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meidehanzi.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7231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oumeidehanz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youmeidehanz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youmeidehanz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youmeidehanz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youmeidehanz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youmeidehanzi.docx

《youmeidehanz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oumeidehanzi.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youmeidehanzi.docx

youmeidehanzi

编写意图

一、从整体上了解汉字,了解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底蕴。

二、积累并梳理汉字的起源、形体、构成、文化等知识。

三、尝试以做课题的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

教学建议

一、中国人学习语文,首先就必须了解和掌握汉字。

本单元涉及大量汉字的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有关资料。

如条件允许,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甲骨文、金文、篆文等。

二、教学中要注意课堂上的研讨与交流,可要求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

在学习汉字形体演变、六书时,要求学生在梳理、体悟具体可感的、有代表性的汉字过程中去掌握。

三、在“课外延伸”中要求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组成研究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写出文章。

这项学习任务不是一两节课所能完成的,可以给学生1~2周的时间,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可参照“有关资料”中的“参考书目”),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整理资料,整理出学习成果。

有关资料

一、汉字寻根(周有光)

人要寻根,字也要寻根。

50年代,考古学者发掘出五千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其中彩陶上有分散的几十个刻划符号。

有人认为这或许是甲骨文的祖先。

70年代,考古学者又发掘出六千年前的临潼“姜寨遗址”,其中彩陶上有分散的刻划符号102处之多。

又有人认为这或许是甲骨文的祖先。

汉字与岩画同出一源。

有的字形与岩画相同。

有的字形与岩画相似。

岩画是汉字的父母。

中国各地逐渐发现了不少岩画。

岩画的历史大约有一万年。

汉字的历史从甲骨文算起大约有3300年。

岩画以圆圈代表太阳,与甲骨文相同。

岩画以月牙代表月亮,与甲骨文相同。

岩画中的“弓”,与甲骨文相同。

岩画中的“田”(土地),与甲骨文相似。

岩画中画的动物,有全身,有半身,有直立,有蹲坐,有侧面,四足只画两足,扩张具有特点的部分,如马有长脸和长鬃,虎有大嘴和利齿,诸如此类的手法,跟甲骨文完全一样。

岩画的雕刻技法,跟甲骨文和金文也极为相似。

岩画以象形为主,指事为副。

指事例如,数目用线条表示,有些图形上加上了小的标记。

这些方法,也是原始文字的创造方法。

(选自《语文闲谈》,三联书店1997年版)

二、白水县仓颉庙(王利)

在陕西省白水县东北30公里处,有座雄伟壮丽的古建筑,这就是仓颉庙。

作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仓颉庙,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由于历代都重视修葺和保护,仓颉庙基本上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

新中国成立以后,又经过多次重大维修。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

白水县阳武村人,享年110岁,为轩辕黄帝左史官。

我国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我国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创人之一。

传说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迹书”震惊尘寰,堪称人文始祖。

黄帝感他功绩过人,乃赐以“仓”(倉)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

由于仓颉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以慰劳圣功。

仓颉去世后,当地百姓在其墓葬处修有庙宇,并将这里的村庄取名为“史官村”。

今日之仓颉庙,坐北面南;北临黄龙山、南望洛河水。

庙内建筑高大宏伟,庄重古朴。

主体建筑包括照壁、三门、献殿、报厅、正殿、后殿、墓园等。

附属建筑包括东西厢房、钟楼和鼓楼,左右耳房、东西戏房戏楼等。

值得一提的是,仓颉庙的三门,它是庙内惟一的叠式建筑,下层内涵四窑洞,外开明三门;上层是门楼、南北两面为雕花木制檐屏通风采光。

紧贴三门建有两座戏楼,这在中国为数众多的祠庙中,是绝无仅有的现象。

庙内原有碑石多块,今存碑16通,尤以《仓圣鸟迹书碑》最为珍贵。

该碑立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十月。

碑面所镌28字由白水知县梁善长摹写。

这28字相传为仓颉当年所造象形文字之本形。

字形若图若画,不易辨认。

好在上海书店1984年翻印的宋代王著《淳化阁帖》已经破译为:

“戊巳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X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

鲁迅曾对仓颉造字这一史实,作过精辟的论述,意即文字非一人独创,而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但以仓颉为杰出代表的汉文字创造者,终于终结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后世誉之为“文字初祖”,中国古代“四大创造之一”,实乃当之无愧。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作者:

阴法鲁)

世界上目前正在使用的各种文字以汉字为最古老。

汉字的历史究竟可以上溯到什么时代?

汉字从古到今发生过哪些重要变化?

这是关心中国文化史的人都很感兴趣的问题。

下面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第一节汉字的起源

事物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文字也不例外。

以别的语言的文字为依傍,有时能为一种语言很快地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文字来。

但是就完全或基本上独立创造的文字来说,从第一批文字的出现到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的最后形成,总是需要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的。

还不能完整记录语言的文字可以称为原始文字。

汉字是一种独立创造的文字,它无疑是在经历了相当长的原始文字阶段以后,才发展成为完整的文字体系的。

所以汉字起源的问题实际上包含了下述两方面的内容:

汉字是怎样从最原始的文字逐步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的;汉字这一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

由于缺乏原始汉字的资料,对这两个问题目前都还无法作出确切的答复。

下面先对已有的关于汉字起源的一些说法略作讨论,然后简单谈谈我们对汉字形成的过程和时间的一些初步推测。

一、关于汉字起源的旧说

1.仓颉造字的传说

这一传说最早见于战国晚期的文献:

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

(《吕氏春秋·君守》)

沮诵、仓颉作书。

(《广韵》鱼韵“沮”字下引《世本》)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

(《韩非子·五蠹》)秦代李斯所编的字书《仓颉篇》也是由于首句是“仓颉作书”而得名的。

古人称文字为“书”,作书就是造字。

仓颉作书的传说在战国晚期显然已经很流行。

这一传说无疑在较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它有没有某种程度的可靠性呢?

汉字当然不是个别人造出来的。

不过在汉字形成的过程里,尤其在最后阶段,很可能有个别人曾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仓颉也许就是这样的人。

早在战国晚期,就有学者作过类似的解释。

《荀子·解蔽》说:

“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认为仓颉只是众多“好书者”中由于用心专一而最有成就的一个。

但是上引《吕氏春秋》所举的六个人,除仓颉外都是见于时代较早的典籍的古史名人,唯独仓颉在现存的早于战国晚期的古籍中从来没有提到过,在战国晚期的古籍中也没有关于仓颉的时代以及他在造字之外的事迹的任何记载。

汉代人多认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尚书·序》孔颖达《正义》:

“司马迁、班固..皆云仓颉黄帝之史官也。

”),恐怕未必有确据。

魏晋以后人把仓颉说成早于黄帝的远古帝王,就更荒诞无稽了(参看唐兰《中国文字学》53—54页。

以下引作“唐书”)。

也许仓颉只是古人所虚拟的一个文化英雄。

在上引《世本》中跟仓颉并提的沮诵,也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

汉魏间的宋衷的《世本》注说:

“黄帝之世始立史官,苍颉、沮诵居其职。

”(《初学记·卷二十一·史传第二》引)恐怕也是想当然的说法。

近人唐兰、高亨怀疑“沮诵”就是“祝融”(唐书52页、高亨《文字形义学概论》27—28页。

高氏认为祝融是仓颉的官名),是否可信,尚待研究。

2.文字出自八卦说

这是较晚出的一种说法。

古代学者很早就认为在文字产生之前,结绳和八卦曾经起过某些类似文字的作用。

一般认为作于战国晚期的《易·系辞·下》说: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网)罟,作佃以渔……

又说: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包羲氏就是伏羲氏。

“书契”据汉末郑玄注,指写有文字的木质契券。

后来这个词往往用作“文字”的同义语。

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叙”(通“序”)文的第一段,是根据上引《系辞》文改写的。

比较重要的改动是把“结绳而治”归在晚于伏羲氏的神农氏名下,并指实“后世圣人”为“黄帝之史仓颉”。

不过不管是《系辞》还是《说文》“叙”,都没有直接把八卦跟文字联系起来。

《尚书》伪孔传的“序”说: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这篇序的作者大约是魏晋时人。

他认为三皇时代就已出现文籍,所以把“造书契”这件事提早到了伏羲之世,与“画八卦”并列,同时不得不把为书契所取代的“结绳之政”推到了伏羲王天下之前。

但是他也还没有直接把八卦跟文字联系起来。

据《易经》的《象传》和《说卦传》,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分别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象征。

易纬《乾凿度》进一步认为八卦就是“天”“地”等八个字的“古文”。

易纬本出汉代,但是今所传《乾凿度》一般认为是宋代伪书。

上引说法究竟出于何时尚难确定。

如果撇开此说不管,最先明确主张“天”“地”等字出自相应卦形的,似是一些宋代学者。

下面举比较有代表性的郑樵的说法略加评论。

郑樵在《通志·六书略·第五》“因文成象图”节中说:

有近取:

取■(天)于■(乾体)。

取■(地,亦为坤字)于■(坤体)。

取■(水)于■(坎体)。

取■(火)于■(离体)。

..有远取:

取“山”于■(艮体)取“雷”于■(震体)。

取“风”于■(巽体)。

取“泽”于■(兑体)。

在“论便从(纵)”节中又说:

坎、离、坤,衡卦也。

以之为字,则必从。

故■必从而后能成“■”,■必从而后能成“火”,■必从而后能成“■”。

郑樵显然是先有了“天”“地”等字应该出自相应卦形的成见,然后去硬加比附的。

“山”“雷”“风”“泽”诸字跟相应的卦形实在太不相像,只得立了一个“远取”的名目来搪塞。

近取诸例中,“天”与乾卦,“火”与离卦,其实也都并不相似。

“巛”在古书中有用为“坤”字之例(《经典释文·周易音义》说“坤”本又作巛。

巛,今字也。

”),但并无用为“地”字之例。

汉碑“坤”字作川■等形,即“巛”字所从出。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一“巛”字条,据汉碑和《玉篇》等,指出汉人借“川”为“坤”,“巛”即“川”之变体。

这是很对的。

“川”字本作“■”,三笔在中部都不作尖折形,跟坤卦之形也联系不上。

只有“水”字跟坎卦的确比较相似。

但是八卦是由阳爻“—”和阴爻“——”组合而成的八组符号,古文字中的“水”则是个象形字,二者的相似只能认为是一种巧合。

“水”字决不会是根据坎卦造出来的。

古人以坎卦为水的象征,倒有可能是由于受了坎卦之形与“水”字相似的启发。

总之,“天”“地”等字出自八卦之说是完全不可信的。

清末民初的刘师培也认为“八卦为文字之鼻祖,乾坤坎离之卦形即天地水火之字形”(《中国文学教科书》“象形释例”节)。

他还把结绳也扯了进来,说“字形虽起于伏羲画卦,然渐备于神农之结绳”(同上“论字形之起源”节)。

这种很没有道理的说法,在当时却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在商代和西周时代的甲骨文、金文和陶文等资料里,屡见一种用三个或六个数字组成的符号,如■(八一六)■(六一八六一一)等。

近年来经过张政烺等学者的研究,证明是一种易封(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之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4期)。

相传的周易卦形中的阳爻应是由数字“一”变来的,阴爻应是由数字“■”(六)变来的(参看楼宇烈《易卦爻象原始》,《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6年1期)。

这种爻形出现的时代,无疑是比汉字起源的时代晚得多。

从这些新的研究成果来看,文字之形出自八卦的说法的荒谬性就更明显了。

二、跟汉字起源有关的考古资料及其研究情况

在已发现的各种性质既明确、内容也比较丰富的古汉字资料里,时代最早的是商代后期(约前14—前11世纪)的殷墟甲骨文。

它所代表的是已经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

现代考古学在中国兴起以后,主要是5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了少量商代前期(约前17—前14世纪)的汉字以及一些跟汉字的起源可能有关的考古资料。

后者主要指刻划或绘写在原始社会时期遗物上的各种符号以及被有些学者认为是夏代文字的一些符号。

这些资料还不足以解决汉字起源问题,但是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起了相当大的推进作用。

根据外形上的特点,大体上可以把原始社会时期遗物上的符号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象实物之形的,一类是几何形符号。

有些虽非几何形但也不像是象实物之形的符号,可以附在后一类里。

下文称后一类为甲类,前一类为乙类。

1.原始社会时期的甲类符号

就已发现的情况来看,甲类符号绝大部分刻划或绘写在陶器上,小部分刻在龟甲、兽骨或骨器上。

这类符号分布得很广,在仰韶、马家窑、龙山、良渚等文化的遗址中都有发现(参阅拙文《汉字形成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国语文》1978年3期。

下文引作“探索”。

我们所说的“遗址”包括墓地在内)。

它们行用的时间也很长久。

就上限来说,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早于仰韶文化的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址和接近裴李岗文化的“贾湖”遗址里,都已发现了这类符号。

大地湾一期文化的符号发现于甘肃秦安县大地湾,是用颜料绘写在陶钵形器内壁上的(《文物》1983年11期22—25页)。

“贾湖”符号发现于河南舞阳县贾湖,是刻在龟甲等物上的(《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至六次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1期)。

就下限来说,这种符号不但直到原始社会末期还在使用,而且在进入历史时期以后,在汉字已经形成的情况下,仍然在某些领域延续使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在商代以至春秋战国时代的陶器上,都可以看到不少这一类的符号(参看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36页。

甚至在某些西汉陶器上都还可以看到这类符号,参看《广州汉墓》上册89—91、210—211页)。

在甲类符号里,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类型遗址出土陶器上的符号,时代既比较早(距今约六七千年),资料也比较丰富,因此在关于汉字起源的讨论中最受人注意。

我们就以它们为例来讨论一下甲类符号跟汉字的关系。

在半坡类型各遗址中,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这两个遗址发现的符号数量最多。

下面是半坡遗址发现的符号的一些例子(引自《西安半坡》197页图141,又图版167—171):

临潼姜寨遗址发现的符号,有不少跟半坡的相同或相似,此外还有一些形体比较复杂的例子,如(引自《考古与文物》1980年3期15页):

半坡类型符号一般是单个地刻在陶钵外口缘的黑宽带纹或黑色倒三角纹上的,例外很少。

对半坡类型符号的性质存在不同看法。

有些学者认为它们是文字。

有的并且把它们跟古汉字直接联系了起来,如认为■是“五”字,■是“七”字,■是“十”字,■是“示”字,■是“■”字,■是“阜”字,等等(于省吾《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文物》1973年2期32页)。

有些学者则认为这种符号还不是文字,而“可能是代表器物所有者或器物制造者的专门记号”(《西安半坡》198页)。

还有学者认为它们只不过是制造陶器时“为标明个人所有权或制作时的某些需要而随意刻划的”(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考古学报》1981年1期23页。

下文引作“汪文”)。

这种符号所代表的显然不会是一种完整的文字体系。

它们有没有可能是原始文字呢?

恐怕也不可能。

我们丝毫没有掌握它们已经被用来记录语言的证据。

从同类的符号在汉字形成后还在长期使用这一点来看,它们也不像是文字(参看上引高明书35—36页)。

把半坡类型的几何形符号跟古汉字里象实物之形的符号相比附,更是我们所不能同意的。

这两种符号显然是不同系统的东西。

我们不能因为前一种符号跟后一种符号里形体比较简单的例子(如草的象形符号)或某些经过简化的形式(如殷墟甲骨文里的“示”和某些“阜”旁)偶然同形,就断定它们之间有传承关系。

但是已发现的半坡类型符号,绝大部分都刻在同一种陶器的同一个部位上,规律性很强。

有些符号不但重复出现在很多个器物上,而且还出现在不同的遗址里。

看来这种符号,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很可能已经比较固定地用来表示某些意义了。

除了用作个人或集体的标记之外,这种符号也有可能用来表示其他意义。

没有文字的民族往往已经知道用符号记数。

我国原始社会使用的甲类符号估计也不会没有这种用途。

古汉字除了使用象实物之形的符号之外,也使用少量几何形符号。

■、■、■、■(四)、■(五)、■(六)、■(七)、■(八)、■(十)等数字是最明显的例子(数字“九”很多学者认为是一个假借字)。

跟这些数字同形或形近的符号,在我国原始社会使用的甲类符号里是常见的。

很多学者认为这种符号就是这些数字的前身,这是有道理的。

不过这并不能证明原始社会使用的记数符号是文字。

因为这种符号并不跟语言里的数字严格相对应。

过去云南的哈尼族由于不会使用文字,在订立买卖契约的时候,用■、■、■、·四种符号分别代表一百元、五十元、十元和一元。

要表示五元就点五个点(汪文12页)。

这是记数符号并非文字的一个实例。

此外还应该指出一点。

由于构成甲类符号的要素一般比较简单,不同地区的人很容易造出相同的符号来。

这种同形的符号,其意义往往并不相同。

所以虽然古汉字有些数字的外形跟半坡类型符号相同,我们仍不能得出这些数字就源于半坡类型符号的结论。

它们完全有可能出自其他原始文化。

商代和西周时代(主要是西周前期)的铜器上常常铸有族徽(这里所说的族徽包括族名)。

大部分族徽具有象形程度明显高于一般铜器铭文的特点,而一小部分则跟原始社会的甲类符号很相似,例如:

它们也有可能源于这类符号(参看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考古学报》1972年1期4—5页)。

原始社会里用作个人或集体的标记的符号,是很容易变成族徽的。

在商周时代,这一部分族徽符号是否已经成为文字,还是一个问题(参看汪文39页)。

它们的性质也许就跟后代的花押差不多。

总之,我们认为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普遍使用的甲类符号还不是文字。

除了有少量符号(主要是记数符号)为汉字所吸收外,它们跟汉字的形成大概就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了。

而且即使是那些为汉字所吸收的符号,也不见得一定是来自半坡类型符号的。

有些学者以半坡类型符号为据,说汉字已有六千年以上历史。

这是不妥当的。

近年在西安市郊区长安县花楼子的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址里,发现了一些刻在骨片和骨器上的甲类符号(《陕西长安花楼子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址发掘》,《考古与文物》1988年5、6合期)。

有人称之为甲骨文,认为跟殷墟甲骨文有渊源关系。

这恐怕也是不妥当的。

2.原始社会时期的乙类符号

在田野考古中,乙类符号主要发现于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一般都刻在一种大口的陶尊上。

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年代约为前2800—前2500年。

近年王树明在《谈陵阳河与大朱村出土的陶尊“文字”》一文中,集中发表了大汶口文化乙类符号的资料(文见《山东史前文化论文集》,齐鲁书社1986年出版。

下文引作“王文”)。

据此文,已发现的刻有符号的陶尊和残器片共有16件。

其中15件是在莒县的陵阳河和大朱村采集或出土的,1件是在诸城县前寨采集的。

出土的大都出自墓葬。

这些墓葬大部分有丰富的随葬品,墓主身分似比一般人高。

16件陶尊及残器片上,共刻符号18个,可以归纳为8种,下面每种各举一例(各种符号以拼音字母为代号,旁注数字表示出现次数):

B是在A下加山形而成的。

G跟H上部的中间部分象同一种东西。

这些符号绝大多数刻在陶尊外壁靠近口沿的部位(下文依王文称为颈部),少数刻在外壁近底处。

通常一个陶尊只刻一个符号,只有两件陵阳河采集的陶尊刻有两个符号。

一件颈部刻G,近底处刻E。

一件在颈部两侧分刻G与D。

G四见,都涂朱。

H两见。

完整的一例即上图所示,下部盆形是朱绘的(未刻),其他部分涂朱。

残缺的一例不涂朱。

他种符号各例,除诸城前寨采集陶片上残去左上部的符号B涂朱外(《文物》1974年1期75页),全都不涂朱,就是跟涂朱的G共见于一器时也不涂朱。

在山东泰安、宁阳二县之间的大汶口墓地的发掘中,曾在一个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墓葬中发现过一件背壶,器身上半有如下朱绘符号(《大汶口》73页):

这个符号跟晚期陶尊上的乙类符号是否属于一个系统,尚待研究。

上举A—D四例,在1974年出版的《大汶口》考古报告中就已发表。

在70年代有好多位学者对这种符号作过研究。

1986年发表的王文和接着发表的李学勤的《论新出大汶口文化陶器符号》(《文物》1987年12期。

下文引作“李文”),根据新的资料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对这种符号的性质主要存在两种看法。

有些学者认为它们是文字,并且把它们当作比较原始的汉字加以考释。

例如:

于省吾在《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里释A为“旦”(《文物》1973年2期32页)。

唐兰在《关于江西吴城文化遗址与文字的初步探索》等文中释A为“炅”,B为“炅”的繁体,C为“斤”D为“戌”和“戉”(《文物》1975年7期72—73页。

唐氏以为“戌”“戉”古为一字)。

李学勤释B为“炅山”合文(下文所引《起源》155页),F为“封”,并指出E也见于甲骨文和铜器铭文,在那些资料里用作人名或族氏(李文78页)。

有些学者则认为这种符号还不是文字,例如汪宁生认为它们“属于图画记事的范畴”,是“代表个人或氏族的形象化的图形标记”(汪文27页)。

此外,这两派学者里都有人主张某些符号与祭祀或器主的身份有关。

在良渚文化(?

)或作风接近良渚文化的某些遗物上,可以看到跟上举大汶口文化乙类符号相类甚至相同的符号。

南京北阴阳营遗址二号灰坑曾出土一个大口陶尊,颈部刻有如下符号(引自李文79页)。

这个符号跟上面举过的H很相似,似可看作同一符号的异体。

据发掘单位的文章,北阴阳营二号灰坑遗存“大体与张陵山类型相近……可能属于张陵山类型向良渚类型过渡阶段”(《文物》1978年4期52页)。

解放前流入美国、现藏于华盛顿的弗利尔美术馆的几件古玉器,也刻有这类符号。

首先注意到这批资料并加以研究的,是日本学者林巳奈夫。

后来李学勤也进行了研究,其意见发表在《考古发现与中国文字起源》(《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2辑,1985年。

下文引作“起源”)以及上引李文中。

下面主要根据李学勤的文章介绍一下这批玉器上的符号(有关的图皆转引自《起源》157页)。

这批玉器包括一件“玉臂圈”(?

)和三件玉壁。

玉臂圈两侧各刻一个符号(见右图)。

a跟上面举过的A相同。

三件玉璧上各刻一个复合符号(见下图)。

这三个复合符号都以“作鸟立于山上之形”的符号为主体。

其山形跟上面举过的B的山形一样,也有五个峰,“不过峰顶是平的”。

《起源》把这个符号释为“岛”字(155页)。

c的下部包含一个跟“臂圈”的a相同的符号,只是象太阳的圆圈形内加了文饰。

d的山形之内,上部有一个跟“臂圈”的b有点相似的符号,底部所添加的究竟是符号还是文饰不易断定。

e的山形之内也有一个符号。

这个符号也许是一个甲类符号。

刻有C的玉璧的边缘上还刻有如左图两个符号。

李文已指出f跟上面举过的F是同一符号的异体(78页)。

林巳奈夫和李学勤都认为上述玉器是良渚文化的遗物。

良渚文化的年代约为前3300—前2200年。

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年代正在其范围之内。

这两种文化分布的地域比较接近,并有某些同类型的器物,彼此显然是互有影响的。

所以李学勤认为“这两种文化有共同的文字联系,实在情理之中”(《起源》156页)。

他把大汶口文化乙类符号和上述玉器上的符号都看作文字,所以用“共同的文字联系”这种说法。

不同意把大汶口文化乙类符号看作文字的学者,当然也不会同意把上述玉器上的符号看作文字。

近年在国内博物馆藏品中也发现了两件刻有这类符号的玉器。

两件玉器都是大型玉琮,形制相类。

首都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上端两侧面各刻一个符号。

其中一个跟上举玉璧上的几个符号相类,也是以“作鸟立于山上之形”的符号为主体的复合符号。

另一个符号已磨损不可辨。

李文认为这件琮属良渚文化玉琮中最晚的一式(78—79页)。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据传出于山东省,上端正中刻有跟“玉臂圈”的a相同的符号,底部内壁一侧刻有斜三角形。

发表者认为此琮与“玉臂圈”应为大汶口文化遗物(石志廉《最大最古的■纹碧玉琮》,《中国文物报》1987年10月1日2版。

此文称“玉臂圈”为“矮筒形小玉琮”)。

还有学者认为此琮是山东龙山文化遗物(安志敏《关于良渚文化的若干问题》,《考古》1988年3期241页、245页注(74)。

由于在考古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