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0270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同唱一首歌

第一课《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一.教学题目:

《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二.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2、能认真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并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3、能了解并初步掌握“v”的发声口型。

三.教学重点:

1、能愉快的演唱歌曲《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2、掌握歌曲特征,理解歌词含义,学会富有情感的演唱并表现歌曲《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

3.能清晰的咬字吐音,唱准一字多音的歌词。

四、教学准备:

钢琴、音乐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律动

2.练声:

基本训练发声练习节奏训练

(二)、学唱歌曲《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1、听赏歌曲。

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感情等。

2、朗读歌词。

播放伴奏带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对妈妈的真挚情感。

3、学唱旋律。

采用听唱法和视唱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唱旋律。

首先让学生听旋律,数音乐旋律3456|51|出现的次数,然后根据乐句特点,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每个乐句1、2小节与3、4小节的接龙视唱。

4、学唱歌词。

在旋律与歌词都已熟悉的基础上,让学生跟着琴唱歌词,个别不够准确的地方在纠正。

5.教师钢琴伴唱

(三).欣赏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

1、认真聆听歌曲。

2、说一说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让学生画一画歌曲中“绿水映青山”、“绿叶捧红花”、“小鸟睡在绿树上”、“苗苗长在大地间”的景象。

4、在次听赏并轻声跟唱歌曲。

5、学生展示绘画作品

六.教学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很快就学会唱歌曲,并很自然地接受了“祖国就象妈妈一样”的道理。

在讲顿音的演唱法时,我采用拟人和比较的方法,将顿音比喻成顿音娃娃,如果唱好了它,它就会和你交朋友,这样学生一下子懂得了顿音,也达到了效果。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同唱一首歌》

一.教学题目:

《同唱一首歌》

二.教学目标:

1、能让学生用自然亲切的声音背唱歌曲《同唱一首歌》,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2、了解各民族团结一心,增强对祖国妈妈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唱歌曲,通过歌声、律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背唱歌曲,编创歌词。

四、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引导启发式、竞赛活动……

五、教学准备:

刚琴、课件……

养成教育训练点:

养成勤动脑筋的好习惯。

六、教学过程:

1、听音乐做动作;与教师问好。

 2、感受音乐不同,回答问题。

(1)听《颂祖国》随音乐做动作。

(2)聆听《同唱一首歌》录音,感受这首乐曲与上一首乐曲有什么不同?

(3)回答问题。

(4)复听歌曲,感受三拍子,听边进行拍手拍腿的律动。

3、学唱歌曲:

(1)看大屏幕,听范唱歌曲。

边听边进行拍手拍腿律动。

(2)看大屏幕,听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用手指点歌词,通过歌词位置了解歌曲节奏及旋律。

(4)边指着歌词边跟教师按节奏读歌词至熟练。

(5)跟钢琴视唱歌曲。

(6)完整唱歌词。

(声音要轻)

(7)边唱歌曲边打三拍子的节奏,表现三拍子的强弱。

 

(8)用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4、拓展歌曲。

(1)谈话:

小冬木、小卓玛、小古力、小莲花,都是我们国家少数民族小朋友的名字,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

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2)谈话:

56个民族56朵花,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自己民族的服侍、舞蹈。

(3)出示民族服侍。

(4)示范舞蹈动作。

(5)提问:

谁愿意把你会的民族舞蹈或民俗方面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6)总结:

同学们说的、跳的都非常好。

5、指导学生歌曲创编歌词。

(1)谈话:

你能把歌曲开头四个少数民族小朋友的名字换成班里同学的名字吗?

(2)教师举例。

(3)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小结学生编创情况,给予鼓励和积极的肯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6、 教师总结。

(1)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小结:

小冬木、小卓玛、小古力、小莲花,还有你、我、他和她,同生长在祖国妈妈的怀抱中,妈妈爱我,我爱它。

让我们同唱《爱我中华》抒发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吧!

(3)播放多媒体课件,聆听感受歌曲,拓展到生活中。

7、与学生道别,播放音乐。

七、教学板书: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玩、唱、跳、想象和创造,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

使学生能愉快、自然、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群体活动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首歌曲的歌词中小朋友的名字都代表的是一个民族,所以为了让学生记的清,记的牢,在读每个名字的同时都教会学生配以简单的民族舞动作,学生乐此不疲。

第三课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一、教学内容:

欣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进行曲雄壮有力的曲调;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地聆听《国歌》的习惯。

三、教学分析:

1、《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为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歌词与音调紧密结合,使歌曲充满战斗力,鼓舞着中国人民为取得革命胜利而勇往直前。

四、教学重点:

以饱满的情绪演唱《国歌》。

五、教学难点:

三连音555

六、教学过程:

听进行曲进教室

提问:

1、刚才我们是怎样进教室的?

2、我们走步时听到的音乐是活泼的还是雄壮的?

小结:

刚才我们是怎样进教室的?

噢!

我们是听着进行曲神气地走进教室的。

欣赏《国歌》(童声齐唱),要求学生只听不唱。

 提问:

1、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唱名?

2、你在哪些地方听到过《国歌》?

3、每当升旗奏《国歌》时,我们应该怎样?

小结:

   国旗、国歌代表我们的祖国,所以听到奏《国歌》时,我们要立、敬礼(或注目礼),这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做到的。

4、复听《国歌》,全体立正敬礼。

提问:

《国歌》的音乐非常雄壮(    )优美(    )活泼(    )

七、小结:

《国歌》是一首非常雄壮的进行曲。

第四课欣赏《雪莲献北京》

一、教学内容:

欣赏:

《雪莲献北京》

二、教学目的:

1、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2、能准确地、有感情的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3、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自己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

三、教学准备:

钢琴、课本、课件

四、教材分析:

  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音乐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也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材编写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导入

观看西藏的图片,引导同学代入。

设计思路:

使学生通过音乐特点来辨别藏族民歌使学生体会音乐基本情绪

三、教学过程

教师:

在比赛中啊,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

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特色。

那接下来,我们在放松一下,来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

放录音

教师:

听完这段音乐你们能告诉我,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

教师:

对了,这又是一首藏族民歌,它的名字是《雪莲献北京》。

下面,老师要求大家带着问题再次去仔细聆听这首歌曲。

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1、教师:

今天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好。

那在这里啊,老师要奖励一下大家,给大家来玩一个游戏。

你们说好吗?

2、宣布游戏规则

按图排列游戏队伍

教师:

待会老师会击鼓,同学们听到老师的鼓声要按照老师鼓声的节奏走或跑或停,知道了吗?

3、小结游戏情况

设计思路:

激发学生游戏兴趣使学生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以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

四、小结

其实,在我国,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的音乐非常地好听。

那课后呢,老师希望同学们平时可以多多留意少数民族的音乐,收集一些关于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小常识。

设计思路:

提出要求,让学生养成平时善于积累的好习惯

五、作业布置:

回去多聆听一些藏族的歌曲,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第五课创编《娃哈哈》

一、教学内容:

创编《娃哈哈》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与表演,使学生对祖国、对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与文化产生热爱之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及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2认知目标:

   

(1)通过模仿,让学生能直观地学会歌曲,在模仿中掌握歌曲的旋律与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

   

(2)在师生互动、合作中,学会基本的新疆舞蹈动作。

   3能力目标:

   

(1)通过对这首新疆民歌的学唱——会唱——表演唱这一学习过程,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2)通过对歌曲学习过程中的视、听、唱、演等形式的锻炼,加强学生节奏、动作的创编能力,培养其初步的音乐创作能力,提高学生掌握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1歌曲《娃哈哈》是一首新疆民歌,它以小孩子的语言和富有新疆特色的节奏为我们描绘了祖国美丽的河山与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

歌曲词义简单,节奏明快,一段体的形式使小孩更容易将旋律记住。

   2课中,主要是让学生对新疆民歌和舞蹈有初步的认识,在教学中应突出民族的特色。

四、教学重、难点:

   1学生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有表情地歌唱

   2新疆舞蹈基本动作的教学。

五、教学准备:

头饰、相片、节奏卡片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娃哈哈》)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新疆舞舞蹈视频)

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段优美的舞蹈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

你们看,这些舞蹈的小女孩,他们的衣着打扮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民族的舞蹈吗?

生:

新疆的。

师:

对,这是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

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那里的人们个个能歌善舞,热情大方。

你们知道新疆有些什么特产吗?

师:

对,最有代表性的特产是哈密瓜和葡萄,新疆的哈密盛产哈密瓜,吐鲁番盛产一串串紫葡萄。

所以新疆人最喜欢用葡萄和哈密瓜热情招待远方来的客人。

(出示图片)

师:

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葡萄园去摘葡萄,好吗?

师:

你们看,葡萄园里的葡萄真多,一串串都垂下来了。

我们一起把这些葡萄都摘下来吧。

学生摘葡萄.(选择表现最好的小朋友来摘)(黑板上写好娃哈哈的歌谱歌词,将画好的葡萄贴在上面)

三、新授歌曲《娃哈哈》

师:

刚才我们在葡萄园摘了许多葡萄,心里特别快乐,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让我们也来学一学,唱一唱新疆的歌曲吧!

师:

首先老师给小朋友们表演一段新疆的舞蹈,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啊?

(边唱边跳新疆舞)

生:

师:

老师表演的好看吗?

生:

好看

师:

小朋友们想不想跟老师学唱这首歌曲啊?

生:

师:

跟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

师一遍生一遍(练习到可以将歌词完整的、有节奏的齐读)

师:

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你们能模仿他们也边歌边舞吗?

(师教生基本简单的新疆动作)一边读歌词,一边跳动作。

师:

好,你们跳得真棒。

生:

师生聆听歌曲《娃哈哈》

师:

A小朋友们试着用衬词’la’跟着琴声哼唱。

B将歌词填到歌曲的旋律中去。

C跟琴学唱歌曲

用不同形式练习演唱歌曲(分组唱,男生唱,女生唱,齐唱、独唱、边跳边唱请小朋友大胆的表演等等方式)

四、音乐中结束此课!

七、教学反思:

-

 

第二单元一粒米

第一课《拾豆豆》

一.教学题目:

《拾豆豆》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山西民歌《拾豆豆》,感受山西民歌的地域风格和特点。

2.能在歌曲学习中参与音乐律动,能通过演唱、表情及肢体等活动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

三、教材分析:

《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六声徵调式。

是较典型的起承转合一段体结构。

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紧密结合,出现了很有特色的音调,如:

“37”、“53·”、“3.576”,具有浓厚的民歌风格,歌曲活泼而富有情趣,以诙谐的音乐语言及民谣式的歌词,描绘了孩子们在田间拾豆豆时那顽皮、愉快而又朴实的形象。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能够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山西民歌的风格特点。

难点:

能与人合作,用二声部填充式的演唱和轮唱表现歌曲。

五、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

秋天到,豆豆跳,丰收的季节真热闹。

孩子们,在这收获的季节,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山西民歌。

二.歌曲学唱

(一)感受山西民歌

1.初听歌曲第一段

提问:

听了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

2.复听歌曲

提问:

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

3.学山西儿歌

CAI出示儿歌《拾豆豆》

①情景互动(解决下滑音)

师:

在坐的小朋友啊,都是老师最喜欢的胖丫丫俊妞妞,我叫你们的时候,你们可要答应哦!

师生互动“胖丫丫!

哎!

②儿歌参与(解决节奏难点)

引导学生在在所有叠词出现的地方通过点头来参与。

③身势参与(加强情感体验)

带领学生用秧歌中甩手绢的动作参与律动。

(邀请一位第一段表演得非常出色的学生上台来带着大家一起动。

鼓励大家想不同的动作,在固定的地方使用)

(三)学唱山西民歌

CAI出示歌谱《拾豆豆》

1.唱一唱(唱歌曲)

歌曲教唱,师随时纠正演唱中发现的问题,体会山西民歌韵味,找出突显山西特色的乐句。

2.说一说(说方言)

通过听老师说、唱,发现旋律和方言的联系,从而了解乐句中曲调的特点。

3.动一动(找难点)

结合情境处理难点乐句,解决休止符、附点八分音符等问题,突破难点。

着重处理“一拾拾了一兜兜”一句。

4.师生合作互动演唱二声部

在第三句进行轮唱。

“过沟沟,拾豆豆,一拾拾了一兜兜。

①师生合作演唱,老师加入填充式的合唱,和二声部轮唱。

②学生分组合作合唱。

5.完整表现,师生互评

完整地呈现歌曲,首先让学生自己评价,不断完善演唱,再由老师评价、总结。

三、教师小结

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拾豆豆》这首山西民歌,感受到了山西小朋友拾豆豆的快乐,更感受到了山西民歌独特的韵味儿。

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自己去了解更多山西的民歌,了解更多关于山西的文化。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第二课《我是一粒米》

一.教学题目:

《我是一粒米》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一粒米》,并通过歌表演及演唱形式的变化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倡导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风尚。

2.通过复习儿歌《小小鸡》,进一步提升学生节奏感和多声部配合能力,并且通过

儿歌朗读处理,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

三.教材分析:

歌曲《我是一粒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歌曲演唱处理及创编不同演唱形式。

歌曲《我是一粒米》是一首三段体的叙事性儿童表演歌曲,每段结尾的旋律都根据内容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用拟人的手法劝告小朋友要节约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四.教学重难点:

1.用自然亲切的音色演唱歌曲,在演唱中加入动作表演和变化演唱形式。

2.准确把握各段词曲搭配的不同,唱好各段歌词,把握好歌曲结尾。

五.教学准备:

电子琴、音乐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律动——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边听《我是一粒米》的伴奏音乐边手拉手一起用跑跳步进入教室,教师可以即兴的带领学生跳一些简单的律动。

二、复习节奏儿歌《小小鸡》

(一)复读儿歌《小小鸡》

(二)为儿歌中动物叫声加入强弱变化

(三)教师指导学生用不同朗读形式朗读儿歌

三、学唱歌曲《我是一粒米》

(一)学唱导入——古诗吟颂《锄禾》

(二)感受歌曲

1.以歌曲《我是一粒米》旋律作为背景音乐,教师借助多媒体介绍粮食种植过程

2.以布袋木偶的形式引出小米粒与小淘气两个角色,教师进行范唱

(三)分段学唱歌曲

1.用听唱法学唱各段歌曲

2.歌曲处理——根据每段歌曲不同情绪和内容,自然地融入动作、表情和音色变化

(四)创编演唱形式

1.按书本提示,用领唱与齐唱形式演唱歌曲

2.学生自编各种演唱形式

四、教师小结——结合:

倡导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风尚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本课在“二期课改”——以听觉为先导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倾听入趣→感受体验→学唱表现的教学流程。

首先在“导入”环节,开门见山地引出新授歌曲,作为进场音乐,自然地引导学生聆听,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其二、将“感受体验”作为学唱教学的导入部分,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引人入胜的教师范唱等方式,牢牢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逐步熟悉与感悟音乐,并与听、想、说、动等方式融合,为学生创设多渠道,多形式的体验空间,使学生深刻感受、体验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其三:

感受音乐是和表现音乐是紧紧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在感受、体验音乐的基础上,激励学生大胆、自信地演唱歌曲,并且教师在演唱方法、歌曲处理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轻松、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但是,教师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唱歌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理解歌曲表达的内容感情,帮助他们处理和把握演唱的速度、力度、情绪等,教他们学会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地演唱。

在歌唱技巧方面,不应对学生提太多的要求,脱离音乐性,变成空洞乏味的技能训练。

第三课《采蘑菇的小姑娘》

一、教学内容:

《采蘑菇的小姑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帮助学生复习“附点”节奏及四分休止符的音乐知识。

学习小姑娘勤劳、朴实、善良的品质。

2、能力目标: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歌曲活泼抒情的情绪;引导学生创编动作,创编节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三、教材分析:

这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一首抒情歌曲。

歌曲以叙事的形式赞扬了从小生长在山林中的小姑娘勤劳、朴实、善良。

她们把劳动换来的果实当做幸福的礼品与小伙伴们共同分享。

这首歌的语言生动直白、易记易唱,比如“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冈”;“换上一把小镰刀,再换上几块棒棒糖”这些形象生动、生活化的语言,再加上优美动听的旋律,非常有意思!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

想不想学?

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采蘑菇的小姑娘》!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能唱准确。

2、创编恰当的节奏,表现歌曲的情绪。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1、播放欢快的音乐,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

(PPT背景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伴奏乐)

2、组织教学:

同学们,在欢乐优美的音乐声中,我们的音乐课又开始了。

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要带同学们上山游玩,看看山上有什么?

(PPT画面:

青青的小草,美丽的小花、群群的牛羊,插入背景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伴奏乐)

3、发声练习师启发:

牛啊羊啊看到青青的小草,美丽的小花,高兴地唱了起来,听听,他们是怎么唱的?

(1)师范唱一遍练习曲(可以请学生边听边打节奏)

(2)学生进行发声练习。

(1=C至1=E)

(二)音乐小练习节奏练习—---拍击并掌握附点节奏及四分休止符。

(1)出示节奏,启发学生找出节奏容易拍错的地方。

(2)学生讨论并拍击练习(3)启发创编动作表休止附的空拍(拍肩,摊手,捻指)(4)指导学生随着音乐的旋律,以多种形式进行节奏练习。

(三)讲授新课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1、简介歌曲背景:

这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一首抒情歌曲。

歌曲以叙事的形式赞扬了从小生长在山林中的小姑娘勤劳、朴实、善良。

她们把劳动换来的果实当做幸福的礼品与小伙伴们共同分享。

这首歌的语言生动直白、易记易唱,比如“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冈”;“换上一把小镰刀,再换上几块棒棒糖”这些形象生动、生活化的语言,再加上优美动听的旋律,非常有意思!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

想不想学?

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采蘑菇的小姑娘》!

(师: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2页)

2、放课件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情绪。

(师:

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

3、提出问题,引起思考:

A、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体会到小姑娘的勤劳。

)B、从哪看出小姑娘的勤劳?

(学生交流讨论,找出“大竹筐”、“清早”、“走遍”、“多”、“大”这些词语。

)师:

(同学们能够体会到歌词中小姑娘的勤劳,就能更好的把握歌曲的情感,现在我们开始学唱第一段:

4、学唱第一段:

(1)按节奏读歌词。

师:

(重点解决第三句:

附点音符5.5,<光.着>的唱法,连音线3------|------<冈>字八拍的唱法。

(2)学生学唱歌词。

5、学唱第二段:

(1)教师范唱乐段。

(引导学生听辩最后两乐句是第一乐段中的变化重复。

(2)学生学唱乐段。

(3)汇报:

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6、拓展:

(1)教师启发:

大家想想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舞蹈、绘画、诗歌,要表现小姑娘的勤劳、朴实、善良、快乐)

(2)全班汇报表演:

(3)点评:

太有才了!

有创意!

了不起!

舞蹈优美

六、小结:

这首歌不仅表现了采蘑菇的小姑娘愉快的劳动心情,更表现了小姑娘把劳动换来的果实当做幸福的礼品与小伙伴们共同分享的喜悦心情,同学们,现在你们对于幸福一定有了全新的体会了,幸福靠什么来创造?

(劳动、分享)愿我们在这欢乐的歌声中感受爱劳动、爱分享的幸福!

七、教学反思:

第四课欣赏钢琴曲《快乐的农夫》

教学内容:

欣赏钢琴曲《快乐的农夫》

教学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是通过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及乐曲的情感来体会其中的快乐,并且感受到乐曲能带给人们快乐

教学重点:

体会乐曲带给人们的欢乐

教学难点:

分析整首乐曲的结构以及节奏并且进行模唱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模仿法、欣赏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黑板、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用故事情节引出钢琴曲激发学生学习这首《快乐的农夫》的兴趣。

导入:

有一个国王,郁郁寡欢,于是他就派手下的一个人四处寻找一个快乐的人。

这位国王命令道:

“等你找到那位快乐的人,就把他带回来。

”国王的手下各处找了好几年,也没找到一个快乐的人。

终于有一天,当他走进一个最穷的国家的贫困地区时,听到一个人放声歌唱。

循着歌声,他找到一个正在田间犁地的农夫。

他问农夫:

“你快乐吗?

”“我没有一天不快乐。

”农夫答道。

于是,国王的使者就把他此次使命的意图告诉了农夫。

农夫不禁大笑起来。

为了表示感谢,农夫又说道:

“我曾因没有鞋子而沮丧,直到我在街上遇见一个无腿的人……

故事到这里,你们有什么话要和大家分享呢?

(讨论提问)这节课我们就用一首钢琴曲来表现这个故事。

二、讲授新课

1.首先,开始听一遍乐曲,然后告诉同学们这首钢琴曲的名字《快乐的农夫》并用提问法引导学生初步的了解作曲家及作品。

《快乐的农夫》这首钢琴曲是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作品68号之10,曲谱可见《少儿钢琴曲集》,此曲是舒曼最大的大女儿玛丽十岁生日时写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