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设计博士618收音机完整论文格式已完善.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9382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9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子设计博士618收音机完整论文格式已完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模拟电子设计博士618收音机完整论文格式已完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模拟电子设计博士618收音机完整论文格式已完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模拟电子设计博士618收音机完整论文格式已完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模拟电子设计博士618收音机完整论文格式已完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设计博士618收音机完整论文格式已完善.docx

《模拟电子设计博士618收音机完整论文格式已完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子设计博士618收音机完整论文格式已完善.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拟电子设计博士618收音机完整论文格式已完善.docx

模拟电子设计博士618收音机完整论文格式已完善

中国@@@@@@@@@@@@@学院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

——收音机套件组装与调试

 

班级:

2@@@@@@@@

学号:

@@@@@@@

姓名:

@@@@@

 

222@@@年22@@@月@@@@日

目录

一、设计目的1

二、设计要求1

三、主要器材1

四、设计思路2

五、设计过程2

5.1设计步骤2

5.1.1安装2

5.1.2焊接2

5.1.3装成2

5.1.4直流测量2

5.2收音机工作原理2

5.2.1无线电的发送与接收2

5.2.2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3

5.3博士-618收音机的电路原理图4

5.4元器件识别5

5.4.1电阻的测量5

5.4.2电容的测量6

5.4.3电感的测量7

5.4.4三极管的测试7

5.5收音机组装与调试8

5.5.1频率调整8

六、总结8

参考文献8

致谢9

一、设计目的

1、学习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通过对一台正规产品“收音机”的安装、焊接及调试,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掌握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学习整机装配工艺;培养动手能力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3、通过对收音机的检验与检测,了解一种工艺产品的生产和调试的全过程,学习调试电子产品的方法。

二、设计要求

1、对照收音机电路图看接线图;

2、了解电路图的符号,并与实物对照;

3、根据技术指标测试元器件的主要参数;

4、认真仔细焊接电路板;

5、安装收音机并对其进行调试。

三、主要器材

1、收音机套件一套;

2、工具一套;

3、数字万用表一个;

4、稳压电源一个;

5、中波扫频仪一台。

6、元件明细图

名称

数量

名称

数量

电阻器

9

二极管IN4148

1

电位器带螺丝

1+1

线路板

1

圆片电容器

6

φ2.5x4螺丝

3

电解电容器

5

φ3x6自攻丝

2

可变电容器

1

弹簧

1

磁棒线圈

1+1

正极片

1

磁棒支架

2

大拨轮

1

中频变压器

3

小拨轮

1

音频变压器

2

细线

4

三极管9018

3

立柱

1

三极管9014

1

φ4x10螺丝

1

三极管9013

2

机壳带喇叭

1套

电路图

1张

四、设计思路

通过对博士618收音机元件,焊接、组装、调试的过程。

增加我们的动手能力及对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的认识

五、设计过程

5.1设计步骤

5.1.1安装

1.首先对元件明细图表认清元件,核对数量。

然后用两只φ2.5x4的丝杆把可变电容器拧在线路板上。

2.把三只中频变压器和两只音频变压器对照印制板电路图安装在线路板上,这样一来线路板就被装上的几个原件分隔成了几块,然后再找出每一块中需要的元件,一一对号安装,这样安装不易出错,也比较容易。

安装过程中注意,二极管、三极管、电解电容器的极性以免装错。

5.1.2焊接

把所有元件都查上后,剪去多余的引脚,只留下离铜箔15.mm长开始焊接,注意焊接时,电烙铁头上要有少量的焊锡,烙铁头要解除到元件的引脚与铜箔,这时把焊锡丝触到烙铁头上,焊锡丝就会很快熔化,把元件的引脚与铜箔连在一起,烙铁要很快离开。

5.1.3装成

焊接好后,在电位器和双联上安上拨轮,用四条细线连上喇叭、正极片与弹簧。

并将正极片、弹簧分别插入机壳。

5.1.4直流测量

线路板上留有4个测电流的口,用万用表,分别在4个口处测量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电流:

Ic1=0.5MA左右,Ic2=1.5MA左右,Ic4=3MA左右,Ic5=Ic6=6MA左右。

测量合适后要用焊锡将电流口封住,这时收音机就响了。

5.2收音机工作原理

5.2.1无线电的发送与接收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它由发射设备、传输媒质和接收设备构成。

其中发送设备包括变换器、发射机和发射天线三部分;接收设备包括接收天线、接收机和变换器三部分;传输媒质为自由空间。

信息源发出需要传送的信息,如符号、文字、声音、图像等,由变换器将这些要传送的声音或图像信息变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然后又发射机把这些电信号转换成高频振荡信号,发射天线再将高频振荡信号转换成无线电波,向空间的发射。

无线电波经过自由空间达到接收端,接收天线将接收到的无线电波转换成高频振荡信号,接收机吧高频振荡信号抓换成原始电信号,再由变换器还原成原来传递的信息(声音或图像),送给受信者,从而完成信息的传递。

 

无线电是一种电磁波,其传播的速度与光速相同。

约为

m/s.无线电的波长、频率和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为:

式中,

是波长,单位是米;

是传播速度,单位为m/s;

是频率,单位为Hz。

5.2.2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天线收到电磁波信号,经过调谐器选频后,选出要接收的电台信号。

同时,在收音机中,有一个本地振荡器,产生一个跟接收频率差不多的本振信号,它跟接收信号混频,产生差频,这个差频就是中频信号。

中频信号再经过中频选频放大,然后再检波,就得到了原来的音频信号。

音频信号通过功率放大之后,就可送至扬声器发声了。

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电路与收音机的本机振荡频率(其频率较外来高频信号高一个固定中频,我国中频标准规定为465KHZ)一起送入变频管内混合一一变频,在变频级的负载回路(选频)产生一个新频率即通过差频产生的中频,中频只改变了载波的频率,原来的音频包络线并没有改变,中频信号可以更好地得到放大,中频信号经检波并滤除高频信号。

再经低放,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5.3博士-618收音机的电路原理图

 

图1博士-618收音机电路原理图

 

 

图2博士-618收音机实物连接图

 

博士-618收音机由以下重要的几个部件组成:

输入回路、变频器、中频放大器、检波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音频放大器、扬声器等。

输入电路的作用是从各种无线电波和干扰信号中,选择出所要收听的电台信号,它是同绕在磁棒上的线圈L1和双连可变电容的输入连及并联补偿电容组成,为串联谐振电路,谐振固有频率为fs。

对于接收信号中fc=fs的部分,输入回路产生串联谐振,通过输入回路的其他频率的信号将会受到衰减,从而达到选台的目的,调节C1a便可改变谐振频率,从而可以接收到本频率段不同电台的广播。

检波的作用是从调幅波中得到调制信号,它与发送端调制器的作用相反,故称为解调。

在检波器中检波负载RL、CL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RL、CL越大检波效率越高,但RL、CL过大,CL放电慢,当调幅包络的变化,而产生惰性失真(又称对角线失真)。

一般取调制信号的最高角频率与RL、CL的乘积小于1.5,即:

ΩmaxRLCL≤1.5,除二极管检波器外,还有三极管检波,三极管检波是利用晶体管be结,实现检波的,检波负载一般接在发射级。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作用是:

当信号过强时,它能使功率放大器增益降低,当接收信号波动过大时,它能使检波输出保持稳定,当接收信号过弱时,它能使中放增益最高。

它是利用检波输出的音频信号的平均值控制中频放得器的增益来实现的当检波器输出的音频信号增加时,通过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使中放级的基极电压降低,中放级的集电极电流Ic↓→rbe↑→Au↓,当音频信号降低时,则:

Ic↑→rbe↓→Au↑,从而使检波器的输出保持稳定。

扬声器是换能器件,它将电能轮换成声强,杨声器种类很多,收音机常用的是恒磁动圈式纸盆扬声器它主要由环形永久磁铁、音圈、纸盆、纸盆架组成。

永久磁铁产生恒定磁场,当音频电流通过音圈时,音圈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在磁隙间作上一振动,音圈的振动牵动纸盆一起振动,低盆振动使周围空气振动而发出声音。

5.4元器件识别

收音机在焊接前要对所有元件进行测量,以鉴别其好坏优劣,对电解电容,二极管要工分开正负极,对于晶体管使用前还要分清极型和E、B、C,否则要把元件焊到线路板后再查找问题,就困难了,元器件测量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与晶体管。

5.4.1电阻的测量

收音机中所用的电阻大多是1/4W或1/8W的碳膜电阻,电阻阻值有的直接标注在电阻上,更多的是用色环表示其阻值大小,用色环表示阻值的方法。

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数值:

黑、棕、红、橙、黄、绿、兰、紫、灰、白依次表示0、1、2、3、4、5、6、7、8、9。

第一色环表示第一位有效数字,第二位色环表示第二位有效数字,第三色环表示第一、第二位有效数字后面零的个数(10n中的n的数值),第四个色环表示误差,金色误差+-5%,银色+-10%(用金色或银以色环在前面分别表示阻值为×0.1Ω和×0.01Ω)。

例如其电阻色环顺序为绿、棕、红、金,该电阻阻值为5.1kΩ,误差+-5%,电阻的好坏,阻值的大小只要用万用表的Ω档测量就可以了,测量时要注意的是:

一、Ω表使用时要调好零;二、测量时应注意选择量档使指针尽量指示在中值附近。

表1电阻值的测量

名称

识别

理论值(根据颜色)

检测

电阻

R1红紫黄金

270KΩ

266KΩ

R7红紫黄金

270KΩ

267KΩ

R2红紫红金

2700Ω

2720Ω

R3棕红黄金

120KΩ

118.8KΩ

R4棕红黄金

120KΩ

119.8KΩ

R5橙橙橙金

33KΩ

33.2KΩ

R6橙橙棕金

330Ω

326Ω

R8棕黑红金

1KΩ

1014KΩ

R9棕绿棕金

150Ω

148Ω

5.4.2电容的测量

对于电位器需要检测开关端,固定端和活动端。

经测量当开关闭合电位器4-5两端的阻值为0.5Ω,电位器1-3两端即固定端的阻值为4.9KΩ,将电位器旋钮旋到某一点测得1-2端即活动端的电阻值为85.7Ω。

以上测得数据均符合电位器的性质,可证明其性能良好。

表2电容值的测量

名称

识别

电容名称

理论值(看标记)

检测(用指针万用表检测)

 

电解电容

 

为圆筒状,有正负极,长正短负。

C11

100μF

正常

C12

100μF

正常

C4

4.7μF

4.6μF

C6

4.7μF

4.3μF

C7

4.7μF

4.7μF

 

瓷片电容

 

比较薄,比较小,无正负极之分。

C2

0.01μF

0.0102μF

C3

0.01μF

0.0101μF

C5

0.022μF

0.023μF

C9

0.022μF

0.022μF

C10

0.022μF

0.023μF

独石电容

比瓷片电容厚,大小与其差不多,无正负极之分。

C8

180PF

183PF

5.4.3电感的测量

收音机中的电感,主要是中频变压器,输入、输出变压器,对于这些变压器或电感线圈只能用专用仪器(如Q表,匝间短路测试仪)测量其好坏,一般用万用表Ω档只能测量初次级绕阻是否短路或绕阻是否开路,对匝间短路故障是难以判断的。

其中包括中频变压器、输入输出变压器和磁性天线的测量。

表3中频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

名称

识别

理论值

检测

B2(红色)

可以调节电感的大小,进而调节电压

0.3Ω

0.3Ω

3-3.4Ω

2.9Ω

0.3Ω

0.3Ω

B3(白色)

可以调节电感的大小,进而调节电压

1.3Ω

1.2Ω

3.8Ω

3.4Ω

0.2Ω

0.2Ω

B4(绿色)

可以调节电感的大小,进而调节电压

2.5Ω

2.2Ω

2.9Ω

2.7Ω

1.2Ω

表4输入输出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

名称

识别

理论值

检测

B5(蓝色)

变压器的样子,可以看见硅钢片,线圈

190Ω

199.6Ω

88Ω

84.0Ω

88Ω

82.6Ω

B6(黄色)

变压器的样子,可以看见硅钢片,线圈

6.2Ω

5.4Ω

6.2Ω

5.3Ω

1.2Ω

1.2Ω

5.4.4三极管的测试

晶体管使用前必须分清该管的极型(是NPN管还是PNP管)及引脚(即E、B、C),用万用表判别晶体管极性和引脚的方法见本教材的实验四,些外用万用表Ω档还能比较晶体管β值和穿透电流的大小,方法是:

对于NPN管,黑表笔接集电极C、红表在集电极和基极间垮接一支数百KΩ以上的电阻(偏置电阻)时,表针向右偏转角越大(IC大)该管的β值越高,对于PNP管测量时,正表笔接C,负表笔接E,其它方法相同。

 

表5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倍数

BG1(9018)

115

BG1(9018)

133

BG3(9018)

116

BG4(9014)

326

BG5(9013)

183

BG6(9013)B

185

5.5收音机组装与调试

5.5.1频率调整

1.将调谐拨轮指示线转到530处,音量电位器开到最大,用学生信号源给出465KHz调幅信号,让收音机靠近信号源,即可收到调制信号叫声,这时分别调两只中频变压器(绿色、白色)的磁帽,使声音最大。

2.把信号源的频率改为530KHz,调红色中频变压器(即震荡线圈)的磁帽收到调制信号叫声,再移动磁棒上线圈的位置,使声音最大,用蜡封住线圈。

3.把调谐拨轮指示线转到1600出,让信号源输出1600KHz调幅信号,调微调电容器C1b,收到调制信号叫声,然后调整微调电容器C1a,使声音最大,即调整完毕。

六、总结

通过为期两天的实习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了解了焊接时应注意的事项以及掌握了电子元件在电路板上的焊接工作。

参考文献

《电子技术基础》康光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致谢

这次实训可真的很有意义,在此,感谢相关老师的技术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