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模拟题通史专题汇编24元朝.docx
《届高考历史模拟题通史专题汇编24元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模拟题通史专题汇编24元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模拟题通史专题汇编24元朝
训练24元朝训练题
1.据记载,元代中书省多次要求各地行省“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
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凡事都请示中书省)”。
这反映了元代行省( )
A.内部纷争使行政效率低下 B.具有决策重大事务的权力
C.缺乏地方管理上的自决权 D.内部存在着权力制衡机制
2.在元人叶子奇《草木子》一书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有一个说法:
管行政的中书省是我的左手,管军事的枢密院是我的右手,管监察的御史官是我用来医治这两手的。
这说明( )
A.官僚政治的工具性 B.三权之间相互牵制
C.大大提高行政效率 D.家国一体政治特征
3.元朝设置行省时,多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如从地理位置上汉中以及安康属于南方,其生活习俗与四川差距很小,不将它们划人四川而划入陕西。
可推知元朝设置行省的出发点是( )
A.传达行政命令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防止地方割据 D.扩大国家的疆域
4.《元史·百官志》记载:
“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
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
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
”材料表明宣慰司属于( )
A.行省属下分治军民的机构 B.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C.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 D.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
5.元朝时,科举制经历了先废除后重建的过程,实行时间并不长的科举考试却选用了最能体现儒家思想精髓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试内容,而且要求学生按程朱理学的观点答题。
这反映元朝( )
A.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的完全融合 B.重视文化遗产的政治利用价值
C.削弱科举制度的人才选拔功能 D.致力于提高读书人的社会地位
6.从灭南宋之后湖广、江西、江淮、陕西数省的辖区均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接壤,其治所均在与京师最近的水陆交通线上,也不难窥见行省代中央“分镇方面”之职能是相当突出的。
这反映了元代行省( )
A.战略地位的相当重要 B.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
C.实现了地方高度自治 D.削弱了地方与中央的联系
7.元史专家箫启庆认为,元朝视儒士与僧侣一样,为了救济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甚至沦为奴隶的儒士,元朝特别设立了“儒户”,让部分读书人取得优先赋役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储备人才的用意。
比较而言,成为儒户的读书人,其地位应在贵族、官吏之下,与僧侣相同,但较一般民众为高。
这种说法( )
A.不符合元朝读书人的真实生活状况 B.体现了不同学者对史料的不同解读
C.揭示了元朝文化落后的政策原因 D.为认识元朝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
8.“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
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
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
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
”这说明该制度( )
A.是中央派出机构,非地方行政机构 B.地方缺乏自主性,不利地方政事推进
C.所辖地区广阔,并且拥有较大权力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后世所沿用
9.终元一代,行省官发动叛乱或自行举兵,约有三次,这三次极少数短暂的反派或举兵,均是以皇位争夺为中心的朝廷政治斗争的组成部分,而且多半是在皇位空虚之际,行省官各保其主所致。
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
A.使国家的军政大权旁落 B.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C.容易引发皇族内部纷争 D.有利于社会政治的稳定
10.元朝在行省辖区和疆界范围上有很明确的划分,尤其是江浙行省所辖的“四至八到”,史书记载最为明晰,即东至大海,西至鄱阳湖与江西行省南康路接界,北至扬子江与河南行省扬州路接界,南与江西行省潮州路接界,东南到漳州路海岸接界,西南与江西行省建昌路接界,东北到松江府海岸,西北与河南行省安庆路接界。
从材料可以得出元朝设行省主要目的( )
A.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中央财政需要 B.打破地理界限加强中央军事控制
C.有利于地方官员在行省内的管理 D.防止武将专权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11.2017年4月1日,中央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其“副首都”的城市定位使京津冀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
追溯历史,元明清三代都对京津冀实行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元代河北为腹里之地,明清此地区为北直隶辖地,承担了首都的部分政治和社会管理职能。
该历史现象表明( )
A.历史发展具有区域差异 B.城市发展受制于行政因素
C.地方行政区划一脉相承 D.地理环境决定城市的发展
12.历史解释能力是学习历史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下表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 )
A
内外朝制
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所构成,掌握重大问题的决策权。
外朝也称外廷,指公卿大夫。
B
行省制
行省成是元朝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各行省有很大的自主权,可自行处理境内重大民事权力。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根本大法,体现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等原则,为推翻清王朝奠定法律基础,加速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D
人民公社
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基层单位,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组织的基层单位。
是从一九五八年开始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探索。
13.元至正年间执掌国子学的吴师道,在《国学策问》中说:
“近世朱子《家礼》,号为适古今之宜,好礼之家或所遵用,然不免讪笑。
非出朝廷著令,使通习之,殆于不可然。
”材料说明元朝( )
A.官方拒绝采用朱熹定制的民间礼仪 B.程朱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受到冲击
C.统治者感受到汉文化威胁其统治 D.礼制与朱熹的《家礼》互相冲突
14.在元代,汉儒的地位低下,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之说。
可也就是在元代,施行时间并不长的科举考试却选用了最能体现汉儒思想精髓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试内容,而且要求考生严格按程朱理学观点答题。
这说明元朝( )
A.民族歧视,控制思想 B.等级森严,制度矛盾
C.重视礼教,维护统治 D.重视理学,以备顾问
15.清人李渔《闲情偶寄》载:
“(元杂剧)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
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
”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满足统治阶级宴乐需要 B.适应市民阶层的诉求
C.更好体现社会教化功能 D.社会环境的相对宽松
16.元朝书法之意表现为刻意求工的形式美的追求,如赵孟頫鼓吹“用笔千古不易”。
明末清初的书坛呈现出放浪笔墨、狂放不羁和愤世嫉俗的风气,如朱傅山等人的作品表现出自我内在的生命和一种不可遏止的情绪表现。
这种状况表明( )
A.书法艺术具有求异求新的特征 B.书法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C.明清时期的书法艺术不断完善 D.书法艺术具有时代的局限性
17.(2018·海南八校高三新起点联盟考试·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元)世祖既定天下(1272年迁都北京),王鹗献计(科举取士),许衡立法,事未果行。
至仁宗延祐(1313年)间,始斟酌旧制而行之,取士以德行为本,试艺以经术为先,士褒然举首应上所求者,皆彬彬辈出矣。
天下选合格者三百人赴会试,于内取中选者一百人,蒙古(约100万人)、色目(约200万人)、汉人(约2000多万人)、南人(约5000多万人)分卷考试,各二十五人。
(明代)初制,礼闱取士,不分南北。
自洪武丁丑(1397年),考官刘三吾、白信蹈所取宋琮等五十二人,皆南士。
三月,廷试,擢陈安为第一。
帝(明太祖)怒所取之偏,命侍读张信等十二人覆阅,(陈)安亦与焉。
帝犹怒不已,悉诛(白)信蹈及(张)信、(陈)安等,戍(刘)三吾于边,亲自阅卷,任伯安等六十一人。
六月,复廷试,以韩克忠为第一。
皆北士也。
然讫永乐间,未尝分地而取。
洪熙元年,仁宗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四。
宣德、正统间,分为南(江南各地)、北(江北各地)、中卷(安徽及西南各地),以百人为率,则南取五十五名,北取三十五名,中取十名。
——整理自《元史》和《明史》
(1)根据材料,说明元代科举的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中后期的科举分卷在利益调整方面与元代的不同及其各自的影响。
(9分)
18.(2017·广西玉林、柳州二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元史》记载:
元天历二年(1329年)3月,由于前年冬天没有降雪,春天又少雨水,天气异常干燥,导致“雨土,霾”,“天昏而难见日,路人皆掩面而行。
”至元六年(1340年)腊月,“雾锁大都,多日不见目光,都(城)门隐于风霾间”,“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
”
——《古代北京“雾霾"的记载》
材料二1952年12月,圣诞购物季刚刚开始,沉浸在经济高涨中的人们正在外出购物,伦敦连续5天出现厚重的雾霾,史称“伦敦烟雾事件”。
女士们都戴上头巾,附近农场主们给牛罩上头套,但出现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市民仍明显增多。
12月5日到12月8日,伦敦市10万人生病,死亡4000人,这是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
英语中出现了一个新词组“ki11erfog”(杀人的雾)。
这次惨痛的事件,直接推动了1956年英国《空气清洁法案》出台,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
英国政府采取了推动家庭转向天然气等取暖,从大城市搬出火电厂等措施。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1956年、1957年和1962年,伦敦又发生了12次严重烟雾事件。
1962年,伦敦仍有750人因空气污染死亡。
由于法律得到严格的执行,1965年后,有毒烟雾才逐步销声匿迹。
——节选自《工业化进程中的“雾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大都雾霾的原因及特点。
(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和现代英国处理雾霾方式的异同及启示。
(13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提及行省的内部纷争,故A项错误;材料提及重大事情行省需要向中书省“议拟咨来”,与B项矛盾,故B项错误;材料中“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可以看出行省拥有一定的自决权,故C项错误;材料第一句反映重大事情,行省需要向中书省禀明请示,第二句中提及公事“合与决”“从公依例与决”,故D项正确。
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朝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三大机构分工明确,其中御史台是为了监督“管行政的中书省”和“管军事的枢密院”,其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可见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官就是皇帝实行专制统治的工具,故A项正确;材料只强调政府机构的分工,没有体现三权的相互牵制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官成为皇帝实行专制统治的工具而非行政效率提高,故C项错误;家国一体是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特征,故D项错误。
3.【答案】C【解析】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不利于传达行政命令,故A项错误;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不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错误;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利用自然地理条件来限制地方,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故C项正确;行省是在疆域范围内设置的,故D项错误。
4.【答案】A【解析】根据“掌军民之务”、“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可知宣慰司是行省下属分治理军民的机构,故A项正确;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故B项错误;清代的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故C项错误;元代在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为地方最高官府,故D项错误。
5.【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了元朝对科举制的重视,并未体现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的完全融合,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元朝重视科举制度,且“要求学生按程朱理学的观点答题”,说明重视汉族的儒家文化传统,从而维护自身的统治,故B项正确;材料中仅仅涉及科举制考试的内容,并未涉及科举制的选拔人才的功能,故C项错误;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对汉族知识分子采取歧视态度,因此导致读书人的社会地位不高,故D项错误。
6.【答案】B【解析】材料并没有对元代行省地位方面的相关提及,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从灭南宋之后湖广、江西、江淮、陕西数省的辖区均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接壤,其治所均在与京师最近的水陆交通线上,也不难窥见行省代中央‘分镇方面’之职能是相当突出的”可知,行省也在代表中央分驭各地,故B项正确;行省制是继元朝郡县制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调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加强,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我们不难得知,行省之下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得以进一步加强,故D项错误。
7.【答案】D【解析】“元朝视儒士与僧侣一样,为了救济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甚至沦为奴隶的儒士,元朝特别设立了‘儒户’”,这种情况我们无法判断真假,也不能贸然说其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陈述了一种“史实”,没有解读的意思,故B项错误;“元朝特别设立了‘儒户’,让部分读书人取得优先赋役的地位”不能体现文化政策的落后,故C项错误;“部分读书人取得优先赋役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储备人才的用意”这种研究的角度与传统的研究方法有所不同,可以理解为新的视角,故D项正确。
8.【答案】B【解析】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不等于非地方行政机构,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
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相符,故B项正确;“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表明有较大权力,但与材料中“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不符,故D项错误。
9.【答案】D【解析】行省属于地方行政制度,并不会导致军政大权旁落,故A项错误;元朝行省是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结合,并不会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故B项错误;行省属于地方行政制度,本身并不会引发皇族内部纷争,故C项错误;由材料内容可知元朝时行省官发动叛乱的次数很少,且主要是在皇位空虚之际,行省官各保其主所致,这说明行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与社会政治的稳定,故D项正确。
10.【答案】B【解析】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行省的设置打破自然地理界限,让行省无险可据,无法体现满足中央财政的需要,故A项错误;让行省无险可据,其目的在于加强对行省的控制,故B项正确;这样设置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非有利于地方官员在行省内的管理,故C项错误;元朝设置的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并非对地方的监察机构,故D项错误。
1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得出城市发展受制于行政因素,材料并没有涉及历史发展的区域差异,故A项错误;故B项正确;从题干信息中可以看出历史上虽然元明清三代都对京津冀实行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但具体的管辖归属是有差异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地理环境与城市的发展的关系,故D项错误。
12.【答案】A【解析】汉朝为加强皇权设置内朝,掌决策权,与掌行政权的外朝相对,故A项正确;元朝行省对中央负责,故B项错误;《临时约法》是推翻清王朝后的成果,故C项错误;人民公社是“左”倾错误指导下的探索,故D项错误。
13.【答案】A【解析】根据“非出朝廷著令,使通习之,殆于不可然”可知官方拒绝采用朱熹定制的民间礼仪,故A项正确;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故B项错误;元代以程朱理学作为官方哲学,材料也未体现汉文化的威胁,故C项错误;朱熹的《家礼》不被官方采用,并不能说明与礼制冲突,故D项错误。
14.【答案】C【解析】答题的重点在元朝“科举考试把《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试内容,而且要求考生严格按程朱理学观点答题”,这说明元朝把程朱理学作为统治的指导思想,要用儒家宣扬封建礼教以维护统治,A项中“民族歧视”在材料中无体现,故A项错误;B项中“制度矛盾”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D项中“以备顾问”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故D项错误。
15.【答案】B【解析】元杂剧满足统治阶级宴乐需要与材料的内容元杂剧尽力求俗不符,故A项错误;“(元杂剧)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
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表明元杂剧尽力求俗,这是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故B项正确;元杂剧更好体现社会教化功能与材料的内容元杂剧尽力求俗不符,故C项错误;社会环境相对宽松与材料的内容元杂剧尽力求俗不符,故D项错误。
16.【答案】B【解析】元朝书法与明末清初的书法呈现出不同特征,并非刻意求异求新,故A项错误;元朝书法刻意求工的特征与元代大一统的时代特征相关,明末清初书法呈现的放浪笔墨、狂放不羁和愤世嫉俗的风气则与明末清初封建统治衰落相关,因而书法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故B项正确;明清时期的书法艺术相较于元代有不同特征,但不能说明明末清初的书法艺术较元代要完善,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元代与明末清初书法艺术的不同特征,没有反映时代对书法艺术局限性的影响,故D项错误。
17.【答案】
(1)特点:
进入中原之后历时数十年才开科举;科举重视德行和经术;对汉人和南人严重不公。
(6分)
(2)不同:
明代科举分卷侧重于对教育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的各个地区的利益分配进行调整;而元代的科举分卷考试则侧重于对在数量差异巨大的不同成分居民之间的利益分配进行调整。
(4分)
影响:
明代的科举分卷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而元代科举分卷存在歧视,损害了多数人的利益,加剧了民族矛盾,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5分)
【解析】
(1)据材料中“至仁宗延祐(1313年)间,始斟酌旧制而行之”得出进入中原之后历时数十年才开科举,据材料中“取士以德行为本,试艺以经术为先”得出科举重视德行和经术,据材料“蒙古(约100万人)、色目(约200万人)、汉人(约2000多万人)、南人(约5000多万人)分卷考试,各二十五人”得出对汉人和南人严重不公。
(2)第一小问不同,据材料“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四。
宣德、正统间,分为南(江南各地)、北(江北各地)、中卷(安徽及西南各地)”得出明代科举分卷侧重于对教育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的各个地区的利益分配进行调整,据材料“蒙古(约100万人)、色目(约200万人)、汉人(约2000多万人)、南人(约5000多万人)分卷考试,各二十五人”得出元代的科举分卷考试则侧重于对在数量差异巨大的不同成分居民之间的利益分配进行调整;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帝(明太祖)怒所取之偏”结合所学得出明代的科举分卷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据材料“蒙古(约100万人)、色目(约200万人)、汉人(约2000多万人)、南人(约5000多万人)分卷考试,各二十五人”得出元代科举分卷存在歧视,损害了多数人的利益,加剧了民族矛盾,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结合所学,从该时期的政治、民族等角度回答。
18.【答案】
(1)原因:
天气干燥少雨;生产生活烟尘增加;北京地理位置的影响。
(6分)
特点:
夹杂沙尘;浓雾较大;持续时间长。
(6分)
(2)方式:
相同:
政府重视。
(2分)
不同:
中国:
迷信治霾;(2分)英国:
依法治霾。
(2分)
启示:
政府重视;科学治霾;依靠法治;全面治理;持续治理;源头治理。
(每点2分,回答4点即可得7分)
【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一“由于前年冬天没有降雪,春天又少雨水,天气异常干燥”可知,天气干燥少雨,生产生活烟尘增加,北京地处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受北京地理位置的影响,导致北京的气候总体上是干燥的;第二小问特点,从材料一“天昏而难见日,路人皆掩面而行”、“雾锁大都,多日不见目光,都(城)门隐于风霾间”、“风霾蔽都城数日”可知,夹杂沙尘,浓雾较大,持续时间长。
(2)第一小问异同,从材料一、二可知,古代中国和英国都是在政府组织下进行的治霾,故相同点是政府重视,从元代政府和英国政府治霾的方式上可知,不同点是:
中国迷信治霾,英国依法治霾;第二小问启示,通过古代中国和英国治霾的方式,可知中国古代治霾方式的局限和英国治霾的科学经验,结合二者,从治霾的机构、治霾的方法、治霾的力度等方面,总结古代中国和现代英国处理雾霾方式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