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讲稿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
《3第三章讲稿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第三章讲稿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第三章讲稿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内容提要P56
第一节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教学目的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亿万中国人民,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中国怎样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学习这一理论,有助于深刻理解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充分认识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思考题5变4)P74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P56
内容提要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P56
请思考:
新民主主义社会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开始于新中国成立,结束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二)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呢?
P56-57(2方面的原因)
第一,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即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与这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也有三种,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
因此,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
随着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逐渐成为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
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也有资本主义因素。
其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
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取得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
社会主义因素和资本主义因素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限制和反限制、改造和反改造的斗争。
这种矛盾和斗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过程和发展方向。
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P57
过渡时期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P57
(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6个阶段)
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何时过渡?
怎样过渡?
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到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即逐步过渡的发展变化过程。
1.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2.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
3.从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人民首先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与此同时,开始为将来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条件。
4.1952年9月,毛泽东在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这是酝酿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开始。
5.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6.1953年12月,形成了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
㈡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P58-59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或说成“一化三改”。
其中,“一化”是“主体(基础)”,“三改”是“两翼(条件)”,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
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㈢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4方面)P59-61
1.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他们认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经历一个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到利用国家政权对旧的生产关系进行革命性的改造,逐步消灭私有制、确立公有制并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渡时期,这是一切走向共产主义的国家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他们还认为,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无产阶级要不停顿地把民主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还曾设想用暴利没收与和平赎买这两种方式来变革所有制的问题,并认为如果能用和平赎买的办法变革所有制,将是“最便宜不过了。
”
2.列宁在指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转变思想。
他认为,无产阶级不但应当以独立姿态参加资产阶级革命,而且要自觉担负起领导这一革命的重任;民主革命的终结,就是为社会主义革命而坚决斗争的开始,两者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前一个革命可以转变为后一个革命,后一个革命可以继续解决前一个革命的问题和巩固前一个革命的事业;落后国家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
列宁还认为,改变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经营方式和习惯势力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就是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转化为公有财产,同时,通过合作社的形式使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并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成产率的根本任务提到首位,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也曾设想过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赎买,认为这对无产阶级是最有利的事情。
但由于后来俄国资产阶级选择了国内战争的反抗形式,列宁的设想未能实现。
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上述理论指导下,积极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说过: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形式”。
4.新中国成立后,党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中国的具体情况,适时地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总之,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在中国进一步具体化了,形成了中国化的过渡时期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行动指南。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内容提要P61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P61
Ø我们知道,中国的特点是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从1949年到1956年,农民总数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均在85%以上。
●如何将占全国总人口85%以上的几亿农民的个体所有制改造成集体所有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列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在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情况和农村的阶级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实行了一整套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⒈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和原则P62
⑴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⑵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⑶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⑷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⒉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阶段P62-63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
⑴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
互助组由几户或十几户农民自愿组成,土地耕畜和其他生产资料仍属农民个人所有,但在生产方面组织起来、互帮互助,是农业合作化的最初过渡形式,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⑵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到1955年上半年)。
初级社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实行集体劳动,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耕畜和大农具也付给一定的报酬,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⑶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夏到1956年底)。
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按劳付酬,取消土地分红,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⒊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P63
到1956年底,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已达1.17亿户,其中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P63
我国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也对个体手工业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1.手工业的特点
第一,手工业个体经济是小商品经济,生产活动离不开市场。
第二,没有多少生产资料,主要凭手艺吃饭。
第三,行业众多,经营灵活。
第四,师徒传授为主,有行业帮会传统。
2.对手工业改造的方针和政策
由于手工业者同个体农民一样,也是小私有的独立劳动者,因此,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类似改造个体农业的逐步过渡的方法。
即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合作化的途径,引导手工业逐步过渡。
3.对手工业改造的步骤
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
具体来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
4.对手工业改造的结果
到1956年底,全国共组织了10万个合作社,入社社员占全部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2%以上,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P63-66
在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党和政府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内容、步骤及结果(3方面)
⑴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⑵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在私营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在私营商业中采取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
这些企业利润分成的方式是:
“四马分肥”。
1953年国家规定,按国家所得税34.5%、企业公积金30%、工人福利费15%、资方红利20.5%的份额分配企业利润。
资方红利大体占1/4,资本主义的剥削受到限制,个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这就使企业具有了社会主义的因素。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其中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企业利润的分配仍为“四马分肥”;国家派干部即公方代表进入企业内部,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同工人、资本家即私方代表共同管理和改造企业,公方代表居领导地位。
资本家的剥削进一步受到限制。
已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其次是全行业公私合营。
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进入高潮。
到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数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分别纳入了公司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标志着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各企业基本成为社会主义国营性质的企业了。
P65
⑶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改造资本家个人与消灭他们所属的资产阶级相结合,既避免了激烈的阶级对抗,减少了改造的阻力,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的社会主义改造
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意义P100
⑴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⑵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⑶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也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P66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
总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由于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所以,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改造出现的失误和偏差P68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
1.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2.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
3.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形成科学的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致使一些遗留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切记:
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而否认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要知道: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P69
内容提要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P69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时间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
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
立。
●请问:
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什么开始的?
(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理论依据P70-71
1.对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能不能先于发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
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曾经以还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前提来否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走向社会主义。
2.列宁批评这种观点是“庸俗生产力论”,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出现特殊性,反而以此为前提。
列宁还预言,在东方那些人口比较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革命带有更多的特殊性。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证明了列宁的远见卓识。
对这个问题,毛泽东曾经用英、法、德、美、日等国家的历史发展说明:
“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
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
”
4.邓小平结合中国的情况指出,“我们也是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当时中国有了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有了初步的资本主义经济,加上国际条件,所以在一个很不发达的中国能搞社会主义。
这和列宁讲的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一样”。
5.实践证明,一方面,中国可以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正是为了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只能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或者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经过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是不可能超越这个阶段的。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P71-73
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㈡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㈢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㈤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