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考历史自学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0122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中考历史自学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重庆中考历史自学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重庆中考历史自学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重庆中考历史自学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重庆中考历史自学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中考历史自学复习提纲.docx

《重庆中考历史自学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中考历史自学复习提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中考历史自学复习提纲.docx

重庆中考历史自学复习提纲

2006中考历史简答题总汇

中国古代史

作者:

佚名    转贴自:

中学学科网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旧的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尚未形成,周王室衰微,旧的礼制规范已经被大破,社会出现动乱局局面,面对这种现象,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西汉在汉武帝,唐朝在唐玄宗时达到全盛时期,试析汉唐盛世出现的原因

1)、两朝统治者都吸取前代速亡的教训,实行轻徭薄赋的的政策。

2)、两朝都经历了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达到了盛事的景象。

3、汉唐时期为何会取得如此辉煌的科技文化成就?

   两朝都实现了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这位文化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外交政策,各民族之间、中外文化之间交往频繁,各族人民经过共同努力,在继承前代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汉唐文化。

4、唐朝和清朝前期在对外贸易方面有什么不同表现?

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唐朝时期,政府采取开放的外交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与中国同上往来的国家发展到70多个。

这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声誉,各国开始把中国人成为唐人。

  清朝前期,采取闭关政策,政府严厉限制对外贸易。

是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交流,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只是中国在近代屡遭外国侵略,中国人也被蔑视为东亚病夫。

5、列举秦朝、汉朝、清朝在加强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了措施,以及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秦朝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统治,对我国文化造成了莫大的损失。

  汉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

   

清朝:

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今古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近现代史

1、19世纪60—70年代,我国的政治、经济领域里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和重大变化?

这些事件和变化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

政治领域:

①总理衙门建立。

资本主义国家形势控制清政府,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②“辛酉政变”,那拉氏上台。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那拉氏所代表的封建反动势力掌握最高统治权,对外卖国投降,阻碍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运动的失败证明了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经济领域:

①《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签订。

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中国市场被进一步打开。

②洋务运动开始。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随着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并担负民主革命的领导任务。

同时无产阶级队伍也逐步壮大。

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力量,对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起着越来越大的瓦解作用。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战前),中华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有哪些?

对此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

与以前的斗争相比,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危机加深的原因、表现:

(原因:

由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再加上清朝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有利于外国的侵略)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其后帝国主义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898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899年美国提出了对中国门户开放的政策;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基辛丑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活动:

①戊戌变法运动;②义和团运动;③辛亥革命。

特点:

①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运动的领导阶级;②斗争目标或指导思想明确,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③斗争手段或方式多样化,有改革、起义、革命等形式;④斗争的结果局部成功,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原因: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对中国的侵略加剧,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③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

3.史学界普遍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试分析这三个阶段分别有哪个阶级发动了那些运动来学习西方?

答:

1)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2)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辛亥运动;3)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

4、分析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

你从这两次革命的最终结局受到什么启发?

1)不同之处:

辛亥革命时的国内统治者是清政府,革命阶级是资产阶级;国民革命时期国内统治者是北洋军阀政府,革命阶级是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各革命阶级的联盟。

2)最终结局: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但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革命失败;总之两者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启发:

资产阶级的软弱型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革命的胜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革命途中必须防止帝国主义与国内反革命势力的勾结破坏

 

5、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近代化主要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1) 上述四次运动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主张?

(2) 这些思想主张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3) 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可看出近代化的起步有什么特点?

   答:

(1)“师夷长技”(自强、求富);维新变法(变法图强或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或救亡图存);三民主义(同盟会纲领的内容或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科学

  

(2)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思想启蒙(为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奠定了基础);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解放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

  (3)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的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

 

6、今年(200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

中共成立之后又哪三次生死悠关的转折点?

又哪三次重要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答:

85周年。

三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德转折点。

2、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新措施,一举粉碎了江清反革命集团,党和国家的命运得到挽救。

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1、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2、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做出把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开始了城市领导农村的时期。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7、举例说明,陈独秀右倾错误以及王明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的危害,以及党是如何纠正右倾以及左倾错误的。

答:

陈独秀右倾主义的错误是导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

在927年的“八七会议上,中共纠正了陈独秀投降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这次会议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王明“左”倾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在红军长征初期,“左”倾错误造成红军大量伤亡。

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中共全力解决了军事和组织中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这次会议事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42年,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整风运动,进一步肃清了“左”倾错误的影响,为抗战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8、1927年---1949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产生和变化情况及原因

答: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蒋介石建立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大肆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共代表的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者一矛盾暂时缓解

      

(2)“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日民族矛盾迅速上升,“七七”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的矛盾。

抗日战争的胜利,使这一矛盾得以解决。

      (3)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自由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企图在中国建立独裁统治,在美帝国主义扶持下阴谋发动内战,中国社会的矛盾是中共代表的中国人民同美国扶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覆灭,使这一矛盾基本解决。

 

9、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党怎样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

答:

(1)、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中共八大是一次极重要的探索,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一次严重的失误。

(3)、60年代中期,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形式作了错误的分析,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文革使我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4)、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丛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得决策,逐步健全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

这次大会是建国以来的伟大转折,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崭新的历史时期,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正式建立的?

答:

“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出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抗日谈话。

根据两党协定,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了。

 

11、为什么“大跃进”会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挫折?

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答:

原因:

由于对国情分析不够,经济建设又急于求成,提出了脱离实际的过高的生产指标,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教训:

(1)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

(2)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3)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12、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

请简述西汉初期统治者新中国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是如何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

效果如何?

有何启示?

答:

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等几代皇帝吸取了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释放奴婢、安定农民、奖励生产。

农业经济得到持续。

形成“文景之治”。

新中国建国初期,实行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启示:

重视农业、调整政策、鼓励农业

 

13、为什么说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答: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的公车上书,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具有明显的参与政治活动的特点。

上书虽然失败了,但是,它冲破了清朝统治下政治舆论沉闷的局面,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震动,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它使维新变法从一种社会思潮开始转变为一场政治运动。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14、有人认为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依然未阻止内战爆发,所以毫无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蒋介石为什么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又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挑起内战?

答案:

不对。

毛泽东明知蒋介石迟早都要发动内战,但还是亲赴重庆谈判。

通过重庆谈判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教育了广大被蒋介石假象所蒙蔽的群众,孤立了蒋介石,赢得了中间势力的同情;并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①为发动内战赢得时间,调兵遣将,因为他的兵力大部分在西南;如果毛泽东不来,可以将内战责任推给共产党;来了可以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

②有美国的支持;蒋介石依赖军事经济上的优势;为了夺取抗战胜利果实;低估了共产党的力量。

15、孙中山一生的两次重大转变,即其后分别作出的巨大贡献

答:

第一次:

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自强遭拒绝,由变法走上革命的道路;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第二次:

由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失败,同时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的震动,孙中山认识到民众力量的伟大,决定改组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之后,实现了国共首次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6、中国近代史共产党与国民党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的时间、标志,中共为合作召开的两次会议的名称、制定的合作政策,两次合作为何有不同的结果。

1)革命统一战线:

1924.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中共三大制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政策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9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中共在瓦窑堡会议上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第一次合作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而失败,其中中共没有提高警惕,没有争取革命的领导权;第二次合作中共对国民党采取及斗争有合作的政策,掌握军队的自主权,使合作坚持到最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17、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步?

每一部变革的原因和结果如何?

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是应遵循什么原则?

1)土地改革、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化)、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土地改革是因为封建土地所有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生产力,农业迅速发展。

农业合作化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不符合个体劳动的需要,内容是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又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个别领导人急于求成错误发动,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党中央总结了公社化教训的基础上,做出的改革决策,结果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在制定经济政策是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1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在经济建设方面的重大决策和调整?

1)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2)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轻率发动大跃进运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3)1960年冬-1964年全面调整国民经济,使经济形式全面好转。

4)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5)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确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想一想:

中共为什么把实现战略转变的突破点放在农村?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工业的基础,要发展经济首先要发展农业;

2)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占全国的80%,农业问题是中国发展的首要问题.

3)在改革前,农村的公社化运动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弊端很大,急需改革.

20.中国人民在20世纪的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的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请回答;1)三次巨变及三位伟人;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伟人的共同特征,是分别举例说明;3)是概括三位伟人向向“外人”学习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的特点和最终结果。

1)孙中山:

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毛泽东: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孙中山:

总结了革命失败教训,接受中共反帝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首次国共合作。

毛泽东: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

邓小平:

总结了建国以来谁注意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创了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孙中山:

仿照欧美走“美国人的道路”,毛泽东:

“由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1、有人说“近代中国有两个时期面临危亡的关头”。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两次面临“危亡的关头”指的是哪两个时期?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

两个时期:

第一次是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要把中国变成殖民地;第二次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全面侵华,占领中国的大片领土,妄图灭掉中国。

   

 原因:

第一次:

一是由于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对中国的瓜分和争夺;二是清政府在多次战争中,尤其是在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腐败和软弱,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第二次:

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日本,为摆脱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极力向外扩张。

二是中国内战给日本造成可乘之机。

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

只有民族团结,共同努力,坚强不屈,居安思危,振兴国家,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

22、近代帝国主义提出的门户开放和当今的对外开放政策在本质上有何不同?

答:

1)历史背景不同:

门户开放是在19世纪末由美国提出并得到帝国主义认可的对华侵略政策。

对外开放是独立自主的中国为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而提出的基本国策。

  2)两者的内容不同:

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承认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的特权的前提下,要求里一群站,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是帝国主义国家都享有投资的权力。

对外开放是中国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外国资金,学习外国经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3)两者的后果不同:

门户开放是帝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在个中国的同盟。

对外开放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发展了我国的经济,是我国更加强盛。

 由此可见,两者性质截然不同,前者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侵略政策,后者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为搞活经济所采取的政策。

23、英国是怎样一步步占领香港的,又是怎样收回的?

从中你有何启示?

1)占领:

1841年英军武装占领香港岛,1842年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至此英国完全占领香港。

2)回归:

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下,1997.7.1香港回归祖国;

3)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清朝的落后,使外国列强侵略中国;只有国家强盛才能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

世界历史

1、开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成就、背景、条件以及意义(影响)

答:

主要人物:

1487─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的好望角;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找到了通向东方的新航路;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但他自己认为到达了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

背景:

①14—15世纪,欧洲各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商品经济逐渐发展起来;②意大利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③随着商业的发展和贸易的扩大,西欧国家对财富的渴望更加强烈,《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的流传,激起了西欧人对东方的神往④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条件:

A当时人们的地理知识已有很大进步,很多人相信地球是圆的,无论是向东向西,一直向前均能到达东方;B当时的航海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为远洋航行提供了条件。

影响(意义)①开辟新舯是继郑和远航之后人类航行史上的又一壮举。

它密切了世界各大陆之间的联系,把世界逐渐结为一体,对欧洲以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背景)指导思想、实质

答:

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背景):

14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思想领域展开反封建斗争,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其核心是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该有所作为,对待实际问题不是从神出发,而是从人出发,这种思潮叫做人文主义。

实质:

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英国《权利法案》颁布的时间、内容、意义。

答:

1)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2)内容:

A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B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C不经议会同意,不得随便建立军队;不得干涉议会选举3)该法律的作用是:

《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使以后的国王不能滥用权力,为所欲为。

这样,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4、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意义。

答:

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推行封建专制统治,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反复、曲折说明了:

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一种旧的社会制度,需要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资本主义代替封建制度是这样,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也是这样。

5、为什么说法国革命是不可避免的?

(法国革命爆发的原因)

答:

①法国启蒙思想家为革命做了思想动员;②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但封建制度阻碍了它的发展;③等级制度森严,第三等级要求变革;④路易十六无法解决财政危机

6、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六件大事)、胜利的原因以及意义

(1)原因①英属北美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

英语逐渐成为通用语言,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②英国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③:

北美人民反抗情绪日益高涨,英国政府采取高压政策。

(2)过程(六件大事)①爆发---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②建军---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③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④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⑤胜利---1871年在约克镇英军投降,(法国、荷兰援助美国);⑥和约----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胜利原因及意义:

(3)胜利原因:

A战争的正义性 B人民群众积极参加 C国际支持意义:

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赢得独立。

这场战争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7、工业革命最先在哪国爆发?

爆发的前提、条件、主要发明、影响各是什么?

1)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发生的前提和条件:

A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B有利条件①雄厚的资本(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本国劳动人民的剥削、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赚取了大量钱财,有了充足的资本;②充足的劳动力(圈地运动迫使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入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