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程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0862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时工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临时工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临时工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临时工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临时工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时工程标准.docx

《临时工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时工程标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时工程标准.docx

临时工程标准

海口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

临时工程标准

各项目经理部:

为进一步加强海口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临时工程设施建设的标准化管理,使临时工程管理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确保又好又快地完成项目建设目标,满足业主的要求,现将临时工程标准规定如下,请遵照执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办法所指临时工程设施主要包括:

工程施工所需的施工便道、项目经理部驻地、预制厂场建工程、临时钢筋加工场、混凝土拌合站场、施工现场临时围挡场地布置、临时用电和环保水保土地复垦等临时工程。

第二条临时工程方案必须报批,临时工程方案编制的目的是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保障措施、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为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创造条件。

第三条临时工程设施建设的设置应体现“节约用地、节省投资、环保节能、永临结合、合理实用”的原则,更好的增加企业效益和兼顾社会效益。

第四条临时工程设施建设的管理应体现“先设计、后建设,先定价、后结算”的原则,使临时工程设施建设的实施及成本管理有章可循。

第五条临时工程设施建设应加强日常使用和维护,保证设计标准,达到使用期限,满足施工需要。

第二章总体平面规划

第六条施工现场平面规划应在充分调查工程所在地自然环境、地质状况、地形地貌、房屋建筑和各类管线的基础上,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和施工组织要求等确定。

第七条现场平面规划应符合下列原则:

1.现场平面规划应遵循“永临结合”的原则统筹规划,减少施工临时用地、降低现场临时费用;

2.现场平面规划应保证各项施工活动互不干扰,并充分考虑水、电路的综合安排;

3.临时工程设施建设应符合现行市政项目临时工程设施建设设计有关标准及海口市“双创”的规定,满足业主有关规定的要求。

第八条现场平面布置图应根据需要包括下列内容:

1.各种生产、生活房屋的位置;

2.汽车运输道路的引入和施工便道的布置;

3.临时供水、供电、变配电等设施的布置;

4.加工场、拌合站和预制场的位置;

5.生产、生活区、拌合站、预制场和加工场等须有分项平面布置图。

第三章临时工程设施主要建设标准和预算

第九条施工临时便道

便道原则上设置在红线用地范围内,尽量利用地方既有道路,施工临时便道要求硬化,郊区工地可以采用级配碎石路面便道,但大门进口段100米便道必须硬化。

便道顶宽不小于6m,底基层可为片石(或三七灰土)、宕渣、建筑垃圾、挖方废渣,在软土或水田地带,基底抛填片石或用三七灰土换填处理并做必要的防护,换填厚度0.65m,面层采用15cm级配碎石,在便道两侧设置0.3m×0.3m排水沟。

第十条项目经理部驻地

1.项目经理部的选址原则:

邻近工地、靠前指挥、交通便利、永临结合。

应考虑安全且便于管理,其设施应满足办公和生活的需要。

项目经理部驻地有条件时应优先租用当地单位房屋或民房,也可自建办公用房,两种方案应进行经济比选后确定。

驻地要具备信息化联网办公条件。

2.当新建驻地采用板房时,搭设最高不能超过二层,二楼安全疏散通道距离最远住房不超过15m。

驻地房屋四周设置排水系统,原则上采用砖砌式水沟。

同时需考虑防台风、防雷措施,且与通讯线路保持一定的距离。

3.驻地规划应保证生产、办公、生活区相对独立,施工区域与办公区、生活区应明显分隔。

办公区、生活区应布置合理、排水畅通;环境整洁美化,照明设施完好,灭害措施落实,基本生活设施齐全,符合卫生标准。

工地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消防设施齐全。

燃气等驻地内危险品按国家和行业规定要求管理。

4.驻地办公区、生活区及车辆停放区等功能分区应合理,道路统一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化路面,保证车辆会车的要求。

项目管服人员驻地应有必要的指示牌、宣传牌,一般要求如下:

⑴办公区一般设项目领导班子办公室、各业务部门办公室、资料室、会议室、物资库等。

⑵生活区应设置宿舍、食堂、浴室、厕所等,食堂及厕所墙上应张贴相应的管理图表。

⑶应在生活区设职工活动场地,在办公区设职工培训中心和农民工夜校。

⑷车辆停放区应分格设置,并标上停车线。

⑸办公区、生活区需硬化的地面混凝土厚度不大于10cm,行车道路面混凝土厚度不大于20cm,混凝土标号一般为C20。

5.驻地大门、门卫室

新建临时驻地大门采用伸缩移动门,宽度不大于8m。

门卫室应不大于4m2,条件允许时可设警务室。

6.围挡、围墙

新建临时驻地围档、围墙采用通透式防护栅栏、彩钢(塑)板或24cm厚的砖砌围墙,高度应为1.8~2.5m。

采用砖砌围墙时,围墙应采用原则上6m设置一个37cm的墙垛。

围墙基础尺寸和埋深根据地质情况自行选定。

图2-1驻地围墙示意图(单位:

cm)

7.办公室、会议室

房间净空高度应控制在2.6m~3.0m范围,房顶选用阻燃材料,地面硬化,门窗齐全。

单人或双人办公室面积在12~22m2之间,多人综合业务办公室人均面积原则上不大于5m2;会议室面积原则上不大于100m2。

办公室、会议室地面原则上采用水泥硬化地面。

8.宿舍

新建驻地职工宿舍住宿人员人均面积应不大于8m2。

宿舍用电设施应符合安全临时用电标准,按照创建“节约型工地”要求,办公区域及宿舍内应使用节能灯,每个房间应独立设置漏电保护器。

9.工地食堂

驻地应设立工地食堂,按照就餐高峰人数70%计算,面积不小于每人lm2,位置要距厕所、有害物质大于30m,房间净空高度不低于2.8m。

地面硬化或贴地砖,锅台四周、面案板等部位要贴白瓷砖;室内设有排风窗及冰柜,有防尘、蚊、蝇、鼠害设施;工地食堂厨房必须有纱门、纱窗,顶棚进行防尘、防雨、防漏处理。

10.厕所、浴室

男、女厕所面积参考比例4:

1,标识明显,面积按驻地人数平均每人不大于0.5m2设置,蹲位采用隔板分隔;大小便池内镶贴瓷砖,地面可采用水泥砂浆或粘贴瓷砖。

灯具及开关盒应带有防潮、防爆功能。

浴室建设比照上述标准。

第十一条预制厂场建

1.预制厂用地形状应满足生产的工厂化作业、专业化施工、流水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根据工程进度安排确定日生产能力和最大月生产能力,其占地面积应满足施工进度及现场文明施工需要。

场地地势相对较为平整,地基情况相对良好。

2.预制厂按使用功能划分为搅拌区、预制区、打磨区、存放区(包含毛坯板存放区、成品板存放区)、生活办公区、附属区等6个主要功能区,预制厂用地的尺寸大小应根据工程总数量及工期计算出搅拌区、预制区、打磨区、存板区、办公生活区及附属区的用地大小。

3.预制厂选址时应远离居民生活区,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光污染、噪声污染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运输交通平稳、顺畅,远离水淹等不良地质灾害的区域。

4.预制厂建成后,需经验收合格方可正式生产。

5.预制区、打磨区、钢筋加工区宜设置在钢结构厂房内,钢结构厂房车间跨度根据施工生产需要确定,宜采用双跨形式。

车间整体结构采用钢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独立柱结合连续地基梁式基础、牛腿钢柱、工字钢走行梁,钢构件间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彩钢板绝热墙面和顶棚。

钢结构厂房车间由有钢结构设计生产资质的厂家设计生产。

车间高度宜设置为10.5m,根据生产能力确定跨数,每一跨度顶棚均采用人字形双坡布置,在顶棚连跨处设置镀锌天沟,排水纵坡0.3~1%。

棚顶、墙面采用单层彩钢板。

钢结构车间厂房主体结构宜采用H型型钢,厂房基础宜采用C30混凝土预埋法兰盘及地脚螺栓。

6.预制厂的生活区、办公区建设标准参照“驻地建设”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当场地不足时,可适当调整。

7.厂区内主施工道路宜为6m宽左右,采用20cm厚C20混凝土下铺10cm厚碎石垫层。

场内道路施工时,应考虑施工缝、伸缩缝、胀缝等接缝的施作。

厂区内办公生活区、预制区、打磨区均采用C15混凝土硬化场地,办公生活区混凝土厚度宜为10~15cm,预制区、打磨区混凝土厚度宜为15~20cm。

地基承载力不宜低于100kPa,基底软弱位置需对软弱位置挖除换填处理。

第十二条临时钢筋加工场

1.钢筋加工场的规模及功能应满足施工需要,材料堆放区、成品区、作业区应分开或隔离。

钢筋集中加工场选址原则上必须选择在在建项目的用地红线内。

需要临时用地,且有条件时,可与地方待开发建设的项目相结合,临时用地必须合法。

场内标识标牌设置明确,标识清晰,规格尺寸统一规范。

2.按照使用功能设置原材料存放区、原材料下料区、加工制作区、成品半成品存放区。

原材料存放区分为螺纹钢存放区、圆钢盘条存放区;原材料下料区可分为盘条调直区、下料切断区;加工制作区分为车丝区、弯曲加工区、成品半成品加工区;成品半成品存放区以存放运输方便原则,半成品存放区靠近加工区,成品存放区靠近钢筋加工场的运输通道。

根据钢筋(材)的加工量的大小,以及工期的要求,钢筋加工场总体面积宜控制在1500m2以内(可以根据标准化及业主要求适当调整)。

3.钢筋加工场的作业区和场内道路全部采用C20砼硬化,各功能区混凝土厚度为10cm。

当钢筋加工场内设置车行道时,车行道宽度一般不大于3.5m,混凝土厚度为20cm。

原地表基础软弱时可采取挖除、换填等方式予以加强处理。

钢筋加工场应作硬化处理并做好散水,钢筋加工场排水设计做到中心高、四周低,排水坡度不小于1.5%。

钢筋加工棚场地硬化大样图

4.原材料存放支墩

原材料存放区设置了为20cm×20cm(高×宽)的C20混凝土支墩,支墩顶高出硬化地面20cm。

在钢筋存放区内的支墩设置分隔柱对不同型号钢筋分类存放,分隔桩采用[14槽钢,外露高度一般在100cm左右,横向间距为1.5m,分隔桩表面涂刷宽度10cm黑黄相间的油漆。

原材料存放支墩平面布置图

原材料存放支墩截面图

钢筋存放支墩隔离柱示意图

5.成品半成品存放支墩

半成品存放区采用φ25钢筋板凳支垫。

钢筋长80cm,横向间距3m,布置三根,纵向间距1m,两根钢筋之间30cm处焊接一根横向φ25钢筋连接,钢筋连接处加以三角形钢筋焊接支撑,起加固作用。

半成品存放钢筋板凳构造图

6.其它配套设施

①钢筋加工棚可设围挡,围挡高宜为2m。

②场内应设置专用废料回收池,一般采用M7.5砂浆砖砌,M10砂浆抹面,废料回收池大小需根据工作量具体确定。

③钢筋加工场四周设置专用排水沟,排水沟净空尺寸为30cm×30cm(高×宽),两侧采用厚度12cm的M7.5砂浆砖砌,迎水面一侧采用砂浆抹面,沟底采用5cm厚的C15混凝土或M10砂浆铺底。

排水沟大样图

7.标识牌

⑴加工场内醒目位置应设置标识标牌,并在下料加工区内悬挂管段内加工对象的钢筋下料结构尺寸大样图。

⑵焊接、切割场所应设置禁止标志、警告标志。

木工加工区应设置禁止标志。

安全通道应设置禁止标志。

使用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场所应设置禁止标志和明示标志。

加工场出入口和场内应设置禁止标志和警告标志。

消防器材放置场所应设置提示标志。

各作业区应设置分区标识牌。

⑶机械设备应悬挂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标志牌及维修检查记录。

⑷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应按其检验状态与结果、使用部位等进行标识。

⑸加工制作区应悬挂各号钢筋的大样设计图,标明尺寸、部位,确保下料及加工准确。

第十三条混凝土拌合站

1.拌合站建设应综合考虑施工生产情况,合理划分生活区、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库及运输车辆停放区等。

拌合站的生活区应同其他区隔离开,场地进行硬化处理。

2.选址场地交通便捷,方便水泥罐车、砂石料运输车、混凝土运输罐车的出入,特别是混凝土拌合站通往施工现场各个工点的交通道路必须方便混凝土运输罐车的出入与运输。

3.混凝土拌合站应根据工程进度安排确定日生产能力和最大月生产能力确定其总体面积,一般宜控制在6~15亩之间(包括拌和站办公、生活区和临时试验室)。

4.拌合站用地应考虑运输交通顺畅,运距相对较短;附近高压电力线的分布及“T”接是否便利,当地地材等原材料供应充足、水源是否充足。

选址时应远离居民生活区,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光污染、噪声污染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远离不良地质灾害的区域;必须安装避雷设施。

5.拌合站建成后,需经验收合格方可正式生产。

6.拌合站建设根据使用功能合理划分搅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存放区、材料检测区及运输车辆停放区、料库、废水沉淀池、蓄水池、洗轮池、配电房、备用发电机房、洗车区、洗石区、筛砂区;骨料仓划分为合格区、待检区,并设置明显分区标识牌。

7.拌合站内设置设置小型临时油库,临时油库应远离生活区50米以外,油罐与室外变电站安全距离不应少于18米,架空电路不应跨越油罐且安全距离不应少于5米。

8.站内须设置备用发电机房、配电房,发电机房与配电房尽量相邻布置。

9.物机部、试验室、拌合站相关配套人员生活办公一并纳入拌合站总体规划与布局中,办公生活区与拌合站作业区采用围墙隔离,生活区设置在搅拌区的上风向位置。

10.搅拌区

⑴搅拌机生产能力应满足高峰期混凝土单日最大需求量,根据搅拌机具体类型布置搅拌机基础;水泥粉罐基础必须经抗风、抗倾覆检算合格,必要时加设缆风绳。

⑵设专用接地网与拌合站楼体、储存罐可靠连接,计算机控制系统应设有独立的接地网。

⑶在储存罐基础外围四周设置专用排水沟,与场内主排水沟顺接后将拌合楼施工生产废水排入沉淀池内。

排水沟可采用砖砌施工,净尺寸为30×30cm,排水沟顶面标高与场地硬化标高相等。

粉料储存罐外围排水沟(单位:

cm)

⑷在靠近拌合楼的空闲场地设置专用蓄水池,蓄水池蓄水量应结合拌合站单日最大生产能力及功能能力两个指标确定。

蓄水池采用C15混凝土铺底,铺底厚度宜为10~15cm,池壁采用24cm厚砖砌墙,2cm厚M10水泥砂浆抹面。

蓄水池也可采用钢板焊接制作。

⑸搅拌机集料仓之间采用隔板隔断,隔板高度要求在50~100cm之间,隔板采用钢板制作;集料仓顶部设置轻型钢结构的防雨棚。

⑹液体外加剂应采用专用的容器存储,液体外加剂存放区应采用砖砌墙围蔽,并垫高。

砖砌围蔽不宜低于1.5m,垫高不宜低于30cm。

⑺上料斗可采用地埋式或采用爬坡式,爬坡道路面采用20~25cm厚的C20混凝土硬化,且表面拉毛或刻痕增加爬坡道的摩擦力,坡率宜控制在15°以内。

⑻拌合机组基础严格按设备厂家所附基础结构图纸的结构尺寸、连接预埋钢构件、地基承载力等参数组织实施,当基底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应对基底予以处理提高其承载力。

11.配料仓

⑴配料仓数量与配料要求相匹配,各级配骨料分别设置待检仓和合格仓。

配料仓储存容量按项目高峰期间所需混凝土5~7天用量进行设置。

⑵配料仓顶部应搭设单层轻型钢结构防雨棚,防雨棚顶部至地面净空高度不小于7m。

⑶配料仓外墙采用“50”砖墙砌筑高度2m,可设置间距6m的砖砌三角形支墩抗倾覆。

配料仓隔墙宜采用“50”砖墙砌筑高度2m,按遮雨棚立柱布置间距设置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立柱;隔墙也可采用2m高、0.3m厚的C20混凝土浇筑成型。

配料仓内混凝土地面应设置不小于1.5%的内高外低的地面排水坡,分隔墙下部预留排水孔洞。

配料仓外墙与分隔墙(单位:

cm)

⑷配料仓靠车行通道一侧设置C20混凝土截水沟与站内排水沟顺接,截水沟最小净尺寸宜为宽×高=30cm×30cm(截水沟的具体高度要综合考虑),顶面标高与场地硬化标高相等,上覆盖板,盖板可选用钢筋焊制或型钢篦子,也可采用同标号混凝土预制盖板。

图8-3配料仓与行车道间截水沟(单位:

cm)

⑸配料仓雨棚宜采用直径150mm的钢管作为雨棚立柱,钢管立柱纵向间距与配料仓隔墙间距一致,钢管立柱横向间距宜控制在5~8m左右。

钢管立柱底部与配料仓隔墙预埋件钢构件连接,可采用地脚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方式。

雨棚上部为轻型弧形钢管格栅,钢管格栅之间采用横向间距1m左右的轻型方钢或C型钢作为檩条焊接成为整体,雨棚顶部蓝色彩钢瓦与檩条采用铆钉铆固,雨棚各跨连接处设置镀锌排水槽将顶面雨水排至围墙外水沟内,也可设置落水管与雨棚排水口连接,漏水管下口深入排水沟内。

12.库房

库房包括水泥、矿粉、外加剂库房以及拌合站构配件房。

⑴库房的面积按照1.5t/㎡的标准建设。

⑵库房原则上采用砖砌房屋,尽量靠近搅拌机,库房内部采用M10水泥砂浆抹面,地面采用10cm厚C15混凝土进行硬化,物品堆放需做离地处理,使外加剂储存离地30cm。

外加剂存放应离四周墙体30cm以上。

⑶构配件房宜采用统一定制的货架进行分类规范存放构配件。

13.办公生活区

建设标准参照第十条项目经理部驻地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

14.场地处理

⑴配料仓内地面硬化采用C20混凝土,厚度控制在15~20cm之内。

图8-4配料仓硬化地坪(单位:

cm)

⑵拌合站车辆运输道路一般按6m宽、25cm厚的C20混凝土硬化,宜沿拌和区、配料仓等区域呈环状布置,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可采取挖除换填方式进行基底处理。

⑶生活区内人行通道采用2m宽、5cm厚的C20混凝土硬化路面,行车通道一般按3m宽、厚10cm的C20混凝土硬化,房屋地坪一般采用5cm厚的C15混凝土硬化或采用M10高标号砂浆进行处理。

⑷拌合站内其余工作区域宜采用10cm厚的C20混凝土硬化。

拌合站内非工作区域地面宜采用8cm厚混渣处理或绿化。

15.附属区(增加地磅、冲洗区)

⑴在拌合站正门值班室旁设置专用停车场,每个停车道按3.5m宽在混凝土地面进行划线标识。

⑵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5%,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底面采用M7.5砂浆进行抹面。

⑶在场地外侧合适的位置设置沉砂井及污水过滤池,在拌合站正门出入口处设置洗轮池。

⑷站内作业区施工产生的废水由场内排水沟渠统一排入沉淀池内,沉淀净化后方可排入当地既有排水体系。

沉淀池要求设置至少三级以上沉淀过滤,第一级沉淀池底部设计为爬坡道与站内地面顺接,便于装载机入池清理。

⑸地磅基础采用浅坑式基础和无坑式基础两种形式。

采用浅坑式基础时,基础底面要设置排水反坡(反坡坡度不小于1%)和集水坑,并预留排水管道,与厂区内排水体系连通,保证排水畅通。

采用无坑式基础时,地磅两端需设置爬坡道,爬坡道采用混凝土现浇,混凝土标号等级不宜低于C20,爬坡道坡率不宜大于20%。

第十四条施工临时围挡及场地布置

第十五条临时用电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方案。

在5台以下和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者,应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2.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配电柜或配电线路停电维修时,应挂接地封线,并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

变压器等高压电力设备需悬挂或粘贴“高压危险、禁止靠近”等警示标志、标牌。

4.电力线路和设备停、送电必须由专人负责。

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由电工完成,并应有人监护。

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

5.生活、办公区用电标准

⑴生活、办公区电源线路进线采用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均可。

生活、办公区内配电线路宜采用电缆线路作为每个建筑物的电源线路进线方式。

⑵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

室内配线应根据配线类型采用瓷瓶、瓷(塑料)夹、明敷设或嵌绝缘槽、穿管暗敷设。

室内配线所用导线或电缆的截面应根据用电设备或线路的计算负荷确定,但铜线截面不应小于1.5mm2,铝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2。

⑶总配电箱的电器具备电源隔离,正常接通与分断电路,以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

总配电箱应装设电压表,总电流表,电度表及其他需要的仪表。

各开关、仪表的规格应通过计算负荷后选配。

⑷分配电箱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或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

各开关的规格应通过计算负荷后选配。

⑸开关箱必须装设隔离开关、断路器或熔断器,以及漏电保护器。

当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具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装设断路器或熔断器

⑹室内配线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电器与绝缘导线、电缆的选配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采用熔断器作短路保护时,其熔体额定电流不应大于明敷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的1.5倍。

②采用熔断器或断路器做过载保护时,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或断路器长延时过流脱扣电流整定值的1.25倍。

③对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路,其短路保护熔断器的熔体额定电流不应大于穿管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的2.5倍。

⑺生活、办公区内室内照明灯具宜采用节能灯具,不宜使用白炽灯。

对需大面积照明的室外场所,应采用高压汞灯、高压钠灯或混光用的卤钨灯等。

⑻生活、办公区内室内空调宜选配通过国家节能认证的产品。

宿舍、办公室等场所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以免线路过载,引发火灾等情况发生。

6.施工用电标准

⑴如变压器容量小于100Kva,可采用杆架式变电台,在变电台下安装配备综合配电箱对各用电负荷进行供电。

变电台应安装防护围栏,围栏高度不小于1.8m。

⑵如场地狭窄,宜采用简易式箱式变电站,为各用电负荷进行供电。

⑶配电室应根据总平面的布局和各支路用电负荷大小及集中情况来确定位置,尽量位于负荷中心,同时考虑进出线方便,接近电源线。

采用配电室方式进行供电时,配电室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①无灰尘、潮气少、无腐蚀介质、无易燃易爆物及道路畅通的地方。

②配电室应能自然通风,并应采取防止雨雪和动物进入的措施。

③配电室的房屋面积应满足下列尺寸要求:

配电柜正面的操作通道宽度,单列布置或双列背对背布置不小于1.5m,双列面对面布置不小于2m;配电柜侧面的维护通道宽度不小于1m;

④配电室的顶棚与地面的距离不低于3m;

⑤配电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不低于3级,室内配置砂箱和可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配电室的门向外开,并配锁;配电室的照明分别设置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

⑷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的供电的TN—S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

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

⑸PE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

TN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

⑹架空线路电杆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杆,电杆杆高一般为8m、10m、12m,终端杆和转角杆必须设置拉线,拉线角度应为45°。

电杆埋深一般为电杆长度的1/6电杆,电杆基础除满足深度要求外,应根据实际情况加装底盘和卡盘。

⑺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

导线中的计算负荷电流不大于其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

铜导线截面不小于10mm2,铝绞线截面不小于16mm2;在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电力线路档内,铜导线截面不小于16mm2,铝绞线截面不小于25mm2。

⑻电缆截面选择必须满足“电缆中的计算负荷电流不大于其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

”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

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

五芯电缆必须包含淡蓝、绿/黄二种颜色绝缘芯线。

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N线;绿/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PE线,严禁混用。

⑼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

第四章临时工程方案编制、审批

第十六条项目经理部应根据第三章临时工程建设标准及建设单位相关要求,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两套以上临时工程施工方案,并对不同方案的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

第十七条临时工程方案编制内容

1.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2.工程概况;

3.总体施工部署;

4.主要临时设施数量表;

5.临时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