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三模拟生物试题必修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7839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0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三模拟生物试题必修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三模拟生物试题必修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三模拟生物试题必修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三模拟生物试题必修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届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三模拟生物试题必修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三模拟生物试题必修二.docx

《届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三模拟生物试题必修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三模拟生物试题必修二.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三模拟生物试题必修二.docx

届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三模拟生物试题必修二

2020届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三模拟生物试题(必修二)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物质A是一种安全低残留的抑菌剂,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但因长期使用,其防治纹枯病的效果有所下降,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

A.突变导致纹枯病菌基因库发生改变

B.物质A使纹枯病菌发生抗药性基因突变

C.物质A对纹枯病菌的抗药性具有选择作用

D.水稻与纹枯病菌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2.某原核生物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后,转录形成的mRNA长度不变,但翻译出的多肽链变短,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该突变发生的很可能是碱基对的替换

B.突变可能导致mRNA上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C.组成突变后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数目没有改变

D.该突变一定导致相应蛋白质丧失原有功能

3.小麦种子萌发时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不需要光。

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下列现象一定会发生的是()

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B.DNA复制,淀粉酶合成

C.ADP转化成ATP,C3被[H]还原D.有氧呼吸增强,有机物总能量增加

4.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其中有荚膜的S型菌有毒性,能引起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无荚膜的R型菌无毒性。

下图为研究人员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C组为对照组,实验结果为小鼠死亡

B.能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的有A、B、D三组

C.E组试管中长出的还是无毒性的R型菌

D.D组产生的S型菌不能将有毒性性状遗传给后代

5.共同进化形成了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物种和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生物及有性生殖出现,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B.生物登陆改变了陆地的环境,陆地复杂的环境进一步影响了生物的进化

C.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一些物种的灭绝为其他生物腾出了空间

D.营养级越高的种群和进化过程中形成越晚的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

6.在观察果蝇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时,发现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呈现4种不同的形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前期,则一定有同源染色体联会

B.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其一定会发生基因重组

C.若该细胞此时存在染色单体,则该果蝇有可能是雌性

D.若该细胞此时没有染色单体,则该细胞不可能取自精巢

7.科学家把等量的小白鼠败血症病毒(一种RNA病毒)颗粒加入甲乙两支试管,其中甲试管中含有带放射性标记的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乙试管中含有带放射性标记的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

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能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核酸,乙试管中不能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核酸。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试管中都不能检测到子代病毒

B.该病毒颗粒中含有与DNA合成有关的酶

C.乙试管中无放射性核酸的合成是因为缺少RNA酶

D.加入RNA酶,甲试管中放射性核酸明显减少

8.2021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表彰了三位科学家在研究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机制中作出的贡献,该机制中离不开一种称为缺氧诱导因子(HIF)的蛋白“开关”,在正常的氧气条件下HIF会迅速分解,但当氧气含量下降时,HIF含量增加,促进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使人体细胞适应缺氧环境。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百米赛跑时肌细胞中HIF合成可能会增多

B.正常人体细胞中也会存在缺氧相关基因

C.HIF有助于维持细胞外液成分的相对稳定

D.降低HIF的活性有助于治疗缺氧性疾病

9.IL-6R基因编码的IL-6R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蛋白,研究发现,IL-6R基因的过度表达会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TAT3蛋白,形成二聚体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异常表达,引发恶性肿瘤。

下列叙述的错误的是()

A.IL-6R的作用说明细胞膜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B.IL-6R基因过度表达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二聚体通过核孔转移到核内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D.二聚体诱导的靶基因属于原癌基因,该基因只在肿瘤细胞中表达

10.突变型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紫眼基因pr、粗糙眼基因ru为一对等位基因

B.在有丝分裂后期,图中的三条染色体之间可发生自由组合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2、3号染色体部分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的同一极可能有基因w、pr、e

11.细胞内的RNA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RNA-蛋白质复合物,以完成某些生命活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某种R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细胞器.在此处发生的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水分子

B.RNA聚合酶是一种蛋白质,转录时,它与RNA结合

C.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RNA-蛋白质复合物

D.某种RNA与蛋白质结合后,参与DNA分子单链的形成.则该蛋白可能是逆转录酶

12.下图所示为某种多倍体的培育过程,下列有关这一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种a和物种b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B.杂种植物细胞内的染色体来自不同物种,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

C.图示多倍体的形成过程中,既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也发生了基因重组

D.图示杂种植物的形成,说明物种a和物种b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13.小西红柿(圣女果)是二倍体生物。

圣女果有多种颜色,这些颜色的圣女果都是通过杂交育种培育而来的。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控制圣女果颜色的等位基因可能有两对或多对

B.圣女果体内处于着丝点断裂状态的细胞均有4个染色体组

C.自然生长的同一株圣女果上所结果实颜色一般相同

D.控制圣女果颜色的等位基因应来源于基因突变

14.人类某种遗传病是由一对位于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

男性只要有一个致病基因(A)就患病,而女性只有含两个致病基因(A)才患病。

某家庭有该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如下。

不考虑其他基因和突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遗传病与红绿色盲、白化病都属于单基因遗传病

B.图中Ⅰ-3和Ⅱ-1的基因型相同,Ⅰ-2和Ⅱ-4的也相同

C.若Ⅲ-1患病,则Ⅲ-1的体细胞中最多含有4条X染色体

D.若Ⅲ-1不患病,则Ⅲ-1是男孩的可能性较小

15.在生物科学史上,科学家通过实验后提出一些假说。

以下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发生分离

B.果蝇的眼色伴性遗传实验——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

D.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传到下面的伸长区

16.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可以表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四倍体西瓜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B.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C.③可以表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D.④可以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17.现有长翅雌果蝇(TT)和残翅(tt)雄果蝇杂交,子一代中偶然出现了一只残翅果蝇。

关于该残翅果蝇的形成原因分析,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该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Tt,其残翅性状是由环境影响的结果

B.亲本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丢失了t基因片段

C.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丢失了T基因片段

D.亲本雌果蝇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T基因突变为t基因

二、多选题

18.最新研究发现白癜风致病根源与人体血清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减小或丧失有关,当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碱基改变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A,下表显示酶A与酪氨酸酶相比,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比较指标

患者白癜风面积

30%

20%

10%

5%

酶A氨基酸数目/酪氨酸酶氨基酸数目

1.1

1

1

0.9

A.①④中碱基的改变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

B.②③中氨基酸数目没有改变,对应的mRNA中碱基排列顺序也不会改变

C.①使tRNA种类增多,④使tRNA数量减少,②③中tRNA的数量没有变化

D.①④可能导致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改变

三、综合题

19.在群体中位于某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两个以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果蝇翅膀形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野生型果蝇的翅膀为圆形,由基因XR控制,突变体果蝇的翅膀有椭圆形和镰刀形,分别由基因XO、XS控制。

下表为3组杂交实验及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亲本

子一代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杂交一

镰刀型

圆形

镰刀型

镰刀型

杂交二

圆形

椭圆形

椭圆形

圆形

杂交三

镰刀型

椭圆形

椭圆形

镰刀型

(1)基因XR、XO、XS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XR、XO、XS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定律。

根据杂交结果,3个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_(用>辅助表示)。

(2)杂交二中子一代的雌果蝇和杂交三中子一代的雄果蝇交配,后代中椭圆形翅雌果蝇、镰刀形翅雌果蝇、椭圆形翅雄果蝇、圆形翅雄果蝇的数量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__。

(3)若要判断某椭圆形翅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让其与镰刀形翅的雄果蝇交配,通过观察子代表现型来确定,该方案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翅形有长翅、小翅和残翅3种类型。

假设翅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

当A和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长翅,有A无B时表现为小翅,无A基因时表现为残翅。

现有甲、乙两个纯种品系果蝇,甲为长翅,乙为残翅,两品系果蝇中均有雌、雄果蝇。

下图是杂交实验及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对于上述2对等位基因所在染色体的合理假设有2种。

假设①:

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B和b位于X、Y染色体上。

当假设①成立时,则F2残翅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假设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假设②成立时,则F2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种。

(2)已知乙品系雌蝇有2种基因型,请利用甲、乙两个品系果蝇继续实验,进一步确定B和b位于X、Y染色体。

请简要写出杂交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

(只统计翅形,不统计性别)

21.某植物的性别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T/t和D/d)控制,T_dd为雌株,ttD-为雄株,T-D-、ttdd为雌雄同株。

叶片颜色深绿和浅绿是由另一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研究人员用深绿雄株个体和浅绿雌株个体杂交,所得后代(F1)中,深绿雌雄同株个体和深绿雄株个体各占一半。

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颜色中显性性状是_。

两个亲本中,杂合子亲本是_。

(2)单株隔离种植F1(只允许同株传粉),所得后代(F2)中基因型有_(填数字)种,其中浅绿雌株个体所占比例是_。

(3)甲、乙两学习小组分别选用TtDd与ttdd杂交、TtDd自交的方法验证两对基因(T/t和D/d)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若甲组的子代的性状及比例为_,则能证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同学们讨论后认为,乙组所选方法优于甲组,其理由是_。

22.簇毛麦(二倍体)具有许多普通小麦(六倍体)不具有的优良基因,如抗白粉病基因。

为了改良小麦品种,育种工作者将簇毛麦与普通小麦杂交,过程如下:

(1)杂交产生的F1代是__________倍体植株,其染色体组的组成为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F1代在产生配子时,来自簇毛麦和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几乎无法配对,说明它们之间存在__________而不是同一物种。

(2)为了使F1代产生可育的配子,可用__________对F1代的幼苗进行诱导处理,为鉴定该处理措施的效果,可取其芽尖制成临时装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__________期细胞,并与未处理的F1进行染色体比较。

(3)对可育植株进行辐射等处理后,发现来自簇毛麦1条染色体上的抗白粉病基因(e)移到了普通小麦的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基因与另一个抗白粉病基因________(不/—定/不一定)发生分离,最终可形成__________种配子,其中含有抗白粉病基因(e)配子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

23.果蝇的长翅受M和N两个显性基因控制,m基因控制小翅,n基因控制残翅,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某研究小组选择纯合的残翅雌果蝇与小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长翅果蝇,F1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中长翅:

小翅:

残翅=9:

3:

4,且小翅果蝇均为雄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题意分析,M、m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

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F2长翅果蝇中,雌雄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_。

(2)根据F2中残翅果蝇的比例,推测当n、m基因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残翅,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隐性上位”。

①为了证明n基因对m基因具有“隐性上位”效应,该研究小组让F2中残翅雄果蝇和纯合的小翅雌果蝇杂交得F3,让每个杂交组合得到的F3中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4。

若F4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以说明n基因对m基因具有“隐性上位”效应。

②若n基因对m基因具有“隐性上位”效应,则F2中长翅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为小翅果蝇的概率为____。

24.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青蒿素是从黄花蒿中提取的,二倍体黄花蒿的茎秆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使红色素颜色淡化。

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组F1粉秆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F2代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

(2)若将第二组F1粉秆植株进行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

若将第二组F2中粉秆个体自交,后代中白秆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

(3)四倍体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二倍体黄花蒿,低温处理二倍体黄花蒿幼苗可以获得四倍体黄花蒿,原因是_______。

若将四倍体黄花蒿与二倍体黄花蒿杂交,子代三倍体黄花蒿一般不能形成种子,原因是_______。

25.果蝇灰身(M)对黑身(m)为显性,长翅(N)对短翅(n)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将基因型为MmNn的雌雄果蝇多次重复杂交,发现F1中灰身长翅∶灰身短翅∶黑身长翅∶黑身短翅=7∶1∶3∶1。

回答下列问题:

(1)等位基因M和m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

对于F1中性状及比例的出现,第一小组提出:

基因型为_______的雄配子致死,若基因型为MmNn的雄性果蝇与黑身短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后代将不会出现_______果蝇。

(2)若第一小组假设成立,题干F1中灰身长翅的基因型为_______,其中纯合子占_______。

(3)第二小组对第一小组的结论作了相关分析和评价:

①他们认为第一小组所用的探究方法为_______。

②他们认为第一小组应再设计一组“对照”实验以排除其他可能性,请写出相应实验设计和结论。

实验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雌雄同株植物黄瓜的营养器官(根、茎、叶)苦味(A)对无苦味(a)为显性,果实苦味(B)对无苦味(b)为显性。

研究人员发现,黄瓜只要营养器官无苦味果实就无苦味,而营养器官的苦味和无苦味不受控制果实有无苦味的基因影响。

现用基因型为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黄瓜植株杂交,所得F1自交,F2中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营养器官和果实器官都无苦味:

营养器官和果实器官都有苦味:

仅营养器官有苦味=4:

11:

1。

(1)根据F2中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知,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

(2)F2中仅营养器官有苦味的黄瓜占1/16,由此推知其对应的基因型为____,进而判断当营养器官含有__(填“AA”或“Aa”)基因时,无论有无B基因其果实都有苦味。

(3)F2的营养器官和果实器官都有苦味黄瓜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

(4)在一片温度适宜的农田间,存在各种表现型的黄瓜,但它们基因型都未知。

请利用这片农田中的黄瓜设计杂交实验,以确定某一营养器官和果实器官都有苦味的黄瓜X的基因型。

实验思路(简要):

____,观察并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27.乌桕大蚕蛾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

已知有无斑纹和触角长短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未知。

某科研小组用纯合有斑纹短触角雌蛾与纯合无斑纹长触角雄蛾进行杂交,F1的表现型均为有斑纹长触角,F1相互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斑纹长触角∶有斑纹短触角∶无斑纹长触角∶无斑纹短触角=9∶3∶3∶1,且F2中雌雄个体关于有无斑纹的性状的表现型及比例均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实验可以判断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 ____。

(2)该乌桕大蚕蛾控制有无斑纹的基因位于 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

F2自由交配所得后代中有斑纹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

(3)根据上述杂交结果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触角长短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Z染色体上,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在以上实验中,可通过____(简要写出思路)的方法来判断控制触角长短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28.某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株,其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

选一株白花雌株和一株白花雄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中白花:

红花=3:

1。

不考虑变异和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欲判断控制花色性状的基因数量和位置。

回答下列问题:

(1)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还需统计____________。

(2)若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共同控制,且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

请在图中标明亲本植株的基因情况____________。

并结合F1的性状分离比,分析在群体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两种对应情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确定

(2)题中基因型和表现型是哪种对应情况,可选用F1中植株进行一次杂交实验,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F2中_______________,则为情况①;若F2中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情况②。

四、实验题

29.植物在机械损伤或受到病虫侵害时,会表达一种防御蛋白——蛋白P。

为研究一种新的植物激素茉莉酸对蛋白P基因表达的影响,科研人员用番茄植株进行实验。

(1)茉莉酸是在植物生命活动中传递__________,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科研人员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将番茄叶片C1和J1置于封口的玻璃瓶中,其内分别放置含清水或含茉莉酸(具有挥发性)的海绵,叶片M紧贴在玻璃瓶的封口外。

4小时后,测定各叶片中蛋白P的mRNA量,结果如下表。

①本实验中,C1叶片的结果排除了__________(写出两点)的影响。

②本实验中,M叶片的结果说明,J2叶片蛋白P的mRNA量变化不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

③本实验可以得出的两个结论有__________。

(3)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请提出一个清晰的、解释J2叶片数据的科学假设:

__________。

(4)其他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叶片机械损伤可以诱导蛋白P的表达和脱落酸(ABA)含量增加。

科研人员推测,叶片受到机械损伤后内源茉莉酸增加,诱导ABA合成增加,ABA进而促进蛋白P的表达。

为验证上述推测,需要在上述已知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下列实验中的___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以完善证据链。

a.给叶片单独施加ABA,检测蛋白P含量

b.给叶片同时施加ABA和茉莉酸,检测蛋白P含量

c.机械损伤叶片后,检测损伤叶片的茉莉酸含量

d.给叶片单独施加茉莉酸,检测ABA含量

参考答案

1.B

【分析】

1、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并不是由外因引起的,而是内在的遗传与变异引起的;在未使用农药前,某些害虫个体已具有这种抗药性,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进行了定向选择。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即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

【详解】

A、纹枯病菌突变产生新的基因,导致基因库发生改变,A正确;

B、物质A起选择作用,不能使纹枯病菌发生基因突变,B错误;

C、物质A对纹枯病菌的抗药性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基因逐渐积累,C正确;

D、生物进化是共同进化,因此水稻与纹枯病菌在相互选择中共同进化,D正确。

故选B。

2.D

【分析】

分析题文:

“其mRNA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说明翻译的肽链缩短是由于编码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详解】

A、根据题干转录形成的mRNA长度不变,说明该基因的碱基数不变,故最可能是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A正确;

B、根据题干mRNA长度不变,但合成的多肽链缩短,说明突变可能导致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B正确;

C、根据A项分析可知,碱基替换导致的突变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数目没有改变,C正确;

D、该突变翻译出的多肽链虽然变短,但该多肽加工后形成的相应蛋白质的结构不一定改变,原有功能不一定丧失,D错误。

故选D。

3.B

【分析】

小麦种子的萌发需要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提供能量,同时在没有叶片长出的情况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

【详解】

A、小麦种子萌发时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但不是一定会发生,A错误;

B、种子萌发时胚芽胚根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会进行复制,小麦种子富含淀粉,萌发时会合成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B正确;

C、种子萌发时能进行呼吸作用,ADP可以转化成ATP,但不需要光,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不进行C3的还原,C错误;

D、种子萌发有氧呼增强,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热能,有机物中总能量减少,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重点是考生要能够分析清楚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易错点是对有机物的总量和种类进行区分,在没有光合作用的条件下,有机物总量降低,而种类增加。

4.C

【分析】

1、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

R型实际上是S型肺炎双球菌的突变类型,二者属于同一个物种。

荚膜具有保护作用,除了具有抗干燥等功能外,还使细菌能抵抗吞噬作用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B组煮沸后细菌死亡,故B组小鼠能生存;无荚膜的菌无毒,故C组小鼠能生存;DNA放入D后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故D组小鼠不能生存(死亡);蛋白质不能促使R型菌转化,故E组小鼠能生存。

【详解】

A、C组没有处理,肺炎双球菌无荚膜,为空白对照,实验结果为小鼠不死亡,A错误;

B、由于A组没有处理,肺炎双球菌有荚膜;D组加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