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考试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7969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位考试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位考试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位考试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位考试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位考试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位考试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

《学位考试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位考试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位考试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

学位考试社会心理学复习题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过程。

A.成熟B.社会化

C.个性发展D.顺应

2.迁居到异国他乡,需要学习当地的语言,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这种社会化过程我们称为()。

A.基本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D.再社会化

3.社会公众对个体行为方式的希望与要求,被称为()。

A.角色转换B.角色领悟

C.角色实践D.角色期待

4.俗语所说的“随大流”是一种()现象。

A.模仿B.从众

C.社会促进D.暗示

5.从众行为的原因不包括(。

A.寻求行为参照B.群体凝聚力

C.遗传素质D.对偏离的恐惧

6.下列不属于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的是认知者的()。

A.人际关系B.经验C.兴趣D.性格

7.第一印象的机制是()。

A.光环效应B.首因效应C.刻板印象D.定型

8.俗语说,“一好遮百丑”,这是一种()。

A.首因效应B.光环效应C.刻板印象D.投射效应

9.下列中不属于群体的是()。

A.心理协会会员B.班级中的小团伙

C.电影院中的观众D.班集体

10.在印象形成中,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与较大的权重,这使用的是印象形成的()法则。

A.平均B.递减 

C.累加  D. 加权平均

11.“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体现的是()

A.社会助长作用B.观众作用

C.社会堕化作用D.榜样作用

12.某人认为自己的成功是自己勤奋努力的结果,这是一种()。

A.不可控的归因B.外部归因

C.情境归因D.内部归因

13.费斯汀格认为不同的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不外乎三种,()不属于。

A.正相关B.无关C.协调D.不协调

14.关于社会动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

B.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C.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是后天习得的,因而是人类独有的

D.现代社会中,自然动机重于社会动机

15.下列组合能引起最大工作效率的是(  )。

 

A.强内聚力+积极诱导   B.弱内聚力+积极诱导

C.强内聚力+消极诱导   D.弱内聚力+消极诱导

16.研究表明,紧急情况下其他人在场往往会减少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对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是()。

A.观众作用B.榜样作用

C.责任扩散作用D.社会惰化作用

17.对于一个喜欢吸烟的人来说,下列哪种认知会造成认知不协调()。

A.我喜欢吸烟,吸烟使我快乐才是最重要的B.世界上吸烟而长寿的人很多

C.吸烟可能导致肺癌,肺癌是生命的杀手D.吸烟可以减轻精神紧张,有利于心理健康

18.关于态度,错误的说法是(  )。

A.态度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反应倾向

B.态度包括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

C.态度具有自我防卫功能

D.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总是保持一致

19.F·海德在他的态度转变的平衡理论中,提出了()模式。

A.P-O-XB.认知失调

C.社会交换D.诱因

20.下列哪一选项不是侵犯概念的要素(。

A.伤害行动B.伤害意图

C.社会评价D.报复

21.我们一般认为“山东人豪爽正直,吃苦耐劳”,这是人们的一种()。

A.首因效应B.光环效应

C.刻板印象D.定型

22.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关系。

A.行为B.心理

C.物质D.交换

23.人际沟通按组织系统可分为()。

A.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B.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

C.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24.从众与服从的区别在于()。

A.群体压力B.社会评价

C.自愿性D.群体内互动

25.阿希设计知觉判断实验的目的是考察个体的()行为。

A.同化 B.服从 

C.从众 D.内化

26.下列关于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是()。

A.社会测量法B.参照测量法

C.贝尔斯测量法D.问卷调查法

27.“当家庭中出现婆媳之争时,儿子左右为难”,这是一种()。

A.角色中断B.角色冲突C.角色失败D.角色不清

28.我们从众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我们知道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获得渴望的支持和接纳,这个原因我们称为()。

A.规范化社会影响 B.信息性社会影响

C.认知的合理化 D.渴望正确

29.态度概念的ABC模型中,B是指( )。

A.认知成分  B.行为成分

C.情感   D.行为倾向成分

30.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研究发现,自行车选手在有同伴同行时比单独一个人骑车要快得多,这体现了团体的()。

A.社会助长作用B.观众作用

C.社会堕化作用D.榜样作用

3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体现的是人际吸引的( )。

A.容貌吸引B.熟识吸引

C.相似性吸引D.邻近性吸引

32.社会认知的“三维归因理论”是()提出的。

A.海德B.琼斯

C.维纳D.凯利

33.下列属于侵犯行为的是()。

A.拿刀杀人,但未砍中B.精神病人杀人

C.父母打骂孩子D.正当防卫

34.书面沟通是相对于()而言的。

A.口头沟通B.正式沟通

C.上行沟通D.单向沟通

35.一般来说,群体规模(),持有一致意见的人数越多,则个体所感到的心理压力(),越容易从众。

A.越小越大B.越小越小

C.越小越大D.越大越大

36.社会化过程中,年轻一代向年老一代传授知识,是()过程。

A早期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

37.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不包括下列哪个?

()

A心理学取向B社会学取向

C哲学取向D文化人类学取向

38.Kelman认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有三个不同的阶段()

A.服从——同化——内化B.联结——强化——模仿

C.服从——同化——模仿D.联结——强化——内化

39.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属于()距离。

A..公众 B.嫉妒 C.个人  D.亲密

40.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

A生活技能的社会化B.职业技能社会化

C.行为规范社会化D.以上全对

41.发出信息的人只发出信息,接收者只接收信息不发出反馈信息,这种沟通我们称为( )。

A.单向沟通B.双向沟通

C.口语沟通D.书面沟通

42.人们常常认为大学教授具有知识渊博、满头银发等特点,这属于()。

A.自我图式B.人的图式

C.角色图式D.事件图式

43.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属于()

A.社会自我B.生理自我

C.主体自我D.心理自我

44.许多候选人在竞选时经常在广告上宣传自己,这运用的是人际吸引中的(  )

A.明星效应B.蝴蝶效应

C.曝光效应 D.骨牌效应

45.()的《社会心理学》一书的出版,被认为是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A.罗斯B.奥尔波特

C.麦独孤D.米德

46.不助于产生利他或助人行为的是()。

A.助人者心情愉快B.求助者有类似性C.助人者行色匆匆D.求助者有吸引力

47.关于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

A.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B.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生理自我

C.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D.心理自我→生理自我→社会自我

48.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B.班杜拉C.马斯洛D.弗洛伊德

49.表明教师的期望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发展的是()

A.皮格马利翁效应B.洛伦兹效应

C.托马斯效应D.唐璜效应

50.一般来说,(  )频率的信息重复,能取得较好的说服效果。

A.高  B.中等C.低   D.偏高

51.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有目的的操纵自变量的变化,以揭示字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

C.调查法D.问卷法

52.家庭中孙子教爷爷玩电脑,这种社会化是()

A基本社会化B反向社会化

C.再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

53.对现存的档案资料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的方法是()。

A.档案研究法B.调查法C.实验法D.观察法

54.俗语所说的“人云亦云”是一种()现象。

A.模仿B.暗示

C.社会促进D.从众

55.()是指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A.亲合动机B.侵犯动机C.权力动机D.亲社会动机

56.符号互动论的提出者是(A)。

A.米德B.荣格C.洛伦茨D.勒温

57.“只要是先进人物,就什么都好”,持这种偏见,属于()

A.首因效应B.刻板印象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

58.俗话说: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是()

A.首因效应B.光环效应C.刻板效应D.定型

59.以下不属于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群体”的是()。

A.夫妻二人组成的两口之家B.喜欢看肥皂剧的观众

C.NBA的休斯顿火箭队D.保险公司中的营销团队

60.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

A.印象形成B.第一印象

C.信息加工D.印象管理

61.“滥竽充数”,这体现的是()

A.社会助长作用B.观众作用

C.社会堕化作用D.榜样作用

62.某人认为自己的成功是任务难度小,这是一种()。

A.不可控的归因B.可控归因

C.不稳定归因D.内部归因

63.费斯汀格认为不同的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不包括()。

A.协调B.无关C.正相关D.不协调

64.求助和喊叫都属于决策过程中的哪一步?

()

A.注意B.定义紧急事件C.承担责任D.采取行动

65.心理学家提出来的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不包括()。

A累加模式B.平均模式C.加权平均模式D.减法模式

66.紧急情况下其他人在场往往会减少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对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是()。

A.观众作用B.榜样作用

C.责任扩散作用D.社会助长作用

67.测量内隐态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A.自我报告B.量表评定

C.行为测量D.IAT

68.态度具有认知成份、()成份和行为意向成份。

A.思维B.意志

C.情感D.性格

69.F·海德在他的态度转变的平衡理论中,提出了()模式。

A.P-O-XB.认知失调C.社会交换D.诱因

70.P-O-X模型中,O指的是()。

A.认知者B.与P有一定情感关系(好感或恶感)的另一个人

C.第三者的人或物或事D.抽象的规则

71.一般认为东方人集体主义观点强,西方人个人主义观念强,这是()

A第一印象B光环效应C.刻板印象D.投射效应

72.右图属于人际关系发展状态中的()阶段。

A.单向注意B.双向注意C.表面接触D.初步卷入

73.()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A.亲密行为B.好恶评价C.情感卷入程度D.自我暴露程度

74.“犯错误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最受人喜欢的是()的人。

A.能力超群,但有小过失B.能力超群

C.能力差D.能力差,又犯有小过失

75.验证从众的经典线段判断任务的心理学家是()。

A.特利普里特B.津巴多

C.米尔格莱姆D.阿希

76.根据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如对张三打李四这件事归因,则李四属于(  )。

A.内因B.刺激物

C.行动者D.环境背景

77.下列不属于角色失调的是()。

A.角色冲突B.角色失败

C.角色不清D.角色误解

78.我们从众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我们渴望正确,这个原因我们称为()。

A.规范化社会影响 B.信息性社会影响

C.认知的合理化 D.同化

79.1963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权威—服从实验的社会心理学家是()。

B.特利普里特B.津巴多C.米尔格莱姆D.阿希

80.通常自行车选手在有同伴同行时比单独一个人骑车要快得多,这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体现的是()。

A.观众作用B.社会助长作用

C.社会堕化作用D.榜样作用

81.通常情况下,我们更可能和住的近的人成为朋友,这体现的是人际吸引的( )。

A.容貌吸引B.熟识吸引

C.相似性吸引D.邻近性吸引

82.()的归因理论把人的行为原因基本上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

A.海德B.维纳

C.凯利D.纽科姆

83.先提出一个对方会同意的小请求,待对方同意后,再提出一个希望他也会同意的较大请求,属于()。

A.登门槛效应B.门面效应

C.群体盲思D.群体凝聚力

84.沟通过程由信息源、()、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等7个因素构成。

A.转译B.信息

C.编码D.信道

85优势反应强化理论认为,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会提高,因此()反应易于表现。

A.优势B.弱势

C.复杂D.简单

86.在他人作用下,引起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变化的现象,称为()

A..印象管理 B.社会影响 

C.人际吸引  D.从众

87.()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A.人际关系B.利他关系

C.人际吸引  D.依恋

88.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

服从、同化和()三个阶段。

A.分化B.赞许C.外化D.内化

89.夫妻之间交往的距离属于( )距离。

A..公众 B.嫉妒 C.个人  D.亲密

90.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称为()

A.合作B.竞争C.让步D.妥协

91.不同职业的人在沟通中常有“隔行如隔山”的困难,这是指沟通的()。

A.信息B.通道C.障碍D.反馈

92.人们常常认为老师应该是文质彬彬的,这属于()。

A.自我图式B.人的图式

C.角色图式D.事件图式

93.“我是XX学校的学生”,这个属于()的描述。

A.社会自我B.生理自我

C.主体自我D.心理自我

94.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层次不包括()。

  

A.本我  B.镜我  C.自我  D.超我

95.希金斯的自我意识的结构为()。

A.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B.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C.主体的自我和客体的自我D.自我提升和自我控制

96.1908年()和心理学家麦独孤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

A.心理学家奥尔波特B.社会学家罗斯

C.心理学家勒温D.社会学家米德

97.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

A.生理自我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D.文化自我

98.三维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使用的信息不包括()。

A.一致性信息B.一贯性信息C.区别性信息D.统合性信息

99.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发展,被称为()

A.罗森塔尔效应B.洛伦兹效应

C.首因效应D.近因效应

1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动机强度和活动效率的关系呈U型曲线 B.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C.活动的最佳动机水平存在个体差异       D.活动的性质影响活动的最佳动机水平

二、多项选择题

1.通常情况下,个体社会化的载体主要包括()。

A.学校B.同伴群体

C.家庭D.大众传媒

2.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应遵循的主要伦理守则有()。

A.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B.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

  

C.对被试者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  

D.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

3.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层次包括()。

  

B.本我  B.镜我  C.自我  D.超我

4.按角色获得的方式可将角色分为()  

A.先赋角色  B.功利角色  C.自觉角色  D.成就角色

5.三维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用到的信息有()

A.规律性信息  B.区别性信息  C.一贯性信息  D.一致性信息

6.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经过()四个阶段。

A.情感探索B.定向阶段C.情感交流D.稳定交往

7.维纳认为,人们对自己行为结果的归因通常包括()几个方面。

A.努力B.能力C.任务难度D.运气

8.由于信息出现的顺序不同而影响印象形成的现象包括()

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光环效应D.近因效应

9.态度的成分包括()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社会评价成分D.行为倾向成分

10.心理学家提出来的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包括()。

A累加模式B.平均模式C.加权平均模式D.减法模式

1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

A.调查法B.档案研究法C.观察法D.实验法

12.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

  

A.动机强度和活动效率的关系呈U型曲线 B.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C.活动的最佳动机水平存在个体差异       D.活动的性质影响活动的最佳动机水平

13.角色失调包括()。

A.角色冲突B.角色失败C.角色不清D.角色误解

14.在斯腾伯格的爱情理论中,其基本要素包括()

A.信任B.亲密C.激情D.承诺

15.下列选项中,属于内部动机的有()

A.对工作的好奇B.获取丰厚报酬

C.避免受到处罚D.对学习的兴趣

16.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包括下列哪个?

()

A.心理学取向B.社会学取向

C.哲学取向D.文化人类学取向

17.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

A生活技能的社会化B.职业技能社会化

C.行为规范社会化D.以上全对

18.Kelman认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有三个不同的阶段()

A.服从B.同化

C.内化D.模仿

19.图式的作用包括()  

B.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和自我知觉  B.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C.影响记忆  D.影响能力

20.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等

A.情绪  B.动机 

C.兴趣  D.经验

21.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遵循()等原则。

A.自我价值保护原则B.独立性原则

C.相互性原则D.平等性原则

22.根据维纳的观点,以下()是人们对自己行为结果的归因包括的几个方面。

A.努力B.能力

C.任务难度D.运气

23.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的知觉

A.环境B.自己

C.群体D.他人

24.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的三维指的是()

A.支配需要B.成就需要

C.情感需要D.包容需要

25.一般来说,晕轮效应容易出现在()之间。

A.熟悉的人B.陌生的人C有较强情感联结的人D.恋人

26.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

A.价值中立原则B.系统性原则C.重复原则D.伦理原则

27.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

  

A.活动的最佳动机水平存在个体差异B.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C.   动机强度和活动效率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D.活动的性质影响活动的最佳动机水平

28.在社会学习论看来,学习的机制主要有()

A.联想B.强化C.暗示D.模仿

29.在斯腾伯格的爱情理论中,完美的爱情包括()几个要素。

A.信任B.亲密C.激情D.承诺

30.下列选项中,属于外部动机的有()

A.对工作的好奇B.获取丰厚报酬

C.避免受到处罚D.对学习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