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快递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881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商快递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商快递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商快递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商快递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商快递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商快递行业分析报告.docx

《电商快递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商快递行业分析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商快递行业分析报告.docx

电商快递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电商快递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8月

目录

一、电商市场寡头垄断,快递业务量主要来自电商件4

1、电商竞争格局:

阿里、京东寡头垄断4

2、电商快递占快递业务量约七成5

二、电商快递的两种配送模式:

网络快递模式+仓配模式6

1、网络快递模式与仓配模式6

2、淘宝:

非标品为主的C2C主要采用网络快递8

3、天猫:

标品为主的自营商超、部分规模卖家采用仓配9

(1)天猫超市:

采用仓配模式9

(2)天猫平台卖家:

网络快递+仓配模式11

4、京东:

自营商品、部分第三方卖家采用仓配12

(1)京东自营:

全部采用仓配模式13

(2)京东开放平台(京东POP):

网络模式为主13

三、网络快递模式与仓配模式对比15

1、网络快递总体业务量占比超80%15

2、网络快递物流体系更健全16

3、非标品适用网络快递、标品适用仓配16

4、网络快递履单成本大幅低于仓配17

5、仓配时效与服务质量较高19

四、电商快递发展趋势判断20

1、网络快递为主体,仓配模式增长较快20

2、新生代消费者崛起,多样性需求依赖网络快递21

3、网络快递企业向仓配渗透23

电商件占快递业务量约七成,电商平台供应链差异决定不同快递配送模式。

网络购物是我国快递业务量保持高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网购产生的电商件规模占比近七成,由于电商平台背后供应链模式的不同,出现以淘宝为代表的网络快递模式(商品以“单件”形式通过集散、分拨发往消费者)与以京东为代表的仓配模式(采用分布式仓储,商品从仓库发出)。

当前电商快递以网络快递模式为主体,网络快递模式占比超80%,仓配模式体量小,增长较快。

网络快递具备覆盖区域广,价格便宜灵活便利等优势,适用于非标品,平均履单成本为5-7元,长期内仍为电商快递主体,占比将保持在80%以上。

仓配模式具备库存管理能力强、订单批量处理速度快、时效性高等优势,适用于标品,未来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因主要服务于自营电商,而第三方市场较为分散,履单成本高达13-19元等因素,难以撼动网络快递为主的电商快递格局。

新生代消费者崛起,个性化、多样性需求依赖网络快递。

当下18-35岁的中国消费者正蓄势待发,淘宝三分之一的用户为90后,中国网购消费已进入第三阶段“时尚升级时期”,个性化、多样性需求有望进一步挖掘和刺激非标品的需求,这部分庞大需求依赖网络快递模式。

网络快递企业加快仓配一体化建设,向仓配模式拓展。

近几年互联网零售和高端制造业等领域的客户对快递、快运、仓储等服务的一体化要求逐渐增多,集仓储和配送于一体的综合型服务将成为物流和快递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

传统快递企业上市后募资加快仓配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

一、电商市场寡头垄断,快递业务量主要来自电商件

1、电商竞争格局:

阿里、京东寡头垄断

综合电商格局已初步形成,阿里、京东寡头垄断。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6年B2C电商按交易规模(GMV)排序,市场份额前四的分别为天猫(56.5%)、京东(24.7%)、苏宁易购(4.3%)和唯品会(3.5%),行业集中度较高;C2C电商以淘宝为代表,一家独大;其余垂直类电商如“母婴”、“生鲜”、“跨境”等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发展速度较快,但体量较小。

2、电商快递占快递业务量约七成

电商件占快递总量约七成,是快递业务量主要来源。

根据我们测算,2016年阿里巴巴和京东分别完成了164亿、15.9亿订单,阿里与京东快递业务量全行业占比近60%。

从GMV体量来看,阿里巴巴通过天猫和淘宝实现GMV约3.7万亿元,京东通过自营和POP平台实现GMV约6582亿元,阿里和京东占网购市场份额达86%,具有市场代表性。

以阿里和京东的GMV和订单量为参考,估算网购平均客单价为246元,根据网购市场交易规模,我们测算2016年网购市场共产生电商件约210亿件,占快递行业业务总量的67%。

综合上文分析,电商快递的需求变化对快递需求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观察快递供给端,除了快递企业还有其他企业提供物流服务。

在电商快递领域,传统快递企业(“通达系”为主)与电商自建物流、第三方仓配企业存在业务量竞争关系,究竟采取哪种配送模式,归根到底,是其背后的供应链运营模式不同所导致。

二、电商快递的两种配送模式:

网络快递模式+仓配模式

在传统的商业模式(“多层渠道分销”)之下,商品是以一定“批量”的“仓到仓”形式从厂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实物在空间上实现逐级转移,实际上分销商和零售商乃至消费者承担了运输、仓储和配送的角色。

但是在电商模式下,分销渠道由“多层”变为“扁平”,商品以更快速便捷的方式到达消费者,而物品的流通形成了两种主要模式:

网络快递与仓配模式。

1、网络快递模式与仓配模式

网络快递模式:

顾名思义是通过网络的模式,将电商包裹实现揽件-中转-干线运输-中转-末端配送。

例如,买家在淘宝进行购物时,商品通常是以“单件”的形式,借助“快递”从企业(卖家)经过多个环节的“集散和分拨”,最终到达到分散全国的消费者。

仓配模式:

仓配模式包含了“仓储”和“配送”两大业务环节,仓配模式通俗来说就是将商品直接从仓库发往客户的物流模式。

仓配一体化的物流企业一般能做到商品的库存管理、订单处理、出库、配送等作业,代表企业有京东物流、品骏物流、苏宁物流,他们主要服务于自身所属的电商平台,缩短自营订单的配送时间,保证服务质量。

还有一部分第三方仓配企业,如心怡科技和万象物流(主要业务为天猫超市仓配,前者侧重仓储,后者侧重配送),发网、北领(主要业务是为B2C电商平台上的大型卖家做仓配)。

综合来看,C2C电商以及B2C平台大部分第三方卖家主要采取网络快递模式,B2C电商的自营产品以及少部分第三方卖家采取仓配模式。

以阿里和京东两家电商巨头来看:

淘宝基本采取网络快递模式;天猫超市、喵鲜生、京东自营基本采取仓配模式;天猫平台卖家和京东平台第三方卖家则视自身配送需求采取网络快递或仓配模式,目前以网络快递为主。

2、淘宝:

非标品为主的C2C主要采用网络快递

淘宝由阿里巴巴集团在2003年5月创立,是目前国内最大的C2C综合电商平台。

截止2017年一季度,淘宝移动端MAU(月活跃用户)达5.07亿,形成了包括C2C、团购、分销、拍卖等多种电子商务模式在内的综合性零售商圈。

为什么淘宝卖家主要选择网络快递,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淘宝是C2C模式,淘宝卖家大部分为个人商户,很多卖家售卖的大部分都是非标品,品类多,单量小,如服装、日用品等,此类产品SKU单品很多,销量不具有规模性,假如采用全国分仓+落地配的模式,仓库管理与配送难度高。

在淘宝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众多平台卖家普遍与网络快递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快递公司给予固定的收货时间和协议优惠价格,此模式操作便捷,便于进行全国性的统一发货,较为成熟。

淘宝在阿里全网中的GMV占比降低,日均单量约3300万单。

近年来,淘宝GMV增速逐渐放缓,在阿里全网中的占比降低,16年淘宝GMV占比为58.5%,同比下降约2.8pct。

根据我们测算,16年阿里全网订单量为164亿单,日均4475万单,淘宝日均单量约3302万单。

3、天猫:

标品为主的自营商超、部分规模卖家采用仓配

天猫由原来的淘宝商城发展而来,主打“品质”购物,拥有8.9万品牌旗舰店,商品涵盖服饰鞋包,美妆护肤,家电数码,母婴玩具,食品饮料等各品类。

目前天猫平台的业务有:

第三方零售、自营商超天猫超市、自营生鲜喵鲜生、天猫电器城、天猫国际等。

(1)天猫超市:

采用仓配模式

天猫超市属阿里自营业务,售卖标品,SKU单品较少。

网上超市售卖的基本是标品,SKU单品很少,单品销量很高、天猫超市的SKU目前约有五万多,具有采购及供应链要求高,客户时效性要求高的特点,是电商的深水区,天猫超市采用的是与菜鸟联盟构架起的“仓+落地配”模式。

天猫超市是B2B2C模式,天猫超市仓库里的货物的所有权是供应商或者厂家的。

天猫超市的物流模式是将货物交由专业仓储企业进行库存管理,由其负责储存、打包、出库,然后通过各地服务能力强的落地配企业进行城市配送,从仓储到分拣再配送需要多家不同的公司主体和站点进行分包。

因商超时效性要求高,SKU单品少,天猫超市适合高效专业的仓配模式。

目前,天猫超市年增幅超300%,2016年三季度,天猫超市专用仓从11地分仓升级为19个大仓,11城本地化运营升级为31城本地化运营。

天猫超市的主要仓储企业为心怡科技,心怡科技在全国拥有30多个区域分拨中心,1000余个服务网点,配送网络能覆盖全国318个城市;落地配企业包括万象物流等第三方配送企业,万象从2012年开始承接天猫超市的配送,上海地区日均配送量达数万单。

(2)天猫平台卖家:

网络快递+仓配模式

天猫平台的大部分卖家采取网络快递,少部分采取仓配模式。

天猫卖家主要是品牌类企业电商,大部分卖家还是采用网络快递的物流模式,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卖家(例如李宁、杰克琼斯)等采取全国分仓的模式,再由区域配送公司将货物较快地送到客户手中,目前主流的分仓模式有“子母仓”和“平行仓”两种。

部分天猫卖家选择采取仓配模式,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该类型商家规模较大,将分仓前臵,可以分担仓库管理压力、订单处理压力和发货压力,尤其是在电商大促等高峰时段效果明显。

商家追求较高的时效性,通过仓配模式缩短了平均配送距离,提高配送时效,提升客户满意度。

商家的货品SKU种类少,但单品的仓储量大,即使仓储成本较高,但以量来分摊仓配成本。

天猫超市日均单量约60万单,天猫日均单量约1100万单。

根据业内专家调研数据,天猫超市目前日均单量约60万单,相当于几十个线下大型超市的体量,这部分全部为仓配模式订单。

除了天猫超市的单量,我们估算天猫平台其余单量大约为1100万单。

4、京东:

自营商品、部分第三方卖家采用仓配

京东拥有两种经营模式:

一种是自营模式,一种是第三方模式(京东POP平台)。

目前京东自营占整体业务比例大约57%。

京东自营业务中绝大多数是直接与厂家签订直销合同,京东直接与厂家、供应商进行采买,进入京东仓库,并由京东直接进行配送。

第三方模式则主要采取招商入驻,第三方卖家通过京东平台售卖商品,京东负责平台监管和服务。

(1)京东自营:

全部采用仓配模式

京东自营商品全部通过京东自建物流进行物流配送。

2007年京东获得第一笔融资后开始自建仓配一体的物流体系,京东物流由此开始发展。

京东京东的仓储配送体系是轮轴式,自控力极强,将全中国分为7个大区,建立7个物流中心,每个大仓有自己的服务半径,最终形成三个层级的立体物流网络布局(大区中心仓、大型仓库、末端),因此京东能够有限实现“211”限时达、“极速达”等时效性配送服务。

(2)京东开放平台(京东POP):

网络模式为主

京东POP平台是指京东向第三方卖家提供的销售平台,POP平台共分为四大模式——FBP/LBP/SOPL/SOP。

FBP指FulfillmentByPOP,即卖家销售和配送都完全依靠京东;LBP指LogisticsByPOP,即卖家将物流服务委托于京东,京东开具发票给消费者;SOPL指SaleOnPOP&LogisticsByPOP,与LBP模式类似,但由卖家开发票给消费者;SOP指SaleOnpop,卖家在京东销售商品,卖家每日将消费者订单打包并自行或采用快递完成购物订单配送,卖家开发票给消费者。

POP平台卖家大部分没有采用京东的物流服务,而是采用社会化网络快递服务。

京东POP开放平台是采用开放的商家入驻方式,POP商家类型众多,销售品类多,大部分卖家的商品供应链是典型的非标品供应链,因此大多数POP平台卖家没有采用京东的物流服务,而是采用社会化网络快递服务。

京东整体日均单量435万单,京东自营日均约250万单,京东P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