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8893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l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l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l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l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l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

《l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l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

l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习作”和一个“回顾·拓展”。

其中《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是精读课文,《灯光》《一夜的工作》是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

我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被捕后备受酷刑,但面对敌人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解放战争时期的郝副营长在一次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壮烈牺牲;开国总理周恩来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日夜操劳;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虽然没有具体介绍张思德的事迹,但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战士张思德打仗、纺线、烧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为救战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本组教材中的人物所处时期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却是相同的。

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正确读写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2.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读写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课时分配

《十六年前的回忆》——2课时《灯光》——1课时

《为人民服务》——2课时《一夜的工作》——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三——2课时回顾·拓展三——1课时

教法学法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放手让他们讨论交流,在重点、难点上给以必要的点拨,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独立阅读、思考,与同学讨论交流,自主发现。

集体备课导学案

学科:

语文年级:

六年级主备人:

颜仓鲁共同备课人:

谈花香执教人:

课题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学习

内容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时

2课时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读写“书籍、含糊、匪徒、拘留、窝窝头、乱蓬蓬”等词语。

2.引导学生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3.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本课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

教学

环节

导案

学案

个性修改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约5分钟)

 

1.播放歌曲《五月的鲜花》。

2.当这优美、激越的旋律在耳畔想起,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无数革命先辈)。

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学习第10课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的李大钊同志。

出示李大钊的画像。

谁来介绍一下李大钊的资料。

学生介绍。

(板书课文题目)

1.欣赏歌曲《五月的鲜花》,在歌曲中回想一些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

2.结合课外搜集到的关于李大钊的资料,对李大钊的事迹做交流。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约10分钟)

 

1.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2.这篇课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一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

那么课文主要回忆了李大钊同志的哪些事?

同学们可以迅速地再浏览一下课文,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

1.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并在班级做读书汇报。

2.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出文中的生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约10分钟)

 

1.课件出示问题:

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除开头外,按时间顺序写的。

)按时间顺序写了哪些内容?

(师板书:

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

2.划分课文段落:

第一部分

(1):

讲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

第二部分(2~7):

讲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工作的情形。

第三部分(8~17):

讲李大钊同志被捕时的情形。

第四部分(18~29):

讲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与敌人做斗争的情形。

第五部分(30~32):

讲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全家人异常悲愤的情形。

1.学生以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在小组内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按照教师的板书,在课文中找出“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段落。

四、学习第1~7自然段,探究交流。

(约10分钟)

引导学生学习“被捕前”部分,出示问题:

1.“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

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2.父亲平时是怎样对待我们提出的问题的?

3.从哪些地方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李大钊的工作越来越紧张?

4.李大钊在局势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为什么坚决不离开北京?

这说明了什么?

1.学生轻声读课文,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出示的问题。

2.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五、布置作业。

(约5分钟)

1.抽读生字卡,口头组词语。

2.试背自己喜欢的内容。

1.复习巩固课文中的生字难词,并积累好词好句。

2.试着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2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课堂。

(约5分钟)

1.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2.下面,我们再来深入学习课文,感受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革命者?

他的高尚品格表现在哪些方面?

1.听写生字词语;同桌互相评阅;对照课本,检查写错的字、词,标出来以备课后练习巩固。

2.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标注自己不懂的语句,在小组内讨论。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约20分钟)

1.李大钊在被捕时是怎样表现的?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这说明了什么?

2.面对凶残的敌人,父亲为什么能“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

难道他意识不到随时可能到来的危险吗?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3.尽管敌人似魔鬼一般,父亲却表现得镇定自若,这样勇敢坚强的父亲又怎能不令人敬佩。

1.学生读课文第三部分,画出重点语句,并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

2.边读课文边画出文中描写李大钊在被捕时表现的句子,在小组内畅谈自己的体会。

三、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约10分钟)

1.“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是什么样子的?

说明了什么?

2.李大钊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说明了什么?

3.小结:

父亲为了革命事业早已经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爱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更爱天下所有受苦受难的人们,他愿意为自己所追求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他觉得值,这就是一个革命者,他时刻不忘用自己的言行教育亲人。

1.用“——”画出文中描写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时外貌的句子。

2.用“”画出文中描写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时神态的句子。

3.小组内合作交流,畅谈自己学习第四部分后的体会。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约5分钟)

课件出示李大钊图片: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眼前的李大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李大钊的墓碑上刻着中共中央对他的评价——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

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讨论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

板书设计

被捕前——忠于革命

十六年前的回忆被捕时——视死如归

被捕后——坚贞不屈

教学反思

目标完成

问题所在

努力方向

集体备课导学案

学科:

语文年级:

六年级主备人:

颜仓鲁共同备课人:

谈花香执教人:

课题

11*灯光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学习

内容

11*灯光

课时

1课时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读读记记“战地、围歼、茂密、注视、憧憬、焦急”等词语。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3.引导学生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难点

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教学

环节

导案

学案

个性修改

一、揭题导入,整体感知。

(约5分钟)

1.导语:

《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

(生回答王愿坚)

2.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

1945年参加八路军。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1.通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认识生词。

2.认真阅览老师出示的作者简介,对本文作者有所了解。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约15分钟)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过去?

(全文开头和结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过去。

即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2.学生自读“过去”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作者写“现在”和“过去”的段落。

三、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约20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并画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自己不理解的句子。

2.教师出示重点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3)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4)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引导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质疑,互相讨论。

 

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思考,互相讨论。

3.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充分发言,积极讨论。

板书设计

灯光

广场灯光一声赞叹幸福生活

战场火光憧憬未来生命换取

教学反思

目标完成

问题所在

努力方向

集体备课导学案

学科:

语文年级:

六年级主备人:

颜仓鲁共同备课人:

谈花香执教人:

课题

12为人民服务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学习

内容

12为人民服务

课时

2课时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彻底、鸿毛、精兵简政”等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围绕主要观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围绕主要观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

环节

导案

学案

个性修改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文题目,简介人物、背景。

(约5分钟)

 

1.揭示课文题目。

(解释“服务”:

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

为人民服务即为了全国大多数的人民群众而工作。

2.简介人物。

张思德,1933年参加红军,是中央警卫团的战士,经历过长征,负过伤,是个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

1944年,因大生产运动的需要,被派去烧炭,因炭窑倒塌而牺牲。

3.教师简介课文写作背景。

1.学生齐读课文题目,体会课文题目的深意。

2.认真倾听老师对张思德的介绍,简要了解张思德。

3.了解《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激发兴趣,初读感知。

(约10分钟)

 

1.教师出示问题: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的演讲呢?

2.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3.引导学生交流初读收获。

 

1.学生认真阅读“资料袋”,思考老师出示的问题。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

3.学生在班级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

三、全班交流,梳理脉络。

(约10分钟)

 

1.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1)课文是围绕什么来讲的?

(围绕“为人民服务”来讲的)

(2)文中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1.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出文中不懂的语句,在小组内交流。

2.根据自己不懂的句段内容,提出问题,小组内交流探讨。

四、全班交流,复述课文。

(10分

1.教师课件出示课文提纲,同桌之间复述课文。

2.师生集体复述课文。

学生根据提纲,复述课文。

五、布置作业。

(约5分钟)

1.熟读课文。

2.试着背诵第1、2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课堂。

(约5分钟)

1.听写导入。

2.谈话导入。

同学们,《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1.听写生字、词语;同桌互相评阅;对照课本,检查写错的字、词,标出来以备课后练习巩固。

2.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小组内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在班上交流。

二、自主选择段落学习。

(约20分钟)

1.要求:

(1)弄懂段落中的知识点,如句子之间的关系、表达方面的特色及相关的知识信息等。

(2)能带上表情和动作把本段演讲出来。

(最好脱稿)

(3)参考本段的表达方式,仿写精彩片段。

2.学习方式:

先默读再自由读。

 

1.带上表情和动作把本段演讲出来。

2.参考本段的表达方式,仿写精彩片段。

三、交流学习收获,展示演讲风采。

(约10分钟)

1.以“说”和“读”的方式交流课文知识点,教师予以巧妙引导。

2.引导学生自选课文中的一段话在班级演讲。

(师生从声音、停顿、表情、动作等方面予以评价。

3.即兴演讲。

(用简短的语言演讲古今中外“为人民服务”的人)

1.自选课文中的一段话在班级演讲,学生评议。

2.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古今中外“为人民服务”的人的事迹。

四、布置作业。

(约5分钟)

教师课件出示作业:

读句子,先理解带点的词语,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结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句子的意思。

板书设计

为人民服务

完全彻底

死的意义——生死观

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团结、战斗

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教学反思

目标完成

 

问题所在

 

努力方向

 

 

集体备课导学案

学科:

语文年级:

六年级主备人:

颜仓鲁共同备课人:

谈花香执教人:

课题

13*一夜的工作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学习

内容

13*一夜的工作

课时

1课时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审阅、陈设、浏览、思索”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3.引导学生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重点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描写周总理工作辛劳和生活简朴的段落,从而感受周总理的崇高品质。

难点

引导学生理清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

教学

环节

导案

学案

个性修改

一、导入新课。

(约5分钟)

1.我们曾经学过《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体会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之情。

2.请大家看这幅图,看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出示插图)

3.教师小结:

夜深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还在伏案工作,他正在批阅文件,他是多么专注,多么认真。

周总理生前经常是这样通宵不眠,辛苦工作。

我们今天学一篇新课文《一夜的工作》,这是何其芳同志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作者看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后,深受感动,写下了这篇文章。

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1.学生回顾《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体会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之情。

2.认真观察教师出示的图画,用自己的话描述图中的信息,小组内交流。

3.学生在班级交流自己心目中的周总理。

二、引导自读,感悟“一夜”。

(约10分钟)

1.教师出示问题: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

(生活简朴、工作劳苦)

2.引导学生边读边悟,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感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思考老师出示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

2.学生在班级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收获。

三、探究阅读,感悟“每夜”。

(约10分钟)

1.教师出示问题。

周总理这样简朴地生活、劳苦地工作只是何其芳看到的一个晚上吗?

(可在文中找答案)

2.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袋”。

3.读完课文,你最想对周总理说些什么呢?

1.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小组内交流教师出示的问题。

2.每组选出代表交流,体会周总理并不是一个晚上这样工作,而是每个晚上都如此。

3.学生在班级交流阅读“资料袋”的收获,探讨不懂的问题。

四、指导实践,延伸课外。

(约10分钟)

1.推荐阅读书目《共和国风云录》。

2.召开关于周总理的故事会。

1.可去图书馆或在网上查阅这本书,并写出阅读后的感悟。

2.搜集周总理的相关故事,在班级召开关于周总理的故事会。

五、布置作业。

(约5分钟)

1.熟读课文。

2.积累文中描写周总理辛勤工作和生活简朴的句子。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文中描写周总理辛勤工作和生活简朴的句子。

板书设计

工作辛苦任务重

一夜的工作很认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敬佩自豪

生活简朴陈设食物

教学反思

目标完成

问题所在

努力方向

集体备课导学案

学科:

语文年级:

六年级主备人:

颜仓鲁共同备课人:

谈花香执教人:

课题

口语交际·习作三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学习

内容

口语交际·习作三

课时

3课时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相互交流自己的理想,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体会,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和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体会,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和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重点

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和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难点

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

环节

导案

学案

个性修改

第1课时(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约5分钟)

 

1.谈话导入:

同学们,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

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谈一谈我们自己的理想!

2.引导学生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

学生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

二、提高交际能力。

(约20分钟)

 

1.教师指名交流,了解情况。

2.教师与学生交流自己儿时的理想,引导学生学习表达的技巧。

3.指导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推荐代表进行发言。

1.学生自我倾诉,谈一谈:

你的理想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

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

2.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

3.认真倾听教师的表达,学习技巧。

4.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推荐代表进行发言。

三、全班互动交流。

(约10分钟)

1.教师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

2.师生倾听,互相评价。

1.倾诉自己的理想。

2.学生倾听,互相评价。

四、课堂小结。

(约5分钟)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

认真听教师做出的总结。

第2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约3分钟)

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大家畅谈理想,发言各有见地,颇为精彩。

如果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

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让自己心中的理想流淌于笔端吧!

认真听教师的导入内容。

二、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约5分钟)

(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在本次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在本次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

三、学生进行写作。

(约15分钟)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想进行写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想进行写作。

四、习作批改。

(约12分钟)

1.教师出示例文,留下批改的痕迹,指导学生进行自改自评。

同时,画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

2.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互改。

3.教师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评议。

1.学生进行自改自评。

同时,画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

2.学生进行互评互改。

3.认真倾听教师的评议。

第3课时(回顾·拓展三)

一、回顾“词语盘点”。

(约5分钟)

1.指导学生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引导学生积累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