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闻采访.docx
《当代新闻采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新闻采访.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新闻采访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新闻采访的最新定义
在当前,给新闻采访下一个比较科学、准确的定义是:
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第二节新闻采访的显著特点
新闻采访的特点:
(1)目的的差异性。
记者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写出稿件、传播信息,以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而其他形式的调查研究则目的各异。
(2)时间的限制性。
新闻采访特别强调新闻时效性,因此,要求记者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思维敏捷,动作迅速,争分夺秒地将新闻采集到手,传播出去。
(3)项目的突发性。
即记者常常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忽地一个突发性事件的到来,必须立即赶赴新闻事件所发生的现场,迅速对其进行采访。
(4)需要的广泛性。
每个人对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需求,有可能因为职业、年龄、性别、经历、学历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偏爱,这就要求新闻报道的题材、体裁等相应的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
(5)知识的全面性。
正因为新闻报道要适应人们多层次和广泛性的需要,加上新闻采访学本身又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就要求记者的知识必须尽可能广博、全面。
(6)活动的艰辛性。
报纸天天出版,电台、电视台日日开播,记者每天都需要采访,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还得三天两头的熬夜,人的正常生活规律全被打破,很少有喘息、休整的时候,加上采访的项目每次不一,采访对象的性格又千差万别,记者又必须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完成任务,新闻采访的艰辛性程度相应的就高。
第三节新闻采访的主要作用
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从新闻实践的角度看,两者的关系是既紧密相连又有先后、主次之分的。
具体反映在四个方面:
一是反映在活动的程序上。
从活动的程序上看,先有新闻采访,后有新闻写作。
这一程序不能颠倒,否则,就违背了新闻工作规律,就不叫新闻活动。
二是反映在活动的内在联系上。
从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和形成过程看,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两者之间的媒介是采访。
离开采访,写作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
三是反映在活动的本质上。
新闻采访和写作,其活动性质,一个是认识实际,一个是反映实际。
只有正确的认识实际,才能正确反映实际。
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采访的归宿。
四是反映在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上。
实践证明,新闻写作常常反作用于新闻采访。
第四节新闻采访的基本方式
*新闻采访从形式上分,具体分为下述十种:
(1)个别访问。
这是记者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基本活动实施形式,在平时的采访中,记者主要是靠这一访问形式从新闻人物或知情人物那里获取新闻材料,通常也称为“一对一”的访问形式。
该形式的好处是:
谈得具体,谈得深入,且记者容易把握主动权。
(2)开座谈会。
记者可以就某个调查专题,邀集有关人员座谈。
此形式的好处是:
记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搜集较多的新闻材料;几个采访对象一起接待记者,心理比较松弛,不易紧张、拘束,采访气氛容易轻松和谐;有利于采访对象互相启发、补充,有关材料的真伪程度一般也能当场得到修订或验证。
一般涉及面较大的大、中型报道题材,采用此实施形式,效果较为显著。
(3)现场观察。
新闻报道事实不仅要准确,还应该生动具体,所以记者一定要深入现场,用眼仔细捕捉那些瞬间万变且能感染受众的生动细节。
在现场观察中,现在越来越倡导体验式采访。
(4)参加会议。
与会者聚在一起讨论、建议,然后对下阶段的工作作出部署。
这一切,往往可能包含着大量的新闻信息或线索。
(5)蹲点。
即深入一个点,解剖麻雀,作深入扎实的采访。
次实施形式通常适合于时间性不太紧迫但报道量较大、涉及面较广的报道题材,如解释性报道、调查报告、人物通讯、工作通讯、报告文字等。
该形式能使记者较详细地搜集和取舍材料,通过几个反复过程,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过程,进而抓取典型材料和揭示事件本质特点,写出有深度、有力度和厚度的新闻报道。
(6)查阅资料。
一般资料包括受众来信、基层单位的工作情况简报以及各类剪贴、原始材料的文字记载等。
这些资料包含不少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新闻线索,记者若能悉心从中查找,可确定不少报道项目,或可直接写出有意义的新闻。
(7)改写。
即把某一新闻线索或一则现成的稿件,加以修改或补充而成另一则新鲜的新闻。
改写工作不仅能辅助采访的不足,甚至常常代替采访,改写记者一般通过电话获取新鲜材料,然后改写新闻。
(8)问卷。
这种形式有成本低廉、具有匿名性及便于受访者思考等优点。
(9)电话采访。
电话采访在很多情况下往往补其他采访之不足,使新闻得以真实、迅速地报道出来。
电话新闻给人的印象是新颖、活泼、形象、生动且真实可信。
电话采访实施时应当注意:
第一,准备要充分。
问题要事先拟好,要有个较为详细的纲目。
第二,提问要凝练。
第三,记录要及时。
电话采访要做好记录,尽量避免在忙乱中漏记一些重要的事实。
重大题材的的电话采访,记者可以在旁边放个录音机,以确保材料和新闻报道的真实。
(10)网络采访。
网络采访相比较传统采访,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一是信息的广泛性;二是采集形式的多样性;三是新闻采写的即时性;四是信息容量的无限性;五是信息采集过程的交互性。
网络采访的主要形式是:
直接转载信息;组织网络调查;通过E-mail交流;查阅收集资料。
*新闻采访从性质上分,具体为下述六种:
(1)常驻采访。
派驻外地或外国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
这种采访时间长,题材面宽,要求记者具有全局观念,从驻地的实际出发,注意采写既能反映当地实际又对全局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要有较强的独立社交能力和广博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掌握采写各种新闻体裁的技能;同时,要尊重所在国家、地区的风土人情,遵守所在国家、地区的政策法令。
(2)突击采访。
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性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这种采访任务紧迫,事先无法从容准备,全靠记者的经验积累和临场发挥。
具体要求是:
记者必须闻风而动,迅速赶赴事件现场,要忙而不乱,冷静观察,尽快弄清事件的起因、性质和相关材料,并有立等可取的写作能力。
突发性事件的现场一般实行严密封锁,此时,记者要下定决定,调动自己平日建立的一切关系网,使用一切能够使用的有效手段,冲破封锁,深入现场采集新闻。
(3)交叉采访。
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或以上的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
交叉采访可以省去重复找人和路途往返所需的费用,是一种投入少,收效高的采访形式。
交叉采访需讲究交叉艺术与要求,记者应根据新闻线索统筹安排,利用所在单位或地区的人员、交通、资料及通讯设备等便利条件,有先有后、有主有次、有条有理地进行交叉采访,记者头脑应冷静,决定应果断,行动应迅速,反映应敏捷。
(4)巡回采访。
按照编辑部指示,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
一般没有具体、明确的新闻采访对象和报道题目,主要有记者根据编辑部总的报道思想灵活掌握,在巡回路途中选择若干新闻题材就地采访,连续不断地向受众进系列报道,又称旅行采访。
这种采访活动对记者的采访写作水平要求较高,一般应选派身体素质好的中青年骨干记者承担。
(5)隐性采访。
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
通常适用于:
潜入敌军、敌对分子、犯罪分子之中的采访活动;估计采访对象会拒绝与记者合作的采访项目;不宜公开记者身份的采访场合。
采写揭露、批评性报道常采用这一方法。
(6)易地采访。
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
记者长期在一个地方采访,有人熟、地熟、情况熟等好处,但也容易产生眼界狭窄、感觉迟钝甚至夜郎自大、估步自封等弊病。
易地采访是克服这些弊病的有效方法,也是加强区间、新闻单位间和各地记者间横向联系、优势互补的有效方法。
异地采访的好处是:
开阔记者眼界;帮助本地记者有效地发现新闻;促进各地记者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注意事项是:
不要自视高明,要谦虚谨慎,甘当小学生;要利用易地采访机会,熟悉各地的情况,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增强全局观念,与外地记者真诚合作,提高相互间的报道水平。
第五节新闻采访的认识路线
新闻采访中有两条认识路线,一条是唯物论的反映论,另一条是唯心论的先验论。
采访中唯心的方法,病根有以下几点:
(1)武断、无知失方向。
(2)投机取巧找捷径。
(3)为求深度搞臆想。
采访中坚持唯物论的反映,不仅是方法问题,而且还是采访者的立场、思量路线问题。
一个真正的记者应该走一条艰辛而又实在的采访路线,即以唯物论的反映论主导自己的采访。
第二章新闻采访需要的基本素养
新华社高级编辑刘洪潮先生认为对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以下八个基本要求:
第一,忠于祖国,爱我中华。
这是首要条件。
第二,勇于吃苦,不怕牺牲。
第三,严于律己,为人表率。
第四,仗义执言,敢讲真话。
第五,口头、笔头能力俱佳。
第六,知识广博。
第七,体魄强健,意志坚强。
第八,基本技能,样样皆能。
第一节关于作风修养
在记者的修养中,首先要有优良的思想作风修养,其内涵即:
记者要有一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水平和党的政策水平,具备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并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从心理学角度讲,新闻采访是一项意志活动,必须表现出相对应的意志品质来,即良好的思想作风修养,其中主要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持续性和自制性等。
有了自觉性,记者才能在行动中有明确的目的性,并能较充分认识活动的社会意义,使自己服从于社会的要求,即使牺牲个人的一切,也要坚定、勇敢地克服困难,排除艰险,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有了持续性,记者才能坚持长时间以旺盛的精力和坚定的毅力投身于党的新闻事业;有了自制性,记者才能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感与言行,表现出相应有的忍耐性,并有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随风而文,迫使自己排除干扰,直达采访活动的目的。
在我国,记者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与耳目,是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记者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把党和政府的政策迅速告诉群众,又把群众的呼声及时反映出来,帮助各级党委和政府了解实际工作中和人民群众中存在的情况与问题,为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依据。
新闻不仅仅是一项光荣的事业,更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记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教育者。
因此,这项事业要求每个记者都必须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工作性质,意义和肩负的历史使命。
*思想作风修养的核心是新闻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工作作风的核心是新闻工作者的牺牲精神和冒险精神。
第二节关于道德修养
所谓道德修养,即指记者在采写、传播新闻过程中与人、与社会相处时的行为规范。
新闻职业道德包括的具体范围和基本内容有:
(1)坚持真理,忠于事实。
应当不屈服于任何邪恶势力,不当“风派”记者,不弄虚作假,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以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2)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在采访中,应当摆正自己与采访对象的关系,不好为人师,不高人一等,以诚相待,虚心求教。
(3)深入实际,体察民情。
应当关心广大群众的疾苦,及时反映他们的呼声与要求,不能麻木不仁,不闻不问。
(4)互敬互学,积极竞争。
记者与记者之间,新闻单位与新闻单位之间,根本利益和奋斗目标是一致的,应当不断增进友谊,共同进取,及时要展开竞争,也应当凭借正常的业务手段去健康、积极地进行,不应稿不利于事业和破坏团结的行为与活动。
(5)摆正位置,不牟私利。
每一个记者都应当摆正个人与集体的位置,妥善处理好公与私的矛盾,决不允许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某些权利去牟取私利。
(6)甘为人梯,演进剽窃。
*记者与人、与社会相处的具体关系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记者与新闻事实的关系。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从而对党的事业负责,对受众负责,这是新闻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第二,记者与群众的关系。
记者与群众的关系一般指两个方面,一是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二是记者与受众的关系。
第三,记者与同行的关系。
这一关系通常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新闻单位与新闻单位之间的关系;二是新闻单位内部之间的关系;三是记者与通讯员之间的关系。
新闻单位与新闻单位之间的关系。
我国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事业单位,都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工作目标是一致的,没有根本的原则分歧和利害冲突。
正确的关系应当是:
为共同事业而奋斗的记者、编辑之间应建立同志间的真诚情谊,要同行相亲,同行相敬,同行相助。
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抢独家新闻与组织纪律问题。
二是对同行失误的态度问题。
新闻单位内部之间的关系。
每个部组乃至每个记者,对此问题应确立崇高的集体感。
记者与通讯员之间的关系。
通讯员大都生活在基层和群众之中,在了解社会动向和群众意愿方面,条件比记者得天独厚。
因此,要搞好新闻报道工作,记者除了自身努力以外,还要靠广大通讯员的努力。
这是我党几十年新闻实践所证实的事实。
但是,总有一些记者与通讯员的关系处理不融洽。
主要表现在:
(1)“雇佣观念”严重。
(2)轻视通讯员的劳动成果。
(3)将通讯员视为“捞外快”的渠道。
记者与通讯员的关系究竟应当如何处理呢?
一是要把通讯员看做是专业之师。
二是甘于做无名英雄。
三是努力维护、塑造自身形象。
第三节关于知识修养
*知识修养的重要性、必要性
(1)能提高采访活动效率。
记者是社会活动家,社会接触面极为广泛,若是具有较好的知识修养,就便于同社会各阶层人士接触、交谈,有利于采访活动的提高。
(2)能满足受众求知心理。
(3)能加强采访写作综合能力。
实践证明,一定的知识修养,是记者采访写作综合能力提高的基础和重要因素,采访中对新闻事实的感知力、判断力、写作时引经据典的敏捷性等,都离不开知识修养。
*新闻工作者的知识修养,通常包括三个方面:
(1)理论知识修养。
一个记者下采访写作活动中,将报道写活、写短固然重要,但主要是看准、写深,遵循和揭示规律,也即能否较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否抓住、揭示事物的特点与本质。
要做到这一切,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记者的理论水平和理论知识修养。
因此,记者眼光要远大,要舍得花时间,系统学习、钻研理论原著,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其他的理论科学体系,反对搞实用主义、本本主义,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应当经常、自觉地从理论角度总结自己的新闻实践。
(2)新闻专业知识修养。
这是指新闻学专业基础业务知识修养,其中主要包括中国新闻理论基本体系、中外新闻事业史及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广告、公共关系、媒介管理等业务知识。
(3)基础知识修养。
这主要指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知识。
第四节关于技能修养
记者的技能修养,主要包括下述六项:
(1)熟悉和掌握方言和土话的技能。
一个记者在某地从事新闻工作后,应当尽快熟悉这个地方的方言,并经过反复练习,尽可能达到听懂和能简单会话的程度;对当地一些更难掌握的土话,也应积极主动进行接触,力求达到基本听懂、理解的程度。
(2)熟悉和掌握至少一门外语的技能。
尤其是英语,并能基本用外语直接与采访对象交谈,势必能提高采访活动效率,并常常能捕捉到独家新闻。
(3)熟悉和掌握摄影技能。
(4)熟悉和掌握电脑操作技能。
(5)熟悉和掌握驾驶各种交通工具的技能。
掌握这方面的技能,是基于两个方面的需要:
一是凡是有人群或人烟稀少的地方,都会有新闻发生,所以记者应当因时因地制宜,掌握使用多种交通工具的技能。
二是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时效的竞争会愈演愈烈,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和熟练使用,是争取时效的一种重要手段,有时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第五节关于情感修养
实践证明,新闻作品要产生吸引受众的魅力,除了真新快活强等要求具备及思想深度、生活宽厚度外,还得有感情的浓度。
新闻报道只有清理并举,或者情在理之前,才有感召力,才有指导性,才能担负起引导生活舆论的责任。
(1)情感是融洽采访气氛的桥梁。
事实上,采访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形式,情感则是人际关系的核心心理成分,良好的人际关系则是关系双方情感共鸣的两心相倾。
有时采访的成功与否,感情融通起着决定性作用。
(2)情感是构成谈话的基因。
采访中,谈话提问的构成是需要情感的。
欲使许多采访对象开启话匣子,是需要记者投入相当情感的,有时一般提问手段不能奏效时,则需要记者采用激问式,即在谈话提问中穿插一定强度的刺激,调动对方的情感,强行撞开缺口后,探得事实的真相。
(3)情感是促进记者采访的动力。
总的来说,记者的事业心、责任感离不开情感,每采访一个人、一件事,也离不开情感的驱使。
(4)情感是写作激情的源泉。
(5)情感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构件。
剖析一则新闻作品,情感往往是重要的成分和内容,就题材而言,人情味、情趣性是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之一,其越强,对受众的感染力和引发的共鸣则越强;就表现手法而言,新闻报道的四大表现手法是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其中,抒情、议论、描写离不开情感,即使是叙述也要“寓情”。
第六节关于体质修养
在新闻工作者的修养与条件中,强健的体魄是十分重要的,是具有基础性质的。
这是因为,新闻工作既是复杂的智力劳动,也常常是强度较高的体力劳动,加上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生活规律更是常常被打破,因此,新闻工作要得以顺利完成的物质基础和保证,就是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现代新闻事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对记者的身体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在这方面,记者应注意下述三点:
(1)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
(2)尽力养成良好、有序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3)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
总之,记者的其他修养和条件是重要的,但若是缺少良好的身体素质这个最基础的修养和条件,则一切都无从谈起,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第七节关于公共修养
记者在同各界朋友的交往中,欲求得对方的信任,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1)不要轻易失信。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守信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个坚实的基础。
记者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更应讲究信誉。
(2)不要忽冷忽热。
只要对方真心诚意地帮助记者并确实对新闻报道及新闻事业负责,那么,记者应主动积极地与对方交往,不断增进友谊,甚至在对方工作上、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应想方设法给以关心和帮助,千万不能时冷时热。
(3)不要夹杂私利。
记者与被采访和被报道的对象交朋友,完全是为了新闻工作,为了共同挚爱的新闻事业,容不得半点庸俗的交易成分,否则,对方就会看轻甚至讨厌记者。
第三章新闻报道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
从新闻工作的性质与实践需要出发,其基本要求通常概括为坚持真实性、坚持思想性、坚持时间性与坚持用事实说话四项。
第一节关于真实性
真实性,即指新闻报道必须反映事物的原貌。
通常也称为准确性。
从根本上说,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有了事实,才有新闻。
主张新闻必须真实准确,老老实实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它、解释它,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真实性是新闻事业的生命所系,是取信于民的力量所在,也是新闻学的起码常识。
*新闻真实性的具体要求
(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真实。
通常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为这是希望你赖以成立的起码因素,若有半点虚假,都会招致人们对整个新闻事实的怀疑,所以马虎不得。
(2)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和条件、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等必须真实。
新闻报道不同于文学创作,即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时要调动些文学艺术手段,必须绝对服从、忠实于事实的真实。
(3)新闻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一般包括数字、史料、背景材料等,采访中一定要注意反复、多方核实,在可能的情况下,要找到原始材料,并请权威人士或当事人、知情人核实,若引用已经转手、加工过的资料,应当慎之又慎。
(4)新闻中涉及的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5)讲究分寸,留有余地。
一是要求新闻报道既客观全面,又要注意防止片面性、绝对化,否则,即使是一个真实的事实,也会令人生疑。
二是在许多情况下,单单就某一个具体事实而言,是绝对真实的,但是,将该事实放到全局,大背景下考察,就很难说是真实的。
所以,新闻报道在任何时候都应注意多侧面、多层次,既保重点,又讲全面,从宏观于微观、个体与整体的结合上去考察时事物。
*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1)初步接触,不明要求。
(2)作风浮夸,粗枝大叶。
(3)知识不足,真假难辨。
(4)道听途说,不经核实。
记者究竟应不应该道听途说,对这个问题应该两面看:
一方面,记者应该养成道听途说的习惯,可以说,这是记者的职业习惯;从另一方面看,道听途说的材料经过七转八传,虚假的、走样的成分居多,如果要拿来报道,则记者一定要到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找到当事人、知情人等,仔细验证材料。
(5)追求生动,合理想象。
(6)急功好利,“混淆事实”。
(7)移花接木,牵强附会。
(8)沽名钓誉,胡编乱造。
新闻失实是党的新闻事业的大敌。
因此,广大新闻工作者对此应当警钟长鸣,同新闻失实现象做坚持不懈的斗争。
若要杜绝新闻失实,一是要加强每个新闻工作者对党的新闻事业性质的认识和新闻失实危害性的认识,从而迅速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提高同失实现象作斗争的自觉性;二是尽快制定一部新闻法,对真实性原则用法律形式给予保证,从而在法的威慑下,在较大的力度上堵塞新闻失实的缺口。
第二节关于思想性
思想性,即指新闻报道的思想观点或政治倾向。
在中国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怎样使新闻报道较好地体现思想性,这是坚持思想性问题的关键。
(1)传播信息是思想性得以实现的客观条件。
新闻工作者只要注重传递信息,思想性、指导性得以实现的客观条件就具备了;也只有注重传播信息,吸引受众看报、听广播和看电视,思想性、指导性的实现才有可能。
(2)抓准问题是思想性强的关键。
在具体采访中,具体有:
A.抓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为这些正反典型的及时报道,或能起树帜引路、排难解惑的作用,或能起到引以为戒、免走弯路的效力,便于受众自我意识的自然形成。
B.抓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凡是广大群众普遍关心,议论纷纷的问题,都可能是实际工作、生活中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记者若从这一方面抓问题,往往能与受众的心理需要一拍即合,产生较强的思想性、指导性。
(3)增强可读性是思想性强的业务手段。
为了不使受众产生反感并消除排斥力,业务手段处理上的核心问题是使思想性与可读性有机统一。
所谓可读性,即通俗易懂有趣味。
思想性与可读性的结合统一,是新闻报道的规律和业务手段,也是宣传的一个艺术。
要使思想性与可读性有机统一,业务手段上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A.引而不发,含而不露。
这里既包含态度问题,即尊重受众,相信受众的理解、接受能力,又有艺术要求,即新闻的思想观点在文字上不直接显露,而是将其藏在精心选择的事实以及对事实艺术的叙述之中,让读者、听众、观众看完、听完新闻报道后自己去想,去得出结论;他自己下的结论或悟出的道理,自然就会心悦诚服,衷心接受指导了。
B.借用知识,纠正偏见。
思想性、指导性若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新闻报道,用新的信息和知识,去满足受众的求新欲和求知欲,进而矫正原来的错误认识或畸形歪曲的言行。
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开放环境,今后将更加开放,为了适应这个环境和形势,人们渴望新闻报道提供更多的新信息、新知识充实自己,以便在摸索前进中能有方向,少走弯路,记者若能明确受众的这一心理变化与需求,自觉地、艺术地将知识性和指导性熔于一炉,则新闻报道在思想性、指导性上往往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C.增强趣味,寓教于乐。
人们均有讲究情趣的心理特征,如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增强健康向上的情趣,将思想性、指导性寓在趣味性之中,那么,新闻报道则会备受欢迎,思想性、指导性也一定会较好的得以体现。
*要抓准问题,记者必须处理好下述环节:
其一,要完整、准确地学习领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中央决策、指示的精神实质。
其二,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记者只有经常沉入生产、生活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