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六章糖代谢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655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第六章糖代谢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物化学第六章糖代谢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物化学第六章糖代谢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物化学第六章糖代谢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物化学第六章糖代谢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第六章糖代谢习题.docx

《生物化学第六章糖代谢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第六章糖代谢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化学第六章糖代谢习题.docx

生物化学第六章糖代谢习题

第六章糖代谢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S1ycogenolysis)

3.乳酸循环(coricycle)

6.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pathway)

7.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oxidation)

8.肝糖原分解(Slycogenolysis)

9.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phosphatepathway)

 

12.底物循环(substratecycle)

13.巴斯德效应(Pasteureffect)

(二)英文缩写符号释义

1.UDPG(uridinediphosphate–glucose)

2.ADPG(adenosinediphosphate–glucose)

3.F–D–P(fructose–1,6–bisphosphate)

4.F–1–P(fructose–1–phosphate)·

5.G–1–P(glucose–1–phosphate)

6.PEP(phosphoenolpyruvate)

(三)填空题

1.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分子ATP。

2.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和。

3.2分子乳酸异生为葡萄糖要消耗ATP。

4.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的氧化。

5.延胡索酸在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分类中的酶类。

6.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阶段,分别称为和,

其中两种脱氢酶是和,它们的辅酶是。

7.糖酵解在细胞的中进行,该途径是将转变为,同时生成

和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8.糖原的磷酸分解过程通过酶降解α–1,4糖苷键,靠和酶降解α–1,6糖苷键。

9.在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磷酸化成ATP的高能化合物是和。

10.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为、和。

11.参与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反应的辅酶为、、、、

和。

12.在磷酸戊糖途径中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二碳单位的酶为,其辅酶为;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三碳单位的酶为。

13.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包括3种酶,它们是、、。

14.催化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酶是,它需要和作为辅因子。

15.合成糖原的前体分子是,糖原分解的产物是。

16.将糖原磷酸解为G–1–P,需、、三种酶协同作用。

17.糖类除了作为能源之外,它还与生物大分子间有关,也是合成、、

等的碳骨架的共体。

18.丙二酸是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剂。

19.TCA循环的第一个产物是。

由、和所催化的反应是该循环的主要限速反应。

20.TCA循环中有二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和催化。

脱去的CO2中的C原子分别来自于草酰乙酸中的和。

21.糖酵解产生的NADH+H+必需依靠系统或系统才能进入线粒体,分别转变为线粒体中的和。

22.糖异生主要在中进行,饥饿或酸中毒等病理条件下也可以进行糖异生。

(四)选择题

1.指出下列各酶中何者不属于三羧酸循环途径的酶?

A.延胡索酸酶B.异柠檬酸脱氢酶C.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

D.丙酮酸脱氢酶E.顺乌头酸酶

2.糖原分解的第一步产物是。

A.葡萄糖6–磷酸B.葡萄糖1,6–磷酸C.葡萄糖1–磷酸

D.果糖1–磷酸E.葡萄糖

3.果糖磷酸激酶催化的反应可生成下列哪种中间产物?

A.果糖1–磷酸B.果糖6–磷酸C.果糖1,6–二磷酸·

4.在EMP途径中醛缩酶的底物是。

A.葡萄糖6–磷酸B.果糖6–磷酸

C.果糖1,6––'磷酸D.甘油酸1,3–二磷酸

5.在三羧酸循环所生成的许多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有一个分子是在底物水平上合成的,它发生在下面哪一步中?

A.柠檬酸→a–酮戊二酸B.琥珀酰辅酶A→琥珀酸C.琥珀酸→反丁烯二酸

D.反丁烯二酸→苹果酸E.苹果酸斗→草酰乙酸

6.正常情况下,肝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是。

A.葡萄糖进行糖酵解氧化B.脂肪酸氧化C.葡萄糖的有氧氧化

D.磷酸戊糖途径E.以上都是

7.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

A.CO2+H2O+ATPB.乳酸C.丙酮酸D.乙酰辅酶A

8.需要引物分子参与生物合成反应的有。

A.酮体生成B.脂肪合成C.糖异生合成葡萄糖D.糖原合成E.以上都是

9.在原核生物中,1mol葡萄糖经糖有氧氧化可产生ATP物质的量(mo1)是。

A.12B.24C.36D.32

10.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

A.

磷酸甘油B.丙酮酸C.乳酸D.乙酰辅酶AE.生糖氨基酸

11.丙酮酸激酶是何途径的关键酶:

A.磷酸戊糖途径B.糖异生C.糖的有氧氧化D.糖原合成与分解E.糖酵解

12.丙酮酸羧化酶是哪一个途径的关键酶?

A.糖异生B.磷酸戊糖途径C.胆固醇合成D.血红素合成E.脂肪酸合成

13.动物饥饿后摄食,其肝细胞主要糖代谢途径是。

A.糖异生B.糖有氧氧化C.糖酵解

D.糖原分解E.磷酸戊糖途径

14.下列各中间产物中,哪一个是磷酸戊糖途径所特有的?

A.丙酮酸B.甘油醛3–磷酸

C.果糖6–磷酸D.甘油酸1,3–二磷酸E.葡萄糖酸6–磷酸

15.三碳糖、六碳糖与七碳糖之间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是。

A.糖异生B.糖酵解巴三羧酸循环C.磷酸戊糖途径E.糖的有氧氧化

16.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A.是糖、脂肪及蛋白质分解的最终途径B.受ATP/ADP比值的调节

C.NADH可抑制柠檬酸合酶D.NADH氧化经需要线粒体穿梭系统

17.三羧酸循环中生成哪一个化合物前后各放出一个分子CO2?

A.柠檬酸落后B.乙酰辅酶AC.琥珀酸D.C.

酮戊二酸

18.磷酸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

A.F–1–PB.F–6–PC.F–D–PD.G–6–P

19.醛缩酶的产物是。

A.G–6–PB.F–6–PC.F–D–PD.1,3–二磷酸甘油酸

20.TCA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是。

A.

酮戊二酸B.琥珀酰C.琥珀酸辅酶AD.苹果酸

21.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涉及下述哪种物质?

A.乙酰辅酶AB.硫辛酸C.TPPD.生物素INAD+

22.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

A.丙酮酸脱氢酶B.顺乌头酸酶C.琥珀酸脱氢酶D.延胡索酸酶

E.异柠檬酸脱氢酶

23.生物素是哪个酶的辅酶?

A.丙酮酸脱氢酶B.丙酮酸羧化酶C.烯醇化酶D.醛缩酶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24.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索酸的酶是琥珀酸脱氢酶,此酶的辅因子是。

A.NAD+B.CoA–SHC.FADD.TPPE.NADP+

25.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起作用?

A.丙酮酸激酶B.丙酮酸羧化酶C.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D.己糖激酶

E.果糖–1,6–二磷酸酯酶

26.原核生物中,有氧条件下,利用lmol葡萄糖生成的净ATP摩尔数与在无氧条件下利用1mol葡萄糖生成的净ATP摩尔数的最近比值是。

A.2:

1B.9:

1C.18:

1D.16:

1E.25:

1

27.在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内下述反应中能产生FADH2步骤是。

A.琥珀酸→延胡索酸B.异柠檬酸→

酮戊二酸

C.

酮戊二酸→琥珀酰辅酶AD.苹果酸→草酰乙酸

28.丙二酸能阻断糖的有氧氧化,因为它。

A.抑制柠檬酸合酶B.抑制琥珀酸脱氢酶

C.阻断电子传递D.抑制丙酮酸脱氢酶

29.由葡萄糖合成糖原时,每增加1个葡萄糖单位消耗高能磷酸键数为––个。

A.1B.2C.3D.4E.5

30.巴斯德效应是指。

A.由于从无氧到有氧代谢的转变,通过戊糖磷酸途径降解的葡萄糖量上升

B.由于从无氧到有氧代谢的转变,葡萄糖消耗速度下降

C.由于从无氧到有氧代谢的转变,丙酮酸转变为乳酸的速度上升

D.由于从无氧到有氧代谢的转变,产生ATP的速度上升,葡萄糖消耗速度上升

E.由于从无氧到有氧代谢的转变,产生ATP的速度下降,葡萄糖消耗速度上升

31.用于糖原合成的葡萄糖–1–磷酸首先要经什么化合物的活化?

A.ATPB.CTPC.GTPD.UTPE.TIP

32.丙酮酸脱氢酶系受到哪些因素调控?

A.产物抑制、能荷调控、磷酸化共价调节B.产物抑制、能荷调控、酶的诱导

C.产物抑制、能荷调控、磷酸化共价调节D.能荷调控、磷酸化共价调节、酶的诱导

E.能荷调控、酶的诱导

33.下列激酶(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中哪些参与了EMP途径,分别催化途径中三个不可逆反应?

A.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

B.葡萄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C.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D.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E.都不对

34.在厌氧条件下,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会在哺乳动物肌肉组织中积累?

A.丙酮酸B.乙醇C.乳酸D.C02

35.磷酸戊糖途径的真正意义在于产生的同时产生许多中间物如核糖等。

A.NADPH+H+B.NAD+C.ADPD.CoA–SH

36.磷酸戊糖途径中需要的酶有。

A.异柠檬酸脱氢酶B.6–磷酸果糖激酶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D.转氨酶

37.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种是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

A.生物素B.FADC.NADP+D.NAD+

38.3mol葡萄糖6–磷酸进入戊糖途径代谢后产生的CO2物质的量mol。

A.1B.2C.3D.4E.5

39.短期饥饿后体内肝糖原减少,血糖趋于降低,此时体内分泌增加的激素主要是。

A.胰岛素B.肾上腺素C.肾上腺皮质激素D.甲状腺素E.胰高血糖素,

(七)问答题

1.糖类物质在生物体内起什么作用?

2.糖代谢和脂代谢是通过哪些反应联系起来的?

3.磷酸戊糖途径有什么生理意义?

4.糖分解代谢可按EMP–TCA途径进行,也可按磷酸戊糖途径进行,决定因素是什么?

5.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丙酮酸转变为草酰乙酸。

但是,只有在乙酰辅酶A存在时,它才表现出较高的活性。

乙酰辅酶A的这种活化作用,其生理意义何在?

6.ATP是果糖磷酸激酶的底物,为什么ATP浓度高,反而会抑制果糖磷酸激酶?

7.为什么说葡萄糖–6–磷酸是各个糖代谢途径的交叉点?

8.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动物如何维持血糖水平的恒定?

9.在EMP途径中,磷酸果糖激酶受ATP的反馈抑制,而ATP却又是磷酸果糖激酶的一种底物,试问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并不使酶失去效用?

习题解答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

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2.乳酸循环:

是指肌肉收缩时(尤其缺氧)产生大量乳酸,部分乳酸随尿排出,大部分经血液运输到肝脏,通过糖异生作用合成肝糖原或葡萄糖补充血糖,血糖可再被肌肉利用,这样形成的循环(肌肉→肝脏→肌肉)称乳酸循环。

3.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分解至生成丙酮酸的阶段,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途径。

4.糖的有氧氧化:

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5.肝糖原分解:

肝糖原分解指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

6.磷酸戊糖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如肝、脂肪组织等)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

7.底物循环:

是指两种代谢物分别由不同的酶催化的单向互变过程。

催化这种单向不平衡反应的酶多为代谢途径中的限速酶。

8.巴斯德效应:

巴斯德效应是指有氧条件下由于进行有氧呼吸而使酒精发酵受抑制的现象。

1861年巴斯德发现。

现在将在厌氧型和需氧型能量代谢之间的转换过程总结为巴斯德效应。

这个过程由细胞的能量状况和氧气的供给决定。

(二)英文缩写符号释义

1.UDPG: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是合成蔗糖时葡萄糖的供体。

2.ADPG: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是合成淀粉时葡萄糖的供体。

3.F–D–P:

1,6–二磷酸果糖,由磷酸果糖激酶催化果糖–1–磷酸生成,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糖酵解过程生成。

4.F–1–P:

果糖–1–磷酸,由果糖激酶催化果糖生成,不含高能磷酸键。

5.G–1–P:

葡萄糖–1–磷酸,由葡萄糖激酶催化葡萄糖生成,不含高能键。

6.PE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含高能磷酸键,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糖酵解过程生成。

(三)填空题

1.22.已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3.6分子4.甘油醛–3–磷酸

5.延胡索酸;氧化还原

6.两个;氧化阶段;非氧化阶段;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NADP

7.细胞质;葡萄糖;丙酮酸;ATP;NADH

8.淀粉磷酸化;转移酶;

1,6糖苷9.1,3–二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0.乳酸;甘油;氨基酸

11.TPP;NAD+;FAD;辅酶A;硫辛酸;Mg2+

12.转酮醇酶;TPP;转醛醇酶

13.

酮戊二酸脱氢酶;琥珀酰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14.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ATP;GTP15.UDP–葡萄糖;葡萄糖–1–磷酸

16.淀粉磷酸化酶;转移酶;脱支酶17.识别;蛋白质;核酸;脂肪

18.竞争性可逆19.柠檬酸;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

酮戊二酸脱氢酶

20.异柠檬酸脱氢酶;

酮戊二酸脱氢酶;C1;C4

21.甘油磷酸穿梭;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NADH;FADH222.肝脏;肾脏

(四)选择题

1.D。

2.C。

3.C。

4.C。

5.B。

6.B。

7.A。

8.D。

糖原、纤维素和淀粉合成反应需引物分子参与。

9.D。

10.D。

乙酰辅酶A只能进入三羧酸循环分解,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

11.E。

12.A。

13.B。

动物在饥饿后摄食,肝细胞的主要糖代谢是糖的有氧氧化以产生大量的能量。

14.E。

6–磷酸葡萄糖酸是磷酸戊糖途径所特有的,其他都是糖酵解的中间产物。

15.D。

16.D。

NADH氧化在线粒体内膜完成,不需要经线粒体穿梭系统。

17.D。

三羧酸循环共生成2个CO2,分别在生成

酮戊二酸的反应和它的下一步释放。

18.C。

19.C。

醛缩酶催化的是可逆反应,

20.C。

三羧酸循环中只有一步底物水平磷酸化,就是琥珀酰辅酶A生成琥珀酸的反应。

21.D。

丙酮酸脱氢酶催化丙酮酸生成乙酰辅酶A,需要辅酶是NAD+、辅酶A、TPP、FAD、硫辛酸。

22.E。

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是三羧酸循环过程的三个调控部位之一。

23.B。

生物素是羧化酶的辅酶,这里只有丙酮酸羧化酶需要生物素作为辅酶。

24.C。

在三羧酸循环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酶中,只有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因子是FAD。

25.C。

糖酵解和糖异生过程都发生反应的酶催化可逆反应步骤的酶,只有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26.D。

有氧情况下1mol葡萄糖氧化生成32个ATP,在无氧条件下生成2个ATP,二者比值是16:

1。

27.A。

28.B。

丙二酸是琥珀酸的竞争性抑制剂,竞争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

29.B。

由葡萄生成6–磷酸葡萄糖消耗一个高能磷酸键。

1–磷酸葡萄糖转变成UDPG,然后UDP脱落,相当于1分子UTP.转化为UDP,消耗一个高能磷酸键。

30.B。

兼性细胞在无氧或有氧条件下都能利用葡萄糖,当无氧代谢转变为有氧代谢时,葡萄糖的消耗会显著下降。

31.D。

糖原合成的葡萄糖–1–磷酸首先要经UTP的活化。

32.E。

能荷下降可导致丙酮酸脱氢酶系活性升高,其他选项则相反。

33.A。

丙酮酸脱氢酶系受乙酰辅酶A(抑制酶2)和NADH(抑制酶3)的产物抑制,受细胞内能荷的控制(酶1),受磷酸化的共价调节(酶1)。

34.D。

葡萄糖激酶对葡萄糖的专一性强,但亲和力低,只有在进食后肝细胞内葡萄糖浓度增加时才起作用,主要在肝脏用于糖原合成。

35.C。

在厌氧条件下,在哺乳动物肌肉组织中生成乳酸,同时NAD’得到再生,使酵解过程持续进行。

36.A。

37.C。

38.C。

每摩尔葡萄糖6–磷酸进入戊糖途径代谢都有1次脱羧,产生1mol的C02,因此,3mol葡萄糖6–磷酸进人戊糖途径代谢后产生3mol的CO2。

39.E。

短期饥饿后体内肝糖原减少,血糖趋于降低,体内增加分泌胰高血糖素稳定血糖水平。

(六)问答题(解题要点)

1.答:

(1)糖类物质是异氧生物的主要能源之一,糖在生物体内经一系列的降解而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2)糖类物质及其降解的中间产物,可以作为合成蛋白质、脂肪的碳架及机体其他碳素的来源。

(3)在细胞中糖类物质与蛋白质、核酸、脂肪等常以结合态存在,这些复合物分子具有许多特异而重要的生物功能。

(4)糖类物质还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答:

(1)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可转变为磷酸甘油,可作为脂肪合成中甘油的原料。

(2)有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乙酰CoA是脂肪酸和酮体的合成原料。

(3)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乙酰CoA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4)酮体氧化产生的乙酰CoA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5)甘油经磷酸甘油激酶作用后,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进入糖代谢。

3.答:

(1)产生的核糖5–磷酸是生成核糖、多种核苷酸、核苷酸辅酶和核酸的原料。

(2)生成的NADPH+H+是脂肪酸合成等许多反应的供氢体。

(3)此途径产生的赤藓糖4–磷酸与甘油酸3–磷酸可以合成苯草酸,进而转变为芳香族氨基酸。

(4)途径产生的NADPH+H+可转变为NADH+H+,进一步氧化产生ATP,提供部分能量。

4.答:

糖分解代谢可按EMP–TCA途径进行,也可按磷酸戊糖途径进行,决定因素是能荷水平,能荷低时糖分解按EMP–TCA途径进行,能荷高时可按磷酸戊糖途径进行。

5.答:

当乙酰辅酶A的生成速度大于它进入TCA循环的速度时,乙酰辅酶A就会积累,积累的乙酰辅酶A可以激活丙酮酸羧化酶,使丙酮酸直接转化为草酰乙酸。

新合成的草酰乙酸既可以进入TCA循环,也可以进入糖异生途径。

当细胞内能荷较高时,草酰乙酸主要进入糖异生途径,这样不断消耗丙酮酸,控制了乙酰辅酶A的来源;当细胞内能荷较低时,草酰乙酸主要进入TCA循环,草酰乙酸的增多加快了乙酰辅酶A进人TCA循环的速度,所以不管草酰乙酸的去向如何,最终效应都是使体内的乙酰辅酶A趋于平衡。

6.答:

果糖磷酸激酶是EMP途径中的限速酶之一,EMP途径是分解代谢,总的效应是放出能量的,ATP浓度高表明细胞内的能荷较高,因此抑制果糖磷酸激酶从而抑制EMP途径。

7.答:

葡萄糖经过激酶的催化转变成葡萄糖–6–磷酸,可进入糖酵解途径氧化,也可进入磷酸戊糖途径代谢,产生核糖–5–磷酸、赤藓糖–4–磷酸等重要中间体和生物合成所需的还原性辅酶Ⅱ;在糖的合成方面,非糖物质经过一系列的转变生成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在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可生成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还可在磷酸葡萄糖变位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1–磷酸,进而生成糖原。

由于葡萄糖–6–磷酸是各糖代谢途径的共同中间体,由它沟通了糖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众多途径,因此葡萄糖–6–磷酸是各糖代谢途径的交叉点。

8.答:

(1)血糖的来源:

食物淀粉的消化吸收,为血糖的主要来源;储存的肝糖原分解,是空腹时血糖的主要来源;非糖物质如甘油、乳酸、大多数氨基酸等通过糖异生转变而来。

(2)血糖的去路:

糖的氧化分解供能,是糖的主要去路;在肝、肌肉等组织中合成糖原,是糖的储存形式;转变为非糖物质,如脂肪、非必需氨基酸等;转变成其他糖类及衍生物如核糖、糖蛋白等;血糖过高时可由尿液排出。

(3)人体血糖水平的稳定:

主要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激素来调节。

血糖水平低时,刺激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的分泌,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使血糖水平升高。

当血糖水平较高时,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作用,加快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从而使血糖水平下降。

9.答:

磷酸果糖激酶(PFK)是一种调节酶,又是一种别构酶。

ATP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底物,也是别构抑制剂。

在磷酸果糖激酶上有两个ATP的结合位点,即底物结合位点和调节位点。

当机体能量供应充足(ATP浓度较高)时,ATP除了和底物结合位点结合外,还和调节位点结合,使酶构象发生改变,使酶活性抑制。

反之,机体能量供应不足(ATP浓度较低)时,ATP主要与底物结合位点结合,酶活性很少受到抑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