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热点创新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6891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热点创新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热点创新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热点创新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热点创新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热点创新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热点创新题.docx

《高考地理热点创新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热点创新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热点创新题.docx

高考地理热点创新题

2010年高考地理热点创新题

一、典型例题及解题思路:

例1:

下列地质名称,按组成和被组成的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岩石 ②化学元素 ③矿床 ④矿物 ⑤矿产 ⑥地壳 ⑦变质岩 ⑧沉积岩 ⑨岩浆岩

A.②→⑤→①→⑨

B.②→④→⑥→⑦

C.②→④→①→⑥

D.②→④→③→⑤

【解题思路】解答这道题要通过下列知识网络理清思路。

分析过程是: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就是矿物。

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就是岩石,岩石按形成原因分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地壳由三大岩石组成。

【答案】C

例2: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表现在(  )

A.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B.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C.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

D.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解题思路】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但最终的结果是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答案】C、D

例3:

6月22日至9月23日(  )

A.北京地区白昼变化为:

短→长→短

B.香港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低→高→低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为:

大→小→大

D.南极圈内极夜范围为:

小→大→小

【解题思路】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京是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一天,也是白昼最长的一天。

从6月22日至9月23日,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香港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太阳高度变化为低→高→低。

6月22日,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最大,过了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缩小,南极圈内极夜范围缩小。

所以6月22日至9月23日,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缩小,南极圈内极夜范围缩小。

【答案】B

例4:

分析下列三角洲平原的形成原因。

【解题思路】长江携带的泥沙由于流速的降低和海水的顶托,在入海口处堆积成沙坝,长江口水道被河口沙坝分为南、北两支。

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长期作用下,河道右偏,使北支水道流速降低,泥沙堆积,不断淤塞,长期泥沙堆积,北岸发育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答案】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长期作用,河道右偏,泥沙在北岸长期堆积,北岸发育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例5:

有关低层大气增温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

A.主要是地面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

B.主要是太阳晒热地面,地面又将热量传导给空气的结果

C.主要是太阳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

D.主要是受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结果

【解题思路】低层大气即对流层大气,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辐射。

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要长得多,其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

相对于太阳辐射来说,人们把地面辐射叫做长波辐射。

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差,但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

据观测,地面辐射的75%~95%都被贴近地面的大气所吸收,使近地面大气增温。

由此可见,低层大气增温的原因并不是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结果,也不是太阳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而是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结果。

【答案】A

例6:

下列有关气旋和反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旋在南半球是顺时针旋转的空气大旋涡

B.反气旋在北半球是逆时针旋转的空气大旋涡

C.气旋过境常伴随有锋面,导致复杂的天气现象

D.气旋中心过境导致气流下沉,多出现晴朗的天气

【解题思路】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方向的差别以及天气现象,尤其是分析锋面气旋的天气现象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下面分三步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第一步:

根据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示意图(略)列表比较 

气旋、反气旋比较表

名称

中心气压

范围

气流运动特点

天气状况

天气实例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气旋

较大

近地面由四周向中心旋转辐合;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方向流动

中心气流上升

阴雨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名称

中心气压

范围

气流运动特点

天气状况

天气实例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反气旋

很大

近地面由中心向四周旋转辐散;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

中心气流下沉

晴朗

夏季,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冬季,北方寒潮天气

第二步:

借鉴物理科中的“左右手定则”来判断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方向。

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

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它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它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

左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它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它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第三步:

根据锋面气旋分析风向和冷锋、暖锋。

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

低压槽多出现在高空天气图上,又称高空槽,类似狭长的山谷。

槽前吹偏南风,有上升气流,水汽充沛时可形成云和降水;槽后多吹偏北风,有下沉气流,天气常晴朗少雨。

【答案】A、C

例7: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分析后,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画出脊线和槽线。

(2)A、B、C、D是四条锋线,其中属于暖锋的是              ,属于冷锋的是             。

(3)图中大陆上的强高压名称是               ,在该气压控制下的地区盛行              气团。

(4)冷锋过境时,带给我国的天气现象是                                      。

【解题思路】前文已经分析得知北半球低压槽前吹偏南风有上升气流,槽后多吹偏北风,有下沉气流。

以AB锋线为例,A线为槽线,槽前吹西南风,西南风从南面吹来,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所以B线为暖锋,A线槽后吹西北风,西北风从高纬度吹来,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所以A为冷锋。

图中大陆上的强高压位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名称是蒙古高压,蒙古、西伯利亚位于大陆内部,盛行极地大陆气团。

当冷气团的前缘插入暖气团的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和雨,当冷锋过境时,一般常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天气,冷锋过境,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

【答案】

(1)见下图

(2)B、D为暖锋,A、C为冷锋。

(3)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极地大陆气团。

(4)冷锋过境时,一般常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天气。

例8:

读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

(1)形成我国东南沿海风暴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松嫩平原、四川盆地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4)如何防御洪涝灾害?

 

【解题思路】

(1)从风暴潮的箭头所指地区位于我国广东、福建、浙江,说明它是受西太平洋热带气旋中心移到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侵袭造成的。

 

(2)长江中下游大面积的洪水灾害有多种原因,但题目只要求从气象原因来分析,分析思路可以从太平洋吹向大陆的偏南风与从蒙古吹来的偏北风,两种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势均力敌,长期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大面积降雨。

 

(3)松嫩平原的洪水灾害主要原因是每年7、8月份从太平洋吹向大陆的偏南风,带来暖湿气流进入松嫩平原,同时,正是西伯利亚融冰季节,融冰大量吸热,爆发冷空气南下,冷空气急剧南下与北上进入松嫩平原的暖湿气流相遇,暖湿气流强烈上升,降暴雨,形成洪涝灾害。

四川盆地洪水量因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太平洋暖湿气流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部边缘进入四川盆地,遇地形或北方冷气流影响,暖湿气流强烈上升,降暴雨形成洪涝灾害。

【答案】

(1)台风侵袭

(2)准静止锋(3)北方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形成快行冷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太平洋暖湿气流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部边缘进入四川,遇地形或北方冷气流影响降暴雨。

例9:

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因素是:

(  )

A.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B.耕地面积不足,林区开辟梯田

C.工业生产和家庭广泛使用冰柜和电冰箱

D.沿海填海造陆

E.城市工交用地限制征用耕地面积

F.跨流域调水,调节地表径流

H.引水灌溉,改造沙漠、戈壁滩、石山

G.过分抽取地下水

【解题思路】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出大量CO2;林区开辟梯田,减少森林面积,森林吸收CO2能力削弱;广泛使用冰柜和电冰箱,排入大气的氯氟烃,严重破坏臭氧层。

以上三个因素都会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而限制征用耕地面积,调节地表径流,填海造陆、改造沙漠、戈壁滩、石山,过分抽取地下水都不会导致CO2含量增加引起温室效应。

【答案】A、B、C

六、创新练习: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

读图判断1—2题。

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回答3—6题。

3.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

4.图中索道AB的长度最接近(提示:

AB图上距离约为6厘米)

A280米           B.310米

C.350米           D.380米

5.甲处断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28m      B、18m  

C、65m      D、60m

6.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其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2009年入夏以来,湘、鄂等省区出现严重的干旱。

在抗旱中,有人发现了《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

“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

”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7~8题。

7.对湘、鄂等省区2009年酷热干旱原因的说法,最能让人信服的是

  A.受三峡大坝阻挡,夏季风难以到达

  B.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副高强度偏大

  C.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地降水偏少

  D.夏季风较正常年份弱,降水偏少

8.“寻即降雨”的“祁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

其主要原理是

①温度升高,加快江水的蒸发 ②灰烬增加了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 ③造成空气的不稳定性,形成上升气流  ④气压降低,引导热带气旋深入峡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为我国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建筑物的布局图。

如果建筑物的高度为h0,该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角为H,楼间距为S。

读图回答9-10题。

9.如果图中两幢建筑物的布局是合理的,则该坡面是

①阳坡 ②阴坡 ③夏季风迎风坡 ④夏季背风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建筑物的合理楼间距主要是看当地最小正午太阳高度照射下底楼仍有阳光照射,右图中的两幢建筑物合理的楼间距S应为

A、S=h0cotH             B、S=(h0-h)cotH   

C、S=(h0-h)cot(H-46°52′)  D、S=h0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0m,据图中信息回答11-13题。

11.该区域的自然植被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热带季雨林

12.图中等高线a和等高线内b的数值可能分别是

A.100、100  B.100、500  C.500、250  D.500、350

13.本区农业发展最适合借鉴的模式是       (  )

A.美国专业化生产模式   B.千烟洲的立体农业模式

C.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模式  D.辛店洼的鱼塘一台田模式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欧盟的16.8%、美国的28.6%。

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煤、石油、天然气和其它能源),回答14—16题。

14.甲、乙、丙、丁各能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对矮牵牛叶片伤害最严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5.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A.乙、b     B.丁、c       C.乙、d      D.丙、d

16.我国能源产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多高能耗、低产出的工业

 C.管理不善,浪费现象严重               D.工业布局不合理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17—19题。

1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春分日日出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丁乙丙甲

18.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19.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   D.丁地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完成20-22题。

20.N地风向为

A. 东北风  B.东南风

C.  西北风  D.西南风

21.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22.当M地月平均气压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鱼鳞坑工程是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

读图甲、图乙,回答23-24题。

23.图中所示区域,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①   B.②   c.③   D.④

24.由乙图可知,坡面侵蚀强度最大的坡度约为

A.15°~25°     B.35°~45°

C.55°~65°   D.75°~85°

25.观察下列景观图,其可能形成黑土和最容易产生荒漠化环境问题的是(  )

(1)

(2)

(3)

(4)

A.

(1)(4)   B.

(2)(3)   C.

(2)(4)   D.

(1)(3)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50分。

26.(10分)读我国局部海岸带经济开发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比较苏东与闽东南海岸线特征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4分)

(2)比较上述两地海岸带不同开发利用方式的差异。

(4分)

(3)从地形和气候说明淮北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2分)

 

27.(9分)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两事物间的逆向箭头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存在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密切关系。

(3分)

(2)据模式图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的地貌状况是

受      、      、       等要素                                                                     影响的;同时,地貌状况也影响其他相关要素。

(3分)                           

(3)把下列地理现象的序号填写在图中线条上,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性(有的可以同时写在几处)(3分)

①塔里木河的水量变化与气温有直接关系   ②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遭到滥采乱伐,使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也使地貌失去保护,土壤侵蚀加剧   ③骆驼刺根系发达,叶小多刺   ④海洋和湖泊对沿岸地带的气温有明显调节作用   ⑤亚洲地势中高周低,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周边海洋    ⑥横断山脉植被垂直分布

2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中ABCDE为浙江某地的5个小村庄,其中D是浙江省生态文明村。

靠着优越的自然条件,村民们大力发展种养业(主要是种植和养殖),过着富足而平静的生活。

材料二:

某小村庄D所在区域的局部图

(1)图示区域内最高点的海拔数值范围为       。

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分)

(2)图中①—⑥六个观测点中,你至少选择哪几个观测点便能够看到整个图示区域。

(3分)

(3)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供的信息,简述D村是省生态文明村的条件?

(3分)

(4)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势,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至少说出三点,3分)

(5)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该地区近期拟设立一个建制镇。

你认为镇驻地应设在上图中的哪个居民点。

请阐述你的理由。

(3分)

29.(16分)阅读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材料2:

2008年12月23日是“团团”“圆圆”抵达台北的第一夜,在新家——台北市立动物园新光特展馆吃得好、睡得香。

它们不仅对动物园自产的竹粉窝窝头爱不释手,而且很快接受了台湾产的箭竹。

材料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导致69197人死亡、18379人失踪、374176人受伤、受灾人数达4624万人、受灾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

材料4:

2009年7月14日凌晨2时05分,台湾花莲外海发生里氏6.3级有感地震(国家地震台网测定为里氏6.7级地震),全台各地大都有感。

这是今年以来台湾地区最大的一次地震,到目前未有灾情报告。

(1)“团团”“圆圆”从12月23日起生活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发生了哪些变化?

(4分)

(2)2008年12月24日,“团团”“圆圆”早上看到日出比前一天提前了大约

 A、1个小时  B、不到一小时  C、1个多小时  D、近两个小时(2分)

(3)通过汶川大地震,谈一谈地震的危害。

(4分)

(4)为什么台湾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地区?

(2分)

(5)分析成都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2.A  本题组考察地理空间定位相关知识,南北半球的判定从给出的两个俯视图结合地球运动的规律:

从北极点上空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转,从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自转;东西半球的判定可以根据图上的已知经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为东相反为西,东西半球的划分:

20°W—向东—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160°E为西半球。

用南北半球判定南北方向,东西方向利用地球自转方向判定,同时注意劣弧定向。

3.C   河谷位置的等高线向海拔身高的方向凸出,所以B地海拔高于A地海拔,所以乘索道上行方向是从A到B的,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判定上行方向是正北方向。

4.B   已知AB间图上距离为6厘米,再根据比例尺可以计算AB长度为300M,最接近310M。

5.A   断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相对<(n+1)d,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答案为A。

6.D  瀑布出现的位置必须有河道且在断崖处所以在乙处,瀑布的观赏需要仰观且在合适的位置,在图示位置中丁位置最佳。

7.B  对于湘鄂在夏季时导致干旱的天气系统主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8.B  “寻即降雨”:

灰烬充当了大量的凝结核,为成云致雨提供了前提,同时在燃烧的过程中形成大量的上升气流,增强空气对流形成降雨。

9.A  题干已经说明该地在长江以南,且房屋的布局合理所以该坡面应为阳坡,因而为夏季风的迎风坡。

10.C  有以上可知该地为于长江以南,且为阳坡所以利用太阳高度计算公式直接计算楼间距。

11.C  由经纬网定位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所以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2.C  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基本判定,由图中河流可知,河流所经过地区的等高线凸向高值,由于等值距为200m,故a为500m;图中闭合等高线为300m,和相邻的低值等值线数值相等,由高于高值低于低值规律可以判定b数值在100-300m之间,所以答案为C。

13.B  本区地形为低山丘陵,所以地势起伏较大,因而适宜于发展立体农业。

14.A  对矮牵牛花影响最厉害的气体为SO2,而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最大为70%,所以从图中可以得知答案为A。

15.C   我国能源结构中目前需要大龄进口的是石油,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第二位的是石油,世界能源结构中占第一位的是石油所以答案为C。

16.B   我国能源产出率低主要是能耗大,低产出的工业数量多。

17.B   春分日全球各地均为地方时六点日出,所以我国的四个地点日出的先后顺序为从东到西依次日出。

18.C   甲地位于黑龙江是四地中纬度最高的因而冬季漫长;乙地位于华北年较差较大,年降水变率也大;丙地位于浙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丁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雨季长,降水丰富。

19.C  甲地应该保护沼泽,退耕还沼;乙地多中低产田,所以应该改良中低产田提高粮食产量;丙地处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所以适合发展立体农业;丁地合理的利用当地的地形地势和地表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基糖塘农业。

20.A  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N处在高压脊上,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只向低压,在北半球右偏——东北风。

21.C  从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P处低压槽部,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应选C。

22.D  M处在北半球,气压最高的月份在冬季1月,故选D。

23.B 植树位置适宜在②位置,可以阻挡水流速度,同时鱼鳞坑可以给树提供水分。

24.B  从曲线图可以直接判读坡面侵蚀强度最大的坡度为35°~45°。

25.B 

(2)中的植物为热带荒漠中的植物,最易出现荒漠化;(3)为亚寒带针叶林景观,最可能出现黑土。

26.解析:

本题考查海岸的异同,实质考查地质地貌的相关知识,只要了解苏东和闽东南海岸的地理单元不难回答第一小题;根据不同的海岸状况发展不同的行业;同时又考察到气候的的相关知识。

答案:

(1)苏东海岸线平直;闽东南海岸线曲折。

苏东南海岸线以河口三角洲和平原为主,属于淤泥质海岸;闽东南海岸多以山地、山峦为主,属于基岩海岸。

  

(2)苏东南海岸发展滩涂水产养殖业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