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8187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docx

《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docx

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

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

摘要:

本文尝试解析《艺术作品的本源》文本中涉及的海德格尔思想转向的形式方面和内容方面,借以概述其思想转向的整体进程,回答思想转向的相关具体问题。

关键词:

转向、真理、存在、Ereignis

海德格尔写作《在与时》,强调解决存在问题的前提是找到一种能使存在得以显现的存在者--我们向来所是的存在者,即“Dasein”--他认为这是解决存在问题的唯一道路。

然而,30年代海德格尔意识到,存在之思不只是一条道路,因为不可能使存在之思彻底完成,至多也只能走在“途中”。

此时其表述和运思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最早思考这些变化的英国学者理查森称之为“思想转向”,主张转向主要发生于《论真理的本质》中,并以此为界划分“海德格尔I”和“海德格尔II”,这一点得到了海德格尔本人的承认。

尽管如此,仍有研究者否认“思想转向”,他们认为即使思想家本人的证词也不能作为严肃的哲学史研究的最终依据;另外的研究者则倾向于承认思想转向,但是在“转向发生在哪一时期的哪部或哪些著作中”、“转向包括了哪些内容”以及“转向的性质是什么”等问题上存有争议。

我们主张将《艺术作品的本源》(以下简称《本源》)视作转向的标志,并据此回答转向的内容和性质等问题。

其核心思想包括,艺术的本质是存在者的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艺术作品即存在者之真理自行设置入其中的境域。

伟大的艺术家致力于保持作品的纯粹自立,艺术家和作品的保藏者就像是为了作品的产生和葆真而自我消亡的通道。

世界与大地的争执使作品成为一个充满张力、相互激荡的境域,作品借此获得源始的推动而成为发生着的境域。

艺术作品中的真理是在源始争执中发生的,源始争执既指世界与大地间的争执,也指敞开与遮蔽间的争执。

一、表述方式的变化

单就文本中表述方式的差异而言,也难以否认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

在行文风格、术语运用上和句式语法上,此前的表述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被超越和改造了。

《在与时》中,海德格尔对于德语的驾驭令人耳目一新,甚至可以说是对旧形而上学语言的颇为招摇的反抗。

此驾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以表达他那些令人感到陌生的思想。

第一,生造、拼合一些基本词汇形成新术语。

如“In-der-Welt-sein”(在世界中存在),用来说明Dasein的基本生存状态就是存在于世界中。

Dasein与世界不可分离,总是寓于世界而存在,总是烦忙于世,Dasein与世界的关系不是相互独立的两种事物间的关系,而是浑然一体不分彼此。

第二,严格区分日常德语中用法相同或相近的词丛,强调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固守“回到事情本身”的现象学原则。

如严格区分ontisch(存在论上的)和ontologisch(存在者状态上的),geschichtlich(历史上的)和historisch(历史学的),existenzial(生存论上的)和existenziel(生存状态上的)等。

然而,显然,“存在的意义此目标本身与海德格尔为达到此目标而采用的还属于形而上学的方式之间的不协调”。

为了更有效地突破形而上学的概念和形式框架,《本源》中,他求助于自由的诗性语言和古朴的日常德语;在句式句法上,则似乎较前更沉溺于词源学探究,更迷恋古希腊早期思想家对存在问题的论述,并开始重视使用无主句句式:

Esgibt。

Esgibt的使用。

《本源》中随着追问的层层深入,他提出了“何以有(Esgibt)艺术”的问题,其实就是真理如何呈现为艺术的问题。

同样,“有”真理,“有”时间,“有”存在等都在强调它们是如何“给予”,如何“呈现”的。

使用此句式间接地指向了一种不确定的力量,此力量无法形诸语言,只能勉强地将之命名为“它”(Es)。

对“它”的考察只能从“它”的给出出发。

思的结果是使时间与存在入于其共属一体之中的那个东西,即Ereignis。

词源学探究。

《本源》中,他认为希腊词语的拉丁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翻译,其中发生了从希腊式思维方式向罗马-拉丁式思维方式的转变。

此转变是西方思想的无根基状态的肇始,所以其词源学探究已远远超出语言学的范围,通过对词义的追根溯源,回复到古希腊早期对于存在的思考,纠正西方思想将存在存在者化的迷误。

此探究反映了海德格尔在转向时期更切近地直接思入存在的努力,不过,这种努力究竟是否达到了反抗形而上学的目的,还有待分析,正如伽达默尔所说:

“在海德格尔的思想进程中,他的整个努力都是蓄意地通过对形而上学语言的适应而去反抗它的引诱并克服其语言困境,而他通过追问存在问题而着意体会的即是此语言困境”。

二、思想转向的内容

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在《本源》中表现得最为全面彻底,至少是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变化,使得其中的思想转向呈现出自我深化的面貌。

首先,褫夺了Dasein的特殊存在者的优先地位。

《在与时》中,Dasein作为特殊存在者被赋予存在论的特权,Dasein以领会着存在的方式存在着,因而追问存在意义问题首要地表现为Dasein的生存论分析。

这样一来,难以完全摆脱人类中心化的嫌疑,似乎是必须通过Dasein才能通达存在,存在被归结于Dasein。

Dasein成为Da-sein时,情况不同了,Dasein强调存在在此,Da-sein则强调存在存在,存在占有着此存在者,Da-sein不再具备特殊存在者的优先地位。

这时存在者的存在显露的前提条件已不仅是Dasein保持的可敞开状态,作为存在在此的Da-sein也须投身于敞开状态。

这时人的存在虽然还具有某种更接近存在的优越地位,但在更大程度上回归为普通的存在者。

当然,这里关于存在与人的关系的论述还有模糊和动摇之处,但其首要立场是摆脱此前无意中滑入的人本主义陷阱,例如,他极力强调作品的创作者和保存者都被艺术作品的纯粹自立决定和引导,与作品相比他们微不足道。

然而,作品、真理和存在仍要求有人和人的世界,存在者的存在的显现也仍要求有人的接近和通达。

参与艺术作品完成和葆真过程的艺术家和保藏者也仍有着对存在真理之确定的隐约作用。

到了《形而上学是什么》第4版“跋”中,其态度更加明确--存在确实无需存在者而获得其本质。

人几乎丧失了所有影响或改变存在的能力。

其次,世界与大地、澄明与遮蔽之间的争执被确立为真理发生的具体方式。

《在与时》中有大量关于世界的分析和描述,相对于Dasein而言,世界就是他生活的周围世界;相对于共同在世的所有Dasein而言,世界是公众的共同世界。

约1934年至1935年间,大地进入其研究视野。

西方思想史上,自然向来被当作认识和实践、计算和改造的对象,海德格尔则提出了相反的意见:

人与大地的关系应是领会和亲熟的关系,“大地”首先应作为人类生存于其中的场所,人类世界建立的根基。

《本源》中,当大地与phusis联系起来时,它具有从自身中走出又退回自身,从自身展开又回复自身的倾向。

作品揭示大地的特性时,彰显了存在者出离大地的遮蔽状态,进入敞开领域及已进入其存在的存在者如何重新回归大地的隐晦之所的全部过程。

《本源》强调作为源始争执的真理同时发生在澄明与遮蔽、世界与大地之间,它们之间具有投射性关联,澄明与遮蔽之间的源始争执,在艺术作品中与人类历史性民族的命运发生联系,具象化为世界与大地之间的源始争执。

不过,世界不等同于澄明,而大地也并非遮蔽;此外,世界与大地也并不“分有”或“摹仿”澄明与遮蔽。

当世界与大地安于各自的尺度,世界试图挣脱大地的束缚显明于其上,大地力图将世界收回并使之保持在自身深厚的锁闭中时,作品关涉的一切存在者才在争执获取的间隙中宁静地各安尺度,存在者的真理灿然闪耀在作品中,存在本身也作为澄明与遮蔽的双重运作以及它们之间亲密的争执而现身于作品之中。

文本中第三个明显的转变是,对存在历史和存在天命的强调,已有代替存在意义和存在显现的迹象。

《在与时》中,海德格尔强调存在的意义问题即存在如何显现和在怎样的境域中存在才会显现的问题。

可以说有限的人在《在与时》中与存在的相遇是通过时间和时间性实现的。

而在《本源》中,人与存在在作品中相遇,作品是存在的真理自行发生的场所,存在的天命被投射和指派到人类历史中,存在的历史与人的历史纠缠在一起。

一方面,作诗、运思以及人之言说对存在之道说的应和,万物的命名,历史性民族的决断,都源于天命的责任和发送。

另一方面,迷误的出现,计算式思维方式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将人和自然都设置为现成存在者的技术统治,存在自始未被深思和存在的被遗忘状态,也不能完全归结人的主观性任意妄为,而是源于存在自身的包含在存在内的澄明与遮蔽本质。

最后一个变化是,其后期思想核心术语“Ereignis”的出现,它是把握其思想的线索,也是理解的障碍。

Ereignis在母语中也是勉强命名的,海德格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是要用几乎无法解释的术语表明其无名状态。

其同根词有Eigen(自身)、Ereignen(居有)和er-augnen(看、观照、获得)。

按照词源学的研究途径,Ereignis意味着在自身中居有者,在反观自身中获得自身者。

另一条研究途径是从其给出的东西中探究Ereignis,它既给出存在,也给出虚无。

存在与Ereignis的关系。

当“存在存在”被“作为在场之解蔽的存在有”代替时,存在进一步远离了作为存在者之基础的存在,而与它所从出Ereignis有更本质的关联,存在作为解蔽的赠礼被保存于Ereignis的给出中。

然而,这里的存在与Ereignis的关系仍很含混,“正是由于把作为Ereignis的存在收入眼帘,存在之为存在才消失了”,Ereignis在此被用来命名“存在本身”。

此含混不仅仅是过渡时期的标志,它在本质上根源于存在与Ereignis关系的复杂性中,符合海德格尔思想的悬而未决性。

存在与虚无的关系。

虚无在本质上与存在相似至合(insSeinverwandt),存在中包含着Da-sein的本质,虚无中也包含着进行追思的人和人的本质。

即使虚无作为完全的非在场,也仍因作为在场的可能性而成为一种在场--不在场的在场。

正是由于虚无有,遮蔽才成为一种保护,即对尚未去蔽之物的掩护和保藏。

这是对于遮蔽的遮蔽,被遗忘性源于与存在同样源始的虚无中。

总之,Ereignis表征着无法进一步还原、思索和追问的力量,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它自成自身,给予自身尺度,并给予万物(存在者整体)尺度,从而使存在作为给出的赠礼而存在。

第二,自成和给予均在恬然不居中进行,它无名,寂静而又无所不为。

第三,它具有让-在场的能力,其中激荡着对立的力量--澄明和遮蔽,从而能使存在者的存在的去蔽在场,显现;又能使尚未去蔽者作为隐逸之物得以掩藏。

然而它既不是万能的创世者,也不是第一推动力,它疏远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反而接近东方思维传统。

Ereignis在其后期著作中的频频使用,被部分研究者认作是思想家深受东方思维影响的证据之一,原因即在于此。

三、海德格尔思想转向的其它相关问题

综上所述,海德格尔的思想的确发生了可以命名为思想转向的某些变化,虽然其思想主题一直是存在问题,但其运思切入点发生了变化:

由存在在何种境域中,通过何种存在者显现到存在的真正本性为何,存在本身如何运作,再到存在的更加源始的本源为何,存在如何被给予的发展过程。

因而,在认可海德格尔思想转向的前提下,我们认为:

在《本源》中此“转向”全面实现,其表达方式和运思方式均有明显不同于前期之处,且其中变化较《真理》更为彻底和完善,预示了其后期思想的基本思路。

因此应以《本源》而非研究者们通常主张的《论真理的本质》作为研究的典型文本。

转向包括以下内容:

Dasein此特殊存在者的优先地位的褫夺;世界与大地及它们之间的源始争执;对存在的天命(GeschinkdesSeins)及言说对存在的应和的重视;Ereignis逐渐取代存在日益受到重视,存在如何给予(esgibt)的问题成为运思的重点。

关于转向的性质,我们认为,《在与时》中Dasein的生存论分析,以及将时间性解说为领会着存在的Dasein的存在,将时间解说为存在之领悟的境域,涉及的是存在意义得以显示的境域。

《本源》中思考的是敞开状态本身,也就是存在真理得以显示的境域,以及存在自身的显-隐运作方式。

其中对于存在隐的方面、非的方面和反的方面的强调,是对《在与时》中对于存在显的方面的强调的完善、补充和修正;而且,《在与时》中提出的存在问题一直是运思的主题,当他思考存在的显的方面时,潜在地预示着他将思考存在的隐的方面;同时,只有思考了存在的显-隐两个方面,才能使存在的显的方面真正成立。

  研究转向问题,应同时研究海德格尔思想的转向和海德格尔关于转向的思想。

也就是说,应研究他由将时间解释为存在显示的源始境域到如何有存在,如何有时间的转变是如何发生在其思想中的。

同时,应研究他关于西方思想中的缘于存在本性的“存在的遗忘”由出现到克服的转变的思想。

Ereignis给出虚无,可用以解释西方思想史上种种现象,可用以解释形而上学的历史,亦即存在的遗忘史,也可用以解释形而上学的克服,即海德格尔准备着期盼着的西方思想的转向,他始终坚持认为,无须完全抛弃形而上学,相反,似乎已被驱逐的形而上学本质,就是经过本质性地解构与征服而成为适得其所的本质而回归自身。

海德格尔本人的思想转向正是出于此要求而发生的,它深深植根于西方思想的必然转向。

后一转向才是激荡其思想的力量。

因此,海德格尔认为他自己的工作是准备性、预示性的,是为伟大转折或历史新开端所做的探索,不是破坏性、毁灭性的,而是在批判中的拯救。

参考文献:

《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陈嘉映,王庆节,三联书店,1987

“关于《时间与存在》的研讨班的记录”,《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上海三联书店,1996

《海德格尔》,阿兰·布托,吕一民,商务印书馆,1996

《海德格尔》,比梅尔,刘鑫,刘英,商务出版社,1996

《伽达默尔选集》,伽达默尔,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AnalysisoftheshiftofHeidegger’sthoughtinthe“TheOriginofWork”

JingtaoLi

(TheDepartmentofPhilosophy,RenminUniversity,Beijing,100872,China)

Abstract:

Inthe30’s20th,aturnoccuredinHeidegger’sthought.Thisarticledescribesthewholecourseoftheshift,accordingtotheanalysisof“TheOriginofWork”,aswellasanswersthequestionsonthetypicaltext,thecontent,andthemeaningoftheshift.

Keywords:

Turn,Truth,Being,Ereignis

补充日期:

2002-11-2300:

58:

34

无蔽的敞亮(转贴)

本文为牛先生向“尼采与海德格尔哲学研讨会”提交的论文。

作者:

hydlily(xxx.xxx.xxx.xxx)2002/11/2300:

49 

当前论坛:

素心人语[] 

无蔽的敞亮

--浅析海德格尔关于艺术真理性的认识

OnHeidegger’sThoughtofArtTruth

牛军

NiuJun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

真理与艺术似乎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两个概念。

但海德格尔以自己独特的真理观,和对艺术问题的深刻思考,令人信服的阐释了艺术与真理的关系。

在他那里,“真理”不再是传统的“符合论”,无论是知与物还是物与知的符合。

而是“揭示着的存在”。

艺术,也不再是人所直面的审美对象,而是人本真的生存本身。

  迄今为止,人们一直认为艺术是与美有关的,而与真理毫不相干。

在美的艺术中,艺术无所谓美,它之所以得到此名是因为它产生美。

相反,真理倒是属于逻辑的,而美留给了美学。

而海德格尔对艺术问题的探索,却令人信服的阐释了艺术与真理的关系。

一、海德格尔的真理观

  真理,历来是哲学家努力思索的主题之一,从亚里士多德以来,不知有多少哲学家费尽心思揭示真理的奥秘,提出种种理论。

海德格尔对传统的真理观进行了梳理归纳,并在对其进行批判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真理观。

海德格尔用三个命题来描述传统的真理观:

(1)真理的“处所”是陈述(判断)。

(2)真理的本质在于判断同对象相符合。

(3)亚里士多德是这种真理观的鼻祖。

这种传统的符合论真理观,两千多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无可非议的经典。

但是到了海德格尔那里却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海德格尔指出:

“把真理标画为‘符合’是十分普遍而空洞的。

  所谓符合论真理观,或者是事情与陈述的符合,或者是陈述与事情的符合,前者是物与知的符合,后者是知与物的符合,但无论何种符合在理论上都是不正确的。

其一,我们说某某东西与某某东西符合,是指某某东西与某某东西具有一种关系的形式,因此一切符合都是关系,但并非一切关系都是符合,真理虽然也表现为一种关系,但并不意味着符合。

其二,所谓判断(命题)包括两个方面:

判断的心理过程和判断所指的内容。

就后者而言,这种符合涉及到观念上的判断内容和判断所及的东西之间的关系,那么,符合本身按其存在方式是指观念上的还是实在的呢?

我们应怎样去把握观念上的存在者和实在的存在者之间的关系呢?

由此,必定要求给予两者符合的证明。

“当认识证明自己为真的认识时,自我证明保证了认识的真理性。

从而,符合关系就一定得在现象上同证明活动联系起来才能映入眼帘。

”海德格尔举例说,我们设想一个人背对墙上说出一个真的陈述:

“墙上的像挂歪了”。

然后他转过身去看到(知觉到)斜挂在墙上的像。

在这里,什么使知觉得到了证明?

“那就是:

陈述中所指的东西,即存在者本身,如此而已”。

就是说,这一陈述既不在表象之间进行比较,也不在表象和物的关系之间进行比较,证明涉及的不是认识与对象的符合,不是心理东西与物理东西的符合,而在于陈述所指的,即存在者本身,作为同一的东西显示出来。

所以,“证实意味着:

存在者在自我同一性中显示。

证实是依据存在者的显示进行的”。

于是,海德格尔得出结论:

一个命题是真的,它意味着存在者本身揭示存在,展现存在者,让人看见存在者。

“真理就根本没有认识和对象之间相符合那样一种结构”。

把判断看作是真理的处所的传统看法是错误的。

  其三,在中世纪,以创造主上帝来保证物与知的符合。

物与知的符合不是指对象符合于我们的认识,而是基督教神学的信仰,即受造物之所以存在,只是因为作为受造物符合于上帝预先设计好的观念。

“作为物(受造物)与知(上帝)的符合的真理保证了作为知(人类的)与行(创造的)符合的真理。

本质上,真理无非是指协同,也即作为受造物的存在者与造物主符合一致,一种根据创世之规定的符合”。

(1)到了近代,摆脱了神学创世秩序之后,上帝为“世界理性”所代替,为此真理的正确性用不着特别证明。

在这种不证自明性支配下,事情的真理意味着现成事物与其合理性的本质概念的符合。

“于是,真理之本质的公式就获得它的任何人都可以立即洞明的普遍有效性”。

可见,上帝以“世界理性”保证物与知的符合。

  什么是真理呢?

海德格尔从两个层次回答这一问题:

真理与存在的关系,真理与此在的关系。

与传统的真理观不同,海德格尔认为,真理必须理解为“揭示着的存在”。

其意思是说,存在者通过自身的开展、展示、显现出存在者的存在意义,使存在从遮蔽到无蔽状态,这便是存在的真理。

所以真理总是从存在者那里挣得的,存在者从晦暗状态中被“揪出来”,这种揪出来“仿佛是一种劫夺”。

海德格尔对真理作如此理解,是从古代对“真理”一词的原始意义而获得的。

他象早期希腊哲学家那样,把“真理”理解为“存在者的无蔽状态”。

海德格尔接着又指出:

把“真理”定义为揭示状态和揭示存在,也并不是单纯的字面解释。

因为揭示本身要以生存论为基础,就是说,揭示活动首先要有进行活动的揭示者,因此真理的另一层意义,要从生存论角度去考察最原始的真理现象。

“揭示活动是在世的一种存在方式,……世内存在者成为被揭示的东西,只在第二位意义上它才是‘真的’。

原本就‘真’的,亦即进行揭示的,乃是此在。

第二位意义上的真说的不是进行揭示的存在(揭示),而是被揭示的存在(被揭示状态)”。

这段话告诉我们:

作为被揭示的存在,即从晦暗到无蔽状态的存在,这只是第二位意义上的真理,还有第一位意义上的真理,即进行揭示的,这就是此在。

更明白地说,海德格尔讲的真理,乃是指此在展开状态中的存在。

  为什么这样说?

这与海德格尔存在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有关。

在他看来,存在者不能代替存在,以往哲学家之所以遗忘了存在,是因为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别,以存在者代替了存在。

但是存在总是通过存在者显示出来,在诸多存在者中只有“此在”能够充当这一角色。

因为“此在”与其他存在者相比具有优先地位。

从存在状态来说,其他存在者所要表达的是它的本质属性,即它是什么,例如石头、树木等。

此在则不同,其要表达的不是什么本质,而是“去存在”,即不是已经规定了的现成的东西,而是可能性的存在。

此在既能领悟自己追问自身的存在意义,而且还能领悟和追问其他存在者的存在意义。

“此在”,是指人的存在,对真理的领悟要由人来完成。

  在海德格尔看来,真理是存在的无蔽状态,是揭示着的存在,是存在的敞亮,是人对世界的领悟。

  海德格尔对于艺术与真理关系的思考是从对艺术本性的考察入手的。

二、艺术的本性

  海德格尔关于艺术问题的探索是以对存在问题的思考为基础的,为了解答艺术所是,他把艺术所是的问题转换为艺术何以显现的问题,断言:

“艺术在艺术品中现身。

(2)也就是说,艺术的本性只有在艺术品中才能得到显现,就象存在只有通过存在者才能得到澄明一样。

  海德格尔关于艺术真理性的思考集中体现在《艺术作品的起源》一文中。

在此,海德格尔探讨了艺术的本质、真理以及真与美的关系。

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著名的“艺术作品四要素说”,认为每一件艺术作品必然包含“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四个要素,这种理论认为,“作品”总是由“艺术家”创造的,它们总是要以不同的方式来反映包括艺术家在内的那个“世界”,而且作品早已包含了“欣赏者”,因为作品是为他们写的。

海德格尔则指出这种流行的观点中包含着一个循环论证:

“艺术家是艺术作品的本源,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

(2)如果要问什么是艺术家,我们会说,创作了艺术作品的人就是艺术家;如果要问什么是艺术品,我们会说,艺术家所创造的作品就是艺术品。

显然这是在兜圈子,原因在于艺术的本质蔽而不明。

  海德格尔指出,当我们追问艺术的本质时,必然会再次陷入循环论证。

一方面,我们要追问“艺术的本质”,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从“艺术作品”出发,不知道什么是艺术,从何断定什么是艺术作品?

海德格尔认为“艺术--艺术作品”的循环论证,是“艺术家--艺术作品”的深层结构。

我们别无选择,必须进入这一循环,从艺术作品那里追问艺术的本质,否则,就会陷入形而上的飘渺。

任何艺术作品首先是作为“物”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如果我们从这些作品的未经触及的现实性角度去观赏它们,同时又不自欺欺人的话,就必将看到,这些作品就是自然现存的东西,与物的自然现存并无二致。

一幅画挂在墙上,就象一支猎枪或一顶帽子挂在墙上。

一幅油画,比如说凡高那幅描绘农鞋的油画吧,就从一个画展,周游到另一个画展。

人们运送作品,就象从鲁尔区运出煤炭,从黑森林运出木材一样。

战役中的士兵把荷尔德林的赞美诗与清洁用具一起放在背包里,贝多芬的四重奏被存放在出版社的仓库里,就象地窖里的马铃薯一样。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