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039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docx

《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docx

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共30分)

1.根据拼音将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书写规范、工整、美观。

(4分)

读书节期间,我徜徉在字里行间,倾听xīlì的雨声,欣赏摇yè的小草,感受作家的幽默juàn永。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这家花店,品种繁多,玫瑰啊、百合啊、康乃馨啊……应有尽有。

B.你这样做,是为他好呢,还是拖他后腿呢?

C.学了《画山绣水》之后,你不禁要问:

大自然怎么会这样神奇美丽的呢?

为什么会有人为了一点私利,就忍心破坏它呢?

D.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毫无生气地流入大洋了。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山坡上,星罗棋布的几间房屋,在雨中静默着。

B.在那蹉跎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

C.他考试没及格,他父亲打得他鞭辟入里。

D.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

(1)________________,为民者宣之使言。

(2)操千曲而知音,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5)_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

(6)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7)《曹刿论战》中曹刿论述利于反攻的时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

(6分)

“我不时地可以分辨出有一个词是‘野胡’,它们都把这词儿反复地说了好多遍,虽然我猜不透那是什么意思,可当这两匹马忙着在那里交谈的时候,我就试着开始学习这个词。

它们的交谈一停止,我就壮了胆子高声地叫了一声‘野胡’,同时还尽量地模仿那种马嘶叫的声音。

它们听了之后都感到很惊讶。

我就尽力跟着它们学了几遍,虽然还远谈不上尽善尽美,但发现每一次都有明显的进步。

(1)上面这段文字记述了主人公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国名)的奇特见闻。

(2分)

(2)作者斯威夫特用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请简述书中一个运用讽刺手法的情节,并说一说它讽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专题及实践活动。

(8分)

学习了“气象物候”“广告多棱镜”两个专题,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

请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的任务。

每到冬季,就会有一群被称作“鸟类熊猫”的黑颈鹤飞到位于云南昭通的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

①在大山包,有一个人十数年来一直陪伴着这一群“精灵”,这个人名叫王昭荣,一九九八年,王昭荣了解到黑颈鹤的数量正在减少,他下决心要保护好黑颈鹤。

从那以后,②王昭荣开始到处宣传黑颈鹤的基础知识和保护黑颈鹤的意义。

他们编辑出版了会刊《黑颈鹤》、文艺副刊《绿色风》、慈善副刊《爱之源》;组织志愿者对黑颈鹤越冬栖息地进行考察,撰写相关论文和调查报告,与世界各地环保组织联系,从食物等方面为黑颈鹤提供援助;③在当地宣传倡议广泛保护黑颈鹤等。

④现在到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数量已经从一九九二年的三百五十只发展到如今的一千多只。

今年到大山包的黑颈鹤数量,截至十一月底的统计,已达到一千一百只。

(1)探究题,你从这则通讯里读出了什么气象物候现象和规律?

(3分)

(2)大山包的黑颈鹤请你为他们写一则广告语,请求当地群众保护好它们。

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写一则让黑颈鹤放心的广告语吧。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四个划线句中有一个病句,请写出序号并修改。

(3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苏轼的《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一词,完成第7题。

(6分)

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①咽。

佳人犹唱醉翁词②,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③。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④波底月!

【注释】①清颍:

指颍河,颍水,为淮河重要支流。

②“醉翁词”是指欧阳修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知颍州到晚年退休居颖州时所作的词。

③三五:

十五日。

二八:

十六日。

④“西湖”,词中指颍州的西湖。

7.

(1)“空听潺潺清颖咽”一句中“咽”字用得极妙,请加以揣摩。

(3分)

(2)下列对词句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佳人犹唱醉翁词”词美而情深,通过写颍州人对欧阳修的怀念,表达了词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B.“四十三年如电抹”,作者不由得慨叹时光无情,对先师的怀念有增无减,令人动容。

C.“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词人以露珠的流逝与月亮的圆缺慨叹时光飞逝、

人生无常,也是对前文“四十三年如电抹”的诠释。

D.“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能记得醉翁的人还剩下几个,恐怕只有这倒影在西湖水底的明月。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8一11题。

(14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①。

天祥捧诏涕润,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②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其友止之,曰:

“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③,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天祥曰:

“吾亦知其然也。

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

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④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注释】①勤王:

君王有难,臣下起兵救援。

②溪峒:

旧时对我国西南地区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统称。

③郊畿:

郊外。

④徇:

同“殉”。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天祥捧诏涕润(     )      ②使方兴召吉州兵(     )    

③薄内地(     )      ④吾深恨于此(     )  

(2)与“以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必以情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以君之力  D.扶苏以数谏故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

今大兵三道鼓行

10.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天祥是怎样的人。

(2分)

(三)阅读《关注你身边的湿度》一文,完成12一14题。

(10分)

①所谓湿度,是指空气和某些物质中所含水分的多少。

科学研究表明,湿度跟人体的健康关系极为密切。

②人体是含有水份的有机体,液体占体重的60%—70%,通过热代谢和水盐代谢维持平衡,体内一旦失水,生命则难以维系。

湿度不适中或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即可导致生病,对此,祖国传统医学称为“湿邪”。

③临床医生们发现,在天气潮湿的季节中,人极易患头痛、胃溃疡、皮疹和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等。

湿度过高会使人感到憋闷不爽,夏天“三伏”时节,由于高温、高湿、低气压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蒸发,因而使人感到烦躁、疲倦、食欲不振,容易诱发胃肠炎、痢疾等病,甚至会导致某些行为改变。

日常生活中,涉水淋雨、久卧湿地或居室潮湿的情况下,空气湿度大,对于老弱病残者都会招致疾病。

④湿度过低对人体也不利。

干燥的空气容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使得粘膜变干,出现口渴、声哑等现象,严重时会出现鼻腔出血、嘴唇开裂。

空气干燥还会使表皮细胞脱水,角化加快,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因此变得粗糙起皱、开裂,有关学者认为这便是我国北方干燥地区妇女的皮肤不如江南一带女性的皮肤那么细腻光洁的主要原因。

另外,湿度过低不仅使流感病毒和致病力很强的革兰氏阳性菌繁殖速度加快,而且易随粉尘一起扩散,导致各种传染病发病率显著增高,哮喘、支气管炎的发作次数明显增加。

这一点在低湿的冬季尤为突出。

⑤由此可见,时刻关注身边湿度的变化,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常用湿拖把拖地,或在室内洒些清水,将湿毛巾搭在暖气片上,可起到一定的加湿作用;要降低湿热的憋闷不爽感,可用湿水沐浴、喝凉茶或在通风处休息一会。

有条件的家庭可在居室内安装加湿器或去湿机等新型家电产品,改善小范围的湿度条件。

12.本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2分)

13.请你根据第②段内容给“湿邪”下个定义。

(4分)

14.如果你阿姨患有哮喘病,请结合这篇文章跟她说说有哪些注意事项。

(4分)

⑤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飞行员操作失误导致班机坠毁,自然罪责难逃;但如果是飞机引擎本来就有毛病呢?

风雨飘零的晚清,就像一架缺零件少机油的战机,坠落是必然的,责任并不能完全推到“飞行员”李鸿章的身上。

当然,并不是说李鸿章就能从一个卖国贼一步跨到民族英雄的行列,李中堂自有李中堂的局限。

公平而论,李鸿章倒并非是一个坏得毫无道德和良知的人,李鸿章只是一个“重实利者”。

⑥历史应该得到尊重。

有关中国近代的史书,永远藏着一条鞭子,它把历史人物驱赶成两队,一列是神灵,一列是魔鬼。

大忠大奸各归其列,只是不见了人的影子。

关于李鸿章,比较普及的知识是他是卖国贼。

一个人的一生,浓缩为谈判桌前的卑怯;一个细节,遮掩了一个人的一生。

不是神灵,必然是魔鬼,人人得而唾之。

直到出现《走向共和》,李中堂仍然不是神灵,但即使他是魔鬼,却血肉丰满。

他媚上,他签约,他宣扬任人唯亲;不过,他不乏政治家的韬略,也有鲜明的政治主张,说明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

⑦“共和”的蓝图,几乎可以用数学方式,测量出它的长宽高,堂堂正正载入史册。

每一段历史,她的总体格局,像大江,像长城,在哪里拐弯,在某处奔腾,显而易见,不可篡改。

而对“蓝图”的施工者,显然不适合用数学方式去评判,去记载。

⑧多少年来,一直被评判的英雄史观,其实是被很多人当成了研究历史的工具,他们崇尚归类法,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好人必然被描绘成英雄,英雄必然修成正果,必然成为神灵,被供奉,被膜拜。

⑨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追述态度,表现出对历史的尊重程度,惟有披露人的血肉,才能对历史有真实地考察。

对李中堂们,我们需要的是尽可能接近真实,不是给了他血肉就是“翻案”。

甚至,不必非要把他们塑造成英雄,他们就是在某个位置上书写了一段历史的人而已。

他们的得失,使我们对历史有更多的认知,对未来有更多的借鉴,对做人有更多的警示。

⑩我们自己,正这样生活着,等待后人评说——最好不是上天堂,也不入地狱。

15.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16.文章第②段和第⑥段都引用了《走向共和》中李鸿章的事例,分别有什么作用?

(4分)

                                       

17.请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文章观点,评析曹操这个历史人物。

(4分)

曹操在《观沧海》中写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句;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赢了袁绍;曹操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