设施展开灭火救援,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科学处置。

3灭火救援作战组织指挥。

机智灵活、缜密高效的组织指挥,才能真正合理利用战斗编成,才能发挥器材装备、人员的最高作战效能,把它也列为战斗编成形成的依据,主要基于现有作战组织指挥形式、内容和方法来考虑的。

4基层部队执勤力量的实际。

就我市消防部队实际情况,所有区县均建有标准型普通消防站,经济较好的县(市、区)在重要的工业区、乡镇还建有小型消防站。

据调查特勤队车辆有7-10辆,人员35-40人,普通消防站车辆3-5辆,人员20-26人,小型站车辆2辆,人员15-18人,这应作为基层单位灭火救援战斗力量编成的主要依据。

(二)战斗力量编成的构想

根据不同类型灾害事故及现有的执勤实力,把握其共性适用条件,初步设想将高速公路隧道灾害事故分为入口部事故、中部事故、出口事故、夜间事故、一般事故、化危品事故、单车事故、多车事故等八种情况进行讨论,对沪渝高速隧道事故战斗力量编成初步进行规范化。

1隧道入口部事故

①受理接警。

高速公路的抢险救援由于其位置特殊,在受理报警时根据报警人提供的信息,调集足够的人员装备。

对于隧道口的车辆事故,在接警时需要了解现场事故车辆的数量、类型、事故现场的位置、有无人员被困及其数量、有无化学危险品及其种类数量等信息,并教授其简单的自救方法,使隧道内的群众向隧道外疏散,避免增大救援难度。

②前期侦查。

对于此类型发生在隧道入口的事故,处置相对简单,需要高管路政的紧密配合。

由于消防中队驻地一般距离高速公路较远,我消防救援力量赶赴现场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高管部门可以通过现场观察、询问知情人等直接的方式对事故进行初步的侦查,方便我们制定初步的战斗方案,使我们到场后能迅速展开行动,避免到场后打乱仗。

③疏散警戒。

在我们到达现场前,高管部门需要提前做好现场警戒,由于事故发生在入口,一般隧道内首车即是事故车,在进行人员疏散时只需要逆向离开隧道,所以在进行警戒时一般只需要封闭事故车道即可。

在疏散隧道内群众时一定要做好引导,避免走反方向,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同时为我消防救援力量开辟应急通道,特别是在逆向接近救援现场时,一定要确保逆向行驶路段无其他行驶车辆,避免发生事故;其次要做好现场群众的警戒疏散,避免因为现场秩序的混乱发生“二次事故”。

再次,由于沪渝高速的特殊性,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在发生事故后提前2000米至3000米做好警示警戒,同时在我们到达现场后应当事故现场设置第二道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影响施救,也能有效控制事故消息通过正确的渠道发布,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社会印象。

④施救。

我消防力量到达现场后,基本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我们的中心任务就是救人或是灭火。

首先,消防车辆停靠位置要合理,方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其次,战斗分工要清晰,侦察组、警戒组、救生组各负其责;再次,展开迅速,在救人时,要分清主次,应当坚持“由浅入深、由外向内、先易后难、先重伤后轻伤”的原则,若是灭火,我们要迅速展开,控制火势的发展,适时选择围歼、突破、分割等战术措施进行灭火,当然其前提是要充分掌握熟悉各种装备器材。

2隧道中部事故

①受理接警。

在接到报警人电话时,就应当询问清楚事故车辆类型、数量、车祸现场的准确位置、有无被困人员及其数量,并告知一般的自救方法。

在教授自救方法的时候,可以让报警人在隧道入口设立警戒牌或警戒桶,提示前方隧道内发生事故,避免连环相撞或车辆堵塞在隧道内,使灾害扩大。

②前期侦查。

发生在隧道中部的车辆事故,处置程序要相对复杂。

应当尽量避免进入隧道内部,高管部门可以选择使用隧道内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侦查,结合询问知情人的相关情况,确定隧道内的危险性。

③疏散警戒。

高管部门应当及时疏散隧道内群众,可以充分易用隧道应急广播系统反复进行播报,提示疏散方向,疏散方法。

高管部门应当在重要位置设置提示或者设置警戒哨位引导疏散,一般在隧道中部的事故应当封闭双向车道,在疏散时可以充分利用另一条车道进行疏散。

④施救。

由于前期准备工作高管路政部门已经完成,我消防力量到场后应当迅速组织精干人员装备实施破拆救人。

若现场有明火,应当先控火,为救人创造有利条件,然后再实施救人,或者救人与控火同时进行。

在救援过程中对有行动能力的群众可以由救助人员指引自行沿逃生通道撤离;对由于挤、碰造成轻伤的被困人员可以由救援人员搀扶至逃生通道,经简单处置后再转交医疗急救部门;对于已处于昏迷状态或重伤无法移动的危重伤员,必须使用躯体固定担架运送。

在对人员实施救助过程中,救助人员应为被救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同时在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