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社会教案五年级.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9935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自然社会教案五年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自然社会教案五年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自然社会教案五年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自然社会教案五年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自然社会教案五年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自然社会教案五年级.docx

《人自然社会教案五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自然社会教案五年级.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自然社会教案五年级.docx

人自然社会教案五年级

浙江版《人·自然·社会》五年级

第一课了解“他”和“她”

教学目标:

1、知道男女泌尿生殖器官的名称、结构和功能。

2、养成保持泌尿生殖器卫生的良好习惯。

3、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男女泌尿生殖器官的名称、结构和功能。

难点:

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一、直面“课题”

1、读课题

2、对“他”和“她”,你有哪些了解?

3、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深入地了解“他”和“她”的不同。

二、           认识“他”

1、出示:

男性生殖系统侧剖面。

2、教师简介:

(1)      生殖器的名称、结构和功能。

(2)      谁有问题要问?

3、小结:

男性生殖系统是由内、外生殖器两大部分共7个小部分组成的。

三、           认识“她”

1、出示:

女性生殖系统侧剖面。

2、出示:

女性生殖器有哪几部分组成的?

分别叫什么?

有什么作用?

3、小结:

女性生殖系统是由内、外生殖器两大部分组成的。

外生殖器由7个小部分组成,内生殖器是由4个小部分。

四、保持生殖器卫生

1、如何保持呢?

(分男女小组讨论)

2、小结:

(1)      用温热水清洁外阴部。

(2)      檫便纸方向由前向后。

(3)      要穿棉制短裤。

(4)      男孩子如果有包皮过长,可去医院动手术。

(5)      上体育课要保护好生殖器不受伤害。

(6)      和同学玩闹时不要玩弄、踹、踢对方的生殖器。

五、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第二课成长的轨迹

教学目标:

1、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知道青春期是一个身体快速成长的阶段,且存在着个体的差异。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身体、心理上的变化,健康、快乐自信地进入青春期。

3、通过收集有关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资料的活动,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正确认识身体、心理上的变化。

难点:

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合作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对青春期的有哪些了解?

2、何为青春期

3、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二、分组讨论青春期的变化

1、 分组讨论(男同学一组,女同学一组)

2、 女生组讨论的话题

(1)说说悄悄话,聊聊有关月经的话题。

(2)生理探讨:

A、 有人认为“月经是不干净的。

”来月经是倒霉现象。

你说呢?

B、 来月经了,但体育课要进行800米测验,你会怎么办?

C、 女生来月经时要注意哪些卫生?

D、 治疗痛经的小验方。

3、 男生组讨论的话题

(1)       说说悄悄话,聊聊有关月经的话题。

(2)       生理探讨:

A、 有人说,“遗精会失去身体的精华,伤元气。

”你认为呢?

B、 睡觉时遗精,你会怎么办?

(3)男生碰到遗精时,怎样避免这些尴尬呢?

三、活动

1、 涂色自测。

(1)       你觉得你的身体、心理上出现了哪些变化?

(2)       观察自己的涂色,你发现了什么?

(自己长大了)

2、说说自己长大的烦恼

3、说说自己如何消除烦恼

四、组织小辩论

★在与异性交往中应注意些什么呢?

1、要相互理解和尊重,要讲文明礼貌,自尊自爱,互尊互爱。

待人要不卑不亢,宽容大度。

2、衣着要整洁大方,同自己的身份相符,不要浓妆艳抹,也不要穿奇装异服,那样容易给人以虚浮轻薄之感。

3、言行举止要有分寸,对待异性不必过分拘束,也不要过分随便。

一些不应开的玩笑、不应做的举动是要注意男女有别的。

4、异性之间的交往应在集体活动的时间内,避免时间过晚或单独在一起。

男女同学间的交往应该是公开的,只限于学习、工作和有意义的娱乐活动范围内,并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总之,与异性交往是一门科学和艺术,只有在不断地实践和学习中,才能使自己逐渐掌握其要领。

我们应该积极、健康、大胆地参与到异性的交往活动中,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异性交往可以掌握适应社会的技巧,学习男女之间相处的礼仪和文明行为。

五、活动延伸

组织学生看青春期影片或影视节目

 

第三课文明网络行

教学目标:

1、学会自觉维护网络安全,预防网络犯罪。

2、自觉提高自我保护、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

3、通过搜集有关的网络游戏资料,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自觉维护网络安全,预防网络犯罪。

难点:

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喜欢上网吗?

2、我们来猜网上专用词。

⑴信鸽说:

“我失业啦!

人们都用啦!

”(Email)

⑵蜘蛛说:

“只有我才是真正的!

”(网虫)

⑶网中的鱼说:

“我正在“”(上网)

⑷东北虎说:

“我要改名叫,多时髦啊!

(雅虎)

3、小结揭体题

二、网络带来的好处

1、你平时上网都在干什么?

2、你觉得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3、谈谈你是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

(举例说明)

4、小结:

不管网络如何方便,我们要正确使用网络,否则,就会带来危害。

三、网络带来的危害

网络是一把双刀剑,有利必有弊。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

1、出示一组网络危害青少年数据(见参考书)

看数据,谈谈看后的想法(感想)。

2、阅读课本P10,了解网络给我们小学生带来的危害。

四:

辩论赛

1、辩论主题:

“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上网是弊大于利。

2、分组(正方辩论:

上网是利大于弊,反方辩论:

上网是弊大于利。

3、辩论赛

五、文明上网

1、“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上网是弊大于利。

”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思想。

但不管怎样,我们上网时要注意什么?

(阅读“特别提醒”)

2、要怎么做才是文明上网呢?

(1)   自由发言

(2)   阅读P11的“网络文明公约”

六、全课总结

学习这一课后,你最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什么?

 

第四课我是小战士

教学目标:

1、了解军营生活,逐步树立国防意识。

2、结合学校体育课和军训开展相关的军事训练活动。

3、通过搜集国防资料,提高搜集、处理信息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军营生活,知道训练能锻炼人的意志。

教学难点:

树立国防意识。

教学过程:

一、感知军营生活

1、观看一组军训图片。

2、结合平时从电视上的了解,谈谈你对军营生活的了解多少。

二、体验军营生活

1、自学P12“我的军训体验”。

2、小组讨论:

从这篇日记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为什么要参加军训?

三、“居安思危”的国防意识

1、国防意识----居安思危

军训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磨练坚韧不拔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同时,预防国防战争。

比如:

现在有些国家都在打仗。

1)谁来说说你知道了哪些战争?

2)观看美国的“9·11事件”,“伊拉克战争”,“国际恐怖主义”等图片或视频。

3)看了图片或视频后,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4)阅读P13

2、了解国防的相关法规

1)谁来汇报一下,我国对国防颁布了哪些法规?

(事先布置搜集)

2)读一读这些法规。

3)读了这些法规,你明白了什么?

四、全课总结

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出一张手抄报

第五课回首古越

教学目标:

1、知道浙江地区春秋、秦汉、三国、东晋、南朝时期的社会历史概况。

2、了解吴越争霸和越国兴衰、会稽郡的设立等史事,体会浙江文化的深厚意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探究家乡历史的兴趣。

3、通过搜集古越相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信息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从春秋战国到南朝的浙江历史。

教学难点:

了解社会历史概况。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

1、读课题,问:

读了课题后,有什么想问的?

2、简介古越

3、今天,老师领你们走进浙江历史。

二、了解古越

1、了解古越的历史。

(参考书P32)

1)看材料,分组整理

2)汇报填表

朝代

建国时间

统一时间

统治者

春秋

秦汉

三国

东晋

南朝

2、发生在古越的历史传奇故事。

1)吴越争霸

2)秦汉“会稽郡”

3)马臻修鉴湖

3、古越的遗址

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称“文物之帮”,他有许多遗址,谁来说说有哪些?

三、了解历史上浙江经济发展概况

1、浙江经济开发较早。

主要表现在哪里?

2、学生整理材料

3、学生汇报。

四、全课总结

学习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第六课西湖三杰

教学目标:

1、了解岳飞生平和岳家军抗英的事迹;了解于谦生平和抗击蒙古族瓦刺部入侵的事迹;了解张苍水生平及其抗清斗争的事迹。

2、体会“西湖三杰”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3、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西湖三杰”的生平及事迹。

教学难点:

体会“西湖三杰”的爱国精神。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古诗、猜猜他是谁

古诗一:

《满江红》…………(岳飞)

古诗二:

《石灰吟》…………(于谦)

古诗三:

《甲辰八月辞故里》…………(张苍水)

1、学生读一读这三首古诗。

2、小结,揭示课题。

二、整理资料汇报成果

1、分组收集、整理资料。

2、小组讨论:

选择一个汇报内容,确定汇报形式(讲故事、小品、谈感想……)。

3、学生以各种形式汇报

1)故事:

“岳母刺字”、“两袖清风”

2)表演小品

3)展示手抄报

三、身边的英雄人物

1、想一想,我们洞头有这样的历史人物吗?

2、如果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事迹,你有什么建议?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的高兴吗?

 

第七课日新月异的城市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所在城市的变化状况。

2、对家乡变化产生自豪感,立志长大也要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自己所在家乡的变化状况。

难点:

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04年,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了年度中国综合实力地级以上百强城市名单,浙江省杭州、宁波、绍兴、温州、嘉兴、台州,金华、湖州和舟山9个市入围,其中杭州市跻身前十强。

2007年11月,十大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比结果揭晓,浙江的三个城市——杭州、宁波、台州占据十大幸福城市前五强中的三席。

那我们浙江到底有多少吸引人的地方呢。

请大家看看〈日新月异的城市〉。

二、学习新内容。

1、自由看书,了解“菜篮子工程”、“亮堂堂的新房子”、“亮闪闪的新车子”。

2、交流看后感受。

3、说说自己小区或村镇有代表性又很有意义的现象。

4、说说如果你是城市规划设计人,你将如何设计我们洞头新城或三盘的各村。

三、实践活动。

1、在家长的带领或老师的组织下参观当地的农贸市场、菜场或超市。

(1)仔细观察。

(2)选一个角度,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然后和家长或同学交流。

2、向父母了解自己家住房条件的变化情况。

3、利用观察、访问等方法,搜集信息了解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四、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八课浙江民乐

教学目标:

1、欣赏浙派古琴、浙东锣鼓、江南丝竹的代表作品。

2、欣赏《早晨》《采茶舞曲》等优秀作品。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浙派古琴、浙东锣鼓、江南丝竹的代表作品

难点:

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浙江不仅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浙江的文艺在全国也是很出名的。

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我们浙江的民乐。

2、出示题目。

二、欣赏引兴趣

1、欣赏筝曲〈春江花月夜〉

2、说说欣赏后的感受。

3、引出,这是我们江南乐器演奏的名曲〈春江花月夜〉,像这样经典的乐曲还有很多很多,这都源于我们浙江有特色的民乐文化。

三、自学与交流

1、自由看书,了解浙江的民乐文化。

(1)边读边做记号,乐器名称、乐曲名称和创造者。

(2)与小组交流一下,比一比与自己收集的一样吗?

需要补充什么?

2、汇报:

说说你从书中了解了哪些民乐知识,最让你自豪的是什么?

3、请会民乐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熟悉的民乐艺术,或谈谈民乐曲目。

四、欣赏明曲。

1、欣赏〈潇湘水云〉、〈泛沧浪〉、〈将军得胜令〉〈早晨〉〈采茶舞曲〉

2、聊聊欣赏后的感受。

五、实践活动。

调查我们洞头流行什么民间音乐,主要有哪些形式,有哪些曲目。

1、歌舞:

民间音乐

形式

乐曲目

脚擂鼓

吹打

龙头龙尾

贝壳舞

舞蹈

2、歌曲:

《天乌乌》、《赶海娃》、《船夫》和《洞头好》

六、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收获吗?

说一说。

 

第九课浙江民间歌舞

教学目标:

1、欣赏“百叶龙”“余杭滚灯”“板凳龙”等民间歌舞。

2、模仿民间歌舞主要片断。

3、收集当地其他形式的民间歌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一些有名的民间歌舞。

难点:

高学生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浙江的民乐很有名,浙江的民间歌舞也是很有特色的。

今天我们就走近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感受一下我们浙江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趣。

2、揭示题目。

二、欣赏与交流

1、欣赏〈百叶龙〉〈余杭滚灯〉〈板凳龙〉

(1)说说〈百叶龙〉〈余杭滚灯〉〈板凳龙〉的特色。

(2)观看这些舞蹈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说说看。

2、自学课本

想一想,与你刚才说的特色一样吗?

3、对比

(1)再次欣赏(选一个片段)

(2)体会各种民间舞蹈的特色。

4、评价自己喜欢的歌舞,说说喜欢的理由。

三、搜集与尝试

1、有谁知道洞头的民间歌舞有哪些?

2、模仿秀。

(播放一段录象,学生模仿表演)

3、评价学生的模仿秀。

4、浙江还有许多优秀的民间歌舞,有许多精彩的舞蹈节目。

,比如〈采搽舞〉〈织网舞〉〈采桑晚归〉等。

可以去找些碟片来欣赏欣赏。

四、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十课浙江各地传统习俗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浙江省有代表性的生活习俗。

2、知道当地人衣食住行的民俗。

3、收集本地人衣食住行习惯的资料。

4、知道具有浙江地方民俗的、现在还在绵延的节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举例说出浙江省有代表性的生活习俗。

难点:

知道洞头还在延续的生活习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生活习俗、生产习俗、节庆习俗,各种各样的浙江传统习俗,带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体现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追寻和传承。

今天,就让我们了解浙江丰富的传统习俗。

2、揭示题目。

二、学习与交流

1、生活习俗

(1)聊聊自己家乡的生活习俗。

(2)自学课文,了解浙江有特色的生活习俗。

①从课文中了解了哪些生活习俗?

②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习俗?

(3)补充熟知的其他地方的生活习俗。

2、生产习俗

(1)自学课文,了解浙江有特色的生活习俗。

①从课文中了解了哪些生活习俗?

②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习俗?

(2)补充熟知的其他地方的生活习俗。

3、悠久的节庆习俗。

(1)自学课本,然后小组交流。

(2)汇报。

三、赛一赛,讲故事比赛。

1、欣赏宁波八月十六过中秋的故事。

2、谁还知道哪些节日故事,说来听听,看谁说得最精彩。

四、实践活动。

1、仔细观察,收集在我们日常的饮食、服饰、居住、生活用具、交通工具等方面,有哪些是对传统生活习俗的传承。

2、访问身边的老人,了解在当地的农业、渔业、手工业、商业等劳作中,有哪些传统的生产习俗流行至今,有哪些习俗已经消亡,消亡的原因是什么。

3、了解当地的节庆习俗,搜集这些习俗背后的有趣故事,制成“洞头习俗”手抄报。

五、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十一课绍兴莲花落

教学目标:

1、知道绍兴“莲花落”的艺术形式。

2、尝试模仿其中的一些小片断。

3、学唱当地流行的地方曲艺的曲目片断。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绍兴“莲花落”的艺术形式。

难点:

模仿和学唱片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近段时间,我们都在了解浙江的民间风俗,你有什么想法?

2、今天我们要来感受绍兴的“莲花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呢?

请看17课——《听听绍兴莲花落》。

3、学生提问。

二、欣赏与交流

1、听一段绍兴《莲花落》,感受其艺术特色。

听、说各有什么特色?

2、自学课文介绍,了解莲花落的艺术形式。

莲花落是怎么表现的?

3、尝试模仿唱一段此“莲花落”。

(1)观看“莲花落”片断录象

(2)学生尝试模仿唱

三、欣赏与表演

1、读《敬你一杯绍兴酒》。

2、欣赏《敬你一杯绍兴酒》。

3、尝试模仿唱一段此“莲花落”。

四、实践活动。

给“莲花落”艺人翁仁康写信。

五、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事。

 

 

第十二课杭州小热昏

教学目标:

1、知道杭州“小热昏”的主要艺术形式。

2、学唱模仿其中的片断。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杭州“小热昏”的主要艺术形式。

难点:

学唱与模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还记得学什么了?

2、“莲花落”有浓浓的地方特色,那“小热昏”呢?

听这名字我们就可以感受它那浓浓的乡土气息了。

3、想知道什么是“小热昏”吗?

那我们就一起走进杭州去看看什么是“小热昏”吧。

二、学习与交流

1、读一读

(1)读课文。

(2)交流从“小热昏”由来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2、析一析

(1)分析“小热昏”的题材

(2)对社会的意义。

3、听一听

(1)听一段视频“小热昏”。

(2)感受“小热昏”艺术魅力。

三、体验与感悟

1、阅读课文

2、看抗日战争中的“小热昏”存在的现实意义。

3、感受艺术要为民,为社会服务的宗旨。

四、实践活动。

回家在电视、网络里欣赏杭州“小热昏”。

五、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十三课金华道情

教学目标:

1、知道“金华道情”的主要艺术形式。

2、学唱模仿其中的片断。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金华道情”的主要艺术形式。

难点:

学唱模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前两节课分别了解了绍兴“莲花落”和杭州“小热昏”。

浙江曲艺舞台真是绚丽多彩。

在浙江中部的金华大地,无论你走到哪个县区,无论你走到乡村还是城市,几乎到处都可以听到“吉嘭、吉嘭、吉吉嘭”的道情声,到处都可以听到雅俗共赏的道情唱腔,这就是“金华道情”。

二、学习与交流

1、什么是“金华道情”?

(1)自由看文本介绍内容,了解“金华道情”。

(2)交流收获。

(3)听老师介绍“道情”和“金华道情”的由来、形式及流行的地方。

2、“金华道情”的表现形式。

(1)表演形式

(2)表演内容

(3)听一段道情,交流评价其艺术形式。

3、“金华道情”的代表作。

三、欣赏与表演

1、听一段“金华道情”的录音欣赏欣赏。

2、学唱模仿“金华道情”。

(小组或个人)

3、汇报表演。

四、阅读与创作

1、阅读课本《节气歌》。

2、学着创作《校园》道情词。

五、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第十四课水乡古镇

活动目标:

1、了解江南水乡三大古镇的地理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2、通过收集有关资料,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活动引入:

古人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人类傍水而居,形成了"水乡孕育的城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水乡代表着一种情绪,温柔的,旖旎的,也许带着一丝的阴凉一丝的犹豫。

我们今天就来了解江南三大水乡古镇。

教学过程:

一、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

1、乌镇概况

   乌镇离杭州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乌镇虽历2000多年沧桑,古色古香,水镇一体,一派古朴、明洁的清幽,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2、乌镇格式

乌镇与众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水阁和很多江南水乡小镇一样,街道、民居皆沿溪、河而造,正所谓“人家尽枕河”。

   水阁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凭窗可观市河风光。

茅盾曾在《大地山河》中这样描述故乡的水阁:

“……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

6、你还知道哪些环境问题?

它们都对地球造成了哪些影响?

传说水阁是由一位机智的豆腐倌的违章建筑而来,水阁是乌镇的独创,是乌镇的魅力所在。

3、小桥流水。

3、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变成蓝色,这种蓝色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据说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时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桥”,现存30多座。

这些桥最早建于南宋,大多始建于明清,有些桥还题有桥联,如通济桥:

“冷树烟中,尽乌戌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

”(朝南) “通云门开数万家西环浙水;题桥人至三千里北看燕京。

12、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直径是1400000千米。

4、石板小巷

   走在那用青石板展成的狭窄的小街上,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乡民。

沿水小街有“石帮岸”,有些可能有修饰,瓶里插着三支戟,取“平升三级”的意思。

用以系船。

5、茅盾故居及其他古建筑

7、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我们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加工利用。

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

   乌镇因茅盾而出名,茅盾故居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显得端庄凝重,古朴典雅。

与故居一墙之隔的是茅盾童年读书的立志书院。

书院的主建筑“云楼”曾是茅盾就读的教室。

故居从曾祖父沈焕自茅盾,四代同堂居住于此。

二.初步了解《诗话富镇》——南浔

1.播放影片——《中国南浔老街》。

思索,从影片中你对南浔有了哪些方面初步的了解。

2、在加热的过程中,蜡烛发生了什么变化?

(P29)2.了解南浔的地理位置、历史年代:

南浔的位于浙江和江苏的交界处。

16、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我们的皮肤表面,每平方厘米含有的细胞数量超过10万个。

3.了解南浔的“富”:

3、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引言:

南浔是一个小镇,现在只是湖州的一个区。

有745年历史,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江南地区知名度极高的古镇,因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巨富之镇。

出现了靠经营丝业发家的豪富阶层,时人以三种动物形体大小来表明他们的财产多少,有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金黄狗的谚语。

17、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了解:

“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金黄狗”:

拥有财产100万两白银以上者为“象”,50万至100万者为“牛”,30万至50万者为“狗”。

“四象”中的刘张两家而言,财产加起来就超过3000万两。

仅“四象八牛”的财富就达到6000万两到8000万两。

还有七十二条黄金狗,也有2800万两。

总计达10000多万两黄金。

这对于一个小小的古镇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3、我们在水中发现了什么微生物呢?

(P18)南浔古镇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