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1年级语文上册6.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7448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版1年级语文上册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长春版1年级语文上册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长春版1年级语文上册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长春版1年级语文上册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长春版1年级语文上册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春版1年级语文上册6.docx

《长春版1年级语文上册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版1年级语文上册6.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春版1年级语文上册6.docx

长春版1年级语文上册6

6-3小动物的家

第一课时讲读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字5个字,学会“卩”“氵” 两个部首。

了解“伞”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感受动物与自然的关系,有爱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字5个字,学会“卩”“氵” 两个部首。

了解“伞”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知道了家是个温馨幸福的港湾,其实不只我们人类有家,小动物们也有家,小动物的家在哪里?

它们又是怎样快乐地享受家的幸福的呢?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随文识字

1、初读课文,自主圈画二类生字,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读全文。

(2)请同学说一说你听懂了什么?

(3)自己读课文,画出12个字,看着拼音多读几遍。

(4)师出示课件中的二类字,请认识的同学领读(5)认识的同学可以大声的读,记不清的同学可以小声的跟读。

(6)抢读生字。

(7)开火车读生字,检查学生的认字情况。

2、自主学习一类字

(1)叶:

左右结构,可以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口加十)。

(2)坐:

部件组合法或谜语法,(两个人坐在土坡上)。

(3)池:

比较法,地和池。

(4)方:

数笔画的方法,直接指导书写这个字。

(5)自:

谜语法,目字戴草帽。

(6)指导书写“叶、坐”。

三、朗读体会文章大意

1、开火车朗读,每人一句。

2、自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写了什么?

3、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幅图,为什么?

(1)第一幅图:

如果你是这只小虫子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你能用小虫子的心情来朗读这一段吗?

师:

谁还愿意读,想一想应该读出什么感情?

师:

羡慕小虫子的同学都可以大声的读。

(2)第二幅图,师:

你如果现在就坐在船上你会怎么样?

大家可以看一看小蚂蚁它的表情什么样。

教 师:

大雨天我们也会躲在雨伞下面。

那我们看一看图中的小鱼,谁想猜一猜它此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3)师:

树叶不仅是动物们的房子、小船、小伞,还是秋婆婆写给小燕子的信,谁知道信中写了什么?

四、总结学习体。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6---3小动物的

第二课时讲读课总节数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和优美的语句

3、能读懂课文的大概内容,感受动物与自然的关系,有爱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和优美的语句。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并口头组词。

2、教师:

同学们这到处充满欢歌的地方就是小动物们的家,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到小动物们的家里去做客吧。

二、朗读品味课文

1、教师:

你认为大自然美吗?

从课文中哪里能看出来?

请你细细的朗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这样的句子。

2、学生汇报

3、教师有感情的范读,让同学们再受一次感染,体会大自然的美。

4、教师:

你喜欢像老师这样读吗?

现在你喜欢哪句就可以读哪句。

 三、边读词语边涂色

1、教师:

你眼中的大自然是什么样的?

你能用一两个词形容下吗?

2、课文中也给了我们很多的词,你能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吗?

3、美丽的大自然在我们每个人的眼中是不一样的,那用你手中的画笔给我们的大自然涂上你喜欢的颜色,让大家知道你眼中的大自然是什么样的。

生涂颜色,师巡视指导。

4、把涂好的颜色摆在桌子上,请同学互相看评一评,说说谁涂的好。

四、总结收获

1、师总结这节课,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2、生自由汇报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6---2中秋节的晚上

第一课时讲读课总节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习要求会认和会写前两个生字。

3、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甜蜜,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

(出示:

节)你是怎么认识的?

2、你知道我国有那些传统节日吗?

3、就说说中秋节吧,除了吃月饼,你还知道什么?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和睦的家庭,同他们一起度过一个幸福美好的仲秋节的晚上。

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

师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过节了,老师想送给同学们一个礼物,给你们朗读一篇小散文,愿意听吗?

(教师范读)

2、喜欢老师的这份礼物吗?

你有什么感受?

和老师说一说。

3、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这篇小散文?

那么,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4、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要认识的生字。

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遇到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读通顺。

三、检查读

1、数一数,课文有几句话?

2、指名读。

即使纠正字音。

四、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1、带拼音读生字(指名读,跟读。

读不准的拼读))

2、去掉拼音读生字。

(指名读,正确就跟读)

3、调换顺序读生字。

(指名读,正确就跟读)

4、同桌考。

5、检查读,选字组词,说句子。

适时发送奖品。

6、说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组词法、联想记忆法、字理识字、数笔画等)

7、把生字送回词语中(多么、心里、甜饼、节日、弟弟、每天)

8、指导书写:

“中、又”。

五、小结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6—2中秋节的晚上

第二课时讲读课总节数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会认的字,会写后3个生字,学会一种新笔画。

了解“心”字理演变过程。

2、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和优美的语句。

3、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甜蜜,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认字写字。

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出示卡片学生认读并口头组词。

二、学习3个会写的字

1、认识笔画“卧钩”。

2、演示“心”的笔顺。

3、范写。

4、学生在本子上写3个。

圈出认为满意的自己欣赏,同桌互相欣赏。

三、再读课文

生字朋友离开课文这个大家庭的时间太长了,有些孤单了,我们赶快把它们送回去吧。

看看你们还能找到生字朋友吗?

1、指名读第一句,生字同时变红。

2、指导朗读。

说说你知道哪些关于月的诗句。

师介绍一句,鼓励平时多积累,多背诵。

3、指名读第二句,生字同时变红。

欣赏月饼的图片。

4、指名读第三句,生字同时变红。

师范读。

生齐读。

5、指名读第四、五句,生字同时变红。

师范读。

生齐读。

6、指名读第六句,生字同时变红。

师讲解“甜蜜”的“甜”的意思。

与“又香又甜”的“甜”的意思区分。

齐读,说感受。

7、欣赏几个地区中秋节风俗活动的画面。

8、带着美好的感受齐读一遍课文。

四、朗读生字复现小韵文。

五、总结,下课。

    同学们可真能干,不但在课文中认识了生字,换个地方也认识。

其实,识字不仅在课堂上,校园里、大街上、商店里,到处都是活生生的识字教材。

同学们可要作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多识汉字,认的字多了,就可以及早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了。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6-1用餐

第一课时讲读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认识前5个生字,会写前3个生字。

了解“刀”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2.观察图画,简单了解西餐的用餐礼仪。

3.在情境中感受家庭的温暖,体会亲人的关怀。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前5个生字,会写前3个生字。

了解“刀”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2.观察图画,简单了解西餐的用餐礼仪。

教学准备:

卡片。

实物:

筷子、勺子、叉子、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察课文插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创设“到小明家做客”的情境。

(小明的爸爸是一位厨师,他刚刚夺得了“全国特级厨师金杯奖”心里非常高兴,特意准备了一桌拿手好菜,邀请大家到他家去做客。

教师:

你们知道我们到他家去做什么吗?

(板书课题:

用餐)

二、观察图画,了解西餐的常见餐具和食物。

1、观察图画,说一说小明家都为客人准备了哪些丰盛的早餐。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识字卡片,指名领读词语。

2、教师出示西餐中其他常见的食物图片,请学生说食物的名称。

3、看图说说西餐的餐具有哪些,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生字卡片,然后领读词语。

三、学习生字,简单了解西餐的用餐礼仪。

1、学习“刀”字。

教师出示实物“刀子:

,演示”刀“字的字理演变过程,让学生说一说”刀“字的来历。

教师出示“剪刀、水果刀、刻刀、菜刀“等等各种“刀”图片,让学生说说名称。

2、学习“叉”字。

教师出示实物“叉子”,然后在黑板上贴字卡,学生开火车读。

教师用刀子、叉子简单介绍西餐中刀、叉的使用方法咯基本礼仪。

3、学习“汁”字。

指着黑板上的卡片“橙汁”,让学生说说橙汁是用什么做的。

然后出示各种果汁的图片,请学生读一读图片上的名称。

4、学习“奶”字。

指名读黑板上的卡片“奶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奶油是什么样的。

用“奶”进行扩词练习。

总结带“女”字旁的汉字的特点,说一说自己知道哪些字也是“女”字旁。

5、学习“包”字。

小组内学习“面包”的“包”字,进行扩词和说话练习。

四、学习古诗。

1、出示《悯农》,请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2、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初步感悟古诗的意思。

3、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学生再读古诗。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叉、刀、包”,请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虚宫格里的位置。

2、教师在黑板上指导书写“叉、包”。

3、学生自己在练习本练习书写“刀”。

六、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6---1用餐

第二课时讲读课总节数

教学目标

1.认识后6个生字,会写后3个生字,学会一个部首。

2.观察图画,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中餐与西餐的差异。

3.在情境中感受家庭的温暖,体会亲人的关怀。

教学重难点、写字、观察图画,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中餐与西餐的差异。

教学准备:

卡片实物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西餐的餐具和食物名称的识字卡片,开火车读一读。

2、背诵《悯农》。

二、创设情境,学习生字。

1、创设“热情的小明父母邀请大家吃晚饭”的情景,相机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2、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说一说小明的父母为我们准备了哪些丰盛的晚餐,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上贴出词语卡片。

(1)学习“饭”字。

出示实物图,“一碗米饭”,然后用“饭”进行扩词练习。

(2)学习“汤”字。

学生读生字,说一说自己喝过哪些汤。

3、观察图画,说一说餐桌上的餐具和调料,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学习“香、油”字。

说一说你吃过香油吗?

有什么感受。

小组内学习生字“香”。

(2)学习“勺、杯”字。

观察实物,认识新部首“木”字旁,说一说木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餐具还有哪些。

4、师生交流:

东西方饮食的不同。

三、复习巩固。

1、完成“读一读,比一比”。

2、“连线,读一读”。

3、分类涂色。

四、书写指导。

五、课堂小结:

师:

小丽的爸爸实在是太热情了,为我们精心准备了这么多的美

佳肴,你想对他的爸爸说些什么吗?

师:

主人为客人们准备了丰盛的美食,客人为了感谢主人的盛情

一定不要浪费主人精心准备的食物,这也是一种礼貌。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5-3青蛙给星星打电话

第一课时讲读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前3个汉字。

学会一个偏旁“人”。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体会青蛙与星星的内心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多种方式认识生字,并学会写字。

2、朗读课文。

    3、感悟青蛙与小星星的内心世界,感受大自然的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朋友看看它们是谁?

谁能学青蛙的叫声?

师:

小青蛙闲着没事,给它的好朋友打了个电话。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青蛙给星星打电话》。

2、课题中有两个今天要认识的生字朋友,跟老师读这两个字,读课题。

3、析题、导入:

根据课题你能猜出课文讲的是什么事吗?

它们都说了些什么呢?

你们想知道吗?

(想知道),老师也特别想知道,那么翻开语文书吧(56页)。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认真听老师读课文,听后能简单说说青蛙问了什么?

星星回答了什么?

(指名简单汇报)

2、学生自由读文,初步认识生字

除了课题中的两个生字朋友,我们还要认识八个生字朋友,它们就藏在课文中,现在你就来读读课文,找出生字,画上你喜欢的符号。

3、借助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4、老师把这些生字连同它们的朋友请到了黑板上,并且抹去了拼音,看看你还认识吗?

(找一名小老师领读男女生赛读)

5、你还能给哪个生字找个新朋友?

6、现在老师把生字的朋友也带走了,只剩下了生字,看看谁还认识?

7、聪明的你们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么多生字朋友,有什么好办法吗?

咱们交流一下。

(归类识字:

吧 呀 语气词 娃 妈  女字旁,加一加:

大——太 月——用  日—阳,减一减:

妈——女(女同学起立,认识女字)

8、现在我们把生字朋友送回家,来读读课文,看看这些生字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提出听读要求:

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读的字音是不是准确,有没有丢字、多字和读错的地方。

三、写字指导:

青、金、太

1、让学生观察生字在虚空格中的位置。

2、教师指导学生书空

3、仿写生字。

四、小结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5—3青蛙给星星打电话

第二课时讲读课总节数

教学目标

1、会写后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意语气助词的读法,试着分角色表演。

3、培养想象力,体会青蛙与星星的内心情感。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认读生字卡片(开火车)2、听写:

青、金、太。

二、学习:

女、了、不、用

1、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个字,再读一读这句话。

3、观察生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4指导书空,学生仿写。

二、活动与练习。

1、“朗读课文,试着分角色表演”。

(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试着分角色表演。

2、“读一读,说一说这样的词语”。

(1)读读这几个词语。

说一说这几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2)找一找它们在课文中的位置,再读读这句话。

(3)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3、“找一找,读一读’.

(1)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找一找它们藏在课文中的什么地方?

把它们的整句话读一读,注意语气。

4、“想一想,说一说“。

仔细观察课本中58页的图,你愿意替星星、月亮、太阳和飞船回答它们的问题吗?

试试吧!

三、小结

板书设计

 

5-2小小的船

第一课时讲读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8个生字,指导“儿、头”的书写。

3、体会是诗句所描绘的夜空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识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月儿比喻成了小船;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小朋友喜欢猜谜吗?

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你们喜欢看月亮吗?

你们看到的月亮是怎么样的?

(出示“圆月,新月,引导说出”圆圆的月亮,弯弯的月亮)

2接题

  在晴朗的夜晚,有这么个可爱的月亮挂在蓝蓝的天上,该多美呀!

难怪我们小朋友都喜欢看月亮。

有位老爷爷还特地把我们小朋友看月亮的情景写成了一首小诗。

题目就是小小的船。

师领读课题,生齐读。

二、看图

  今天来势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画了什么?

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小女孩坐在哪里?

她看见了什么?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题目中“小小的船'就是指的什么呀?

三、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边听课文边看图,想:

课文是怎样描写与儿的?

2、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认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一起找好在课文中的生字,再读课文,把课文多读几遍,读准音。

4、检查阅读情况:

(1)抽读生字卡。

(2)读一读难读的字。

(弯船两尖闪星天蓝看坐)

六、指导写字

1、学会了课文,我们来学习写字,今天我们只学习两个字“儿、头”。

(1)指名读生字,

(2)观察生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空“头”(4)师范写。

(5)学生仿写。

七、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5—2小小的船

第二课时讲读课总节数

教学目标

1、学会写后4个生字,学会新部首“门”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完成课后练习。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激发探索夜空的欲望,培养热爱大自然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写字,2、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认读生字卡片,听写:

月儿头上。

2、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会写的字

1、让学生读读这几个生字。

2、生字组词

3、指导书写生字。

三、朗读课文

1、想一想,“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

2、“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有什么相同之处?

3、看图或动手画画,理解“两头尖”。

4、找找课文中说到了哪些景物,读一读。

5、教师指导朗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图画。

6、指名读课文。

四、完成课后练习

1、“找朋友”。

词语积累根据课文正确地进行搭配。

2、“读一读、比一比”。

词语积累,适度扩展,小组合作完成。

五、综合实践活动----月亮的探索。

六、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表达打电话

第一课时口语课总节数

教学目标

1、能够认真听对方讲话并把话说清楚。

2、学习使用“您好、请问、谢谢”等文明用语。

3、乐于且善于使用电话与别人交流或沟通。

教学重难点:

知道这样接打电话。

教学准备:

模拟电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的我们做过的回电话的游戏吗?

电话现在已经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事务通讯工具……

二、指导打电话注意事项

结合教材第59页。

1、打电话前要知道为什么打,说些什么。

2、注意事项:

电话号码要播准,要把话说清楚,要注意听清楚对方说的话,要使用文明用语。

三、教师和一位学生示范打电话

1、情境:

小红放学回家做作业时,发现自己的写字本不见了。

她想,可能是同桌小军错把自己的本子收进他的书包里了。

她打电话向小军询问。

2、与同学合作对话练习并对话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四、提供几种情境,学生分组选择一项练习。

五、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6—4家

第一课时讲读课总节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认识4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学会“口”一个偏旁和1种笔画。

3、感受家的可爱和重要,引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

1、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拍手朗读一首儿歌。

(爸爸是个长长的j,做事总爱争第一;妈妈是个大大的i,做事总是很细心;我是个大大的a,做事从不马大哈;这就是我们快乐的家。

2、板书课题:

家。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看看哪些字你不认识,多读几遍。

3、指导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1)老师领学生一行一行的读。

(2)说说儿歌有几小节。

三、认读生字。

1、认读儿歌中变红的生字。

2、借助拼音认读词语,识记生字。

3、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卡片。

4、把拼音去掉,认读生字。

四、读课文,识记生字。

出示课文第一小节,指名读,思考:

第一小节中写了几处家?

他们都是谁的家呢?

1、读第一行,学“蓝”字。

给“蓝”组词

2、读第二行诗,学习两个生字。

(1)认读“树”强调读音。

想一想:

树为什么是木字旁?

(2)学“林”想一想学过的“木”像什么。

再想一想:

三棵树会组成什么字呢?

(3)指导书写“林”(4)组词,用“树林”说一句话。

3、读第四行诗,学3个生字。

(1)学“祖”给“祖”组词。

(2)学“国”。

分析“国”字的结构;认识新的部首;创设情境感悟字义;指导书写;学生书写。

(3)指导写“我”这里的“我们”指的是哪些人?

“我”指的是谁?

教师领学生书空,指导学生书写。

4、课文内容拓展。

(1)大家结合这一段,想一想:

学校是谁的家?

泥土是谁的家?

小组互相说一说。

指名说。

四、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6---4家

第二课时讲读课总节数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学会一个部首。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让学生感到生活在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教学重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学习的内容。

1、认读生字卡片,扩词练习。

2、指名读课文。

二、读第二小节课文,学习生字。

1、第二小节课文

2、指导读第一行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3、指导读第二行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4、朗读比赛,读好第三行诗(小组比,男女生比)。

学习“游”

(1)正确拼读“游”。

(2)用“游”组词。

5、读最后一行诗,学4个生字。

(1)出示图片(一位母亲怀里抱着孩子),认读“怀抱”。

(2)学习“怀”。

正确拼读“怀”字;用“怀”组词。

(3)学习“抱”

A、老师送给学生一个礼物(拥抱一下学生)

B、启发学生想一想:

“抱“是什么偏旁?

认识新的部首:

提手旁。

C、分析字形结构,学习形声字的构字的规律。

D、想一想:

你还知道哪些带提手旁的字?

E、指导书写“抱“

(4)学习“成长“两个字。

学习”成“,正确拼读;认读成语。

学习“长”,强调读音,认识另一个音;书空笔顺;用“成长”说一句话。

三、有感情读课文。

1、借助图画看书读课文。

2、带着高兴、热爱的情感朗读课文。

3、老师总结: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6—4家

第三课时讲读课总节数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

2、能完成活动与练习。

3、让学生感到生活在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教学重难点:

复习生字。

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准备:

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练一练。

1、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

2、给生字扩词、选词语练习说话。

二、读一读。

树林祖国我们游玩怀抱成长蓝天

三、说一说

1、读题,想一想:

什么是谁的家?

2、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

3、指名回答。

四、读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不会的字互相问一问。

2、指名读儿歌:

有几句话?

3、找四名同学读课文。

4、拍手读儿歌。

5、说说:

我的家前后都有什么?

爸爸、妈妈、我的任务各是什么?

五、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6-5表达 说说我的家人

第一课时口语课

总节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用普通话清楚地介绍自己的家庭,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学会交流,培养表达、应对、评价能力,养成大方有礼貌的说话态度。

2、过程与方法:

鼓励学生运用课前收集、调查的信息,在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口语交际,在情境中发展口语交际的能力,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与家人的亲密感情,感受家庭的温暖,享受家庭生活乐趣。

培养学生的对家的责任心,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激活每个孩子想说的思维,鼓励每个孩子都说。

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说话表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看老师写一个字,板书“家”,小朋友们认识吗?

谁能给它组个词。

2、再板书“人”,组成“家人”,读读这个词,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谁?

(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