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数学第三单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6852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数学第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下数学第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下数学第三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下数学第三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下数学第三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下数学第三单元.docx

《三下数学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数学第三单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下数学第三单元.docx

三下数学第三单元

“常何新”抱团三校电子备课专用表2017学年第二学期

三年级数学学科备课组主备者罗倩共享者

教学

内容

找规律

备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 知识目标:

 

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2. 能力目标:

 

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事情。

 

3. 情感目标:

 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找到整十数相乘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

教学

准备

 

 

一、复习铺垫 

1. 口算练习。

 

5×3=   3×4=   14×4= 15×2=10×3=      

50×8=    40×2=        50×4= 

2. 说一说。

 

学生说出口算结果后,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特别是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

 

二、揭示课题 

1. 老师肯定刚才学生的回答。

 

指出复习题的题目特征:

多位数乘一位数。

板书课题:

乘法 三、讲授新课 1. 教学“找规律”。

 

(1)交流算法。

 出示第一组算式。

 

1)学生独立计算,回答结果。

 

2)提出问题:

为什么50×10等于500呢?

 这道算式的因数都是几位数?

(两位数) 

教师说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是否适用于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有待于同学们去探索。

现在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说明。

 

第一:

50×10表示50个10相加,从数位表知道它就是500。

 第二:

50×10=50×2×5=100×5=500 

出示第二、三组算式:

(学生回答算式结果,教师添上得数。

交流30×20,12×40,120×40的计算过程。

) 

(2)探索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三组算式。

问: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组发言。

 教师小结。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

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2. 尝试练习。

 

(1)根据大家发现的规律,我们来计算两道题。

 40×30      140×30 

(2)让学生独立完成,回答算式结果,教师巡视,辅导个别学生,了解掌握情况。

 

(3)最后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

如140×30,先计算14×3=42;再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即140×30=4200。

四、巩固练习 1. 课内外作业。

 

课本第31页“练一练”的第1-4题。

 

2. 先由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口答结果,全班统一结果。

 

五、作业设计 

课本第31页“练一练”的第5题。

 

通过举例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规律无处不在,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

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注重数学课堂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可以培养孩子思维的延展性、灵活性。

如果孩子的数学思维打开了,以后的数学学习也会更轻松。

“常何新”抱团三校电子备课专用表2017学年第二学期

三年级数学学科备课组主备者罗倩共享者

教学

内容

列队表演

(一)

备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

(一)”的问题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理解算理。

 

2、经历算法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3、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横式笔算,并选择合理简洁运算途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两位数乘探索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探索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教学

准备

 

 

一、情景引入 

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12行,每行有14人(如图所示)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 教学新课 

1、独立感知问题情境,搞清楚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要列什么样的算式解决它,再独立列出这个算式。

 2、引导学生利用点图算出14×12的结果。

 

 

(1)、学生独立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本上。

 

(2)、展示学生的想法:

  

方法一:

    把12拆成6乘2的形式进行口算,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连乘计算。

      

方法二:

   把12拆成10和2,再进行口算。

  

方法三:

把14、12都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进行口算。

 3、出示P32表格,引导学生理解。

 

(1)这个表格你能看懂吗?

说一说。

 

(2)小组讨论交流:

表格中的数据是怎么得到的?

 (3)能看出表格中的数与点子图及算式之间的联系吗?

在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后,教师要做归纳与指导。

 

4、完成算一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2)指名汇报学生的想法。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练一练第2题。

 

2、 完成练一练第3题:

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在小组内交流、反馈计算的结果。

 3、  完成练一练第1、4题:

鼓励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

 

四、课后作业

 

在教学新知前,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整十数乘整十数及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方法,找出共性都是将复杂的转化成简单的来做,在课的一开始就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在教学新知时,通过让学生在点子图上圏一圈将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乘两位数乘整十数或两位数乘一位数来进行计算。

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分法找共性,都是将两位数分成一位数或整十数来进行计算,最后合起来。

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将新知转化成旧知的过程。

学生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常何新”抱团三校电子备课专用表2017学年第二学期

三年级数学学科备课组主备者罗倩共享者

教学

内容

列队表演

(二)

备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

(二)”的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的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将计算步骤与点子图相对应,直观理解竖式笔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

 

每一次数字运算的结果都应该写在它合适的位置。

教学

准备

 

 

一、情景引入

   出示14×12,能用竖式计算吗?

二、教学新课

1、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边写边想:

这么写的道理。

 2、指名板演,并说说这么写的道理。

(1)把12分成10+2,用个位的2成14,就是已经学过的一位数乘两位数。

十位数字1(也就是1个10)乘14,所得的积是14个10,因此“4”写在十位上。

(2)还可以简单写成

 

3、完成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展示,互相评价。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2、完成练一练第3题:

看图,说说看懂了什么?

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3、完成练一练第2题

四、课后作业

完成练一练第4、5题。

三、乘法——第3课时:

队列表演

(二)

三、乘法——第3课时:

队列表演

(二)

本节课我特别重视让学生叙述计算过程,让学生在“说”中理解算理。

在这个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算法有相同的算理都是先分再合,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对算理有了很深刻的理解。

 

 

“常何新”抱团三校电子备课专用表2017学年第二学期

三年级数学学科备课组主备者罗倩共享者

教学

内容

电影院

备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2、嫩给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会通过估算解释运算结果的合理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熟练运用估算的方法。

教学

准备

 

 

 情景引入

今天,光明小学的500名学生要去看电影,可不知电影院里的座位够不够,请同学们先估计再计算。

二、    教学新课

1、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认真观察主题图,找到图上所给的数学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这个问题。

2、根据问题估算,解释估算的方法和过程。

(1)学生寻找估算的方法,并能对自己的方法加以解释。

(2) 小组内、全班内交流估算过程及方法。

3、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1) 学生计算26×21,找出自己认为合适的一种或两种方法。

(2) 交流算法。

(3)比较与上节课所学的有什么不同?

 4、利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试一试。

    汇报时说说用哪种方法计算的。

5、自己试着解决“三

(1)班有38名同学,每张电影票12元,买电影票需要多少钱?

先估算,再笔算。

38×12=456(元)

答:

买电影票需要456元。

三、 巩固应用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2、完成练一练第2、4题: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进位问题,鼓励学生独立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板书设计:

从情景的引入就重视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从电影院中的座位来引入今天的新课,而且在进行到解决问题的练习中,也不忘了将枯燥、单一的应用题转化为学生身边熟知的、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搜集图中有价值的信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常何新”抱团三校电子备课专用表2017学年第二学期

三年级数学学科备课组主备者罗倩共享者

教学

内容

整理与复习

备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商是两、三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掌握简单的两次平移现象,并能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和掌握商是两、三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平移和旋转,并能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形状。

教学

准备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已经学完了前面三个单元的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和总结一下。

在这三个单元里,我们都学习了些什么?

2.揭示:

这节课我们将对所学的知识做一个综合地整理和应用。

(板书整理:

整理与复习)

二、整理与复习。

(一)我学到了什么。

1.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主题图。

问:

从这三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1)从第一幅图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在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在做除法竖式计算

时,还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看图汇报。

(2)从第二幅图中我们可以想起什么?

在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观察图,交流再说一说。

(3)第三幅图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结合图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活中有哪些平移和旋转现象。

学生看图思考在小组内交流后,再派代表汇报。

教师小结:

轴对称图形就是沿着一条线对折后,两边都能完全重合。

比如、;图中的蝴蝶是轴对称图形;而电扇的转动是旋转现象,玻璃门的开合是平移现象。

(二)我的成长足迹和我提出的问题。

出示教材第41情境图。

1.引导:

想一想,我们在学习这三个单元知识的过程中,解决了哪些问题?

让学生们自由地谈一谈,只要是合理的都要肯定。

2.说一说:

在学习还有哪些问题有所疑惑,学生自由地提问,教师适时讲解。

三、巩固应用。

1.出示教材第42页“巩固应用”第1题。

让学生先圈一圈,再对照你所圈的算一算这两题的最后结果是多少?

学生先动手圈,再算一算,最后小组内交流,集体汇报。

2.出示教材第42页“巩固应用”第3题。

提问:

你能用分一分的方法来解释竖式每一步的意思吗?

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最后在小组内交流。

3.出示教材第42页“巩固应用”第2题。

(1)先小组内说一说这两幅图是什么意思?

在组织交流。

(2)列综合算式。

4.出示教材第42-43页“巩固应用”第4、5、6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

最后集体汇报。

5.出示教材第43页“巩固应用”第8、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汇报。

6.出示教材第43页“巩固应用”第14题。

7.出示教材第44页“巩固应用”第16题。

引导学生思考:

小马说的对吗?

为什么?

怎样求返回时平均每分跑步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

师:

今天,我们把这三个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感想

对于整个知识网络的构建,学生知识还是比较散的,对于几个重点除法注意的点还是需要再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