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毛概复习资料大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8739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毛概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大学毛概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大学毛概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大学毛概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大学毛概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毛概复习资料大全.docx

《大学毛概复习资料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毛概复习资料大全.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毛概复习资料大全.docx

大学毛概复习资料大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辨析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

本命题错误。

这个命题的关键是要分清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思想。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的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全部思想,包括他青年时代的思想和晚年的思想,而在这两个阶段,毛泽东个人思想中有些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些思想观点是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有区别的。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同时,党的其他卓越的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思想是应该严格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的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三个代表”的三句话,并不构成一个体系。

本命题错误。

“三个代表”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不仅仅是三句简单的表述,它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本命题错误。

(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其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一方面,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

另一方面,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故而我们常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

(2)与时俱进,虽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本身内涵的东西,而从严格意义上说,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并非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本身。

2.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自由意志。

本命题错误。

从解放思想的含义上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必须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破除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主观主义的束缚;解放思想必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上看,实事求是规定了解放思想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从不断变化的“事实”中“求”到“是”,即认识到事物的规律,用于指导实践。

因此,解放思想不是主观臆想,也不是胡思乱想,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本命题错误。

(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即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担当起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领导责任。

这样,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就历史地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肩上。

(2)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敌人仍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此,它仍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新民主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它不是一般的、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不是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为目标,而是要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并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2.抗日战争时期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本命题错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形式的联盟。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发生明显分化,。

以蒋介石为为代表的亲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亲日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公开降日,成了中国人民的敌人。

因此,不能笼统地说抗战时期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也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

本命题错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两个不同分抽的概念。

两个概念虽然只有两个字的差别,但其性质却有很大的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所以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而新民主主义社会无论是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资本主义的因素,但因为社会主义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所以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

2.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本命题错误。

(1)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2)1953年起,我国才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本命题正确。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强调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二是突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对于社会主义来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基础,是建成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离开了这个目标,也不能建成社会主义。

2.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就是社会主义。

本命题不完全正确。

其中前一句是正确的,后一句是不正确的。

从前一句来看,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所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正确的。

从后一句来看,当今世界,由于历史等原因,最富裕的是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众多国家和少数社会主义国家并不富裕,特别是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状态,还不富裕,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

所以,后一句不准确。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起誓阶段。

本命题错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

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本命题错误。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贯穿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明确并且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由于国际和国内的因素,阶级矛盾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对词,我们一定要有清醒地认识,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

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支配和影响其他矛盾的重要矛盾。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这个说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问题。

相对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次革命而言,改革之所以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

第一,改革同革命一样,其性质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第二,改革同革命一样,都是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三,改革同革命一样,其特点都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要达到的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纲领,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无论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建构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而且,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之与先进的生产关系相适应。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就不应该强调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此观点是错误的。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任何否定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观点,在理论上是站不住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2.私营企业主的个人所得属于按劳分配。

此观点错误。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按劳分配是公有制在个人收分配的领域的实现和保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属于主体地位。

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因而私营企业主的个人所得不属于按劳分配。

三、辨析题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基本的胜利,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

  

(2)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3)1952年,中共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4)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16.过渡时期,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16.【答案要点】

  

(1)我国的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段特殊时期。

  

(2)1949年10月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取得全国政权,建立起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但是,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

国际上,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妄图把新生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

国内,国民党残余势力还未被消灭,妄图卷土重来,因此,这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3)1952年底,当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任务彻底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而建国后已经存在着的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党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17.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17.【答案要点】

  

(1)国营经济是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经营的经济,其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国家运用政权的威力,通过没收固定资产总额80%左右的官僚资本而建立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国营经济。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使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奠定了经济基础,也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同时也为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物质前提。

2)合作社经济是人民共和国的五种经济成份之一,其作用是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从而逐渐达到集体化。

合作社经济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不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尽管如此,合作社经济在引导农民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8.建国初期,我国的国营经济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建立的。

  18.【答案要点】

  

(1)建国初期,我国的国营经济是通过没收固定资产总额80%左右的官僚资本而建立的。

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国营经济。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使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2)对民族资本,国家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而不是采取无偿没收的政策。

这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既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和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19.建国初期的国营经济与改革开放后的国有经济,都是全民所有制经济。

  19.【答案要点】

  

(1)建国初期的国营经济与改革开放的国有经济,在性质上都是全民所有制经济。

  

(2)从国营经济到国有经济的名称转变,绝不只是表面称谓的变化,而是反映了我国经济在两个时期的不同指导思想。

  (3)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当时的指导思想是国家对全民所有制经济不仅具有所有权,而且要进行具体经营;实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则变为,国家对国有资产享有所有权、监督权等,但一般不进行具体的经营活动。

20.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决定了它必然自发地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0.【答案要点】

  

(1)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虽然是一个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渡性社会,其发展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资本主义因素,也有社会主义因素。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由于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缘故,就都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并且不是普通因素,而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3)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勃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及其对中国建设的支援,则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利的国际因素。

2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因素和资本主义因素是彼此促进、共同发展的。

    21.【答案要点】

  

(1)中国民主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社会主义因素不是普通因素,而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2)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所经营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处于对立地位的,二者发生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矛盾,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重要矛盾。

3)资本主义因素则是指民族资产阶级的继续存在和私人资本主义的继续发展。

不过,这种发展是受限制的,而不是任其自由发展。

新民主主义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采取的是利用和限制政策,允许不操纵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4¬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P36¬

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

1、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P48¬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1)根本前提:

一切从实际出发

(2)根本途径:

理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

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P52¬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

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

“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

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

(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

(3)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

(4)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

(5)创新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

¬

第三章¬

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这揭示了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次革命论”和“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P60¬

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

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

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

2)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

¬

3)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第四章

1、我国是如何社会主义改造的?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1953年,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

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改造采取合作化的形式和逐步过渡的步骤,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

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包括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使剥削者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

2、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

答: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四,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第五,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

3、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

在新民主社会中,存在5种经济成分¬

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中基本的阶级力量;¬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

第五章

1、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

答: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

首先,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其次,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最后,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

¬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

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答:

A、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

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

B、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