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8075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x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x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承担单位:

西昌市二小

课题组长:

魏兆丽刘海峰黄玲余晓珊王金莉

摘要: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经过近几年的调查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计算速度慢、错误率较高的现象。

从表面上看,仿佛是由于学生的粗心、马虎、不认真等原因造成的,仔细分析,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本课题旨在研究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低的原因,认真研究教与学的方法,研究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关键词:

学生计算能力提高有效策略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质量。

因为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

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在目标定位上提出了新要求,更注重让学生体验计算在生活中的意义,并能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相互合作,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鼓励算法多样化,然而学生的计算能力却下降了,具体表现在计算的正确率下降,速度减慢等等。

这引起了教师们的极大关注和困惑。

为此,我们确立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实验课题,力图经过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改进教与学的方法,达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目的。

本课题旨在研究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数学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低的原因,认真研究教与学的方法,研究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调查我校各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分析造成学生计算速度慢和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

2、利用课堂教学,寻找能够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教学突破口和训练方法,研究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3、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的途径。

二、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经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2、调查分析法:

教师经过对本班学生计算情况的摸底测试、调查分析,了解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

3、课例研究法:

采取课前说课,成员讨论—教师上课—课后反思—评课—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的方式进行研讨。

4、经验总结法。

注重收集研究活动中的所有资料并进行整理,同时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三、研究与实践过程

1、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工作:

(11月—12月)

落实课题研究人员,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在数学教研组内,经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计算教学的看法,了解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课题主研教师对本班学生计算情况的摸底测试,了解学生计算能力现状。

从准确度和速度两方面进行分析,找准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为开展研究作好准备。

第二阶段:

理论学习阶段(1月-6月)

加强理论学习,主要围绕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特级教师谈计算教学,《四川教育》、《小学数学教师》《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及网络上有关计算教学的经验文章组织开展学习,丰富实验教师的知识贮备。

第三阶段:

课题实施阶段:

(3月-6月)

一、经过日常教学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课题组进一步分析造成学生计算速度慢和正确率低的原因。

孩子在计算上出现差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因素作简要分析:

(一)来自学生方面的原因:

(1)基础知识不扎实。

有些学生对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不熟悉,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不清,分数与小数互化不懂方法,简便算法不能“为己所用”,这些都有可能使学生计算出错。

(2)对算理不理解。

学生不理解隐含在计算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只会简单机械地模仿。

(3)感知事物比较笼统、不具体,往往只能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事物之间的联系。

对事物的感知缺乏整体性。

她们抄写数字、符号,不看清楚就下笔。

在特殊数据的刺激下,被假象的“好算”或“简算”迷惑。

例:

15-15÷3=0,0.7×0.7÷0.7×0.7=1325+75÷25=400÷25=16。

(4)不良心态的影响。

一是轻视心理:

学生认为计算题是“死题目”,不需要动脑思考,忽视了对计算题的分析及计算后的检查;二是畏惧心理:

学生认为计算题枯燥乏味,每当看到计算步骤多或者计算数字大时,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缺乏耐心和信心,因此计算就不准确。

(5)缺乏兴趣,没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

(1)对计算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重算法轻算理,学生知道算法就行,而说理训练不够。

(2)轻视口算和估算。

虽然许多教师知道口算和估算的重要性,但不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部分教师的做法是:

当教材汲及时进行训练,不汲及时不进行或偶然进行训练,对口算和估算的训练完全依赖于教材。

学生的口算能力没有达到相应的熟练程度,以至于严重影响笔算的准确度和速度。

(3)对教材把握不准,教学设计中细节处理欠佳。

(4)中高年级在计算技巧、方法上指导不够。

(三)来自教材方面的原因:

教材例题编排量减少,跳跃性大,系统性不强,针对性练习相对减少,练习量不够。

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行动研究。

1、专家指导研究:

,3月19日上午,课题组邀请了州、市科研专家在二小艺术大厅举行开题会,会上魏兆丽老师做了《开题报告>>,刘海峰老师做了《观点报告》,巫明英所长、何良朴主任、罗成光主任、蒙佐德主任、庄校长针对课题给以充分肯定,并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2、课题组老师认真开展研究,加强交流与学习

自开题以来,课题组老师坚持间周一次的学习与交流,学习分享计算教学中好的方法,讨论研究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每期课题组的成员要做一次专题发言。

下面是部分老师的专题发言内容:

魏兆丽《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刘海峰《谈口算与估算的教学》,黄玲《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余珊《教材中没有呈现计算法则,教学中还用不用归纳》》。

以专题发言引发大家的思考与讨论。

3、立足课堂阵地,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

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以课堂为载体,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课活动,研究课活动的程序是:

先由执教老师课前说课(分析教材、说教材处理,教学设计)——上课——课后反思——评课——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课题研究一年多,课题组教师上了十多节研究课。

大家对计算教学基本形成了共识,都能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来激发学生计算学习的兴趣。

魏兆丽执教的<<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算理与算法并重,重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课件动态展示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位移过程,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收到较好效果。

黄玲执教的<<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小学阶段计算教学的综合练习课,教学设计由浅入深,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练习设计有坡度,层层推进,学生语言表示说理清楚明白,计算准确度高。

刘海峰执教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旧引新,较好地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教学中突出学生“试商”和“调商”的思维过程,教师由扶到放的过程把握较好,较好的体现了学生思维训练过程。

王金利执教的复习课<<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系统地梳理了知识点,有条理的总结知识,设计合理,基础扎实,练习量大。

课题组老师在研究课中着重研究:

怎样做到“算理”与“算法”并重;怎样体现“算法多样化”与“优化”,怎样保证练习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计算,感悟计算的魅力,品尝计算的乐趣。

同时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计算教学的模式:

课前口算训练——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复习铺垫,以旧引新)——问题导向,自主探索,交流合作,引导发现——组织训练,明确深化——归纳总结,形成技能。

4.课题组老师认真撰写教学案例,做好教学反思。

刘海峰老师在案例《加法的运算定律》中谈到:

计算教学的成败就在于细节的掌控,如果你的教学设计足以让学生悟出计算方法和算理,那么你的设计就是成功的。

魏兆丽老师上了《一个数除以小数》在反思中写道:

自认为教学设计好,课件动态反映了除数、被除数小数点位移过程,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合作交流,课堂气氛活跃,讲解中做到算理与算法并重,感觉不错。

可在作业反馈中却发现:

有部分学生商的小数点位置错误,要么不打小数点,要么乱打。

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

原来是教学中细节强调不够,在把除数转化为整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后,没有强调商的小数点位置。

黄玲老师的案例《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案例中谈到:

课堂上只有当师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时,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三、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立足于课堂,以课例研究为着眼点,使问题逐渐清晰并得以解决,在课题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以下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1、持之以恒加强口算、听算训练。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只有提高口算能力,才能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听算本,每天在课前用3分钟进行听算、视算或口算训练,只要长期坚持,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重视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生活中很多情况都不需要精确计算,而只需要数据的大致范围,因此在教学中应选取合适的题型让学生先估一估再算一算,体会到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好处。

并经常对学生进行估算训练,培养学生掌握估算技巧,经过训练提高她们的估算能力。

3、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之中,教学时选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生动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接着探讨计算方法,进而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

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外经过游戏、竞赛等活动也能激发学生强烈地参与兴趣,只有学生感兴趣,才可能算的对,算得快。

4、老师进行必要的解题技能、技巧训练,培养学生的数感。

5、教学中算理与算法并重,新教材算理和法则都没有现成的文字呈现,但这些恰是计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较好的处理算理与算法的关系,让学生明算理、懂算法,形成计算技能。

6、课堂上确保学生的练习时间,精心设计练习题,做到有层次,梯度。

同时加强对比练习,易错题练习。

提高练习的效度。

7、重视错例分析,课题组老师坚持收集学生计算方面遇到的典型错例,分析错误原因和解决办法,及时进行针对性训练。

8、熟记常见数据。

在四则运算中,如果学生熟记一些常见数据,则能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

9、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障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没有熟练掌握算法等原因,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时要求做到一看、二画、三想、四算、五查。

一看就是看清题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二画就是在式0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就是想什么地方可用口算,什么地方要用笔算,是否可用简便计算等;四算就是认真动笔计算;五查就是认真检查。

(2)培养认真演练的习惯。

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

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式题时,要做到冷静思考、耐心计算,切勿草率行事。

能口算的则口算,不能口算的应注意认真进行笔算。

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

同时,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无误。

(3)培养细心检验的习惯。

学生在计算时要做到万无一失,不出差错是不可能的。

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演算的习惯,把检验当作计算题不可缺少的环节。

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

一查题目中数字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4)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在草稿书写及格式方面做严格要求,并认真督促、检查。

四:

课题研究成果:

经过一年多的课题研究,运用以上措施方法对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产生的效果:

(1)学生对于计算题的兴趣正逐步增强。

在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中,增强了计算教学的实效性,坚持计算天天练,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

学生的情感有了新变化,计算能力有了新提高。

经过课题研究的一系列措施与活动,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计算课成了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学习的舞台,有的学生正是从计算上找到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在计算教学公开课、随堂课中,我们看到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

(2)学生的计算能力在逐步增强。

计算错题在逐渐减少。

低段计算正确率90%,速度:

80%左右学生较快,15%左右学生中等,5%左右学生较慢。

中段正确率85%,速度:

60%左右学生较快,30%左右学生中等,10%左右学生较慢,高段正确率70%,速度:

50%左右学生较快,30%左右学生中等,20%左右学生较慢。

(3)学生计算能力的增强对数学成绩有很大的影响。

学生计算能力提高了,数学成绩也就随着提高了。

(4)教师的观念有了新转变,教学方式有了新发展。

经过课题研究,教师们学习了诸多经验,深入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积极探究有效的策略与方法,驾驭计算课堂的能力有所提高。

简单地说就是一句话:

真正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计算教学了。

(5)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增强了,科研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小课题研究给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经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老师对很多教育理念有了新的理解。

教学的能力提高了,撰写论文时也有依据了,一年半来,课题组老师已有多篇围绕计算教学的论文获奖。

其中魏兆丽老师的《浅谈低年级口算教学》获全国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二等奖,《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一些方法》,黄玲老师的《改进计算教学,让学生爱上数学》,余暁珊老师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对策》王金利老师的《乘法的估算》,刘海峰老师的《浅谈计算教学的困惑和解决策略》第七届全国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五、课题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

魏兆丽电话:

邮箱:

QQ:

附:

实验班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表

09—下期成绩

实验班级

参考人数

科目

平均分

实验老师

校名次

五年级二班

87

数学

91.94

余晓珊

2

五年级六班

80

数学

91.25

黄玲

3

四年级二班

90

数学

95.57

魏兆丽

3

三年级五班

84

数学

93.66

刘海峰

5

二年级四班

80

数学

95.74

王金利

2

10—上期成绩

实验班级

参考人数

科目

平均分

实验老师

校名次

六年级二班

85

数学

95.16

余暁珊

2

六年级六班

80

数学

89.12

黄玲

4

五年级二班

92

数学

89.95

魏兆丽

2

四年级五班

86

数学

91.98

刘海峰

4

三年级四班

80

数学

92.64

王金利

4

——下期

实验班级

参考人数

科目

平均分

实验老师

校名次

六年级二班

83

数学

94.05

余暁珊

1

六年级六班

80

数学

89.06

黄玲

4

五年级二班

92

数学

89.88

魏兆丽

2

四年级五班

86

数学

93.36

刘海峰

2

三年级四班

79

数学

94.06

王金利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