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二中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6606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二中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二中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二中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二中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二中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二中doc.docx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二中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二中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二中doc.docx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二中doc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二中2018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含解析)1.下列暗箱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正确的一组由左到右依次是A.向光弯曲生长、不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B.向光弯曲生长、不生长、直立生长、、不生长C.向光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光弯曲生长、D.向光弯曲生长、直立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感受光刺激和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尖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从而导致尖端下一段生长素分布不均,使向光侧生长素小于背光侧,向光侧生长速度大于背光侧;故会向光弯曲;1有单侧光影响,故会向光弯曲;2中没有尖端,不能产生生长素,不生长也不弯曲;3没有尖端,虽然有单侧光但是尖端下一段生长素分布均匀,故直立生长;4左边有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右边没有,故左侧生长速度大于右侧,向右弯曲生长.考点向光性的原因点评理解向光性生长的原因,简单概括为”感尖弯尖下”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一段2.下列关于蓝藻提前现身巢湖的说法,错误的是A.此次蓝藻事件将对该水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B.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C.造成此次生态灾难的主要原因是外来物种入侵,蓝藻大量繁殖D.在湖水中投放虾、蟹等以藻类为食的动物将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C【解析】蓝藻的大量繁殖不是因为外来物种的入侵,而是因为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3.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沃泰默没成功,是因为他囿于定论,没有大胆去质疑、探索和创新C.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D.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不迷信权威,探索创新是成功的关键【答案】A【解析】【分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沃泰默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胃酸促使胰腺分泌胰液是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重新设计实验,从而否定了沃泰默的观点,证明是肠粘膜分泌的某种化学物质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详解】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A错误;B.由于沃泰默囿于定论,没有大胆去质疑、探索和创新,最终没有成功,B正确;C.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C正确;D.斯他林和贝利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D正确。

4.下图表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则图中X、Y、Z、WW为虚线框部分所示结构正确的是A.X表示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B.Y表示肾上腺C.Z表示骨骼肌D.W表示效应器【答案】D【解析】X表示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而不是大脑皮层;Y表示骨骼肌,骨骼肌产热为物理调节方式;Z表示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促进代谢加快,属于代谢方式调节。

W为体温调节的效应器。

5.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三大功能类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处于两个营养级,是杂食性动物B.图中表示出了两个食物链C.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D.乙→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丙属于分解者,A错误;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即甲→乙,B错误;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C正确;能量流动传递效率为10~20是相对与食物链中两个相邻的营养级来说的,而图中丙为分解者,D错误。

考点本题以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为背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

6.下列关于“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的叙述,合理的是()A.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可作为设计的依据B.氧气的含量平衡主要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维持C.生态缸中生物数量越少,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越短D.生态缸达到稳定状态后,各生物种群数量均达到K值【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氧气的含量平衡主要由生产者和分解者来维持;B错误。

生态缸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保持合适的比例,这样有利于其稳定;C错误。

生态缸达到稳定状态后,各生物种群数量相对稳定,但并不一定能均达到K值;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实验,意在考查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7.如果将燕麦胚芽鞘尖端切除,代之以含有适当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在单侧光照射下A.生长素既可进行横向运输,又进行极性运输B.胚芽鞘弯曲生长C.胚芽鞘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浓度不相同D.与在均匀光照条件下,实验结果相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及胚芽鞘感光部位均存在于胚芽鞘尖端,而尖端已被切除,A、B、C错;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往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运输,引起尖端以下部位直立生长。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B.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C.降低环境中的Na+浓度,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会降低D.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突触后膜内【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在神经元间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

【详解】A.反射要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支配肌肉的神经,属于传出神经,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直接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没有经过神经中枢的处理,不属于反射,A错误;B.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B正确;C.动作电位主要受Na浓度影响,降低环境中的Na浓度,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会降低,C正确;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引起Na+内流,Na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突触后膜内,D正确。

9.当人体血浆蛋白低于0.6时,就出现浮肿现象。

下列代谢障碍不会引起浮肿的是()A.慢性肾炎患者出现蛋白尿B.发生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C.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出现糖尿病D.某些寄生虫堵塞淋巴管使淋巴回流受阻【答案】C【解析】慢性肾炎出现蛋白尿时会使血浆蛋白丢失过多,会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

发生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会到组织液中,组织液中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B错误。

胰岛素分泌不足出现糖尿病时不影响渗透压,不会引起水肿,C正确。

某些寄生虫堵塞淋巴管时淋巴回流受阻,会直接导致组织水肿,D错误。

点睛凡是能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的都会引起组织水肿的现象。

10.在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中,下列属于因变量的是A.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B.2,4-D溶液的浓度C.2,4-D溶液处理插枝的时间D.插枝生根的总长度【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中,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属于自变量,B错误;由于2,4D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所以该实验的因变量为插枝生根的总长度,D正确;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2,4D溶液处理插枝的时间都会对扦插生根产生影响,但不属于该实验的自变量,两者均属于该实验的无关变量,实验中对各组的无关变量要控制相同且适宜,以消除额外变量的影响,A、C错误。

【考点定位】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名师点睛】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时,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设计实验探究促进插枝生根的最适宜2,4D浓度时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

11.卡诺氏固定液的配制方法是A.无水酒精与冰醋酸按体积比3∶1的比例混匀B.无水酒精与冰醋酸按质量比3∶1的比例混匀C.无菌水与冰醋酸按体积比3∶1的比例混匀D.无菌水与冰醋酸按质量比3∶1的比例混匀【答案】A【解析】【分析】卡诺氏固定液适用于一般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固定,能迅速穿透细胞,将其固定并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

【详解】卡诺氏固定液由无水乙醇3份、冰醋酸1份混匀即可,A正确。

12.从鸡血细胞滤液中提取DNA所用的提取液是A.NaCl溶液B.酒精C.二苯胺D.柠檬酸钠【答案】A【解析】【分析】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0.14mol/L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

【详解】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因此将含DNA的鸡血细胞滤液加入0.14mol/L的NaCl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后过滤,A正确。

1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恒温箱的目的是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B.对比分析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C.没必要放人未接种的培养基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答案】B【解析】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恒温箱的目的是作为对照看培养基有没有被污染,所以B选项正确。

14.下图甲和乙表示凝胶色谱法的有关实验操作,图丙为某同学的分离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图甲装置透析的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B.图乙装置上端洗脱瓶中是需分离的蛋白质样液C.图丙曲线说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乙D.凝胶色谱法可以对蛋白质分离纯化,但不能进行纯度鉴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透析袋是为了去除分子量较小的杂质,A错误;洗脱瓶装有磷酸缓冲液,B错误;图丙曲线说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最大是乙,最小的是甲,C错误;凝胶色谱法可以对蛋白质分离纯化,但不能进行纯度鉴定,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5.以下关于菌种保藏的叙述错误的是A.菌种保藏的目的是保持菌种的纯净B.固体斜面培养基可用于菌种的临时保藏C.菌种的长期保存一般采用甘油管藏D.由于甘油管藏菌种在-20℃条件下进行,因此对甘油可不灭菌【答案】D【解析】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进行菌种的保藏,A项正确;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等到菌落长成后,放入冰箱低温保藏,B项正确;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C项正确;甘油管藏菌种是指在3ml的甘油瓶中,装入1ml甘油后灭菌,将1ml培养的菌液转移到甘油瓶中,与甘油充分混合后,放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D项错误。

【考点定位】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名师点睛】菌种保藏是一切微生物工作的基础,其目的是使菌种被保藏后不死亡、不变异、不被杂菌污染,并保持其优良性状,以利于生产和科研应用。

菌种保藏的原理是为了达到长期保持菌种的优良特性,核心问题是必须降低菌种变异率,而菌种的变异主要发生于微生物旺盛生长、繁殖过程,因此必须创造一种环境,无杂菌污染,使微生物处于新陈代谢最低水平,生长繁殖不活跃状态。

16.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甲也保留在袋内B.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则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时,甲的移动速度最快C.将样品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若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丙也存在于沉淀中D.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近【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乙、丙带电的性质相同,丁、戊带电的性质相同;甲、乙、丙、丁、戊的分子量大小依次是甲<戊<乙<丁<丙。

【详解】A.分子量大小是甲<乙,透析时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甲不一定保留在袋内,A错误;B.由于甲蛋白质分子量最小,最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最长,移动的速度最慢,B错误;C.由于丙的分子量大于戊,将样品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若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丙也存在于沉淀中,C正确;D.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迁移速率完全取决于分子本身的大小,由于甲和丙的分子量差距最大,因此二者之间的电泳带相距最远,D错误。

17.下面能够测定样品活菌数的方法是A.稀释涂布平板法B.直接计数法C.重量法D.比浊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能够不影响生活的情况下将细菌个体从固体培养基上分离出来,并可以繁殖形成菌落,可根据菌落数测定出测定样品活菌数,故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测定样品活菌数。

考点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名师点睛】统计细菌数量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在统计菌落数目时,采用(平板划线、稀释涂布平板法)来培养细菌。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细菌,但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试剂数目低,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另一种方法是直接计数法,这种方法要借助显微镜,且统计的数目也包括死亡的细菌。

18.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过程是指A.已休眠的种子经过处理使种子尽快萌发的过程B.植物根尖、茎尖等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产生新细胞后分化为各种组织C.愈伤组织细胞分化为根与芽的过程D.离体的植物组织、细胞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脱分化是离体的植物组织经过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故D正确。

已休眠的种子经过处理尽快萌发不是植物组织培养,故A错误。

植物根尖、茎尖等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产生新细胞后分化为各种组织是再分化,故B错误。

愈伤组织分化为根和芽的过程是再分化,故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19.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冶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B.DNA既溶于2mol/LNaCl溶液也溶于蒸馏水C.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可见玻棒上有白色絮状物D.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答案】C【解析】酵母菌和菜花含有DNA,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DNA溶于2mol/L的NaCl溶液,也可溶于蒸馏水;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鸡血细胞吸水涨破,获得鸡血细胞液,DNA溶于蒸馏水,观察不到白色絮状物;DNA与二苯胺沸水浴加热呈蓝色。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20.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小孢子母细胞经分裂形成的一个花粉粒中的一个花粉管细胞核和两个精子,其基因型分别是A.AB、Ab、AbB.AB、AB、ABC.AB、aB、aBD.aB、ab、ab【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一个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小孢子,每个小孢子中的细胞核经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一个花粉管细胞核和一个生殖细胞核,生殖细胞核再经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精子。

所以花粉管细胞核和两个精子的遗传物质相同,即基因型相同,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1.关于固定化酶和一般酶制剂在应用效果上的说法,错误的是()A.固定化酶生物活性强,可长久使用B.一般酶制剂应用后和产物混在一起,产物的纯度不高C.一般酶制剂参加反应后不能重复利用D.固定化酶可以反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固定化酶与普通酶制剂相比,在活性上没有多大差别,固定化酶的成分也是蛋白质,蛋白质经过一定的时间后会变性失活,所以固定化酶一般能使用半年,不可能长久使用,所以A错误;一般酶制剂应用后和产物混在一起,产物的纯度不高,B正确;一般酶制剂参加反应后不能重复利用,C正确;固定化酶可以反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所以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固定化酶和一般酶制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2.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并增加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B.将DNA丝状物放入二苯胺试剂中沸水浴后冷却变蓝C.常温下菜花匀浆中有些酶类会影响DNA的提取D.用玻棒缓慢搅拌滤液会导致DNA获得量减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没有影响,A错误;将DNA丝状物溶解后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后变蓝,B错误;常温下菜花匀浆中有些酶类会影响DNA的提取,C正确;用玻棒缓慢搅拌滤液有利于DNA析出,D错误。

考点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23.PCR技术中,如何设计引物A.PCR引物要根据需要扩增的目标DNA的碱基序列来设计B.PCR引物要根据已知的DNA序列对应的RNA序列来设计C.PCR引物要根据已知的DNA序列对应的tRNA的序列来设计D.以上都不是正确方法【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在引物作用下,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始延伸DNA链。

【详解】设计引物就是直接根据基因序列来设计,即根据需要扩增的目标DNA的碱基序列来设计,A正确。

24.基因工程技术也称为DNA重组技术,其实施必须具备的四个必要条件是A.目的基因、限制酶、载体、受体细胞B.目的基因、工具酶、载体、受体细胞C.重组DNA、RNA聚合酶、限制酶、连接酶D.模板DNA、mRNA、质粒、受体细胞【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工程实施必须具备的四个必要条件是目的基因、工具酶、载体、受体细胞考点基因工程25.甲植物体细胞的基因型为Aa,乙植物体细胞的基因型为Bb,去壁后用PEG将这两种植物细胞融合,则得到的杂种体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aBbB.AAaaC.BBbbD.AABB【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得到的是杂合体细胞,为此是那个不同个体的体细胞得到的一个细胞,而不是由于两个相同基因型的个体构成的一个细胞。

故直接选择答案A。

考点植物细胞融合26.下列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中需要模板链的是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③反转录法④通过DNA合成仪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答案】D【解析】【分析】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从供体细胞的DNA中直接分离基因,最常用的方法是“鸟枪法”,又叫“散弹射击法”;

(2)人工合成基因,这种方法有两条途径,一是以目的基因转录的信使RNA为模板,反转录成互补的单链DNA,再在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DNA,即目的基因;另一条途径是根据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信使RNA序列,再推测出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然后用化学的方法以单核苷酸为原料合成。

【详解】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不需要模板链,①错误;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需要模板链,②正确;③反转录法合成目的基因需要以模板链,③正确;④通过DNA合成仪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不需要模板链,④错误;综上所述,需要模板的有②③,D正确。

27.下列有关生物伦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命科学的发展必须接受生物伦理的规范和制约B.实施生命科学研究必须遵循自主、不伤害、善行和公正的原则C.关注生物伦理问题,就是完全限制生命科学的发展D.对于生物技术应科学地控制,合理地使用,使它的发展对人类最有益【答案】C【解析】关注生物伦理问题,并不是完全限制生命科学的发展。

对于生物技术,人类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科学地进行控制,并合理地利用,使它的发展对人类最有益。

28.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B.蛋白质工程能产生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C.对蛋白质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来实现的D.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相同的【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蛋白质工程能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而基因工程原则上能生产自然界原有的蛋白质.【详解】蛋白质工程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由概念可知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现有蛋白质的基因分子进行操作,A错误;由概念可知蛋白质工程能产生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B正确;对蛋白质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现有蛋白质的基因来实现的,C错误;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不完全相同的,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工程的相关知识,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实质)是改造基因.蛋白质工程的过程

(1)根据中心法则逆推以确定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2)进行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3)最终还是回到基因工程上来解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蛋白质工程生产合成的蛋白质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型蛋白质分子.29.将大肠杆菌的质粒连接上人生长激素的基因后,重新置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内,通过发酵就能大量生产人生长激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产生的生长激素属于大肠杆菌的初级代谢产物B.大肠杆菌获得的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变异可以遗传C.大肠杆菌质粒标记基因中腺嘌呤与尿嘧啶含量相等D.生长激素基因在转录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连接酶【答案】B【解析】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等。

生长激素是蛋白质是大分子,不是初级代谢产物,A错;大肠杆菌质粒是小型环状DNA分子,所以不会出现尿嘧啶,C错;DNA连接酶是连接磷酸二酯键的,在转录是不需要,所以D错;答案B。

考点定位主要考查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基础知识。

30.下列有关限制酶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A.产生于细胞内,同时可以在细胞外起作用B.一种限制酶可以识别多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限制酶作用于两个核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