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C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7465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C卷.docx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C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C卷.docx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C卷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将锌加入到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至b段(不包含b点)所含溶质有2种

B.b点得到的固体为Cu

C.c点比a点所含溶质种类少

D.d点得到的固体有2种

2.不同圆圈表示不同的元素,如图图形可能是氧化物的是()

A.

B.

C.

D.

3.运用防灾、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做法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B.发现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等要严禁烟火,若遭遇火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或沿墙壁逃生

D.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4.为解决电力短缺的现象,国家将加强开发核能。

钚为一种放射性元素,可用于核发电,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核电荷数为94,则它的核外电子数为()

A.94

B.244

C.160

D.150

5.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重要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组成的元素和分子的构成相同

B.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H+

D.装有红磷和氧气的密闭瓶,点燃其中的红磷后,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前后瓶中分子总数不变

6.用廉价金属回收贵重金属是工业生产中的一道重要程序。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了模拟实验,向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银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

B.滤液质量比反应前原溶液质量小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滤渣中一定含有银

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铜、银

7.下列常见的实验操作图示中,正确的是()

A.

B.

C.

D.

8.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B

C

D

A.图A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图B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图C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D.图D所示实验既可探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9.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氧气的溶解度曲线

B.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镁粉

C.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D.

往Na2SO4和H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10.能达到目的实验是   

A.探究MnO2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C.测定水的组成

D.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硝酸钾

A.A                           B.B                            C.C                            D.D

1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除去

中混有的少量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B.检验久置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C.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使用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着木条是否熄灭

D.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盐酸,加入过量的

固体,过滤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铁制炊具

B.氢气(密度小)用来填充气球

C.酒精作燃料

D.用铜作导线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

B.

量取液体

C.

加热液体

D.

探究空气成分

14.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的溶解度相等

B.降温能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

C.t2℃时,甲、乙、丙各4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D.t1℃时,将15g甲加入50g水中,再升温到t2℃时溶液浓度增大

15.现有铜、氧化铜、氢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10g,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1.1g,将所得滤液蒸干得到固体13.5g,则混合物中氧化铜的含量为

A.40%

B.50%

C.64%

D.20%

16.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稀硫酸、硫酸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的铁粉的质量

B.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

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

D.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1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C时,A的饱和溶液和C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C.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A

D.将50°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C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B>A=C

18.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19.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对应的分类正确的是()

A.铜绿、铁锈都是化合物

B.二氧化锰、水都是氧化物

C.金刚石、氨气都是单质

D.氢氧化钙、稀盐酸都是混合物

二、填空题

2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试回答以下问题:

(1)m点表示______;

(2)20℃时,在100克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水,为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需加甲物质______克;

(3)常压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应类似于______物质;(填甲或乙)

(4)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20℃,所得甲物质溶液的质量______(选填“>”或“=”或“<”)乙物质溶液的质量。

21.

(1)钌是一种稀有金属元素,它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小。

钌在有氧化剂(如KClO3)存在时,与氢氧化钾固体一起熔融,可以转变为钌酸钾(K2RuO4)。

则钌的元素符号是     ;在K2RuO4中钌元素的化合价是        。

(2)在没有催化剂存在时,小心加热KClO3固体,它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KClO4(高氯酸钾)和KCl(氯化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厉害了我的国!

厉害了复兴号!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如下图)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1)列车利用碳滑板与接触网接触来获取电。

碳滑板通常用石墨制成,是因为石墨具有_________性;石墨在常温下,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说明其化学性质______。

(2)建设高铁铁轨和机车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高铁建设使用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字母)

A锰钢铁轨   B车头前的玻璃钢   C铝合金车厢    D车厢内塑胶地板

(3)部分同学暑假乘高铁外出游玩,他们准备了在高铁上吃的食物有:

面包、牛奶、香肠、水果、矿泉水等,其中牛奶中富含_______元素(填一种金属元素)以促进骨骼发育.

(4)为了避免产生________,同学们在列车上使用的塑料食品包装袋、矿泉水瓶和塑料袋用完后不要随意丢弃,交给列车上工作人员集中处理。

(5)大量的钢铁是通过铁矿石冶炼而成,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23.已知A~F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为黑色固体单质,C是无色无味气体,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红色固体,C→E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转化。

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E_________;

(2)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4.分析下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验证Mg、Zn、Fe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通过比较_____可以得出的结论,写出反应前后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的一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2)乙实验的目的是_____。

(3)写出丙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2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若用装置A来制取氧气,则从①中加入的药品是_____(填药品名称),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实验室若用装置B、E来制取氧气,氧气收集完毕后,为了防止水倒吸,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

(3)装置C有一处明显的错误:

_____。

用装置F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四、简答题

26.10g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少克?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H2SO4="="MgSO4+H2↑)

五、推断题

27.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其中B、F均为红色固体,D、E、F均为单质,C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_。

(2)反应①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该反应在工业生产中可用于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

(4)写出物质F的一点化学性质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8.甲乙丙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分别与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并可分别生成乙和丙,且乙和丙均由三种相同元素组成,写出化学方程式。

甲→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丙:

______________。

(2)若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组成中均有两种相同元素,且两种相同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均为1:

1.三者转化关系为甲→乙→丙。

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9.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铸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它可用来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0g黄铜加入到5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1g。

试求:

(1)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_________。

(2)反应完毕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二、填空题

1、

2、

3、

4、

三、实验题

1、

2、

四、简答题

1、

五、推断题

1、

2、

六、计算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