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完整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1176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29 大小:29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9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9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9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9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完整版.docx

《苏教版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完整版.docx(2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完整版.docx

苏教版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完整版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

七年级上册

5、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韩非子》)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

“吾忘持度!

”返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

译文: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

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他到集市上去,却忘了带上量好的尺寸。

他已经选好了一双鞋,想比比大小,发现量好尺寸的绳子忘记带来了,于是又急忙赶回家去取。

等他带着绳子跑回来时,集市已散,他最终没能买到鞋。

别人知道后对他说:

“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脚试一试呢?

”他固执地说:

“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注释

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

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

吕氏春秋——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的宾客们合编的。

全书的内容较杂,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学说,共分八览、六论、十二纪。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

“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

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评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一、文章内容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二、文学常识

1、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2、《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三、语音

1、先自度其足(duó)

2、吾忘持度(dù)

3、遂不得履(suì)(lǚ)

4、宁信度(nìng)

5、遽契其舟(jù)(qì)

四、通假字

1、而置之其坐坐同座,座位

2、反归取之反同返,返回

五、古今异义词

六、词类活用

七、一词多义

1、度

(1)先自度其足(量长短)

(2)吾忘持度(这里指量好的尺码)(3)宁信度(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2、之

(1)而置之其坐(代指量好的尺码)

(2)何不试之以足(履)

(3)至之市(到……去)(4)入水求之(代指剑)

3、置:

①郑人有且置(备办,这里当“购买”讲)履者②而置(放)之其坐。

4、市:

①至之市(集市)②市(集市)罢。

八、重点词语解释

1、而忘操之操:

拿,携带

2、及反及:

到,等到

3、遂不得履遂:

终于

4、宁信度宁:

宁可

5、无自信也无:

不,没有

6、遽契其舟遽:

立即,匆忙。

契:

雕刻

7、是吾剑之所从坠是:

指示代词,这儿

8、不亦惑乎惑:

迷惑,糊涂

九、特殊句式

十、朗读节奏

十一、理解性默写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2、宁信度,无自信也。

”*宁可相信自己量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是吾剑之所从坠

4、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5、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6、不亦惑乎:

不是很糊涂吗

7、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去了。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1、郑人最可笑的语言是哪句?

此句突出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2、《郑人买履》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

3、、《郑人置履》讲有个郑国人去买鞋,到集市上不相信自己的脚而相信尺码,最终没有买到鞋的故事,旨在讽刺那些不从实际出发,信守教条办事呆板的人,告诉我们具体情况下应采取具体办法的道理;“刻舟求剑”的故事则说明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很显然,这则寓言讽刺的是那些固守陈规陋习,不懂得根据变化的情况改变看法或办法的蠢人,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十四、开放性试题

1、寓言,就是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浅显的故事情节中。

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如:

画蛇添足,请君入瓮,叶公好龙,等等。

请你再列举一些!

*如:

掩耳盗铃、拔苗助长、智子疑邻等

2、你怎样看待郑人置履和刻舟求剑?

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互文见义)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拟人)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思乡情)

(颈联:

写时间匆匆不可待。

哲理:

旧事物中已孕育新生命,产生对未来美好的遐想)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请写出一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或对亲人思念之情的诗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

《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山东省烟台市)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南京市)

《次北固山下》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南昌)

古诗词中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哲理一致的诗句有: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叙事)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议论)

(主题:

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杜牧的《赤壁》:

《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周瑜与曹操) 

浣溪沙北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写生机勃勃之景)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抒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之情)

(主题:

从嫩芽、溪水的,领悟人生应积极进取,表现作者旷达乐观、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

)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其中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五夜望月(王建)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

萧森的树阴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梦乡。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

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

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

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

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而且岂止是桂花,那树下的白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

诗句带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

普天之下,有谁不在低徊赏月、神驰意远呢?

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

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

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

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

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落”字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像,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哲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祝愿)

(主题:

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和弟弟的别离,中秋对月,抑郁惆怅。

但他没有陷于消极悲观的情绪中,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写法:

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叙,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初中阶段,我们学了苏轼的一些词,请写出一句寄托着作者美好愿望或抒发其政治理想的名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或“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

,。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

诵读欣赏

对联六副

湖南岳阳楼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上联写洞庭湖景,下联暗引范仲淹《岳阳楼记》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写爱国爱民的情怀。

杭州岳墓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上联赞岳飞“精忠报国”;下联鞭秦桧卖国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上联告诫自己要广听意见;下联勉励自己要无私刚正。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用海水每天的涨落与浮云的消长表达人们对传说中孟姜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千里送寒衣的执著精神的崇敬。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方志敏卧室联

心有三爱:

奇书、骏马、佳山水;园裁四物:

青松、翠竹、白梅兰。

上联表现他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及创建革命根据地的顽强斗争精神

下联表现他坚贞的情操(松竹梅兰不畏严寒)

15、三峡(郦道元)

三峡作者: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___________。

请写出《三峡》中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写出《三峡》中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写出《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写出《三峡》中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工程蓄水之时,面对汹涌澎湃的江水,我们不由得想起郦道元《三峡》中表现夏水湍急的句子:

有时朝发自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或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今年六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乎湖”的壮观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况将一去不复返了

《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风来写船行之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哈尔滨市)。

《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突出表现了水流的湍急,《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西宁市)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004年柳州、北海市

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稍有一点点)B、至于夏水襄陵(漫上)

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实在)D、每至晴初霜旦(结霜的早晨)

7、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8、文中表现三峡秋天景色的句子是(写出首句和尾句即可):

它着力渲染了。

(2分)

9、如果你到三峡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为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理由。

(3分)

(一)6、A(2分)

7、(3分),语言通顺1分,译文中“奔”、“御”、“疾”必须准确,给2分;错1个扣1分。

译文: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或“也没有这样”)快。

8、(2分)“睛初霜旦……哀转久绝”。

三峡秋天凄清肃的气氛。

9、(3分)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抄写原文的不给分,不用自己的话阐明酌情扣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青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004年玉林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寡人无疾B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C哀转久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D良多趣味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8。

对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有误的一项是(C)

A春冬之时(的)吾欲之南海(往,到)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自从)

C其间千二百里(其中)其真无马邪(这里)

D故渔歌曰(所以) 桓侯故使人间之(特意)

9、请把“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成现代汉语。

(3分)

译文:

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共3分,译出“连山”、“略”、“阙”各评1分)

10、“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

”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

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3分)

答:

(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

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2)表达的情感不同:

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

或语言风格不同:

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

(共3分,答出相同点、不同点各1.5分,同异各答出一方面即可)

(乙)阅读《三峡》和《小石潭记》的选段,回答问题。

(10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亻台然不动;亻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004吉林省

11.《三峡》的作者,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代文学家。

(1分)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分)

(1)不见曦月()

(2)素湍绿潭()

(3)蒙络摇缀()(4)斗折蛇行()

13.分别从《三峡》和《小石潭记》的选文中找出描写江水或潭水十分清澈的语句。

(2分)

14.选文运用骈散结合的语句描绘出优美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选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做简单的分析,语言表达力求简洁。

(3分)

句子:

分析:

15.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

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

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2分)

上句:

下句:

(乙)(10分)

11.郦道元唐(共1分,每空0.5分)

12.

(1)阳光或日光

(2)急流或急流的水(3)连结(4)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共2分,每小题0.5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13.《三峡》: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小石潭记》: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或“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或“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亻台然不动”。

(共2分,两文中分别找出一句各1分)

14.理解文意,谈出语句特点即可。

(共3分,选句1分,分析2分)

15.可摘引原文,可自行创作。

(共2分,内容与篇章不符或有错别字各扣1分)

(1)琅琊(王牙)山蔚然深秀例

(2)岳阳楼壮美雄奇例(3)桃花源和平宁静

古代诗词三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

译文

长安大街上,下着小雨像酥油那样软润,野草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只是萌芽。

这是最值得称道的一年中春季最美好的时节,它远胜过皇城绿柳如云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又名《初春小雨》。

诗中所写当是早春景物,主要写小雨后的京都景色。

起始一句点明地点并描写了小雨所形成的情状——长安街上下着纷纷洒洒的细雨;这细雨看上去十分可爱,它落在地面上就像酥油一样软润,野草开始萌发;这种萌发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隐隐约约。

这一句,真实的写出了在小雨中所看到的野草萌生状态。

三、四两句是诗人对前两句所写景物的评价。

他认为,这是一年中春天最好最美的时节,要远远胜过含烟柳树绿遍整个皇都的时候。

这种评价,实际上包含了比较,将“烟柳满皇都”的景象与“小雨润如酥”所形成的景色相比较,目的在于显示早春季节的可爱,并以“绝胜”表明了他喜爱的程度。

景物典型鲜明、比喻贴切生动而构思精巧是这首诗的特点。

早春的景物很多,诗人只写最具典型的小雨与野草,将他们安排于同一幅画中,鲜明的表现了早春的独特景色。

比喻只有一个就是“小雨润如酥”,十分贴切的写出了小雨的软润状态,生动形象。

将春雨、小草这些早春景物与尚未出现而又将要出现的“烟柳满皇都”景象安排在比较情景中,并以“绝胜”突出早春景物之美,构思十分精巧。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动静结合)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蛙声预报丰收)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白描手法)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中心:

描写农村夏夜美景,表达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农事丰收的喜悦。

《西江月》中用互文的方法写景的句子是,表现丰收在望景象的句子是。

辛弃疾的《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秋词(刘禹锡)

秋词作者: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的《秋词》赞美秋景胜春光的诗句是: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1、《梦溪笔谈》二则(沈括)

以虫治虫

梵天寺木塔

诵读欣赏

《以虫治虫》

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梵天寺木塔》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工匠师傅说:

\'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于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喻皓笑着说:

\'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论语》八则

论语

《论语》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

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