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遗传评估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7773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猪遗传评估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生猪遗传评估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生猪遗传评估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生猪遗传评估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生猪遗传评估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猪遗传评估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docx

《生猪遗传评估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猪遗传评估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猪遗传评估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docx

生猪遗传评估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

XX市生猪遗传评估中心

建设项目

 

XX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一日

第一章 项目摘要

一、项目名称:

XX市生猪遗传评估中心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

XX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三、建设地址:

云南省XX市XX区。

四、建设年限:

3年。

五、建设规模

五、建设规模

1、生猪遗传评估中心

新建遗传评估中心,包括土建工程180平方米,购置配套相关设备37台/套。

2、种猪生产性能集中测定站

新建XX市种猪生产性能集中测定站及其辅助工程,包括土建工程2433平方米及场区配套工程1套,购置配套相关设备63台/套。

六、项目产品方案

项目单位将采用专业的评估技术手段,在项目的支持下,建立XX市生猪遗传评估系统,种猪生产性能集中测定站每批测定能力达200-300头,通过计算机联网共享信息资源,将经过性能测定、遗传评估的优秀种猪在育种场间进行遗传资源交流,或者将种猪进行拍卖、转到种公猪站等。

通过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我市种猪的育种技术水平和猪种质量,逐步降低引种数量,进而培育出我市实际需要的优良种猪,为我市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贡献力量,加速我市种猪产业化进程。

七、投资估算及构成

项目总投资380.00万元,其中:

1、土建工程费206.10万元,占总投资54.24%;

2、设备购置费138.90万元,占总投资36.55%;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7.00万元,占总投资4.47%;

4、基本预备费18.00万元,占总投资4.74%。

八、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总投资380万元,其中拟申请中央资金3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80万元。

九、运行费用

该项目建成后,人员费用由承担单位解决,日常运行费用由国家和省级的相关猪育种项目经费,以及种猪测定专项经费保证其正常运行。

十、效益分析

项目建设以公益性为主,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XX市生猪遗传评估中心及种猪测定站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我市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引导我市种猪场内测定的规范发展,为全市种猪联合遗传改良提供支持;同时,监测我市各场种猪的质量,发布权威、公正的种质鉴定结果,保障和加快生猪遗传改良进程,提高生猪生产水平。

通过项目建设,提高了全市各养猪场种猪性能,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作用,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十一、结论及建议

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政策,社会效益明显。

项目建成后使本市具备了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平台,对全市的生猪可以进行遗传评估,从而提高了我市种猪质量,减少从外地引进种猪的数量,防止我市种猪性能的退化,能有效提高生猪生产水平。

因此,建议项目尽快立项实施,发挥其效益。

为巩固项目所取得的成效,需要对市内各核心育种场进行定期的巡回抽测,定期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加大项目管理和政策扶持力度。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我市是生猪养殖大市,猪肉是市民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在肉食品消费中占68%左右。

肉猪生产直接影响到我市人民的生活水平。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市养猪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巨大的挑战。

因此,大幅度提高养猪科技水平是唯一的出路,在影响我市养猪业生产效率的诸多因素中,猪种的遗传素质是起主导作用的,只有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猪种资源,培育出具有优良生产性能的品种、品系或种群,才能在同样饲养条件和投入下,获得养猪生产最大的产出和效益。

因此,猪品种的遗传改良显得格外重要。

据2011年统计,全市生猪存栏量为343.3226万头,全年出栏量437.0766万头。

为防止种猪的退化,我市每年从外地引进相当数量的种猪,所花的费用很大,同时带来一些问题,如猪群的健康问题等。

因此,本项目建设采用先进的遗传评估系统,估计个体育种值,提高选种准确性。

通过采用人工授精技术,逐步实现场间遗传材料的交换,建立起场间良好的遗传联系,实现全市种猪遗传评估,开展联合育种,提高种猪质量。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全市生猪遗传改良的需要

良种是生猪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是养猪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为逐步改变我市种猪长期依赖外地引种的格局,保障我市种猪产业安全,增强我市养猪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迫切需要新建XX市生猪遗传评估中心。

2、完善我市良种猪繁育体系的需要

XX地处云南东北部,是农业大市,具丰富的猪种资源和饲料资源,是全省生猪主产市之一。

养猪业是我市畜牧业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

全市生猪生产的健康发展,不仅对我市猪肉的供应特别重要,而且对全省的稳定供应意义重大。

作为养猪大市,我市的良种猪繁育体系相对薄弱。

近年来,我市致力于生猪繁育体系建设,但至今仍未建立起市级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全市性的种猪遗传评估还是空白,亟需开展全市性的生猪遗传评估工作。

3、建设我市种猪遗传评估中心是区域联合育种的需要

我市的种猪场大多数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育种工作,但是选种方法比较落后且不统一,种猪质量参差不齐。

各场为了保持种猪的质量,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每年不得不引入相当数量的种猪,这样不但要支出很多引种经费,而且还带来了猪群健康等一些问题。

为了提升本市种猪的整体质量,逐步减少引种数量,组织全市范围内的种猪遗传评估和联合育种工作势在必行。

为此,有必要制定统一的性能测定体系和遗传评估方法,建立我市种猪遗传评估中心,通过计算机联网共享信息资源,运用育种新技术,即采用动物模型BLUP法(最佳线性无偏估计)进行种猪的遗传评估,以不断提高我市种猪的育种技术水平和猪种质量,进而培育出市场需要的优良种猪。

4、建设种猪测定站是种猪质量检测及带动场内测定的需要

生产性能测定是猪育种中最基本的工作,是其他育种工作的基础。

种猪测定包括集中测定和场内测定,以场内测定为主。

但建设我市种猪测定站,一方面可对本市范围核心育种场种猪生产性能进行抽测,以及受核心育种场委托开展性能测定工作;另一方面,开展种猪集中测定,可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带动我市种猪场内测定规范化发展。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我市具有“XX乌金猪”这一优良的地方猪种品种资源,为开展生猪遗传改良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市具有“XX乌金猪”这一地方优良品种猪种种质资源。

具有繁殖力强、肉质优良、耐粗饲、抗病力强和适应性好等优良遗传特性。

为开展我市生猪遗传改良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有雄厚的研究与技术积累

多年来,猪遗传育种工作一直是XX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的优势工作,几代科技人员为之奋斗。

为本项目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有较强的人才储备和较好的育种条件

XX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拥有一批从事猪遗传育种、疾病防治、健康养殖和饲养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人才队伍雄厚。

直接从事猪遗传育种的畜牧组技术人员5人,其中具备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职称1人,高级技术人员职称4人。

与此相关的猪疫病防控专业技术人员2人,猪营养调控专业技术人员2人。

该团队可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人力保证。

第三章供求分析及预测

一、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1、发展现状

选种是育种工作的关键环节,正确的选种要基于对畜禽遗传素质的准确评定。

制约我市养猪业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良种化程度低,表现在优秀种猪数量少,种猪整体生产水平和良种覆盖率与发达省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随着我市养猪产业化的兴起,对优良猪种的需求逐年增加,而且对猪种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十年来,引进的外种猪对我市养猪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我市相关技术力量欠缺、外种猪的群体较小,以致猪种质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每年还需引进外种猪。

因此,必须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在全市范围内组织种猪的遗传评估和联合育种,即在原有的基础上,应用育种新技术(包括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等)进行种猪的遗传改良,加快育种进展,提高选择效率,以不断满足我市猪种产业化的需求。

2、前景分析

为了实现我市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区域性联合育种。

区域性联合育种,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有很多好处,但由于许多条件的制约,决定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因此,以现场测定为主,通过集中测定站和人工授精站,实行动态测定结果公布制度,建立遗传联系的统一遗传评估体系势在必行;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市统一规划,通过多种渠道共同努力,大规模协作才能完成。

因此,种猪的性能测定、遗传评估和种猪质量监督检测将是我市种猪区域联合育种的重点。

二、现有生产(业务)能力调查与分析

我市一直坚持把养猪生产作为畜牧业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1年,全市生猪出栏437.0766万头,存栏343.3226万头,猪肉产量38.5919万吨,猪肉占肉类总产的88.9%左右,与2010年相比,出栏头数增长了13.7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市养猪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大中型猪场不断涌现,按《XX市畜牧业十二五规划》至2015年底,全市年出栏肉猪将达748.4万头,存栏达550万头,出栏率将由2011年的135%提高到2015年的150%,肉产量将由2011年的41.6万吨增至2015年的67.9万吨。

三、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

我市猪育种过程中,大都采用了典型的金字塔式育种结构,即由核心群、繁殖群和商品群等组成,但这种结构不完整,各层之间不是很清晰,其中多数核心群选育采用封闭式育种。

通过分析我市多年的猪育种情况,发现引进的优良品种,经选育后还是赶不上同时代国外的猪种,并出现明显的世代退化现象。

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①种猪良繁体系不健全,猪育种结构不合理。

由引进品种组成的基础群,受资金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核心群数量大都偏少,遗传基础较窄,加之没有联合育种的手段,导致近交增量过大和遗传方差减少过快,同时由于采用封闭式育种而丧失了引进优良基因的机会,从而使得其遗传改良的速度相当缓慢。

繁殖场与核心场界限不清,数量也不足,即使选育出了很优秀的猪群,也因不能及时扩散和大量繁殖。

②育种观念落后。

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目标。

多数种猪场处于封闭自守,各自为战的状态,没有良好的协作精神,也由于各种猪场间无遗传联系,而不能进行场间遗传评价。

③育种手段落后。

许多种猪场仍采用原始的测定设备和仪器,有的育种场甚至还没有微机,有微机的场也不知道如何同育种相结合,这影响了选种的准确性,并且延长了育种周期。

④缺乏统一的组织,记录系统不完善。

各地区、各猪场、各品种的猪只标识系统不一致;各种猪场间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影响了数据的共享和统一遗传评价。

⑤测定方法单一、落后。

场内测定由于设施的不全、落后及方法不规范,没有发挥其应有潜力。

中心测定目前在全市范围内还没有有效推广。

⑥种公猪站缺乏,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和普及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在国家良种补贴项目的推动下,部分企业先后建立了种公猪站,但由于资金与地域条件的限制,公猪站的作用有限,带动作用不明显。

另外,尽管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已经推行了20多年,但仍有相当部分的种猪场还在使用自然交配,这阻碍了优良基因的扩散速度和各种猪场间遗传联系的建立。

⑦遗传评估系统不完善。

较先进的参数估计和育种值估计方法还没有得到普及,各种猪场的评估方法也不一致,有效的猪场的管理软件和育种软件亟待推广。

因此,本项目建设的种猪测定与遗传评估中心市场前景广阔。

种猪测定中心的集中测定工作必将带动场内测定的规范化发展;遗传评估中心将为我市猪育种核心场联合遗传评估提供支持。

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一、概况

XX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成立于1963年,系全市畜牧兽医技术支撑机构。

下设XX市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XX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草料组、畜牧组和办公室。

二、主要职责职能

贯彻落实《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法规,制定全市畜牧业生产和科技应用推广规划,为党委政府发展畜牧当好参谋,为全市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从事畜牧业生产综合配套适用品种和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研究、推广、咨询与培训服务;承担畜牧业基础应用研究、草原改良、畜牧业资源保护、畜牧业项目遴选、畜禽品种登记、种畜禽引种审批、种畜禽繁育与质量管理、畜禽品种改良技术及其物资供应、畜禽养殖新技术开发等业务工作,加快全市畜禽良种、科学饲养管理、饲草饲料开发利用等畜牧技术的应用及普及;承担XX市辖区内动物疫病疫情的诊断、监控、测报和统计上报工作与动物疫病的预防、治疗、控制、扑灭以及兽用生物制品的调控管理、储备及统一配送供应;承担兽药、饲料质量的检测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并承接饲料质量的委托检验服务;指导县区、乡镇畜牧兽医站开展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和重大动物疫情预防与控制扑灭工作;指导和培训县区、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帮助农民依靠畜牧业发家致富,加快畜牧产业发展。

三、人员状况

全站现有在职职工37人,其中,科技人员32人,正高职1人,副高职9人,中职16人,助师6人。

第五章项目选址

一、选址原则与要求

1、本项目中种猪性能集中测定站的建设对生物安全条件要求较强,因此选址要求区域相对独立,远离居民区,与养猪场保持应有的安全距离,能够控制场区周围的生物安全措施。

2、建设单位具有相应收集、分析、整理种畜遗传资料的技术力量。

3、项目单位具备相应的种畜禽测定、品性鉴定等业务能力和基础,配备有相应技术人员,资产和财务状况良好,运转机制灵活,有较稳定的运行经费来源。

4、项目建设地点安静,无污染,有供电和通讯设施,有充足水源,饮用水质量符合NY5027的规定;交通便利,便于主管部门进行监督与管理,。

二、项目实施地点、资源情况及公用设施情况

项目承担单位XX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在云南省XX市XX区计划意要求政府划拔或租地新建畜牧技术综合实验基地。

项目用地所在地XX市XX区位于XX市委政府所在地,交通区位优越,与周边生猪养殖大县临近,交通便利,能有效确保项目建设运营。

该基地面积200亩,位于XX区西南方向,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地,周围无畜禽养殖场,交通便利,距省会昆明市仅有300公里。

有水泥路直通基地大门口,区内水、电供应充足。

场区自有水井,地下水水质好、水量很丰富。

电力供给是从乡上引入高压线路,建设有10kV配电台区。

该基地地形窄长,便于不同畜禽场间保持应有的安全距离。

基地内计划新建的育种场均隶属于项目承担单位,便于统筹实行生物安全措施。

因此是理想的畜牧技术实验基地。

项目承担单位规划于新建畜牧技术综合实验基地内占用约100亩,来新建XX市遗传评估中心及种猪生产性能集中测定站,不仅与该基地规划的猪育种场保持了应有的安全距离,而且为遗传评估中心及测定站将来的进一步发展预设了空间。

第六章工艺技术方案与设备选型

一、技术来源

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及技术依托单位,XX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几十年来一直承担国家、省、市及各部门的科研项目,有着雄厚的技术积累。

可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二、技术水平

项目单位具备承担项目建设要求,科研技术水平较强,具备生猪遗传评估相关技术能力,项目单位相关科研成果丰硕。

三、技术方案分析

依据《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试行)》制定本项目的技术方案。

参与全市遗传评估的个体性能测定分两种形式:

一是由市级种猪集中测定站指定专人,负责对核心育种场进行定期的巡回抽测;二是参与遗传评估的各猪场指定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场所有测定猪进行测定。

这两类测定数据都必须每月按期传送给遗传评估中心,及时进行个体育种值估计。

1、遗传评估性状

根据市内目前猪育种的实际情况,并参照国内外先进经验,从简单、实用、容易操作出发,将遗传评估性状分为以下两类,共计15个性状。

一类是遗传评估的基本性状。

参与全市种猪遗传评估的基本性状有三个:

⑴达100kg体重的日龄;⑵达100kg体重的活体背膘厚;⑶总产仔数。

另一类是遗传评估的辅助性状。

考虑到目前种猪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猪育种的发展趋势,提出以下性状作为遗传评估的辅助性状:

在生长发育方面增加二个性状:

⑷达50kg体重的日龄,是场内测定和遗传评估的选择性状;⑸饲料转化率。

在繁殖性能方面增加四个性状:

⑹产活仔数;⑺21日龄窝重;⑻产仔间隔;⑼初产日龄。

这些指标可根据各场实际育种目标有选择地用于场内遗传评估。

在胴体性能和肉质方面增加六个性状:

⑽眼肌面积;⑾后腿比例;⑿肌肉pH值;⒀肉色;⒁滴水损失;⒂大理石纹。

各场可根据条件进行测定,并按各场实际育种目标有选择地用于场内遗传评估。

2、测定性状

集中测定站测定性状包括:

⑴达100kg体重的日龄;⑵达100kg体重的活体背膘厚;⑶眼肌面积;(4)饲料转化效率。

场内测定性状包括:

⑴达100kg体重的日龄;⑵达100kg体重的活体背膘厚;(3)达50kg体重的日龄;(4)总产仔数;(5)产活仔数;(6)21日龄窝重;(7)产仔间隔;(8)初产日龄。

另外,各场可根据条件进行胴体性能和肉质性状测定。

3、统一遗传评估方法

用于种猪遗传评估方法较多,根据我市目前猪育种的具体情况,首先统一场内测定性状、测定方法及数据库结构,目前建议使用GBS软件进行遗传评估。

4、实现计算机联网与信息共享

根据全市种猪遗传评估的需要,建立统一的育种信息资源数据库,通过计算机网络,如Internet,实现信息共享,定期将各场育种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动物模型BLUP法估计个体育种值,评定个体的种用价值和各场的生产管理水平,评定结果将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到各场,逐步建立以场内测定为主的遗传评估体系和良种登记簿,为全市和全省内种猪联合育种奠定基础。

四、设备选型

项目单位为更好地促进我市生猪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高种猪遗传评估技术水平,根据《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试行)》要求,选择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

具体设备清单详见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一览表。

第七章项目建设目标

一、项目指导思想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建设生猪遗传资源评估中心及种猪生产性能集中测定站,采用动物模型BLUP法(最优线性无偏预测)进行种猪的遗传评估,为我市制定统一的生猪育种目标和育种方案,提高生猪良种化水平。

项目建设具有增加生猪养殖效益,调动农民改良本市生猪品种的积极性,促进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等意义。

二、项目总体目标

项目单位将采用专业的评估技术手段,对我市生猪进行遗传评估,通过计算机联网共享信息资源,将经过性能测定、遗传评估的优秀种猪进行拍卖、转到种公猪站等。

通过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我市种猪的育种技术水平和猪种质量,逐步降低引种数量,进而培育出我市实际需要的优良种猪,为我市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贡献力量,加速我市种猪产业化进程。

三、项目基本内容

1、测定

获得个体在有关性状上的表型数据

2、育种值估计

估计个体在各个性状上的育种值(EBV)

3、选择指数

通过对不同性状的估计育种值加权获得个体在多个性状上的综合育种值估计值

4、建立信息库

集中全市种猪资源条件,建立信息资源库,通过计算机联网共享信息资源,为我市制定统一的育种目标和育种方案提供可靠信息。

四、项目数量目标

项目建成后,XX市生猪遗传评估中心承担全市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信息的收集与育种值估测工作,种猪生产性能集中测定站每批测定能力达200-300头。

第八章项目建设内容

按照XX市生猪遗传评估中心建设项目相关要求,本次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分遗传评估中心和种猪生产性能集中测定站两个部分。

一、遗传评估中心建设内容

1、遗传评估中心

新建遗传评估中心,包括土建工程180平方米,购置配套设备设施37台/套,详细如下:

表8-1遗传评估中心机房建设内容

序号

建设内容

建筑形式

规模(数量)

单位

备注

建安工程

 

 

 

 

1

遗传评估中心机房

砖混

砖混

平方米

砖混

2

遗传评估中心办公室

砖混

砖混

平方米

砖混

仪器设备购置

 

 

 

 

1

服务器

2

 

2

交换机

1

 

3

路由器

1

 

4

UPS不间断电源

1

 

5

通风设备

1

 

6

空调

2

 

7

电源防雷器

1

 

8

信号防雷器

1

 

9

种猪遗传评估相关软件

1

 

10

台式电脑

26

 

 

二、种猪生产性能集中测定站

新建XX市种猪生产性能集中测定站及其辅助工程,包括土建工程2433平方米及场区配套工程1套,购置附属设施、设备63台/套。

表8-2种猪生产性能集中测定站建设内容

序号

建设内容

建筑形式

规模(数量)

单位

备注

建安工程

 

 

 

 

1

种猪测定舍

砖混

672

平方米

2栋

2

隔离舍

砖混

540

平方米

3栋

3

种猪待拍卖舍

砖混

416

平方米

2栋

4

种猪展示厅

砖混

210

平方米

5

无害化处理室

砖混

28

平方米

 

6

档案室、兽医室、工具库、配电房

砖混

210

平方米

 

7

职工宿舍、监控室、办公室

砖混

210

平方米

 

8

食堂、门卫室、消毒室、沐浴室

砖混

147

平方米

 

9

道路

1000

平方米

2.5米宽

10

供电系统

1

 

11

供水系统

1

 

12

污水处理设施

300

立方米

 

仪器设备购置

 

 

 

1

猪舍饲养设备

1

 

2

自动投料系统

3

 

3

饲料运输车

1

 

4

B超仪

1

 

5

智能监控系统

1

50米

6

壁挂式空调机

25

 

7

湿帘降温系统

3

 

8

高压冲洗、消毒设备

3

 

9

粪便运输车

6

 

10

备用发电机组

1

 

11

焚尸炉

1

 

12

高压供水系统

1

 

13

风机

10

 

14

冰箱

1

 

15

冰柜

1

 

16

洗衣机

1

 

17

电热水器

1

 

18

高压灭菌锅

1

 

19

电子称猪笼

1

 

 

第九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依据

1、项目建设内容、规模、标准和主要设备选型,在优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根据类似工程相关估算指标,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估算编制期的计价根据,并考虑编制期至竣工期的价格、利率、汇率等动态因素;

2、当地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及主要仪器设备市场行情;

3、其他有关工程造价计算依据规定;

(1)2000年版《××省综合估价表》(上下册)

(2)2000年版《××省估价表》第三册、第八册

(3)1999年版《××省装饰工程综合估价表》

(4)2000年版《××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5)××省地区建筑材料市场价格信息

4、设备购置费综合生产厂家报价,含包装费、运杂费,安装费。

二、项目投资构成

项目总投资380.00万元,其中:

1、土建工程费206.10万元,占总投资54.24%;

2、设备购置费138.90万元,占总投资36.55%;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7.00万元,占总投资4.47%;

4、基本预备费18.00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